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富贵

第二十六章 宋九赵匡胤的豪赌(上) 文 / 午后方晴

    三更一万一千字求票与收藏

    =============

    宋九带上茶楼,雅间坐着两人,其中一人能认识,赵匡义,还有一个中年人,四十岁左右,实际是三十七岁,不过长年戎马生涯,做了皇帝后又劳心,人看上去稍稍老相,大团脸,戴着一顶士庶官吏宴居时用的平式幞头,一种软裹巾式,顶上的巾子较低而平,又叫平式小顶,也就是它是一种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通用的大众化幞巾。与赵匡义一样是一个大团脸,胖胖的,与赵匡义很相像,但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此人很魁梧,看上去比赵匡义要和颜悦色,不象赵匡义严肃深沉。

    两人同坐,此人还坐在主位,宋九还不知道他身份吗?

    宋九知道这个太祖皇帝是史上难得的亲民皇帝,还有点儿畏惧,小心地走上前,伏下说道:“臣拜见陛下,拜见大王。”

    宋九为自己的紧张感到很丢脸,不就是一皇帝吗,他也是人。但他不知道,他的表现已让赵匡胤高看,在这时代,一般老百姓看到了皇帝,有几人能说着话的,有的紧张得都会直哆嗦。

    赵匡胤微微一笑:“平身。”

    宋九站了起来,有坐,敢坐吗?

    “你在河洲说过,想与朕喝喝茶,谈谈心,是在这里喝茶,还是在宫中喝茶?”

    “这,就这好,在这臣都紧张得喘不过气,进宫臣连话也说不好了。”

    大实话,刘公公乐了,难怪二大王说与这小子说话得忍着笑。

    “那就在这儿吧。”

    宋九还是有点紧张,赵匡胤了身份,侍从不敢怠慢,御苑离这不远,有侍从立即请来一队侍从警戒,茶楼上茶楼下茶楼外,到处都站着兵士,全副武装,手中持着明亮的武器。宋九多会见过这等场面,他还能坐稳了,已经是第一流的胆色。

    赵匡胤道:“九郎,请用茶。”

    “陛下,臣那敢担陛下一个请字。”

    “未必吧,你若将朕,将朝廷放在眼中,二弟就不会头痛了。”

    “头痛?”

    “不说这个,刚才你那几首小令虽唱跑了调,但文字不错,为何不好好科举?”

    “陛下,那几首小令是我历年来所写的小令当中最好的,臣愚味,临场发挥去写四六体骈文赋,臣不行。”

    “写不好就不写,何必曲解骈文?”

    “陛下,臣看到某甲冬天从南方来到京城,觉得京城很冷,于是到了响也不敢脱下袄子,臣又看到某乙从北方响来到京城,感到京城很热,到了冬天只穿单衣,岂不奇怪也。”

    这不是一个滑稽无聊的比喻。

    赵匡胤动容,他站了起来,道:“上茶,上最好的茶。”

    店家早就晕了,不知是幸福的,激动的,紧张的,害怕的,自从侍卫来清场后,几个人站在哪里不停地打着摆子,脑子空空一片,听到赵匡胤在楼上大声喊,手忙脚乱,拿来最好的茶叶,又忘记拿水,还是刘公公接过活计,几人才匆匆忙忙下楼。

    赵匡胤又说道:“难道没有永远的制度?”

    宋九从起初紧张慢慢放松,这是皇帝,自己虽有领先一千年的见识,但人家脑子肯定比自己好使,先想,想好了再回答,道:“有永远的制,没有永远的度,何谓度,度量,尺度,一个国家强大,内治守健,文治守健,也不能疏忽了武备,文废需重文,武驰需备武,这就是度。唐初人烟稀少,土地空旷,能部分实行均田制与府兵制,后来九百万户百姓,由是均田制与府兵制全部破坏。时与时不同,度与度不同。”

    “说起来容易。”

    “陛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治大国若烹小鲜,必须谨慎。”

    “何谓制,何谓度?”

    “陛下,臣是草民。”

    “不用再自喟草民了,朕现在就赐你为儒林郎。”

    儒林郎是正九品文散官,又叫寄禄官,从此以后宋九就可以从朝廷拿一些薪水,不过宋朝官员薪水大头还是各种奖励赏赐,不仅要有文散官,还要有职官在身,有了散官与职官依然没权利,必须做了差官才有决事权,想有差官必须有职官,所以职官远比文散官又要重要。也不错了,至少从此不是一介平民百姓,宋九高兴地说:“谢过陛下。”

    “你不用谢,继续说。”

    “臣只想说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做为老百姓也要爱国,关心国家国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说得好,但这句话切莫外传。”

    “陛下……臣懂了。”宋九不由嘻嘻一乐,宋朝还有许多地方未收呢,后蜀、南唐、南汉、北汉,吴越与陈洪进的闽国勉强归顺朝廷,严格来说属于的交趾,不知道这个太祖以后感不感兴趣,大理、西羌、吐蕃,若每一个国家老百姓都来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赵匡胤就会很悲催。

    “再说。”

    “百姓也要爱国,国家才有凝聚力,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百姓力量终是弱,真正的决策者是陛下您,宰相,以及重臣。权利越大,责任越重。自古以来,只有皇帝这一行最难做。”

    “大胆!”刘公公用拂尘抽宋九脑袋。

    “刘公公,不用着恼,宋九,朕问你,为什么皇帝最难做?”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