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104抗旱救灾 文 / 我的伤心谁做主

    大汉兴平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徐州牧张彦骑着马,行走在从朐县到彭城的路上,头上顶着炙热的骄阳,大地也被这烈阳晒的有些龟裂了,这样的温度,这样的时间,未免炎热来但早了一些。

    他没有太在意,而是骑着战马继续前行,等到他抵达泗水河边的时候,才惊奇的发现,泗水河的河水水位明显下降了许多。

    天气的炎热,大地的龟裂,水位的下降,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干旱。

    如今田间地头的庄稼都还没有到成熟的季节,若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干旱,那么庄稼很有可能会颗粒无收。

    一想到干旱可能带来的威胁,张彦的心里也隐隐有了一丝的不安。

    回到彭城后,张彦立刻让人去各地测量附近几条河的河水水位问题,结果和张彦之前的猜测一样,河水水位都明显的下降了许多,大旱正在悄悄的来临。

    张彦暗自庆幸,他发现了大旱来临前苗头,于是给各郡县派发了檄文,让各郡但守,各县的县令,都带起头来,组织百姓挖掘水渠,用境内江河的河水来灌溉农田,以免干旱来临时,各地会发生旱灾。

    命令下达后,整个徐州以及豫州的沛国、鲁国,还有兖州的山阳郡、泰山郡、任锄、东平国,凡是属于张彦所统治下的郡县,都在官府的组织下,各郡县都在积极的进行抗旱的工作。

    一时间,抗旱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挖掘了成千上万条水渠,引用泗水、沭水、沂水、睢水、济水、汶水、濮水、淮河等水系里的水来灌溉农田。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各郡县都把抗旱工作放在了首位,都基本完成了张彦布置的任务,而张彦更是在这一个月里,走访各地,亲自指导抗旱的工作。

    随着气温的升脯干旱也随之而来,五月后,各地旱情正式爆发,张彦所统治的地方,都因为先前积极的做好了抗旱的工作,所以受影响并不怎么大。

    无独有偶,伴随旱灾而来的,还有大量的蝗虫。

    山阳郡、泰山郡、任锄、东平国四地虽然躲过了旱灾,但却未能躲过这场在兖州境内爆发地大蝗灾。

    数以万计的蝗虫从外的地方飞了过来,开始毁坏四地的庄稼,致使境内的庄稼颗粒无收。灾情一经爆发,便直接牵动了曹、吕布、张彦的神经。

    张彦下令所统治的各地区,一边用火对抗蝗灾,一边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并让官府劝导灾民全部迁徙到日益稳定的彭城一带。

    于是,兖州的灾民,大多都流入到了彭城,彭城太守陈群更是积极的进行妥善安排,将这些灾民安置在留县、广戚、戚县、昌虑、合乡五个人口较少的县里,并且派出属官,暂时到五县充当县令,不仅发放粮食,还丈量土地,重新发放给他们。

    这些来自兖州的百姓,都深受感动,对徐州牧张彦也更加敬仰了。

    屯兵在定陶的吕布,因为之前得到了张彦送来的粮食,所以有恃无恐,他借机在境内设立募兵处,凡是前来参加军队的,都有饭吃。一些百姓为了活命,纷纷加入了吕布的军队,吕布的军队一下子增多了好几万人,正在加紧训练。

    张彦将这些优良的武器、战甲发放给了士兵,当士兵拿到手后,这才知道,就连座下的战马,也一样披上了铠甲,整个驱赶被裹在了里面。

    人马尽皆披甲,等到所有的士兵都穿戴整齐后,一支有模有样的重骑兵便展现在了张彦的面前。

    张彦重新集结队伍,站在点将台上,望着校场上焕然一新的三千重骑兵,顿时有种莫名的激动。

    现在精兵有了,唯独缺少悍将,张彦思来想去,便把虎威校尉许褚、骁骑校尉太史慈给叫了过来,分别让太史慈、许褚来担当他的亲卫军统领。

    当太史慈、许褚来到校场上,看到这样一支全副武装的重骑兵后,都惊讶不已,而当他们得知张彦想要让他们两个来带领这支军队时,他们想都没想,就果断的答应了下来。

    张彦也给这支军队赐了一个名字,唤作铁骑营。

    铁骑营建立之后,张彦又陆续建立了一支五千人组成的重步兵营,美其名曰为铁甲营。而铁甲营的统帅,则由牛金、徐盛二人担任。

    铁骑营、铁甲营相继建立起来后,张彦开始着重训练铁骑营、铁甲营,使之成为整个徐州最精锐的兵马。

    除此之外,张彦正式颁布了组建民兵的法令,民兵做为一种预备役的存在,归属各县县尉统辖,一方面可以保境安民,一方面可以配合正规军作战。并明确表示,以后兵员若有紧缺,便会直接从民兵中选择,而且民兵的军饷,也由官府负责。

    于是,在徐州大肆招兵买马的时候,民兵也在悄悄兴起。

    在人才方面,因为张昭、张纮的举荐,严畯、步骘、诸葛瑾纷纷来投,尽皆被张彦委以重任,成为了治理地方的县令。

    而张彦更是打破了传统的推荐制度,采用自荐以及官方考核机制,唯才是举,一时间,徐州士人都纷纷自荐,凡是通过考核的,都被委以重任,成为了治理地方,造福百姓的官员,一扫陶谦时代的阴霾。

    当全国各地都在为旱灾而苦恼时,徐州就像是一片乐土,正在蒸蒸日上的发展。

    截至到七月初三,徐州扩军至十万,各地都在对新募集的兵马加紧训练,以备不时之虞。

    这天,张彦正在校场上训练士兵,陈群突然神色慌张的来到了校场上,径直走到了张彦的身爆拱手道:“启禀主公,北海相孔融派人前来求救,使者正在州牧府大厅等候,还请主公移步。”

    “孔融来求救?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彦听到这个消息后,便问道。

    陈群道:“主公,我们边走边说,还是先见一见使者为妙。”

    张彦点了点头,将训练士兵的任务交给了太史慈,自己则和陈群并肩前往州牧府。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