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春

四十四章 蠅營狗苟一小白 文 / 戴小樓

    乖官瞧見侯小白那臉色,心知肚明,這估計記恨上自己了,不過,卻也不怕他發狠,為何?這些天來,他發現大明朝讀書人不好惹,全不是影視劇里面所表現的那樣,當官的咳嗽一聲那些書生抖得跟瘟雞一樣。

    等下了船把白娘子的本子一賣,名聲立馬兒就有了,再和浙江有名的讀書人交游往來一番,到時候你能耐我何?不過一個收稅的,換後世就一工商所所長,還能咬我不成?

    乖官可不知道這個收稅的後台硬,堂堂一省布政使的小舅子,布政使相當于後世的省長,甚至還要再大一些,因為大明只有十三個省。

    那侯提舉記恨上乖官,忍不住試探他,皮笑肉不笑地問︰“在下侯小白,表字西文,不知道賢弟高姓大名,仙鄉何處?”

    要說,旁邊顏船主到底是準備招乖官做女婿的,怕乖官說漏嘴,搶著道︰“侯提舉,某來介紹一下,鄭國蕃,表字鳳璋,雖然年少卻是順天府數得著的名士,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不過三數天就從順天府傳唱到天津衛,是隆慶五年辛未科二甲頭名進士沈榜沈敦虞先生的弟子。”

    他本意是給乖官拉個虎皮,大興縣學的庠生嘛!自然算大興知縣的弟子,要知道一個二甲頭名進士的弟子,這二甲頭名,說出來就要讓人倒吸一口涼氣肅然起敬。旁邊乖官听了忍不住翻白眼兒,心說我什麼時候成那個沈縣令的學生了?給我取個字還在里頭彎彎繞,老狐狸一般。

    可惜,顏船主不說沈縣令還好,一說沈縣令,侯小白幾乎狂喜。

    這里頭有個說道,沈榜和現如今的浙江布政司使李少南是同榜進士,也就是俗謂同年,按道理來說,官場上的同門、同年、同鄉都是互相提攜的,你做再大的官,不可能一個人把朝廷所有事情干完了,自然需要有人來幫你,而同門同年同鄉都是相對來說關系比較可靠的,這也是一種官場慣例。譬如說,某一科到花做官十數年,升到禮部右侍郎了,這時候他投靠了閹黨,那麼,幾乎下意識的,官場所有人就會把和他同一科中進士的官員們都隱隱視為閹黨成員。

    按道理說,沈榜和李少南是同榜進士,應該是互相提攜共同尋求進步的同志了,可惜,李少南不但不是沈榜的同志,反而視為寇仇,為什麼呢!

    隆慶五年辛未科的時候,沈榜本來是頭甲第二名,也就是俗謂的榜眼,殿試的時候萬歷皇帝的老爹隆慶覺得沈榜的字和榜眼犯沖,就給他往下壓了壓,御筆一揮改成了二甲頭名,而李少南呢!原本是二甲頭名,結果被隆慶御筆一揮,硬生生從頭名被擠到第二名。

    這就郁悶了,二甲頭名進士,說出去,相當于古人腰上掛個銀魚袋,相當于現代人嘴邊叼著一根哈瓦那大雪茄,這都是可以隨時隨地炫耀吹噓的資本,可二甲第二名,誰管你二甲第二名使誰。

    李少南自然不敢把氣撒到皇上頭上,可搶了他二甲頭名的沈榜,從此就成了他內心深處最爛的一塊瘡疤,雖然他如今已經高踞一省布政使,那心底的瘡疤卻有愈發腐爛的跡象。

    臥槽泥馬勒戈壁,搶了我二甲頭名,二甲頭名吶!我恨吶!

    而沈榜也很冤屈,臥槽,我原本是頭甲第二名,榜眼啊!就因為名字和榜眼相同,直接給弄到二甲去了,我上哪兒喊冤去?

    可顏那是什麼人?眼高于頂眼大如箕,把她的老師青藤先生別的本事沒學多少,派頭倒是學了個十成十,當即翻臉把人家派來說媒的官媒給轟了出去,還說了一句,清薇,青藤先生弟子也,焉能嫁蠅營狗苟一小白。

    她意思是說,我是青藤先生的學生,而你呢,一個收稅的,伯夷采薇而食之,是多麼高潔的品節,我名清薇,自然要學這種高潔品節,和你這種聞見銅錢的味道就好像蒼蠅聞到狗屎香一樣跑過去收錢的小白之間是不可能的。

    這一巴掌打臉打的就狠了,和三國里頭關羽關雲長說[吾家虎女焉能嫁犬子]有異曲同工之妙,把侯小白氣得一佛涅�二佛升天,名貴瓷器也砸了好幾件,發狠一定要把那賤人娶回來,然後每天再蹂躪一百遍啊一百遍。

    不過,顏家也不是等閑人家,雖然是商賈之流,祖上數代也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你拿什麼去威脅人家?連皇帝都沒有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權力,你依仗自己是浙江布政使的小舅子想說什麼就是什麼未免太異想天開。

    所以他只能搞小手段,譬如讓那些稅丁去騷擾顏家的商鋪,時刻盯著顏家是不是有偷稅漏稅之類,但大明朝商稅之低歷朝未見,顏家也知道得罪了這位,根本不屑與去少繳納那麼一點兒商稅,這麼一來,侯小白宛如老虎拖烏龜,卻是無處下嘴。有時候也想著干脆栽贓顏家一個私通海寇,可問題顏家在整個寧波甚至整個浙江一直名聲很好。何況顏清薇那個浙江第一名媛閨秀也還是有那麼一點點效用的,若侯小白真栽贓顏家,恐怕整個浙江的士子們都得來找他侯小白的麻煩,到時候別說他姐夫是布政使,就是皇帝,恐怕也不一定保得住他。

    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若是整個浙江的秀才群情沸沸,怕是皇帝也得嚇得從龍椅上滑下來。他侯小白好歹也是考中過舉人的,這種腦子里面全是粑粑的念頭頂多一閃而過,也曉得不可能用,除非,有真實證據在手。

    目前,他只能時不時騷擾一下顏家,但這也是必須的,所謂君子報仇從早到晚,不然別人看他受了顏家的辱,居然以德報怨忍下去了,以後他這個提舉還怎麼當下去?

    要說,這位侯提舉也還算有點兒能伸能縮的氣度,被乖官當眾打臉,他就酸溜溜拿張居正隱射了一下,居然不提了,問顏船主收了稅,一百料六十兩銀子,四百料的大船,也不看貨,就論船,收了兩百四十兩白銀的稅,這還是宣德年開始的規矩,實際上到了嘉靖年就改了,一百料頂多收三十兩,只是顏氏不想在這上頭跟侯小白對著干,也不過多給百來兩銀子,這點錢顏氏根本不在乎。

    等侯小白收了錢,叫手下稅丁把那被扇嘴巴子扇得滿嘴血沫子的背著,對乖官嘿嘿笑了兩聲道了一聲後會有期就坐著蜈蚣船回到那子母大船上去了。

    等他一賺顏船主嘆口氣,把顏家跟侯小白的恩怨一說,乖官有點兒傻眼,感情我是受了無妄之災被連累了啊!

    PS︰再強調一下明朝商人的地位,明朝中期開始商人地位就往上走了,商人地位絕對不低,不是用度娘度一下,什麼士農工商商人排名最末地位最下賤之類就能形容的。

    呂楠,正德三年舉進士第一,嘉靖年禮部侍郎,著名理學家,他著書說︰商亦無害。但學者不當自為之,或命子弟,或托親戚皆可。不然,父母、妻子之養何所取給?故日中為市,黃帝、神農所不禁也。賤積貴賣,子貢亦為之。商賈何鄙之有?

    李贄,泰州學派宗師,國子監博士,姚安知府,他著書說︰挾數萬之戡經風濤之險,受辱于關吏,忍詬于市易,辛勤萬狀,所挾者重,所得者末。然必交結于卿大夫之門,然後可以收其利而遠其害,安能傲然而坐于公卿之門者。

    這種大名士公開聲明商賈不是賤流在明朝根本不稀奇,商人子弟都能當閣老當尚書,地位低在何處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