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咱有三千虎賁

47、撐不住了 文 / 板磚幫幫主

    福山一線不計其數的日本壯丁和官兵在搶修工事,日本人就是準備把這里修建成無比堅固的工事群,把這個防線變成東方的凡爾登,以此消耗的精銳部隊,最終迫使中方不得不結束戰爭。

    密密麻麻如工蟻築巢一樣的日本軍民揮汗如雨的瘋狂趕工,外敵入侵讓日本人感到惶恐,同樣也激發竭斯底里的反抗風暴。

    天空中呼嘯而過的飛機不時投下幾顆炸彈,將修建工事的日本人炸得血肉橫飛,傷殘和缺胳膊斷腿的小日本在慘痛的哀嚎,令人不寒而栗,很快有醫護人員上前救治。

    本莊繁呆呆的望著天空,臉上表情麻木,而他邊上的參謀東條英機卻顯得臉色獰猙︰“八嘎,該死的支那人。”

    本莊繁嘆息道︰“支那人的飛機越來越多了。”

    東條英機咬牙切齒地道︰“這應該是支那人進攻的前奏。自開戰以來,每次大戰前,支那人都是先利用飛機轟炸,摧毀我軍的重武器和堅固工事。”

    本莊繁搖,指著對面道︰“你看。”

    東條英機望去,對面十幾公里就是軍隊的陣地,是中方的前鋒部隊。而現在昨天才抵達的中方部隊卻在日本對面幾公里地在努力的修建工事。

    本莊繁接著道︰“他們不像是要進攻,反而像是準備防守。”

    東條英機沉聲道︰“我想支那人是前鋒部隊並不多,擺出防御姿態是為了給主力集結給予安全的保障。”

    本莊繁苦澀地道︰“我不擔心支那人進攻,害怕的是支那人不進攻。”

    東條英機吃驚地道︰“將軍的意思是?”

    本莊繁嘆息道︰“兩場海戰之後,支那人取得了制海權,處于進攻狀態的他們,已經完全取得了戰略主動權。如果是我,我是絕對不會在這樣的優勢下和對方打一場沒有絕對勝利把握的消耗戰,我會選擇集中精銳主力全力打擊敵人的心髒,迅速結束戰爭。”

    “東京或者京都!?”東條英機臉色大變。

    徐樹錚忍不住道︰“就算你說得有理,可是這兩三千萬的人弄到日本去,姑且不論運送的艱難,可這麼多人去了日本,就日本那點耕地,怎麼養活這麼多人口?而且日本人和朝鮮人可是勢如水火,那還不殺個血流成河啊。”

    吳敵拉成了臉,忍住笑意,故作無奈地道︰“那就不是我們該管的事情了。”說著和李不凡相對干笑了起來。

    徐樹錚听到這陰測測的笑聲,只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直沖頂門。他突然間明白了,李不凡扶持所謂的朝鮮僕從軍那絕對不是一時興起,據說朝鮮僕從軍不斷的洗劫日本人,用大量的財富向南京方面購買部隊淘汰下的軍火,那部隊簡直就像是吹氣球一樣的迅速膨脹。這分明就是想在戰後讓這些朝鮮軍隊和小日本火拼,列強想用日本的兵力牽制中方,而李不凡就利用朝鮮軍隊牽制日本。那到時候列強要對付,那只有赤膊上陣了。

    “難道你們準備在解決日本人之後和列強翻臉嗎?”徐樹錚用不可思議的目光看著李不凡和吳敵,盡管他們說有把握拖垮列強,可他真的不敢相信,也沒那個信心。

    李不凡森然道︰“廢除不平等條約勢在必行,至于翻不翻臉,那還要看那些洋鬼子有沒有勇氣打一場遠東大戰。”

    吳敵也得意地道︰“世界大戰西方世界傷亡慘重,全民厭戰,正是西方軍隊戰斗意志最薄弱的時刻,同時也是傷亡承受能力最低的時刻,是我們和西方開戰的最佳時機。”

    “瘋子、你們兩個都是瘋子”徐樹錚用仿佛看見鬼一般的眼神看著李不凡和吳敵兩人,臉色如土。

    日本大本營的內閣高層和海陸軍的高層也同樣臉色如土。

    本來看到軍隊不斷向福山一線集結,日本大本營都咬著牙不斷的將兵力向前線集結,準備和中方打一場空前慘烈的陣地戰。可萬萬料不到中方壓根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結果利用海上優勢大規模的運兵突襲日本的後方北海道和本州島北部空虛地帶,那是徹徹底底的摧枯拉朽,如入無人之境。

    “仙台遭受支那海陸夾擊,帝國只有一個聯隊,可支那有至少三個師”

    “噗”山縣有朋一口血噴了出來,仰天就倒下。他是真的撐不住了,制海權、制空權、戰略主動權統統不在日本人手上,甚至日本連最基本的兵力優勢也沒有,這仗怎麼打?對方簡直就是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日本有太多優良港口,這就等于有太多適合登陸作戰的地點,更本就防不勝防。

    東鄉平八郎苦澀地道︰“沒有必要打下去了。請列強再次出面調停,帝國將所有參與鎮壓行動的人員交由支那處置。”

    日本高層都明白,激中方和日本打一場陣地消耗戰,那是日本唯一的生路,至少展示出日本的頑強,而國際看到這場消耗戰給雙方帶來的傷亡,肯定會借口調停。可是,壓根就沒上日本這個當。

    日本孤注一擲的行為,反而成為日本的催命符

    PS︰實際上這本書幾天前就通過申請,不過我暫時沒有去寄資料。不管怎麼樣希望各位大大支持。頂我啊,謝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