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文 / 阿豆
宝玉去给王子腾夫人过生日的那一日,回来到王夫人那里,却被贾环使坏故意用蜡油烫伤了脸。那贾环本来是想烫瞎宝玉的眼睛的,还好宝玉避开了。我本来都忘了这一出了,那天他回到房里见他脸上敷着草药,才想起来。
也一并想起了不久以后,那赵姨娘便和马道婆就要在一起图谋着害宝玉和凤姐儿。反正有癞头和尚来相救,对他们我并不担心。
只是那赵姨娘和马道婆却逍遥法外,令我心生不忿。我十分反感这个赵姨娘,也恨贾环的狠毒,这并不是红楼的主犀料想略改动一二也无妨。
回去仔细得想了想,怎么才能做得不动声色。我记得马道婆来的那日,她们商量完毕之后,王夫人派了身边的丫头叫赵姨娘。
若让宝玉和凤姐儿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告诉出来,恐怕不能让人信服,因为要害的就是他们两个。
这么想来王夫人的确是个好人选,或者老太太身边的人也可以。
马道婆来的那日,我听说了之后,便一直待在老祖宗身边。
等那马道婆离开一会儿,我对老太太说,“老祖宗,我才想起应该在马道婆那里为爹爹和娘亲做一点供奉。”
老祖宗点点头,“嗯,是该供奉一下。鸳鸯,你再去请马道婆一趟,谅她现在应该还在各房内闲话呢。”
我又开口笑道:“也不必叫她来了,我这儿有几两银子带去就是了。”
“那也罢了,鸳鸯你就送去吧。”
鸳鸯答应了,接过了我手里的银子。
王夫人正好有事找赵姨娘,便让身边的丫环和同鸳鸯一起出去找赵姨娘来。
这事我不想和自己沾上什么关系,所以无法设计的很精密,能不能让鸳鸯听到她们那番话就看天意了。反正这次不行的话,以后我再设计别的,总有办法惩治赵姨娘一次。
窝在老太太怀里听她们淡笑着,过了好大一会儿,鸳鸯,和王夫人身边的丫环,伴着赵姨娘一起来了。失败了么?我暗暗想着,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的。
我说累了,老太太忙让我回去休息。于是回到自己的房间看医书,也不再想这件事了。
只是晚上老太太让人传话说是让我们各自吃饭,我们都不知出了什么事,大家彼此都有些惊奇。
我暗暗怀疑莫不是鸳鸯她们还是听到了?
第二天赵姨娘还一大早来假模假样的看宝玉,她刚走宝玉就着魔了。可是我没有想到事情急转直下,赵姨娘的屋子被搜查了,那两个写着凤姐儿和宝玉的生辰的纸人被找了出来,癞头和尚还没有来,宝玉的着魔便结束了。
贾府里混乱了一阵子,李纨带着我们在园中不出。
宝玉也被接到老祖宗身边了。
这件事月余的时间才算过去。赵姨娘身边的人都被打发出贾府了,而且赵姨娘不知受了什么罚,不再出现在我们面前,似乎在屋里思过,身边的人都是老太太和王夫人派去的人。
贾环也不再让她养着了,就由王夫人教导。
后来听紫鹃打听出来的,鸳鸯和另一个丫环看见赵姨娘鬼鬼祟祟的往门外看,便觉得她有些可疑,没想到听到了她们的商量,但是当时不敢声张,只等她们商量完了进去各自办事。好在这两个都是极沉稳,面上也没有露出什么。
因为事情涉及到宝玉和凤姐儿,当天晚上,她们商量过了,就一起跪在老太太和王夫人面前禀报了这件事情。
当时就把老太太气的发抖,马上就要让人去拿了赵姨娘,被王夫人劝住了,说是等贾政回来商量一下。没有证据不好拿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念完自己倒感叹了一番,心里又暗暗庆幸没有碰到别人,转身就打算走。刚提步,就听到宝玉的声音从山坡上传过来,“林妹妹,你怎么突然作如此哀伤之句?发生什么事了?”说着,他人也跑过来了,“词是极好的,就是太过哀戚了。”
我无奈道:“也没什么,不过是看见花落感叹两句罢了。你怎么过来了?”
他到底是孩子,又知我一向的本性断不是哀怨之人,便也不存疑了。
“今儿个一大早就找不到你,她们都在园子里玩呢,咱们也去吧。”
点点头,便一起去了。
又过了几日,元春从宫里给了贾府上下的女眷一些赏赐,在这次赏赐的东西里宝玉和宝钗是一个品级的,我并迎春三姐妹又比他们低了一个品级。我想元春可能是想让宝钗嫁给宝玉,我没什么钱,一点家当全到了贾琏手里。不像薛家家产丰厚,又是王夫人的亲戚。这些我全没放在心上,倒是贾琏夫妻得了我家的东西,平时对我确实百般照顾,又让我不被人惦记着,这笔钱花得也值了。
些许赏赐我不放在心上,但是宝玉听说我和他不一样,便又发了痴,把赏赐的东西拿来让我挑选。原本黛玉因此而更加生气,我却觉得宝玉太过孩子气了,谁还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么?我便意思意思的从里面挑了凤尾罗一端。其他的命人拿回去,说谢谢宝玉了。
要是我不要,不知宝玉还要生出多少事来。
他见我收了,料我不曾多心,也就把这件事情撂开了。
到老太太那里去,偏巧赶上了宝玉在向宝钗讨要她腕上的红麝香串子。
宝钗生的肌肤微丰,又是花季年华,让宝玉一时竟看呆了,忘了接那红麝香串子。我怕麻烦的,让他们此刻看见了我,彼此又尴尬,便暂且退开了,只在回到院中默站了片刻。
病好了之后,更加身轻体健了,似乎一跃就可以跃上房顶去。但我没试过,这里处处都使人,让人瞧见了可不是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