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走向共和之1884回归

第三十七章 钢铁军工 文 / 双人力

    第三十七章钢铁军工

    ---------加上这一章今天是连更四章了,多出来的两章是为了感谢豪门常客,hqf,Min【俣】,cauorr四位书友。谢谢你们一直坚持在为我投票,谢谢各位的支持。----------------------------------------------------------------------------------------------------

    公元1893年10月,在塞里斯共和国的东部思浙市,雪崩钢铁重工投下巨资建设了数年的钢铁厂二期工程终于正式完工。

    如今,加上一期的几座高炉,整个雪崩钢铁重工集团已经真正成为了亚洲第一的钢铁联合体。其年产钢铁产量达到190万吨,生铁产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30万吨。

    而在这一年,各国在这方面的(生铁产量)工业数据依次是:--英国:590万吨--法国:370万吨--德国:440万吨--俄国:250万吨--美国:410万吨--奥匈:195万吨--意大利:150万吨--日本:15万吨--清国:20万吨。

    单以工业能力来看,陈泽宇领导下的塞里斯共和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英,德,美,法四国之后的第五强。

    在有了合格的优质钢铁,思浙的雪崩兵工集团公司的军火产量也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

    单以雪崩兵工集团内的弹药生产车间来看,其能生产各类型的从35mm哈气死机关炮到355mm大口径舰炮的所有大,中,小口径炮弹,步弹产量也直接上升了至少5倍。

    没有了产量上的压力,兵工集团便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到产品科技研发上,根据陈泽宇的指导,弹药工厂的弹药的设计研发开始向各种特殊用途弹倾斜,如穿甲弹、曳光弹、燃烧弹等。

    规划中的军工厂二期建设工程也已经上马,相应的工厂选址就定在刚刚被陈泽宇规划成思浙军工工业区的思浙北部平原地区。

    再来看看刚刚投入塞里斯整编后的部队所使用的制式械。

    在这方面,陈泽宇拿出来代替本-1888式的,正是原本五年后后才会出现的毛瑟1898式步的设计图纸,陈泽宇在心中再次对德国毛瑟先生道了歉。

    此外考虑到技术工艺已经达到的关系,捷克1920式轻机和勃朗宁1911式半自动手的设计图纸也被陈泽宇交给了兵工厂相应的研制小组,最后几样械依次正式量产后被分别命名为Ben-1890式步,Ben-LM-1式轻机以及Ben-PS-1式半自动手。

    Ben-LM-1式轻机----口径:7。92mm--弹药:7。92*56mm弹--供弹方式:30发弹匣--管冷却方式:气冷--全长:1161毫米--全重:9。60千克--管长:672毫米--自动方式:导气式--膛虾4条,右旋--缠距240mm--射速:500发/分--初速:83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

    Ben-PS-1式半自动手----口径:9mm--弹药:9*19mm手弹--弹匣容量:12发--全长:190毫米--宽:35毫米--高:135毫米--全重:0。76千克--管长:111毫米--瞄准基线长:152毫米--初速:350米/秒--射程:50米--管膛线寿命:大于13000发;

    受陈泽宇的启发,雪崩军工集团的械工厂,在兼并的一家玻璃镜片公司改造完成后,将其所设计生产出来的高倍径单孔瞄准镜装上Ben-1890式步原本身顶部就预留有的凹槽后,最早的狙击械便诞生了。

    之后受试验结果影响,兵工厂在原步的基础上又加长了械身管,最后终于生产出了可以量产的加长型Ben-1890式B型狙击步。

    之后一段时间,尽心尽责的陈泽宇又陆续视察了整个军工集团辖下的新建炸药生产车间与火炮制造工厂。

    雪崩军工集团,由于很早的时候就组建了专业的科研设计专家团队,再加上一边陈泽宇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很早的时候就能独立生产各种类型口径的步兵炮,重型榴弹炮和高倍径舰炮。

    截至公元1893年11月为止,由于有了二期工程竣工后,投入产钢的雪崩钢铁重工充足的原料支持,火炮制造工厂的产能很快就瞬间暴涨。

    如今的军工集团能够生产所有的14寸(英寸制,一英寸为22。5毫米)口径以下的各类型火炮。

    其中有QA-1型75mm口径后装线膛速射炮,HA-1型105mm后装线膛炮,HA-2型120mm后装线膛重炮,HA-3型150mm后装线膛重炮;此外火炮工厂重炮车间在继305mm大口径舰炮投入量产后,又相继研发生产出了最新式的42倍径355mm的超大口径火炮。

    工厂这边现在是只等思浙造船厂的新锐“琉球”级战列舰下水,只要军舰舰体建造完成,最新式的大口径舰炮立马就能上舰。

    除了这些,由陈泽宇提供思路,军工集团还新近研发了两种不同用途的迫击炮,分别是50mm口径的超轻型迫击炮和88mm的中远程陆军支援用迫击炮。

    相对于传统的陆军使用的重型榴弹炮,这种迫击炮也许在威力上要有所欠缺,但它也具备前者所没有的机动优势。

    相比起前者动辄十余吨,数十吨的大体格,这种陆军支援武器在分量上却是要轻上不少,未来将能够大批量的装备共和国的各类机动作战及山地战部队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