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还珠之那拉重生十二福晋

第三十八章——这些年那些事(二) 文 / 沁兰妹妹

    第三十八章——这些年那些事(二)

    卓颜过世后不久,就是年了。

    这个年皇亲国戚,宗室大臣们没一个过的好的,因为太后病危了。

    太后半年前被艾琪等人气了个仰倒,身子就一直不好,专给太后看诊的封太医这半年里多半时间就驻扎在慈宁宫了,加上今年天气比往年要寒冷一些,虽然慈宁宫里火盆,手炉等五都置办的很齐全,但是太后终究是没能撑住,自腊月就一直情况起起伏伏,让这个四九城都没能过好年。

    出了十五,不少人都松了口气:这要是在新年期间死了个太后,以后的年都不会好过啊!

    还没松快两天,正月十片上元节的喜庆还没完全消散的时候,太后病危!

    而且不是普通的病危,而且相当之严重的病危,半拉子太医院但医都早晚守候在慈宁宫里听用,乾隆也丢下朝政和舒皇贵妃一起在太后床前侍疾,但这二位年纪也是不轻了,尤其是乾隆,被永珹永瑢永璇等给劝了下去,但是也没回养心殿,就在慈宁宫这扎根了。

    乾隆下战场了,舒皇贵妃也被劝了下去,这位还要主理宫务呢,后宫里没个管事的人怎么行?于是后妃侍疾改由惇妃和明贵人(这些年这二位是比较受宠的)进行,皇子和皇子福晋也轮流进宫侍奉太后,芷娴更是留在宫中一直侍奉在太后床前。

    太后浑浑沉沉了好几日,忽然于二十一夜里转醒,周围的人大喜,伺候着太后进了一碗粥,太后看着床边的芷娴,拉着她的手道:“老婆子的日子怕是要到了……”

    芷娴一愣,强笑道:“老佛爷说的什么话,这不过是寻常小病,过两日就好了。”

    “你就别哄哀家这个老婆子了,”太后笑道,“这女人能活到哀家这个份上,怕是前头不知修了几辈子的福气啊,该知足了……只是老婆子还是有放心不下的人啊!”

    “老佛爷是放心不下皇上吗?”

    “皇帝都一把年纪了,哀家再放心不下又能怎么样?”太后颇有些心冷了的意思,“哀家是担心这些伺候了哀家几十年的老人啊,皇帝虽说不会亏待她们,但是……在宫里做奴才,哪有在外边做老太太好?”

    “太后的意思是……”

    “哀家名下还有几个庄子,便赏给她们了,让她们也能好好享享福,”太后道,“到时你和十二也帮哀家看着点,别让伺候哀家几十年的老人临了临了还让人给欺负了去。”

    “孙媳知道了。”

    这时,乾隆也进来了,似乎是被从叫起来的,身上还带着倦意,进门一看见精神头似乎不错但后,三步并作两步凑到床前:“皇额娘,你可是醒了!”

    “叫皇帝担心了,”太后笑道。

    “看着皇额娘安好,朕就放心了,”乾隆说着转头问太医,“皇额娘病情如何?何时方能完全康复?”

    一群太医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老佛爷这样子,分明是回光返照啊!这能直说吗?

    第二日,忽有人来报,和淑公主有喜了,乾隆不大高兴,自家老娘就要不好了,闺女什么时候有喜不好偏要这时候有喜?倒是太后很高兴,和淑出嫁也有几年了,就是没有好消息传来,她自个都死心了,给额驸前前后后纳了好几个妾,妾室所出的长子现在都会跑会跳了,如今公主有喜,若不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必定是要好好庆贺一番的。

    太后命人赏下了不少东西,让和淑好好养着,不要随意走动了。

    可太后终究是没撑过去,在正月二十三的时候结束了其八十六年的生命,临终前留下最后一份懿旨:许皇十五子爱新觉罗-永琰百日内大婚,指嫡福晋为科尔沁亲王博尔济吉特氏嫡女。

    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老太太这是要断了十五阿哥路子,变相夺了他的继位权:自圣祖康熙开始,大清就再没有过蒙古皇后,而且十五阿哥与国丧之内大婚,必定会简陋不说,在皇上心里怎么地都不会有好印象,这种情况下,除非皇上的儿子真的死绝了,否则十五阿哥不会有一星半点儿荣登大宝的可能的。

    乾隆借口永璂每日往返紫禁城与府邸之间辛苦,偶有忙碌的时候甚至要宿在乾清宫的小耳房了,甚是委屈,特许其宿在宫中时居于毓庆宫,并恩准嫡福晋瓜尔佳氏入宫照料;同时,永瑆封为成亲王。

    这两道恩旨一出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这何止是暗示?根本就是明示啊!所以第二年德亲王夫妇身着杏黄服色出现时,已经没什么人吃惊了;而这年,永璂又多了一位来自博尔济吉特氏的侧福晋。

    ****************************事件的分界线*************************

    现在,让我们再把时间暂且往回调,回到四十三年。

    这年正月发生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德亲王府的绵瑾贝勒跟他皇玛法冷战了,不!不仅是冷战那么简单,根本就是交恶,而且是绵瑾那边单方面的交恶。

    据某个不愿透露性命的宫女说,她曾远远听到绵瑾贝勒对皇上冷言冷语,对皇上的关心丝毫不屑,而皇上还在伏低做小……

    当然,这种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不足为信,但是绵瑾自个把自个弄到旗学去并且非必要绝不进宫这是事实,有时候他甚至不让自己的姐姐进宫。

    乾隆,舒皇贵妃,永璂和芷娴等人都打探过个中原因,但是绵瑾的嘴紧得跟蚌壳似的,怎么都不开口,芷娴也曾想让血滴子去查,但是想想这种假公济私,大材小用的事情还是不要去做的好,就按捺了下来,把这个现象归结为了绵瑾的叛逆期提前了。

    所以这些大人都不知道,绵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那是在正月里的时候,绵瑾他们几个玩心一起就在御花园里玩起来捉迷藏,绵瑾看到一个放好挡风的幔帐里面有摆有点心的亭子时就知道他皇玛法待会会过来,他料想当鬼的永瑜不敢进来,就绕过奴仆从后面翻进亭子,躲在了铺着厚厚垂地桌布的石桌,谁知就听到了这么一个的秘密。

    他是皇玛法的孩子!他是皇玛法和额娘的孩子!

    原来那日乾隆和舒皇贵妃在讨论过几日景惜和绵瑾生辰要送些什么赏赐过去,这时奴才们都在外面,面对知情人舒皇贵妃乾隆不免感叹几句自个“有子不能认”的苦闷,于是就叫桌子下的当事人绵瑾听到了。

    绵瑾今年才八岁,但是他有一个会讲故事又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出历史真相的姐姐,借着姐姐用的那些方法他也偷偷分析过他的皇玛法,得到的结果让他很失望。

    而且八岁的孩子在大清也算个小大人了,绵瑾想着额娘这些年对着乾隆的情况,心中认定是乾隆欺辱了自个额娘,又想到阿玛额娘因此对自己不如兄姐那般关心(其实只守心程度一般),越想越委屈,把这些都怪到了乾隆头上。

    于是就出现了前面所说的情况,当然,他也是知道分寸的,知道这件事让他人知晓了会了不得,于是只能闷在心里,导致性子越发的阴沉。

    ****************************事件的分界线*************************

    这几年还发生了一些琐事,例如乾隆有感于与英吉利的官方交流居然用的是第三国的语言,命永璇等人召集人学习英吉利语,同时透过广州十三行的洋商给英吉利国王头传消息,希望英吉利那边也组织人学习汉文,如此这般才好交流。

    不过大清这边反应不是很积极,直到永璂的宝贝女儿景惜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陆续有人进来跟着永璇特地请来的洋人学习洋文。【已经至少第三次学习字母表的景惜表示内牛满面:老娘当年考八级就差一分啊一分!】

    对此,朝廷里有不少反对之声,为首的是永琰,他们普遍认为学习那西洋蛮夷的语言是自降身价,与大清天朝上国的形象不符。

    为此,他们还对第一个吃螃蟹的景惜进行了责难,景惜看着他们眼中泪光闪闪:“我错了吗?我只是觉得皇玛法滇议没有人参加皇玛法好可怜……我只是想让皇玛法开心……我真的错了吗?”

    忽然觉得自己在欺负小孩子的永琰等人一时无语,景惜再接再厉:“而且我觉得,说话这件事不分什么……高低的,都是让人听明白就好了,两个人见面连对方说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

    可想而知,在景惜天真+天才的语言攻势下,永琰等人落荒而逃,大清英语训练班继续开办,后来多隆从西班牙回来报信后也加入到了教学队伍中。

    别看多隆一副纨绔样,却是极有语言天赋的,才两年的时间,英语和西班牙语谍说读写看都基本没问题了,让景惜惊讶不已:原来世界上真的存在语言天才。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