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凨

第二章 董卓进京 文 / 破楚

    夜色无风,但众人都感到应该安全了,谁知正走着,忽然大地隆隆震动,见一支人马从西边赶来,一群群骑兵渐渐把皇帝陈留王和袁绍的追兵包围起来,众人神色紧张的把皇帝围在中间。却是西凉董卓部,董卓本阵赶到,先到的骑兵在董卓耳边耳语一通。

    董卓飞马直出打量了这支队伍一番,喝道:天子何在?

    无人作答,兴许都惊讶震惊着!

    董卓部将华雄纵马直到对方阵前用马鞭指问:董公问你们天子何在?天——子——何——在?17岁的少帝看到董卓的大军,吓得只是哭,倒是9岁的刘协还算镇定。17岁的大哥哥还不如9岁的小弟弟,也难怪被人看不起、后来倒霉。

    陈留王刘协壮胆答道:既知天子在此,何不下马跪迎?

    董卓看着陈留王,面露诧异,言谈举止很有规矩,就暗生立刘协为帝之心,继而狞笑下马行礼,所部军队尽皆下马,袁绍部队如释重负。

    董卓拥帝向洛阳进发。外戚宦官两败俱伤,董卓这样的野心家自然要混水摸鱼。然而他来得匆忙,随身的兵马只有三千。于是与李儒计议。他在大家的眼皮底下演出了一幕瞒天过海的妙戏。

    董卓先在洛阳城扎了个大军营,夜里把自己的人马偷偷调出洛阳,白天在堂而皇之地带铁甲军进城。就这样,这个把戏重复了四五天而没有被人戳穿。大家看到董卓的援军源源不断,洛阳城中哪个肉长的还敢抗拒董卓碟骑?董卓乃出入宫廷,毫无忌惮。

    何进的部将群龙无首,董卓又把何进的兵马收到部下,跟李儒商议废少帝立陈留王,李儒让董卓次日在温明园宴请百官,不听的就斩。

    袁绍宅邸,诸将炒得沸反盈天。

    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董卓一步步掌握京师?

    十常侍是我们诛灭的!还轮不到他董卓来坐天下!

    他一州之牧而已!就这样在京师予取予夺,擅自封官加爵,致天子与何地?致文武百官于何地?袁公,你不能再沉默了!

    对!!太傅,王司徒,卢尚书都站在我们一薄明日武卫校尉丁原就到京师了。他的义子吕布,是北方第一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丁原与董卓素来不和,明天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众将轰然称是,袁绍把玩着一把玉如意,恍如不闻。曹在一边冷眼旁观。

    良久袁绍才开口道:京师方遭大难,皇宫焚毁,天子播越。人心思定。你等不可造次。今日倦了,都退下吧,我自有定夺。

    曹正欲随诸将退下,逢纪道:袁公请孟德公留步。

    曹在袁绍身边坐下。袁绍笑道:也没有什么事。孟德与我自幼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多时不曾在一起饮酒了吧。吩咐逢纪:取酒来,今日要与孟德痛饮,尽醉方归。曹笑而不答。

    袁绍饮了几杯,忽道:孟德。你说天下地理形势。何处最为险要?他见曹仍然不语。便口气极为真诚的道:孟德。不怪你有些恼我。其实那天晚上我与你并未完全吐实。大将军生前曾与我议论:若大事不济。京师形势落入宦官之手。我等将何以自处?我等身负天下重任,将拨数代之乱于正。行事岂可轻率鲁莽,不预先想到后手,留有余地?这事太过关系重大,我是十分信任你的,只是大将军,哎,实话告诉你吧。大将军当日问我天下地理,何处可以割据以图再举?我答道,河北乃光武皇帝龙兴之地,山川形胜,北结鲜卑乌丸,南阻黄河天险,南向以争天下。实乃英雄用武之地。实话对你讲:颜良文丑已经奉大将军命,先行一步往河北招揽当地英雄豪杰去了。只是没想到阉贼丧心病狂,大将军。如今董卓趁机为乱,若是大将军尚在何至于此——孟德你以为如何?

    曹借酒笑道:我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袁绍叹息一声:孟德。你才略原是极好的,小时候我们做的那些黄事你还记得吗?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若论心思聪明,我是远不及你的。你只是太胆大,太疏阔了。你如能少些恃才狂放,多些稳重,与我协力。区区董卓之流,一介武夫。何足挂齿。如何是你我的对手?曹笑道:今日醉了。小弟先告辞了,明日朝堂见。

    目送曹远去,逢纪欲有所言,袁绍笑道:你放心。我最了解阿瞒。他逃不出我的掌心的。明日的事准备好了吗?逢纪:都妥当了。袁绍:京师,并非久留之地啊。便让给董卓,又如何?

    李儒见时机成熟,让董卓再议废立。董卓就在中书省宴请百官,让吕布率千余名甲士排列左右。酒过数巡,商议说:“天地为最大,再往下就是君臣了,所以就由君臣们来治理世间。现在皇帝昏聩庸弱,不可以供奉宗庙,为天下之主。我想效仿伊尹、霍光以前的做法,立陈留王为皇帝,怎么样?”众人听后都不敢回答,只有尚书卢植正色答到:“据《尚书》记载:太甲即位后横行无道,伊尹才把他放逐到桐宫悔过。前汉昌邑王即位才二十七天,罪过超过千余条,所以霍光才废了他。如今天子正当年,行为也没有什么过失,不能比照前事行事。”董卓气得离开座位停止了会议,要杀卢植。

    卢植一向和蔡邕关系很好,以前蔡邕因进谏被流放朔方的时候,只有卢植上书为他求情。此时身为侍中的蔡邕正被董卓所亲信,于是他就连忙出来劝解,董卓才没加害卢植。

    还有议郎彭伯也帮着劝谏董卓说:“卢尚书是天下的大儒,也是世人所仰望的。现在先加害了他,天下就会震恐。”

    董卓虽然没有杀卢植,但是仍罢免了卢植的官职。卢植以自己年老有病为理由,请求回归乡里,他担心自己不能免祸,就从绕道从轘辕而出。董卓果然派人追他,一直追到怀,没追到卢植。最后卢植便隐居在上谷,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往来。

    董卓又聚会群臣说:“何太后逼迫永乐太后,使她忧惧而死,有违婆媳之礼,不遵循孝顺的节。天子幼稚单纯,又软弱,没资格当皇帝。昔日伊尹放逐太甲,霍光废了昌邑,全记录在典籍,大家都认为是好事。现在对待太后应该像对待太甲一样,对待皇帝应该像对待昌邑一样。陈留王仁慈孝顺,应该即皇帝的尊位。”董卓环视全场,唯见曹面不改色,嘴角犹自带笑。

    袁绍脸色苍白,咬了半天牙,霍地起身:刘氏君临天下四百年,恩泽深厚。当今天子年少,未闻有不善宣于天下。董公欲无故废嫡立庶。只怕天下公论不肯!

    董卓站起身来,走了几步,按剑喝道: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袁家小儿,你道我董卓的刀不利?关西诸将,一起大笑。

    袁绍也拔刀相向,说:“你的剑锋利,我的宝刀就不锋利?”董卓气番当碍于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暂时还不能怎么样袁绍。袁绍把官印挂在东门上,奔冀州去了。

    尚书丁管愤怒高叫:“贼臣董卓,胆敢欺天,我要用热血溅他!”用手中象简去打董卓,董卓命武士把丁管推出杀了。

    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急忙带头拥护董卓滇议,百官再无人敢反对。

    大家被董卓所逼迫,也不敢说什么,连太傅袁隗都同意了,哪个嫌命长的?

    于是,废立的事情就开始着手实施。先是宣读册文,大意是:“孝灵皇帝驾崩后传位给现任天子,但现任皇帝从外表到德行都一塌糊涂,很不称职。皇太后的德行也是如此,甚至可能有弒杀婆婆永乐太皇太后的大罪。但陈留王刘协,无论是外表、品德、言行、智商、名声等各方面都好得没话说,而且还是大家公认的,他最有资格继承天子的位置。所以就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交出政权。”

    尚书读册完毕后,群臣没有敢说话的,尚书丁宫曰:“上天降临给汉室又大又多的祸乱。昔日春秋时郑国的祭足废长立幼,保全了国家。现在大臣们应该从为社稷考虑的角度出发,真正地顺应天意人愿,请求陈留王做天子。”

    就这样,当天就废现任皇帝刘辨为弘农王,立了时年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天子。

    后董卓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袁绍这一去,会有什么后果?”周毖说:“袁绍愤然离去,若要除他,他势必反叛。袁氏四世在朝为高官,门生故吏遍天下,英雄豪杰必去投奔他,函谷关以东就是他的地盘了。不如对他不加追究,封他个郡守,他就不会作乱了。”董卓就派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董卓自封为宰相,入朝不拜,带剑上殿,作威作福,肆无忌惮。李儒劝董卓重用名士,以收买人心。董卓就征召蔡邕。蔡邕害怕董卓的势力,只好应征。董卓大喜,一天连升蔡邕三次官,拜为侍中,待遇优厚。

    来年春天,董卓得知少帝做诗发泄怨恨,就命李儒带十名武士,到青阳宫把少帝、何后与唐妃都杀害了。董卓从此更加猖狂,每夜入宫,在皇帝的龙奸污宫女。

    二月的一天,他领兵来到阳城,见男女村民正敬奉土地神,就命令士兵把所有男人杀死,砍下千余颗人头,挂在车下,把妇女和财物装上车。回到洛阳,说是杀贼大胜归来。随后在城外焚烧人头,把妇女与财物分给军士。

    董卓乃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是为汉献帝。标志着汉朝的权威彻底被摧毁。满朝公卿莫敢不从。汉末大乱,四国鼎立的序幕,正式拉开。

    袁绍到达渤海后,在渤海发书召集袁氏门生故吏,整军备武,听说董卓的罪行,正好借题发挥,派人秘密送信给王允,请王允做内应,他出兵讨伐董卓。

    洛阳发生着如此乱变,预示着东汉末年是诸侯割据、天下大乱、混乱纷争、英雄造时势,时势出英雄的时代拉开了厚重的帷幕!

    远在东武灯凨也在抓紧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等待着那一纸檄文的到来!作者破楚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