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迷侠记

第十七章 文 / 施定柔

    五月初一时,终于传来了荷衣的一个最新消息。

    五月初五的比剑将如期进行。

    神农镇里,早已住满了从各地涌来观摩的剑客。名门大派也纷纷派出了自己最得意的子弟。所有的客栈都已暴满,连沿街的住户都纷纷将自己的余床租了出去。

    当然大赛之前也有十来场小的赛事。首先是昆仑双剑出奇不意地战胜了武当派年轻一辈最有成就的剑客谢赫,在江湖名人榜的名次一下子就跳进了前二十名。其次是昔年中原快剑陈晴蜓的大徒弟谢逸清输了沉桐一剑,重伤之下,慕容无风居然拒绝施救,竟眼睁睁地看着他鲜血流尽而死。

    然后是无论谢停云如何努力,挖地三尺也找不出贺回和楚荷衣的下落。只知道江湖快报上天天传出新消息。贺回请的证人全都是显赫之士,一是武当山的现任掌门萧长老,一是少林寺达摩院的首座,人称“达摩剑”的一空和尚。两位证人的剑术自然是数一数二,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年高德劭的老宅在江湖上地位尊贵。而楚荷衣请来的证人却是名不见经传,一个叫“李大忠”,一个叫“邹富”。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认出这两个人究意属于何门何派。崆峒派中倒有一个叫李大忠的,却矢口否认自己认识楚荷衣。

    眨睛间,便已到了五月初五的夜晚。

    比剑定在子时二刻,也就是三更。

    夜光中的沼泽,薄雾渐渐迷漫开来,远处那片空地的后面是一片树林。夜风传来腐烂的草的气息。仔细聆听,还可以听到缓缓游动的淤泥所发出的汽泡声。

    飞鸢谷果然是比剑的好地方。

    那是一块在沼泽正中的干地,平坦,宽敞,却和众人观看的场所隔着一大片深不可测的沼泽。是以近处观剑的人,只可能是绝顶的轻功高手。平庸之辈,只能站在山坡上远远地观赏。

    这一天慕容无风的情绪竟异常地平静。

    一切如旧。他按时早起,按时批改完了医案,按时巡诊,按例出席医会,下午他自己手中的两个病人也已脱离了危险,转到陈策的手下看护。

    黄昏时分,郭漆园还给他看了看这几个月的帐目。找到他时,他居然柱着拐杖,扶着廊沿地扶手,在院子里独自散步。

    谷里的人都知道,只要慕容无风还能站起来走几步,虽然是极度勉强,就说明,这个时候他的身子最好,情绪也最好。

    “蔡大夫和我一起去。万一有什么不测,我一定会把楚姑娘带回来。”谢停云临走的时候对慕容无风道。

    他点了点头。一句话也没说。

    没有多余的叮嘱。谢停云的心里不免暗暗吃惊。

    他原以为慕容无风一定会去。一定会想法子见荷衣一面。

    也许是最后一面。

    当他吞吞吐吐地问起慕容无风时,他只淡淡地说了三个字:

    “我不去。”

    没有人知道他的心中究竟是怎么想。

    也许他已不再动情。也许他根本就想忘了她。

    这原本不过是比剑而已,离他的本行差着十万八千里。

    他既不是练剑的人,对剑术也一向不感兴趣。

    谢停云走的时候,觉得心事重重,满腹狐疑。

    亥初时分,廊院上的灯笼早已亮起。

    他轻轻掩上了院门。

    这个院落顿时隔断了五丈红尘。他把琴放在双膝之上,推动轮椅,来到湖边的九曲桥上。

    这是他最喜欢来的地方。

    大理石的地面光可鉴人,木轮可以在上面迅速地滚动。

    在九曲桥上他要不断地转变方向,才能到达那个垂着浅绿色纱帐的小亭。

    湖面圆如平镜,更无一点风色。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沏。

    却不知今夕何夕。

    他来到亭中,将七尺古琴放于桌上,香炉里,添进一块龙涎。

    袅袅茶烟升起,玉碗中的香茗有着琥珀一般的颜色。

    他浅啜一口。

    是她所喜欢的红茶,味道果然清醇无比。

    眼前仿佛出现那个在荒野雪地中涂着丹寇,趿着木屐的红影。

    她有一双聪明的眼睛,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任何一个女人可以与她相比。

    想到这里,他的眼中忽然有些湿润。有些伤感。

    好象美好的东西总是注定要离他而去,永远也不会属于他。

    “铮”的一声,琴声在空旷的湖面上悠扬地响起。

    那不过是他信手弹来的一支曲子,却是那样的忧伤,凄美。

    谷里的大夫们都曾听说慕容无风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却很少完整地听过他的琴声。

    吴悠倒是常常弹琴,却总说自己的琴技不及先生万一。

    大家一直都以为她是在谦虚。

    可这一晚的琴声却终于令他们明白了吴悠的话。

    亥末时分,琴声忽止。

    他随手将琴抛入湖中。

    然后便静静地坐在徐徐吹起的夜风里。

    四面淡绿的纱帐拂过他的脸,被风卷着飞了起来。

    他闭着眼,一动不动地坐着。

    等着谢停云给他带来的消息。

    他恨自己,因为无论是成是败,他都无能为力。

    等了很久很久,等到他觉得自己的心脏都似乎不再跳动,才发觉,三鼓未响,时间只过了不到一刻而已。

    比剑还没有正式开始。

    他竟已开始坐立不安起来。

    看着自己的样子,他不禁苦笑。残废的人应当很能坐才是,而如今他却浑身烦躁,一点也坐不住。神思恍惚中他拾起脚下的红木拐杖,扶着桌子,将身子撑着站了起来。

    双腿痿废已久,脚跟的筋络早已缩入腿中。站起来的时候,他只能是足尖着地,是以他几乎只能靠着双臂和拐杖来支持全身的重量。

    就算是这样站着,无人掺扶,他也站不了多久。

    所幸身后刚好有一个亭柱,他至少可以略为倚靠。

    虽然很辛苦,站起来的感觉却很好。

    实在是太好了。

    他低下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

    再抬起头时,亭上忽然出现了两个陌生人。

    其实并不陌生,是那一黑一白两位剑客,他与荷衣在神女峰上都曾见过。

    “你的小媳妇呢?”黑衣人慢慢地踱进亭内,在石桌旁边坐了下来。

    白衣人也跟着走了进来,却一言未发。

    他皱了皱眉,淡淡地,却是毫不客气地道:“出去。”

    “你叫我们出去?”白衣人也皱起了眉,好象平生从没有人这样和他讲过话。

    “小媳妇今天和贺回比剑,你小子担心得要命,是不是?”黑衣人一针见血地道。

    “她赢了。”他直截了当地道。

    终于松下一口气,他点点头,又不放心地又问了一句:“她……没有受伤?”

    “一点也没有。”

    着的神经终于可以松驰下来,他却不知为何叹了一口气,道:“多谢你带给我好消息。夜已深了,你去罢。”

    谢停云垂首退了出去。

    他端起茶盅,下意识地又浅啜了一口,白影一闪,面前的桌上已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只见两个模糊的身影已向远处逸去,那黑衣人的声音尤自留在夜空之中:

    “小子,你的小媳妇我们可给你带来啦,别解开她的道,不然她可就跑了!”

    他抬起头,荷衣正一动不动地坐在他面前,脸蛋红扑扑的,额上还留着比剑时流下的汗水。

    不知为什么,他叹了一口气,抬起手,食指轻点,解开了她身上的道。

    两人对视半晌,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慕容无风的脸却突然有些微微发红。

    从他见到这个女人的第一眼起,只要她离他很近,他的身体便会立即产生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

    然后他就开始胡思乱想。

    所以荷衣一坐在他面前,他只好垂下头来。

    “荷衣,你肯……肯回来看我,我……我很高兴。”迟疑着,他终于轻轻地道。

    荷衣却咬了咬嘴唇,冷冷地道:“我并没有想来看你,是那两个……两个无耻之辈将我抓来的。”

    “我并没有要他们将你……将你抓来。”他小声地道:“你的道已解,随时都可以走。”

    不等她接话,他咬了咬牙,又道:“你和我呆在一起,没有半分好处,反倒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我受罪。你离开了我,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好。所以你要赚我并不拦你。”

    荷衣看着他,良久,轻轻摸了摸他的脸,道:“我……我并没有为你受什么罪。我情愿……只要你……只要你答应给我一个孩子。无风,我一直都想要一个孩子,你的孩子。我愿意天天和你在一起。”

    他低下头,沉默不语。

    “你不必担蝎多,”她握着他冰冷的手,柔声道:“第一,这孩子是我生,不是你生。第二,他不会有事的。不会的。我们的运气不会这么糟。第三,就算是……就算是他的身子不好,有我们一起照顾他,他也不会受什么委曲。”

    他沉默。

    “无风,你说话啊!”

    他抬起头,看着她,良久,冷冷地,却是坚绝地道:“不。我永远也不要孩子。”

    她愣住。忽然觉得自己浑身在不停地发抖。

    然后她站了起来,颤声道:“你若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你。”

    他淡淡地道:“天底下的好男人多得很,我只不过是一个残废,不足挂齿。你很快就会忘掉我的。”

    荷衣气得浑身直多嗦:“慕容无风,你……你好……我……我杀了你!”

    她忽然抽出剑,压在他的脖子上,眼泪汪汪地道:“我……我……”

    手一抖,那剑竟已在他的颈子上割出了一道一寸长的口子。

    血一滴一滴地流下来,慕容无风却一动也没有动。

    她忽然跳起来,将长剑一掷,慌慌张张地掏出手绢缠在他的伤口上,哭道:“你流血了,我……我不是存心要伤你的。不在一起便不在一起,那也没……没有甚么。我们……我们原本也不认得。”

    说罢,她凄凉地一笑,道:“我走了。你好好照顾自己。”

    她的身影消失了在夜雾之中。

    他目送着她的背影,轻轻地抚摸着颈上伤口。

    夜已深了,弦月如钩,静悄悄地挂在天上。

    空气清纯,满天是淡紫色的星辰。

    他在夜色中坐了许久,然后转动轮椅,来到亭边的栏杆旁。

    栏杆是活动的。上在有一个小小的插销。他拧开插销,轻轻一推,栏杆便如一道小门般地移动开来。栏杆的是几级台阶,一直通到水中。

    虽然夜色茫茫,他却知道楼梯的两旁有栏杆,栏杆的一端拴着一条渔船。

    他的外公喜欢钓鱼,以前便常常从这里下水垂钓。

    他柱着拐杖吃力地站起身来,感觉自己头重脚轻,双腿乱晃。他定了定神,一手扶着栏杆,慢慢地将身子移到台阶上。

    台阶很滑,上面全是水藻。他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调节着身子的平衡。

    所幸台阶并不多,只有三级,两旁的栏杆也很坚固。他总算是走到了最低处。

    虽没有什么感觉,他却知道自己的脚尖和脚背已浸在了冰冷的湖水之中。

    他俯下身,解开船缆,将飘浮在一边的木船拉到脚边。

    然后他就开始想,自己怎样才能坐到船上。

    他先将自己的两条腿从水中捞出来,放到船舷上。

    然后握紧双拐,将身子轻轻一纵。尽管十分笨拙,他总算是把自己整个人“摔”到了船上。

    船上有两只桨。他爬到船尾,起双桨在水中用力一划,一叶扁舟便轻捷地驶向湖心。

    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划船,却发现划船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湖面上轻轻的吹着北风,他的力道必竟不足,划了足足有大半个时辰才把船划到了江心。

    他知道,在这里他可以获得真正的宁静。

    湖心的小亭已远得只看得见几个灯笼。岸边的垂柳似已消失在了迷离的夜雾之中。

    既然有杨柳岸,晓风残月。又何必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咽?

    他淡淡地笑了,在这别致的风景里,为什么竟忘了带上一壶好酒?

    歇息片刻,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干着自己想干的事。

    船头有一个小柜,柜子里有一些陈旧的渔粳同时也有一只生了锈碟凿和一把小锤。

    他把凿子和小锤放到身爆然后用船缆将自己的双腿分别系牢,之后又紧紧地绑在一处,打上三个死结。

    作为大夫他对各种打结的方法都有过研究,原本以为只有在给病人缝针的时候才用得着,想不竟在这里也派上了用场。

    他知道自己的腿很细,很滑,所以仔细地考虑到了有可能脱落的各种情况。最后选定的是一种虽然不大别致,却特别牢靠的结法。

    做好这一切,他便在船舱里凿了一个小洞,水便汩汩地流了进来。

    然后他将两只拐杖和船桨都抛入水中。

    谢天谢地,从此他再也用不着这些东西了。

    他静静地躺在船上,过了一会儿,水渐渐浸了上来,打湿了他的背。

    仰望苍穹,紫色的锈照在他平静的脸上。

    这一刻星空的美丽真是无法形容。

    船渐渐地下沉,他的身子渐渐在水中飘浮了起来。

    然后他的下身忽然一紧,下沉的船身将他的腿轻轻的一拽。

    他没有挣扎。

    这正是他所有想要的,设计好的,一切如愿,所以没什么好挣扎的。

    在彻底沈入湖水的一刹那,他努力睁着眼,看了最后一眼头顶上的灿烂星空。

    其中有两颗有些异常地闪烁着,好象她的眼睛。

    “美极了。”他心里暗暗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