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疯狂

第一百四十七章三个要求 文 / 再次等候

    之所以吴世恭会最后答应下来,是因为吴世恭最后意识到一个问题:吴世恭和他的骑兵已经被河南巡抚和河南监军点名去勤王,那他和他的骑兵现在已经不得不出征了。

    既然已经逃避不了,那吴世恭只好退而求其次了。那就是尽量保存自己的实力。说实话,吴世恭根本对明朝和崇祯皇帝没有一点儿忠义之心。

    这种想法有一部分来源于他的穿越者的身份,对明朝和崇祯皇帝没有任何的归属感;但更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吴世恭是个很现实的人。他现在的实力,连保护自己和家人都嫌不够了,哪儿还有那份闲功夫去救国救民的。说到底,吴世恭现在还是个很自私的人。

    可是,如果这次归德卫勤王的军队中,是由赵铭这个指挥使或者其他上官领衔的话,无论如何,吴世恭也只是他们的下属。当这些上司瞎指挥,甚至不是瞎指挥而只要让吴世恭的兵马啃硬骨头的话,那吴世恭保存实力的想法就绝对会变成一个梦想。

    可是现在赵铭这些上司却让吴世恭领衔出征,那现在吴世恭对这支出征的军队,就有了完全的掌握。吴世恭完全可以把其他千户所的兵丁当成炮灰,来保存自己千户所的心腹兵丁。当然,这也是万不得已时的做法,但如果最危险的时刻到来的话,吴世恭也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抛弃那些炮灰的。

    而且,赵铭这些上司不想领衔出征,现在又求着吴世恭领衔,那吴世恭就肯定要把利益做到最大化的。

    于是,吴世恭接着对赵铭说道:“赵指挥,虽然下官答应了下来,不过,下官也也有几个要求,希望赵指挥能够答应。”

    “没问题,你说。”赵铭是眉开眼笑,回答得很是爽快。

    “第一个要求就是:这次勤王的军队都要听从下官的命令,要令行禁止。”见到身边几位千户神色上好象有异议,吴世恭连忙补充道:“当然,下官也会一视同仁的。”

    吴世恭接着说道:“下官估摸着,这次鞑子入关,时间也不会太长。再说,不用说京城京营的兵力了,就说各地勤王的军队吧,他们都基本上比我们河南的勤王军队先到。我们河南离京城是比较远的,我瞄德卫又是河南离京城最远的地方之一。等我瞄德卫的勤王军队赶到以后,可能鞑子早就在京营和各地勤王军队的夹击下出了关。”

    “赵指挥你这里也帮下官一个忙,把出征的时间尽量往后挪一点儿,做到恰到好处就行。下官在行军的时候,也会掌握好分寸的,尽量让我瞄德卫的军队晚一些到达京城。说实在话,我瞄德卫的儿郎,保家卫土那是没话说,可是去和鞑子拼命,那么多拿军饷的战兵在前面顶着呢,犯不着让我们这些苦哈哈的军户去拼命。”

    可是现在的吴世恭只有五百名骑兵。所以这次出征,吴世恭必然要抽调出一些步兵。可是步兵的移动速度太慢,二、三百名步兵如果面对鞑子的骑兵的话,那简直就是一盘菜。

    因此,这次吴世恭就想着带领五百名以上步兵,让这些步兵结成方阵以后,至少有了自保的能力。可是吴世恭要带出的骑兵数量也不能够少。

    所以,最终吴世恭决定带出的兵丁数量,就要大大多余赵铭安排抽调吴世恭这个千户所的,六百名兵丁的数量了。吴世恭就想着:通过多带自己的心腹兵丁,来提高自己兵丁在战场上的生存概率。

    不过这么一来,吴世恭多养兵丁的行径,就完全呈现到赵铭以及归德府官员的眼中了。为了消除一些后患,吴世恭就索性把事情做到明处,把自己多养的兵丁,说成了是自己的家丁护卫。

    对此,吴世恭是盘算着八九不离十,赵铭肯定会答应下来。归德卫在巡抚大人和监军大人的要求下,还能够多出一些兵丁来,对于这种好事,作为归德卫指挥的赵铭怎么会愿意拒绝呢?

    果然,赵铭很干脆地同意了吴世恭的要求。不过,赵铭的这个同意正中吴世恭的下怀。因为赵铭的这个同意,其实已经把吴世恭多养的那些兵丁的名义,从程序上给半合法化了。

    吴世恭又接着说道:“第三个要求就是:这次勤王的兵丁,他们的给养,还有万一他们有什么伤亡以后,那些烧埋银,赵指挥也一定要安排好。”

    “这个肯定也没有问题。本指挥已经和府尊大人商议过了。这次勤王的兵丁,每人都先发给一两银子的安家费。如果有什么伤亡,那烧埋银,吴千户也不用担心。府尊大人已经向归德府的各位士绅有求捐献了。至于给养,吴千户那就更不用担心了。粮草和运送粮草的骡马大车,府尊大人也会安排妥贴的。再说,吴千户这次勤王的行军路犀是先到济宁,再沿着大运河到达京城,那运河两边都是储存着漕运的粮食,那些粮食,供应给我们这些勤王的军队,也是天经地义的。到时候,府尊大人也会安排好相应的公文,让吴千户带在身边的。”

    见满足了自己所有的要求,吴世恭也没有其它的问题了。于是,所有的人接着商量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最终决定,各位千户在商议以后,就立刻回自己的千户所,去集合自己抽调的兵丁到归德府城集合。而出征的日期,就确定为五天以后,也就是十月十五日。

    赵铭他们还商议妥,安排归德卫的一位副千户,作为吴世恭的副手。那位副千户名叫俞继。不过选择俞继出征的理由也十分地简单,因为在归德府的这些世袭的武官中,只有俞继的年纪是二十几岁,称得上是年富力强。

    而且,俞继是个副千户,成为吴世恭这个千户的副手也是顺理成章的。再加上,俞继这个副千户也没有资格参加今天的这个商议会议,所以对今天商议的结果,也由不得他来反对。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