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唐

第36章  惊变(四) 文 / 召白

    “我大唐东都城内,闹市街头,竟然出现如此恶劣的凶杀案,你这河南府尹是怎么当的。朕如何放心把这全城的安危放于你手。”

    严安之跪在朝堂之上,叩首不已。周围诸位大臣沉默不语,正在承受着李隆基的愤怒。

    在早朝一开始,严安之就第一个出列,呈上自己的奏折和昨晚上张理、张琇两兄弟留下的状纸,把昨晚杨汪被刺的事情禀告了李隆基,李隆基果然雷霆大怒,气的把严安之的奏折摔在了严安之面前。

    其实杨汪的御史职位并不重要,但是这次凶杀案的性质却是十分严重的,以一己私愤而当街杀人,并且是当朝的御史官员。这如何让大唐百姓觉得自己的身家是安全的,毕竟连朝中御史都能被人杀掉。

    “还有金吾卫,你们不是负责洛阳巡逻吗?巡逻的结果呢。两名凶手昨晚跑出承福坊都没人发觉。大街之上,宵禁期间,又有谁发现了那两名凶手的踪迹。简直是一群饭桶。”

    金吾将军吓了出列跪在地上:

    “臣罪该万死。”

    “罪该万死。含你倒是会推脱。朕限你三日之内把那凶手捉拿归案,否则朕扒了你这身皮。”李隆基怒道,在朝堂上背着双手,来回走动着。

    这时候高力士上前一步说道:

    “大家暂请息怒,身子要紧。”随后端上一杯茶放在李隆基前面的龙案上,小声劝道。

    李隆基坐下,略微缓了口气,说道:

    “张爱卿,你对这事怎么看。”

    张九龄出列。其实在早朝开始之前,严安之已经跟站在朝堂外等上朝的张九龄、裴耀卿和李林甫说了这件事情,三人也认为事情很严重,又都问了些事后的处理措施,随后李林甫说道:

    “待早朝时看圣上是怎么说吧。”

    看着前面跪着的严安之,张九龄朗声说道:

    “从严府丞刚才的凑对中可以看出,那凶手应是之前准备了很长时间,冲着杨御史而去的。河南府和金吾卫治安措施再充分,难免还是会有纰漏,那凶手这次不行还会有下次,还好凶手并没有滥杀无辜,已经是万幸了。

    “当务之急是加紧巡查,及早捉拿凶手归案。从状纸上看两凶手是为父报仇,臣特请三司尽快查明原因,以便掌握线索追捕凶手。”

    “那凶手什么来历,查明没有?”李隆基问道。

    “凶手是开元十九年谋反的嶲州都督张审素之子张理和张琇。当年的案件是杨御史审查的。张理、张琇兄弟二人潜入洛阳应该就是为了刺杀杨御史。”

    “当年的案件难道有什么疑问不成?”

    “开元十九年十月,有人告发张审素赃污,此任监察御史的杨汪前去调查。后嶲州总管董元礼率七百兵丁围住杨汪,扬言要杀杨御史,后董元礼被镇压,杨御史上奏张审素参与谋反,随按唐律坐斩了张审素,张的两个儿子被流放岭南。”严安之说道。

    “当时张审素谋反一案可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张审素参与谋反?”

    “这……没有,因为董元礼起兵杀害了告发张审素的人,并且威胁杨御史要求善奏张审素。所以张审素被定为幕后指使,参与谋反。”

    “那张审素和董元礼之间可有什么过节之类的?”李隆基问道。

    “臣不知。”

    当晚在承福坊被困一夜的人们在第二天早晨从承福坊出来以后,这起刺杀御史的案件便在城中飞快的流传。

    缘由大致是知道的,毕竟张理在临逃跑的时候在人群中说了为父报仇的话,依照人们的朴素的观念认为,两位小儿为父报仇的孝心是值得称道的,那位御史被杀怕是罪有应得,要不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想着去杀了他呢?

    一开始,刺杀现场的人只是叙述事情的经过,大约是两个凶手的年纪、手段、和事情原由以及被杀者的惨状。

    但是事情在流传的过程中那御史的遭遇变得不那么重要的,倒是两小儿的遭遇被人以讹传讹的扩大开来。

    “听说那凶手是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千里迢迢就是为了天赋报仇。”憧憬侠义的人说道。

    “杀人总归是不对的,虽说是小孩子。”有人颇为理智。

    “那御史听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要不为什么被人杀掉了呢。”有人臆测。

    “听说当年两个孩子的父亲就是被那御史冤枉而死的,两个孩子也被发配去充军,后来逃回来的。”有消息灵通者。

    “听听,那人是不是罪有应得?”

    “唉,倒是可怜的孩子。”

    “不知道两人抓住了没有?”

    “谁知道。也不是抓到以后朝廷预备怎么处理。”

    “能怎么处理,自然是杀人者偿命了。”

    “可是两人杀的是陷害自己父亲蛋官污吏,如此孝心还是应该考虑的。”

    “有什么要考虑,唐律在上,王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呢。更何况是两个孩子,死的可是当朝的御史。”

    “可惜了……”

    这次的刺杀事件成了整个洛阳城中的大事,承平依旧的洛阳很久没有这样恶劣的案件发生了,朝堂上自然是要维护唐律的尊严,但是朝堂外的百姓却是同情凶手,希望宽大处理的。

    总之,这几日的洛阳城中紧张的搜捕和纷纷的议论混在一起。

    凶手还是没有抓到。有关案件的流言更多了起来,偶尔也有追捕的细节出来,说是两个凶手是有武艺的,此前跟武侯遇见过,打伤了几名武侯后又逃掉了。

    也有说凶手身高八超长相凶狠,手持两把百斤巨斧的。有说两人身材轻盈,能飞檐走壁的。流言不一而足,越来越离谱了。

    家中的丫鬟。仆人对于这些事情倒是上心,每天都会叽叽喳喳的聚在一起议论。李清在旁边听着,心中浅笑。李清偶尔会想这两人到底会躲藏在哪里?能躲得过这么严密的看来是有人把他们藏起来了,难道是同情这两个孩子的人?

    其实李清好奇的是流言之中有人说张理、张琇是会武艺的,之前还打伤了几名武侯。

    李清心里想,能打伤武侯的话应该是有些功夫底子的,不知道是跟南霁云那样学的是冲锋陷阵的马上功夫还是如传说中那种能飞檐走逼的武功。

    虽说这时候的武侯大多也没有什么本事,很多算的上洛阳城的混子,因为关系进来衙门做了巡逻的差事,但是能打倒几名成年人,张氏兄弟的武功可见还是不错的。

    有机会要见识见识啊,李清心里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