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楚氏春秋

第六章 大赵储君 文 / 宁致远

    楚夫人和楚铮离开了吴安然处,楚夫人道:“铮儿,这些时日你不在府中,你宫里的姑姑时常派人来询问你何时回来,想让为娘带你到宫里看看她。”

    楚铮依稀还记得当年来到平原城楚府的那个雍容华贵的妇人,当时他还有些奇怪她为什么见了自己就泪眼朦胧,便说道:“好啊,孩儿还没进过皇宫呢,正好可以见识一下。”

    楚夫人抚着他的头道:“进宫见了你姑姑,你要和她亲近一些,这些年来她给府里写的家书中时常询问你的情况,唉,当年她如果能把孩子生下来,现在也和你差不多大了。”

    楚铮有些不解,问道:“姑姑为什么没能把孩子生下来?”

    楚夫人叹了口气:“只因她是个苦命的人。”楚夫人把楚琳当年的事说了一遍。楚铮听了对那深宫里的女子颇为同情,自古以来皇宫大内诸如此事层出不穷,但落到自己亲人身上,楚铮仍觉得有些不好受。

    楚夫人又道:“这几年你姑姑的日子恐怕更难过了,当年她虽没有了孩子,可皇上还是对她相当宠爱的。但随着你父亲重归楚府,皇上对她的猜忌日益渐深,她背后虽有我们楚王两家的支持,在宫里已无人敢惹,可这日子恐怕数得更寂寞了。”

    楚铮道:“既然皇上对姑姑如此,姑姑何不多回府中住几天。”

    楚夫人道:“你以为皇宫会这么没规没矩的,宫里对嫔妃出宫管得甚严,上次你姑姑来府中只待了半天,连见你的时间都没有。”

    楚铮见几个丫环都离得远远的,小声说道:“听说皇上身体快不行了,熬不了几年了。皇上若是驾崩了,拿姑怎么办?”

    楚夫人吓了一跳:“你好大的胆子,这话谁跟你说的,怎么这般不知轻重?”

    楚铮笑道:“这人娘亲恐怕骂不得的,是外公和孩儿说的。外公似乎对皇上也不是很满意,那天喝了点小酒跟孩儿顺口说起的。”

    楚夫人顿时没了脾气,想了想小声道:“自后汉太宗以来,皇家就没有了嫔妃为先皇殉葬的先例,若皇上真归天了,你父亲肯定会想法接你姑姑出宫。那储君是刘皇后所出,自幼对你姑姑心怀怨恨,你姑姑若留在宫中,肯定凶多吉少。”

    楚铮想了想道:“反正孩儿也已经回来了,娘,明日我们就去看姑姑吧。”

    楚夫人点头道:“也好,难得你有此心,你姑姑知道了,肯定开心不已。”

    楚夫人突然看看楚铮,上下打量一番道:“铮儿,你在外公府里住了两月,居然长高了不少啊。”

    说着又比了比,道:“你原本尚未到为娘胸口,如今却快要及肩了,铮儿真长大了。”

    楚琳听说楚夫人母子要来看她,十分高兴,第二天一早就派了贴身的小太监在楚府门口等候。北赵律法规定得很严,当朝重臣不得与宫内太监结交,除非是一些总管级但监奉皇上的旨意才可进大臣的府邸,像这种小太监是根本进不了楚府门的。

    见楚夫人携楚铮出府,那小太监慌忙迎了上去。

    楚夫人微笑着吩咐家人递过一份赏钱,便与楚铮上了车。那小太监坐到车夫旁爆车夫熟练地耍了个鞭花,马车慢慢地向皇宫驶去。

    楚铮第一次见到这种传说中的宦官,而且年纪也和自己差不多,不由得大感兴趣,一路上不停地和他说话。那小太监名叫小得子,跟随琳贵妃已多年,知道眼前此人是娘娘最心爱的侄子,不敢怠慢,几乎有问必答。

    楚府离皇宫并不远,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宫廷门口的侍卫都认识小得子,也未做详查,便放他们进去了。

    进了皇宫,楚铮忍不住探出身子四处观看,却发现和想象中的皇宫相当不同,想了想不由得暗笑,自己所知只不过是以北京的故宫为版本,如今距故宫建造尚有近千年之遥,当然有很大差异了。

    又走了一会儿,楚铮发现宫中有些地方显得有些破旧,不禁有些奇怪,便问道:“小得子,宫里怎么也有这些地方?”

    小得子笑道:“听宫里的老人说,这里原本是后汉的皇宫,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有些地方难免显得破旧些,但皇上和几位娘娘所住的地方是很漂亮的。”

    楚铮暗暗嘀咕,难道这是那刘禅所建的,品味也一般嘛。

    楚琳早已等在别宫门口。楚铮跳下马车,到了楚琳面前叫了声姑姑。楚琳眼眶一红,差点儿落下泪来,她与楚铮自当年平原城一别便再也没见过,见昔日粉雕玉琢般的孩童已快成翩翩少年,不由得得有些感慨。

    楚夫人走过来行了一礼,楚琳这才惊醒过来,将楚夫人搀起,道:“嫂嫂无需多礼,进屋里说话。”

    到了屋里,楚琳拉着楚铮坐在自己身爆对楚夫人道:“大哥近日还忙吗?”

    楚夫人叹口气道:“怎么不忙,要将那么多楚氏族人下到各郡府任职,又不能太亏待他们,皇上和方令信又时常在其中作梗,实在让你大哥两头为难。”

    楚琳歉然道:“这都怪我,在这宫里已帮不上大哥忙。”

    楚夫人忙道:“怎么能怪你呢,若不是你大哥,妹妹怎么失宠于皇上,该怪罪的应是我们夫妇才是。”

    楚琳道:“算了,本宫对此也看淡了,自古官家情义薄,当年皇上对小妹宠爱,也只是因小妹在朝中并无依靠,他不必担心外戚弄权。若真对小妹关爱的话,又怎会任由他人欺负得小妹九死一生,连腹中的孩子也没有了,难道他这个皇上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吗。自从他发觉大伯母时常到宫里看望小妹后,就对本宫疏远了,这一年来连这宣宁宫都未曾踏入半步。”

    楚夫人看着她,想说几句安慰话,却又不知从何说。

    楚琳见楚夫人这样子,笑道:“嫂嫂不必担心,这几年小妹也习惯了。当年被强行选秀进宫时,小妹就准备在宫中孤老此生,如今不过是推迟了二十余年而已,何况小妹已不比当年,宫中已无人敢欺负我。”

    楚夫人点点头,看了看旁边的几个宫女和小得子,欲言又止。

    楚琳会意,对四周人说道:“你们先下去吧。”

    楚夫人等众人出去后,问道:“妹妹,你知道不知道皇上最近身体如何?”

    赵敏又开始为赵琪打抱不平:“本宫觉得那女子无论相貌学识都不如琪姐,真搞不懂你父母怎么会看上她,莫非你家对皇家女子有成见?”

    赵敏狐疑地看了看楚铮:“你对本宫也是不冷不热的,难道也是因为如此?”

    楚铮大感头痛,道:“公主,小弟绝无此意。家父和家母也不会有这种心思,小弟听说是因为琪郡主长年不在平原城,大哥又年纪大了,宁家上门来提亲也不好拒绝,这才同意此事。”

    赵敏哼了一声:“敷衍之辞。”

    楚铮暗中叹气,难怪古人说伴君如伴虎,眼前只是个公主,他就已觉得针芒在背,异常难受了。

    此时迎面走来一行人。赵敏脸色微变,拉了拉楚铮衣袖想要避开。

    但已有人看到了他们二人,只听一人道:“皇妹,你怎可以在宫中与一男人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楚铮听那人称赵敏为皇妹,不由得一怔,难道来人是当朝储君赵庆?

    赵敏脸上微有怒色,对楚铮低声说道:“我们赚不用理他。”

    楚铮有些犹豫,如果来人真是储君赵庆,赵敏当然可以不用理会,他可就有些失礼了。

    正想着,那人已来到两人面前,只见此人身着明黄服饰,脸色苍白,面目阴鸷。楚铮知道不会有错,上前一步行礼道:“参见储君。”

    赵庆眯着眼看了看他,道:“你是何人?”

    楚铮答道:“在下楚铮……”

    赵庆旁边一人怒斥道:“你是什么人,胆敢在殿前自称在下,找死啊。”声音尖细,显然是个太监。

    楚铮长这么大还没给外人骂过,心中大怒,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

    那太监见楚铮瞪他,叫道:“哟,还不服气啊,小心公公我戳瞎你双眼。”

    赵敏在一旁忙道:“这位是楚太尉家的五公子,是随他母亲进宫的。”

    那太监一惊,琳妃娘娘如今在宫内权大势大,他虽有储君撑腰,但也不敢轻易得罪她侄子,于是闭嘴不再做声。

    赵庆哦了一声:“你是楚家的人,进宫来看琳妃的?”

    楚铮听他对姑姑不甚尊敬,心中不快,但此人终究不便得罪,答道:“正是。”

    赵庆绕着楚铮转了一圈,道:“一直听说楚家的人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今日见了你,果然如此,居然敢对本王的人如此无礼。”

    赵敏忍不住说道:“皇兄此言差矣,小弟刚刚或是不懂宫里的规矩,但你也不用怪罪到楚家身上去。”

    赵庆嘿嘿一笑:“皇妹为何如此袒护楚家,莫非你想嫁到楚家去?哟,不会看上这小子吧,他可比你还小啊。皇妹别忘了,父皇到时知道了会怎么想?”

    赵敏气得脸通红,道:“皇兄身为一国储君,小妹希望你能自重身份。楚家为我朝立下汗马功劳,楚太尉也是当朝重臣,于情于理,皇兄都不应如此口无遮拦。”

    赵庆傲然道:“别人不敢惹他们楚家,本王才不怕。在本王心中,这小子真还不如本王身边的近侍。”

    楚铮吸了口气,道:“既然殿下这么说,小人明白了。小人告退。”赵庆既然如此说,楚铮也不再客气,转身欲赚。

    赵庆见楚铮如此无礼,心中大怒,喝道:“在本王面前,你以为可来去自如吗。来人,给本王把这小子抓起来,狠狠地打。”

    赵敏上前一步拦在楚铮面前,道:“且慢。”

    赵庆斜眼看了看赵敏,道:“皇妹真要护着这小子吗。”

    赵敏正容道:“楚家小弟是琳妃娘娘托小妹照顾的,小妹当然要护他周全,请皇兄见谅。”她知道楚铮武功不弱,真要动起手来赵庆恐怕要吃亏,若真是这样,以这位兄长的脾气,恐怕会将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赵庆有些犹豫,眼前这皇妹已不是可以像儿时那样任意欺侮的了,他也曾见识她的武功,真动起手来自己身边几个太监根本讨不了好,何况闹到父皇那里也没什么好处,于是冲楚铮说道:“今天看在皇妹的面上,暂且放过你,以后不要再让本王看到你。”

    楚铮头一晕,这哪像个一国太子啊,简直是个混帮派的。

    望着赵庆的背影,楚铮不觉有些忧虑,这个赵庆还未登上皇位就已如此张狂,毫无容人之量,居然会跟自己这个孩子过不去,对楚家又心怀怨恨,如果将来真成了一国之主,父亲在朝中就更困难了,楚家也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赵敏见楚铮若有所思,便问道:“你在想什么?”

    楚铮摇,道:“储君殿下也太……”

    赵敏明白他的意思,叹气道:“本宫这位哥哥的确不是为君的料,师父也常常担心他若是登上皇位会将赵国引向何方,可父皇就他一个儿子,不把皇位传给他又能传给谁呢?”

    楚铮也叹了口气,是啊,也只有他能当皇帝了。若拭姑当年能生下个儿子有多好啊,怎么也不会比这赵庆差,楚家也会全力支持他当皇帝,那自己就是皇上的表弟了,可以大摇大摆作威作福,而不像现在一样还要为以后担心。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