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疯狂

第五十二章买武器 文 / 再次等候

    废墟清理得很快,赫飞那里的废墟已经全部清理完毕。薛勇就来找吴世恭请示:赫飞那些人该怎么安排?

    赫飞他们其实在兵马司的军训中也没有训练过几天,而现在,吴世恭的那个赌坊的楼也由工部的工匠们开始修建了,等完工,还有一段时间。那郑掌柜也挺尽心,天天在建设的现场看着呢。所以一时半会,那些赌坊护卫根本没有任何的差事。

    吴世恭考虑了一下,总得好好地训练他们一下。他问薛勇:是否有什么地方可以训练这些人?薛勇回答吴世恭说:薛府就有地方。在京城外,有一个庄子就是专门训练薛府护卫的。但要训练这些人什么内容呢?

    吴世恭就把自己拟定的军训计划,拿给了薛勇来看。薛勇看了以后,对体能训练倒没有什么说法,但对队列训练就提出了异议。薛勇说:大明朝训练兵丁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马上马下的,没有几个训练兵丁队列的。

    可吴世恭却记得在现代的时候,除了大阅兵,虽然也看不出在其它地方队列训练有什么用处,但无论军队在新兵训练的时候,还是在大学入学的军训中,队列训练总是作为最重要的科目来训练的。既然如此的重视,那么一定有重大的作用。吴世恭也搞不明白原因,于侍执地向薛勇表示,队列训练一定要作为重点来抓,要达到每天训练时间的一半。

    其它的时间,除了固定时间靛能训练以外,就去训练薛勇说的马上马下吧。对于姑爷的安排,薛勇也只能够表示服从。并且,薛勇表示会从京营里找俩位有经验的老军头来负责这次军训的。

    不过,薛勇又向吴世恭说出,他已经在赌坊护卫中打听过了。那群人就没有一个会骑马的。这让吴世恭大吃一惊。还有蒙古人不会骑马的?吴世恭不知道,这些蒙古后裔和他自己一样,都是假的蒙古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汉化,就是身上的蒙古血脉都稀释到,连韩立用提炼真灵血脉的方法都提炼不出来的地步了(详见《凡人修仙传》)。

    另外的,在大明朝,不要说拥有马匹,就是养马都是一笔大花销。如果要养好马,天天除了喂草以外,还得喂精饲料。甚至在精饲料里还要打上鸡蛋。这怎么让赫飞这些穷苦人家的人接触得到马呢?反正不管了,吴世恭就交待薛勇再为这些人请个教马术的教头。一定要让他们会骑马。

    薛勇又请示吴世恭,该给这些人配上什么护身武器呢?薛勇告诉给了吴世恭,其实在薛府也是有兵器的,但是不能够配给赫飞那些人,因为每个侯府的护卫数量是有定额的。勋贵家,如果携带兵器的护卫数量太多的话,皇帝也会不放心的。

    但是吴世恭这次招收的赫飞这些人,用的是维护吴世恭的产业——赌坊护卫的名目。这种说法也勉强说的过去。但绝对不可以为这些护卫配备兵器。只能够配些木棍什么的。

    原来如此,吴世恭就问薛勇说道:“那这些赌坊护卫可不可以配匕首呢?”

    薛勇回答道:“配些防身的匕首,这倒可以。”

    吴世恭就要钻空子了,他就想到打造一把后柄较长,并在后柄的尾部做成中空的匕首。那样的话,如果把这匕首插木棍上,不就是一把长吗?

    可这样一件特殊的匕首,需要特别的打造。于是,吴世恭就询问薛勇:是否认识什么手艺好一点儿碟匠?

    薛勇还真认识。他认识的那位铁匠是京营里碟匠,手艺在京营里是数一数二的。而且这个铁匠的口风也比较紧。吴世恭决定,就是他了。

    在之后的几天中,吴世恭凑了个空,随着薛勇到了那个铁匠设在京营里的作坊。那铁匠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皮肤给晒地乌黑。

    薛勇给吴世恭介绍道:“姑爷,这就是杨师傅。”

    那铁匠立刻磕头行礼道:“小的杨狗蛋拜见大人。”

    首先是:明朝监造火器但监和官员们对于制造火器的工匠压榨得很厉害,简直是把这些工匠当成了奴隶来看待。又由于这些太监和官员们大肆地贪污制造火器的材料,造成了明朝火器制造出来的质量很低,导致使用火器时,经常发生些象炸膛等现象;

    其次是:明朝管理军火库但监和官员们不是把他密理的兵器和火器发放给使用的军将的。而是要这些军将通过贿赂变相地购买的。而我们已经知道了,明朝的军饷已经包括了兵器的购置费用,所以,为了自己节省点银子,这些军将就不愿意“购买”这些价格昂贵的火器;

    最后是:明朝的军队训练不足。见到了满清的部队,往往会惊惶失措,在火器的射程外发射。又是用的威力不够的低劣的火器,造成火器对于满清的部队,基本上没有什么威胁。

    当满清的部队直面火器的打击以后,看到火器的作用几乎是忽略不计,所以,对火器的作用是严重的低估了。他们以后怎么会重视火器呢?

    第二方面的原因就是:身处的历史环境背景的不同,而造成了对火器的重视程度的不同。

    先来看欧洲。自从明朝中叶以后,欧洲了一个战乱频发的时期。因此,对于火器这种崭新武器的使用,产生了一种革命性的军事改变。

    脱胎于冷兵器的瑞士方阵,创造了赫赫有名的,冷热兵器相结合的西班牙方阵。随着火器使用战术滇高和火器质量滇脯逐渐的,在这些方阵里,冷兵器完全消失,成为了一个全部使用火的方阵。也就是我蜜看的描写这个时代的战争影片中,军人们排成方阵,在鼓点的节奏下,手持火,踏着正步向前冲。

    很多人,包括笔者小时候都觉得这些军人很傻,难道他们不会为了躲避子弹而弯下腰去躲猫猫啊?其实这里是有原因的。在当时,采取这种战术反而产生的伤亡最小。我们要记住,在战争中,没有开玩笑,所有军人采取的标准动作都是用无数的鲜血换来的。

    为了加深大家对于这一点的印象,在这里再举一个例子:二战时,日本鬼子为了武士道精神在拼刺刀时把子弹退膛。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到了现在,还有许多作品中嘲笑那些日本鬼子的愚蠢。我们想一想,一个可以卑鄙地发动“九一八”,无耻的奇袭珍珠港的民族,他怎么会为了什么武士道精神,而在拼刺刀时把子弹退膛呢?这样做的目的肯定是为了减少自己的伤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这方面的资料)。

    随着纯火的方阵使用战术的成熟,拿破仑创造性的运用了火炮这种火器,之后横扫了欧洲大陆。这样的背景之下,使得在欧洲,火器的研究和发展得到了最大的重视。

    而在呢?满清建立了清朝以后,除了开国时几次叛乱以外。国内的政治在鸦片战争发生以前是十分的平稳,这也就让火器没有了发展的动力。

    在火器的使用中,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火器方阵。我们常常在作品中看到的“三段射”只是火器方阵使用的一个小的方面。但远远不是全部。

    其实在明朝,已经有了一个天才的将领采取了火器阵形的雏形,那就是戚继光。就是这样一个雏形也让戚继光在抗倭的战争中取得了歼灭上千名倭寇(都有首级),自己伤亡不到十人的辉煌战绩。这个雏形其实和欧洲的火器方阵只是隔了一层纸。

    那为什么以后的将领没有继承发展了呢?

    原因我们从《孙子兵法》就可以看出。现在看到的《孙子兵法》,让人的感觉就是一本兵法书的目录和总纲。凭着孙子这么好为人师的性格,他怎么不会把如何训练,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和如何在战斗中排阵形的方法写进《孙子兵法》里去呢?

    而且不止《孙子兵法》,以后各个兵法大家的兵法书,都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主要原因是,各朝各代的统治宅都把兵法书中的这些内容给销毁或收藏了起来。不让其他人看到,防止他们造反。

    不过,戚继光的兵法书却奇迹般的流传了下来,可因为以上的原因,所以在当时的明朝,并不能够在外面流传。再加上明朝的军将基本上都不识字,所以也就谈不上继承和发展了。

    而在今天,吴世恭对于薛勇的安排中,偏执地坚持那些赌坊护卫的队列训练,这恰恰是火器方阵的基础训练。这也只能够说明,吴世恭总算是开了一个金手指了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