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官场中的生意 文 / 再次等候
李禄和江游击来找吴世恭的原因是这样的。
那江游击率领的援军被牟大法师的大师兄们冲垮以后,那江游击个人确实武勇,带着他那二十几个亲兵竟然冲出了重重包围。
可是,江游击他也不知道肖公公的下落,即不敢去归德府城,又不敢回开封。也不知怎么的,在附近转了几天,就转到了齐县令这个县城。
当江游击赶到的时候,就叫门要县城休整一下。可当齐县令这些县城的官员听到了,江游击到来的消息以后,都不敢开城门。为什么呢?因为大明朝这时候又没有身份证,更没有身份证上的照片和IC磁条,谁知道你这个江游击是真的还是假的。
但是,万一江游击是真的,把他关在县城外,让他自生自灭也不好。因此,县城的官员就先用吊篮吊下一些水和干粮,让江游击这些人吃饱。再让江游击去证明自己的身份。
怎么让他证明自己的身份呢?很简单,就是投名状。让江游击去抓个圣灵会乱民的头目来。
没想到那个江游击确实武功高强,再加上他的命也好,正好有十几个圣灵会乱民簇拥着一个圣灵会的长老,从齐县令这个县城旁边逃跑。
江游击是带着手下的亲兵一阵冲杀,抓住了这个长老,有了投名状以后,他才了县城。
在县城里,以齐县令为首的官员,当然要审问这个长老。可在一旁参加审问的李禄,却多了个心眼。他就问这个长老:李禄自己的防区内的情况。
当李禄从这个长老的口供中得知:因为圣灵会乱民造反的路犀是向着归德府方向来的,所以,这些乱民就根本没有李禄的防区。
那李禄就立刻归心似箭了。而且他还比较后悔,他还花了一千两银子向吴世恭买了那些乱民的首级呢。
第二天一大早,吴世恭安排好了五十名骑兵去送李禄以后,就带着一百名骑兵赶到县城,集合了齐县令和他的随从,一同赶往归德府城。
没走了一会儿,齐县令就把吴世恭叫进了他坐的那辆马车里。齐县令已经和吴世恭打过了多次的交道,所以就根本不和吴世恭说什么空话套话。
齐县令开门进山地和吴世恭说道:齐县令他们已经粗粗地估算了一下,这次参加圣灵会乱民造反的本县乱民的土地,在一万五千亩左右。所以,可以交给吴世恭的公田也有七千亩以上。
齐县令就给了吴世恭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吴世恭用市价,也就是三千两银子把官仓中的粮食和县衙中的药材给买下来。齐县令也不再公田的事情上作梗了。
另一个选择就是,吴世恭如果再给齐县令七千两银子的话,齐县令索性把这些公田转到吴世恭的名下,成为吴世恭的私田。
对比一下前文知道的,明朝每亩田十五两到二十两银子的价格,齐县令这个开价,几乎是白送给吴世恭这些田地。
但是,这样的做法对齐县令并不吃亏。首先是因为吴世恭这次的功劳很大,所以根本就赖不掉吴世恭的这些公田了。
而发卖这些公田的银子,虽然齐县令可以得到些孝敬,可是,发卖所得到的绝大多数银子,是要上缴的,齐县令本人并不能够得到。
而如果吴世恭肯化这七千两的话,齐县令本人所得非但不会少,反而可以增加一些。当然,这七千两银子中,齐县令最多得到三千两左右,其它的那些银子也要分给上下左右的。
吴世恭是立刻选择了齐县令的第二个选择,连和齐县令讨价还价的事都没有做。不要说这些土地的价格,几乎是白送。光是现在,吴世恭就可以安排一些家奴去耕种这些土地,解决一部分家奴的就业问题。
还有一个好处:那土地都归吴世恭私人所有了,那以后也没有什么麻烦事了。如若不然的话,毕竟那些土地诗田,在名义上,这些公田的产出,应该书县令支配的。万一县令来了个妖蛾子,那吴世恭还不是傻了眼呢。
至于买这些土地所化的那些银子,吴世恭是这么想的:虽然现在自己过得有些紧巴巴,但是为了一劳永逸,吴世恭还是准备满足齐县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