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重生如意

昌平郡主 文 / 一树樱桃

    还好是个懂事的。大夫人满意地勾起嘴角,喝了口手边的茶。二夫人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嫂子,又看了看满脸慈祥的老太太。菀如的衣带在她手指头上已经绕了十几二十个圈儿,勒的她指腹发红可她像是完全感觉不到疼痛一般,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垂头站在老太太跟前儿的蕙如。

    老太太才说了一声:“好孩子……”外面帘子一跳,人未进来声儿先到。

    “来迟了来迟了,两位嫂子千万担待些。”声如空谷黄鹂,娇媚中带着华丽,听着随意却又有股子贵气。所有人回头,正看见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华丽美人儿迈步走进来。

    肤色如玉,晶莹白皙。一双丹凤眼,细长的柳叶眉斜飞入鬓,直鼻樱唇,身材高挑纤细,一点儿看不出是个已经生养了四个孩子的妇人。她身穿鸭青色绣团花五福纹的斜襟长袍,领口袖口镶了一圈银狐毛,系了一条湖蓝色飞鸟流云刻丝的长裙,薄施粉黛,宫髻上斜插的五尾攒珠大赤金衔珊瑚珠凤钗随着她的动作颤着双翅,仿佛下一刻就会振翅飞起,端的是流光溢彩,雍容华贵,把一干女眷的眼全都快闪瞎了。

    “哎哟,老祖宗这是拉着哪位姑娘的小手舍不得放开了?”那美人儿目光如洒了金粉的流水,在屋里环视了一圈,最后将视线定在了蕙如身上,“快松开快松开,老祖宗这么疼这孩子,小心让媳妇吃了飞醋!”

    听她这么说着,沈老太太已经笑着直喘,果然松开了蕙如的手,一把将来人拉到身焙“你这小没正经的,还是人家长辈,说出去也不怕被别人家笑话。”

    “笑又怎么的,别说这屋里全是自家人,就算到了外头,说起来也是讲老太太您有福份,身边有我这么体贴孝顺的开心果儿,他们羡慕都来不及呢。”

    “越说越得意了!”老太太笑着指了指蕙如,“你来见见,这是你大伯家的六丫头,名叫蕙如,这一屋子丫头,你就没见过她了。”

    这位想来就是……三婶婶?那位极得康郡王夫妇宠爱,今上破格封了郡主位的昌平郡主了?蕙如连忙福身行礼:“蕙如见过三婶婶。”

    一般人初次见她,都是行大礼,称“郡主”。这位侄女儿倒是特别,行的是家礼,叫的也是婶娘,倒格外让人觉得亲切。昌平郡主心头暖了暖,拉起了蕙如的手,仔细看了看她的样貌,笑着对老太太说:“怪不得老祖宗喜欢,这么个水晶般精致通透的丫头,便是我也觉得欢喜,恨不能直接跟大嫂子要来当了闺女呢。”说着从腕上脱下两只铰丝镶翠玉的凤镯,直接套在蕙如的手腕上,“啧啧,这水葱儿似的手腕子,雪白的,比我戴着好看。婶婶没什么好东西送,你留着玩儿吧。”

    这两只凤镯沉甸甸的,怎么说也有四五两重,这礼实在驶重的,蕙如刚想推辞,却见老太太对她点了点头,意思是让她收下,于是只得再次行礼谢赐。

    之后便是各房的姑娘们与长辈见礼,郡主大方,备了一大堆厚锦荷包送出去,老太太这些又多给了蕙如一块羊脂玉的玉牌。二房的七菡如睁着一双大眼睛,噘着小嘴跟老太太抱怨:“老祖宗也忒偏心了,一样是孙女,为什么六姐姐就得了那么多好东西,咱们姐妹就没有?”

    “还有婶婶。”蕙如从包裹里摸出几条新打的络子,“这几条络子是我想的花式儿,跟丫鬟们琢磨着打出来的,婶婶别嫌弃礼轻,给妹妹们玩儿吧。”

    “哟,还有我的?”昌平郡主一脸讶异,接过络子来。见是一条鸦青色的螭纹飞云缀绿松石络子,一条鹅黄色彩云追月梅花纹络子,一条九九连环套福字的络子,还有一条大红色的双凤朝阳络子。这几条络子样式新鲜,难得的是心思极巧,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极漂亮,寓意也喜庆富贵。昌平郡主拿在手里,看了这条看那条,赞不绝口,想是喜欢得很。方才各房都给老太太和郡主送了礼的,只有蕙如没送。本以为她是庶女,又一直痴傻着,手上既没银钱又没琴棋书画的技艺,想是无礼可送,没想到她是要等了人散光了,才悄悄地送。

    “刚刚怎么不拿出来?”老太太问她,“白让你那些姐妹们笑话。”

    “只是孝敬长辈的一点点心意,用不着跟姐妹们炫耀攀比。”蕙如甜甜一笑,“只要祖母和婶婶不嫌寒酸,能喜欢就好。”

    那时候拿出来只会变成各房的较劲和比试,反倒失了她当初准备礼物的心意。送礼并不在乎贵重,而在于那份心意。她想让老太太和三夫人体会到自己的心意而非其他。

    大夫人是指不上的,能不害她就算不错。二夫人离得虽然近,但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以那房一贯自扫门前雪的作风,就算她日后有事,也全然指望不上。在沈府的后宅中,她能借到的力量,不可能是身为妾室的生母常氏和还未成年的弟弟青岚。那么,就只能是一家之长的老祖宗和出身尊贵的昌平郡主。

    不用另眼相看,只要在关键的时候能搭一把手,沈蕙如就感天谢地了。

    “好孩子,你有心了。”郡主收了络子,看着她的笑容和煦而温暖。自小父宠母爱,嫁过来与夫婿又是情深意浓,家里婆母喜爱,妯娌也不敢拿大,郡主过得可谓是一帆风顺。她虽然从小到大受尽了保护和关爱,但这并不表示她没听过见过甚至直接感受过豪门后宅的阴私险恶。昌平郡主瞧着是副大咧咧的性子,其实她对任何人都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眼神,她都能从中看出所含的善意或是恶意。只是她从不表现出来而已。

    她不喜欢那个成天念佛慈眉善目的大嫂,也不喜欢看似豪爽泼辣心直口快的二嫂,正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这两个女人心中打着什么如意算盘,所以从心里就瞧不起这两个口是心非的嫂子。

    这个孩子不一样。她听过关于这孩子的故事,如今亲眼见了,更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是个从乡间回来的没见过的世面的孩子,态度却表现得不卑不亢,那份从容淡定举止,圆润却不世故的言辞以及与人对视倒然真切,都让她打从心底里喜欢,打从心底里雄。

    被父母扔在乡间不闻不问了十年,没有关爱,没有教养,却没有歪曲出什么别扭的性子,没有长成鼠尾草,却开出一朵幽香兰花,大伯真是不知道哪来的好运!

    她看见,这个身材纤小五官精致的孩子对自己绽开了笑容,那笑意,直达眼底,如春风拂过的湖面,漾起层层涟漪,温暖而美丽。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