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抵达根据地 文 / 叶燕秋
到了山上汇合以后,又找了地方埋葬疯子的家人。一路上疯子总是闷闷不乐不言不语,当然一个人要是所有的亲人一天里都被人杀死,放谁身上也好不了。
虽然主要还是走山上,但是总还是要下去接触人的,要不吃的问题可没办法完全解决。
一路之上全都是日本鬼子杀人屠村的噩耗,宋老伯虽然年老受伤,但毕竟是练过武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安分之人神经粗大。老太太就不行了,一个个噩耗传来,使得老人疑神疑鬼的夜里都常常被噩梦惊醒。正所谓竖破家何在,到哪里都没有安全感啊,这更是坚定了二子要参加队伍的决心。
疯子本来是村里的一个猎户,平时种庄稼,没活的时候就打猎。在这个穷苦的时候,隔三差五的就能吃上肉来打牙祭,在村里他们本属于当时幸福美满的好家庭,一上午的时间结果全都成了回忆。他路上基本都不再开口,一停下来就对着一个方向发呆,只有说的打鬼子的时候才有那么一点点活过来的感觉。
二子和高玲想开导一下他,他却说他没事,一个猎人最需要的就是冷静,就像一只藏在暗处等猎物上钩的狼,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等到机会。
二子虽然觉得不应该是这样,但是喜欢直接了当的他并不擅长劝人,只能作罢。
就这样几人沉闷的走了近两个月,都过开年了才走到了目的地——延安。一个安详的小村庄,一点都看不出这有什么不一样的,也许刚过年的缘故只是有那么一些干净。看不到一个像当兵样子的人,这样的村子会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当时就是这样,虽然在敌后根据地,但是我党领导人其实并不安全。敌人地务和地方残留的地主什么的都想直接暗杀我党的领导,尤其日本还选出话讲的流利的日本人,混进村里进行几乎自杀式的攻击。而且后来每有大的战役胜利,就会有日军飞机报复性的轰炸。每次看到这些,我就会对国家第一代领导人肃然起敬。)
仿佛看出了二子的想法,高玲为他解释道:“你以为当兵就必须与老百姓不一样啊,军官就必须挂满勋章?其实这里的指挥官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安全。”
“什么这里不安全,那我们走一个多月来这里干毛啊。”二子一激动把脏话都说出来了。
“中央一定会有对策的,你要相信党。你看现在的报纸,这就是对策之一,要把鬼子的罪行公布天下,让所有的人都联合起来,这才是办法。你一个人一条一条命,就算你拼了老命又能打死几个鬼子?”
“报纸,现在能看得懂报纸的人有多少?能买得到报纸的地方又有多少,就算看懂又有报纸卖还要卖的起的人又有几个。”
“哎,你这个问题提的好,应该扩大宣传,让更多的老百姓都知道日本的罪行。”
“王书生,我没工夫和你开玩笑说这个,打仗看来要你们这些书生就完了。”
院子里声音很大,几人在外面就听到了,等五人走到院子门口的时候,一个戴眼镜的人可能就是他们说的王书生吧,他做了个小动作一指这爆刚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几人瞬间变的和气的坐下来。
“几位找谁?”王书生问道。
“我找刘排长。”高玲刚一回答二子就抢到:“我们是来参加的。”
本来参军也不用跑这里,可是眼镜王书生呵呵一笑,用手一指二子这几人扭头对身边两人道:“你看,联合的人来了。”
PS:本书不是架空历史,大的事件都用真实的,书里主要的只是一些小人物的抗战故事。二子这个人只是根据一个人原形写到里面的,他代表的是很多无名英雄的集合,小故事为虚构。
大的历史背景有很多约束,也没有金手指设定,没有一个人拿路中间一站,百事多号鬼子都冲不过来。
参军前没有仇恨,哪有参军后的愤怒杀敌。可貌似大家都不太喜欢看揭露日军罪行的部分,那完了直接下章了——二子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