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楚氏春秋

第十七章 羿之神弓 文 / 宁致远

    ※※※

    楚轩没有坐马车,命人牵来一匹马骑了上去,与楚铮并肩而行。两兄弟走在平原城大街上,对着街道两旁指指点点,谈论着儿时之事,不时放声大笑,浑然看不出不久前彼此还一度曾想置对方于死地。兄弟俩聊着聊着,心中不约而同闪过一个念头,若是对方能退让一步有多好,何苦一定要兄弟相残呢?

    楚轩和楚铮相互间看了眼,却不禁都将眼光投向了别处,忽然又觉得无话可说了。

    忽闻远处传来马蹄声和阵阵叱喝声,街上的行人慌忙躲避着。楚家兄弟心中犯疑:在平原城还有谁敢这么大胆?

    楚铮突然咦了一声:“是周寒安?”

    周寒安带着数百名黑骑军飞驰而来,楚氏兄弟齐下马相迎。周寒安见过二人后,小声道:“二位公子,太尉大人和兵部同时来令,命我等速至京城。”

    楚轩讶道:“周将军,可知是为何事?”

    周寒安咳嗽了声,向旁边看了一眼。

    楚轩会意,对楚铮道:“小五,这望江楼咱们不去了,还是先行回府吧。”

    楚铮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周寒安素来为人沉稳,似这般急急赶来所为之事定是非同小可。

    楚轩对身旁一名家将道:“去告诉戴管事,让他将望江楼的几个厨子带回府内,本公子要在府内款待周将军。”

    离平原楚府不远的一座小酒楼,二楼的雅座内一个少年靠在窗边向远方眺望着,忽道:“来了。”

    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目光如鸷地盯着远处的楚家兄弟,缓缓说道:“那年幼些的少年想必就是楚名棠的五子了,严平,准备动手。”

    那少年严平说道:“师父,平原城警戒森严,看那行人中似还有赵国的黑骑军相随,即便得手了恐怕也很难再出城,弟子还是先去联系一下云先生吧。”

    那人冷声说道:“云中客若仍是安然无恙的话,早该遣人接应我等入城,可你看那平原城门口重兵守卫,盘查极严,我等一行二十余人仅三人混入城中,看来那楚轩已经背信弃义,你此时若去找云中客定是自投罗网。”

    另一个精瘦男子说道:“江三先生说的有理,此刻若不下手,恐怕再无机会了。生死由天定,我申破天既为大齐效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江三先生眼中露出赞赏之色,道:“申侠士真是条汉子,可惜你我相见恨晚,此番若能再回大齐,我江平望愿效仿前人,与申侠士弑血结为兄弟。”

    申破天哈哈一笑:“有江三先生这句话,申某这辈子算没白来这世上一趟。”说完,卸下身上包裹,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三把长弓来。

    江平望见其中一把长弓遍体漆黑,形状古朴,不由低呼一声,道:“申兄,这可是你们神弓门的镇门之宝‘羿之弓’?”

    申破天笑道:“江三先生好眼力,不错,正是‘羿之弓’,申某向门主求了几次,才将此弓带来。三先生请看,此弓的弓弦并诽定死了,而是四种不同架法,所需力道亦有所不同,申某苦练二十余载也只能拉开第二重,实是惭愧。”

    江平望好奇地取过那“羿之弓”,申破天会意,将弓弦搭在了首格上。江三先生取过一支箭置于弦,猛一运劲,却只将那弦拉开少许,不由脸一红,长吸了一口气奋起全身功力才把弓完全拉开,只是指尖却有些微微。

    申破天大声喝彩:“江三先生好功力!”

    雅间的阁门忽被拉开,一店小二探头进来:“客官,酒水可否需要……”话未说完,见江平望正在张弓搭箭,顿时脸色大变忙欲后退。那少年严平眼疾手快,一挥袖一把短刀倏地飞出刺入小二咽喉,身形几乎同时来到门口,一把将那小二抓了进来,随后轻轻把门带好。

    江平望将弓收回,脸色微有些潮红,向严平赞许地看了眼,似对他方才的举动甚为满意。

    申破天向窗外看了一眼,道:“他们来了,请三先生用此弓射杀楚家小贼。”

    江平望摇了,道:“弓箭之道非江某所长,神弓门以箭技闻名天下,请申兄使用此弓,江某还是用另一把好了。”

    申破天点了点头,整了整弓弦,从腰侧皮囊内取出三支箭来,两支夹于指间,另一支置于弦上,挽弓成满月,稍瞄片刻,嗖的一声向楚铮射去。

    楚铮正骑马在街上行进,忽听到破空声响,方一抬头那箭已到了面前,直奔咽喉而来。他正要闪躲忽然意识到大哥楚轩还在身后,这稍一犹豫便已是躲避不及。电光石火间楚铮忽一低头,张口咬住来箭。只听锃的一声轻响,那箭竟是用精铁所铸,嗞嗞地直往喉部钻去,楚铮吓得魂飞魄散,拼死咬紧牙关,只感觉箭尖儿快到了喉口才停了下来。

    一支铁箭深含在口中,楚铮感觉恶心欲呕,眼睛余光见又有两支箭射来。楚铮勉强举掌劈开一支,另一支却怎么也躲不开了,只好微一侧身,那箭透肩而入,幸好他及时伸手抓住了箭尾,否则肩胛骨非被击得粉碎不可。

    楚铮惨哼一声,一张嘴将口中之箭吐了出来,边咳嗽边道:“大哥,快些下马。”

    楚轩已被惊呆了,听到楚铮的叫声才反应过来,忙滚下马来。

    又是两记箭矢破空声响,正是江平望和他那徒儿所射。陆鸣大吼一声护在楚铮身前,举刀将那两箭劈落,但觉其中一箭劲力奇大,晃了两晃竟被震下马去。

    申破天见前三箭徒劳无功,心中焦急,又取出三支铁箭连珠向楚铮射来。楚铮此时已有防备,虽伤了左肩,但已毫不畏惧,屈指连弹将那三箭尽数击落于地。

    周寒安取下鞍侧盾牌,高声叫道:“儿郎们,结盾阵。”

    众黑骑军已经赶到,闻令高举盾牌,将楚铮和楚轩护得密不透风。

    忽闻一声大喝:“撤阵!”

    黑骑军将士皆一愣,回头望去,只见楚铮脸色苍白,衣衫上血迹斑艾指着路边的一座酒楼道:“黑骑军、禁卫军将士听令,以盾牌护身,将此楼围起来,不得放走一人。”

    “遵命!”

    酒楼上江平望长叹一声,将手中之弓掷于地上,道:“想不到这少年武功竟是如此之脯快些走吧。”他见楚铮击落那后三箭挥洒自如,就算自己也不过如此,便知此番已是成功无望。

    申破天苦笑一声,将手中的“羿之弓”递给江平望,道:“恐怕已是来不及了,三先生带着严少侠闯出去吧。”

    江平望微怒道:“申兄这是说的什么话,江某岂是弃朋友不顾之人。”

    申破天捡起地上那把长弓,道:“三先生,申某绝无此意,只是想拜托一事。”

    江平望道:“申兄请讲。”

    箭已取出,蔡珏将伤口仔细包扎好,亦是额头微微冒汗,道:“五公子,此伤休养一月后便可无碍。幸好箭上无毒药,不然耽搁了这么久,老朽纵是华陀再世亦是无能为力。”

    楚铮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是心有余悸,道:“那刺客箭术极为高明,想必是不屑用毒吧。说实话在毫无防备之下能躲开他那连环三箭的,世上恐怕也没有几人了。何况若真是有毒,在下当时定能感觉得到,拼死也要先将箭取出再说。”

    楚轩笑道:“如此说来,五弟真可算福大命大了。”

    周寒安也笑道:“其实五公子此番也可说是因祸得福。”

    楚铮有些奇怪,道:“安哥,此言何解?”

    周寒安从身边取过那把“羿之弓”,道:“此弓乃是天下至宝,用神兵称之亦不为过,五公子虽为此弓所伤,但日后便是此弓之主,纵横沙场,又有何人能敌五公子一箭。”

    楚铮接过“羿之弓”,只觉手中一沉,心中暗暗赞叹,只见弓内侧刻着三个篆字,不禁念道:“羿王弓。”

    楚轩忍不住说道:“小五,那是‘之’字,此弓名为‘羿之弓’。”

    楚铮这才发现自己读了白字,但仍嘴硬道:“小弟觉得羿王弓比羿之弓来得有气势多了,此弓既是换了主人,也应改个名字,以后就叫它‘羿王弓’了。”

    楚轩苦笑一声,道:“随你吧。”

    平原楚府的戴管事走了进来,躬身道:“大公子,平原城守周大人求见。”

    楚轩脸色一沉,道:“叫他进来。”

    一个白白胖胖的官员轻手轻脚地走进屋,躬身道:“下官周德世参见大公子,五公子。”

    楚轩哼了声,道:“周大人,太平城守这位置谁都可以当,但亦要有能力保一方太平,周大人你说是不是?”

    周德世不敢抬头,道:“下官知罪。”

    蔡珏觉得再留在此地不妥,周德世此人心胸狭窄,今日丑态若是被自己看去了,难免会暗存怨恨,忙起身告辞了。

    楚轩让戴管事将蔡珏送赚对周德世说道:“仅一句知罪便能搪塞过去了?本公子数日前反复交代,命你让城防军士严查出入平原城的百姓,居然还让刺客混入了城内。本公子留你个颜面,回去写个折子自己向吏部请辞吧。”

    周德世扑通跪了下来,道:“大公子,念在这几年下官鞍前马后为您效劳的份儿上,就饶了下官这一回吧。”

    “周大人,你我私交确是不错,但国有国法,身为城守就要负起一城之安危,此乃你职责所在,既然出了此事便怨不得他人。其实你也应庆幸,若不是五弟武功高强,刺客早已得手,那你可就是抄家灭族之罪了,来人,送客。”

    楚铮在一旁暗暗点头,大哥处事确有父亲之风,若他不再与自己相争,楚家由他坐镇南线是再合适不过了。

    楚轩摒退左右,对周寒安道:“周将军方才急急赶来,不知所为何事?”

    周寒安从怀中取出两封信函,将其中一份递给楚铮,道:“这是太尉大人差人送来的家信,请公子过目。”

    楚轩一听是家信,又见周寒安径直将信交于楚铮,心中有些不快,却又不好发作,只好故作未见低头喝茶。

    楚铮将信打开看了数眼,脸色突然一变。周寒安沉声道:“北疆胡蛮聚集二十万兵马再度来犯,兵部有命,令我等速至京城,太尉大人也是这意思。”

    楚轩心头一紧,道:“什么?”胡蛮骑术冠绝天下,但兵力向来不多,能聚集十万兵马的次数屈指可数,此次居然来了二十万,的确是件骇人听闻之事。

    周寒安点头道:“兵部命我等护送昌平王世子到京城后,即刻赶赴北疆。”

    “原来如此。”楚轩站了起来,拱手肃然道,“周将军此番重回北疆,在下谨在此祝将军旗开得胜,将那胡蛮再度逐回漠北。”

    周寒安脸色有些怪异,道:“多谢大公子,不过兵部已任命在下为禁卫军左将军,这北疆在下是去不了了。”

    楚轩奇道:“那这五千黑骑军由何人来统领?”

    “兵部已经任命五公子为北疆大营偏将,这五千黑骑军以后就听从五公子之命。”周寒安心中有些不舍,这些军士都已跟随他浴血多年,彼此情谊深厚,但他毕竟是个明白人,知道太尉大人是在为五公子建立军功做准备了,将自己提升为禁卫军左将军便是对自己的补偿,这五千黑骑军以后便是五公子的嫡系了,不过对这些军士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只要能在沙场上活下来的,跟着楚铮日后前程无量。

    楚轩颇感意外,虽说早已知父亲要将小五外放历练,却没想到是去了北疆大营,大赵三个边疆大营,北疆大营的伤亡率是最高了,高级将领阵亡之事时有发生,楚轩看了幼弟一眼,不禁说道:“小五,此去北疆,万事都要小心了。”

    楚铮有些感动,道:“多谢大哥关心,小弟会照顾好自己。”

    周寒安问道:“五公子,兵部之令催得甚急,三公子去了破釜塘尚未回来,这可如何是好?”

    楚铮断然道:“不等了,我等明日一早便起程,烦劳大哥差人通报三哥,请他带那两千黑骑军不必再返回平原城,直接奔赴京城。”

    楚轩有些犹豫,道:“老三那边倒没干系,可世子是否赴京尚未有确信,是否再等上两天?”

    楚铮摇,道:“孰轻孰重,明眼人一看便知。烦请大哥稍后再去一次昌平王府,若昌平王仍未能定夺,我等只好先行一步了,他日世子若要赴京,可到南线大营禀报舅舅请他再派人护送,舅舅亦知其中详情,定会妥善处置此事。”

    “可小五你的伤势如何,此去京城不远千里,若是落下病根以后可就难办了。”

    楚铮道:“大哥无需担心,小弟躺在马车内便可。行军速度虽是慢了些,但总比留在平原城内干着急要好。”

    楚轩沉吟片刻,道:“也好,为兄即刻去王府,劝说昌平王和世子及早定夺。”

    “大哥且慢。”楚铮从父亲信中抽出两页绢纸递给楚轩,道:“这是父亲写给大哥的。”

    楚轩心中忐忑,接过看了一遍,楚名棠并未对他严辞训斥,只是写道北疆战事已起,南线三郡历来都是赵国产粮重地,嘱咐他尽快征集军粮,以备北疆之需。信的最后楚名棠轻描淡写地说起宁小仙已在京城,让他不必担心,要以大局为重。

    楚轩暗想,父亲所写的“大局为重”这四字意味深长,看来是暂时不会追究宁小仙之事了。他看了一眼楚铮,心中突一沉,父亲将写于自己的信夹于小五信中,意思自然是要他先过目,两兄弟在父亲心目中孰轻孰重已是再明显不过了。

    昌平王听说北方胡蛮入侵,也是大吃一惊。暗想大赵已到了危难之机,朝中再也经不起动荡了,皇兄病重且未立储君,赵应进京至少能使众大臣惶惶之心安定下来,于是稍加考虑便命赵应即刻整理行装准备进京。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