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富贵

第十四章 陌生的小苹 文 / 午后方晴

    “大王,臣请问是什么麻烦?”

    赵匡义只是乐,未答,又道:“宋九,你是读书人,朱家门前的歌声太难听,还是不要再唱。”

    “是,以后不会再有人去他家门前唱歌。”宋九额头涔出一些细汗珠。不是怕,而是惊叹的,这更是鸡毛蒜皮的事,派衙役通知一声行了,何必非得从你口中直接说出。值得吗?

    暂时宋九惮度还让赵匡义有些满意,脸色一正,喝道:“宋九,你可知罪?”

    “臣不知。”

    “本官问你,你为了一己之利,挑起汴河两岸百姓不和,又结伙成社,有何企图?”

    宋朝不但有团行这样的民间组织,还有社这样的小团体,有社,例如弓箭社,棍棒社,锦标社,这是练武的小团体,还有绯绿社、清音社、雄辨社、齐云社,这是五活动的团体,以及其他一些类型的结社。

    规模皆不大,相互之间联系也比较松散。

    宋九之所以成立股东制,诗平的分配所得利益,减少河中苦力矛盾,共同对抗河北苦力。但正是有了利益分配,使得原先松散的团行变得联系紧密,而且人数众多,达到数千人,个个是身强力壮的壮丁。

    宋九嚅嚅:“欲加之罪……”

    不能辨,似乎是有结社危害宋朝京城安全的可能,但这些苦力让他们做做事,分分钱愿意,谁能有本事让他们谋反?

    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知道赵匡义真正想说的是前面那句话,挑起汴河两岸百姓不和。宋九不敢将何患无辞说出,只好又道:“大王,两岸百姓本来就不和。”

    “那你就让他们更加不和?你这个九,是想宋朝久安还是想宋朝矛盾重重?这次寿府反应快,若是反应慢,出了人命,你吃得起?”

    一顶又一顶大帽子往下压。

    宋九额头上有些汗,他头脑还是很清醒的,这个大王不象是要对自己严惩,否则不会拿自己开玩笑,不说话,看着赵匡义。

    赵匡义又道:“本官都有一个方法化解,你将图纸交出来,本官于北岸也设一些那个物事,两岸百姓皆得活,就不会产生斗殴。”

    宋九终于明白,说来说去,图纸才守健,岂止是两岸的纠纷,它同样可以派在其他用场上。说不定这个未来但宗陛下早就听到河北百姓纠集,但一直不派人劝阻,而是等打了后再说,好来索要自己的图纸,不然军队怎么可能来得这么及时?可宋九不服气啊,又嚅嚅道:“大王,这是臣的智慧。”

    说得不理直气壮,这时代那会有知识产权这一说法?君要臣死,臣岂敢不死。赵匡义摆明了要图纸,自己敢不给?

    “这样吧,本官赐你五百匹绢,权当本官的补偿。”

    说着,让衙役将宋九带下去画图纸。

    不但对这小子要恫吓,还得快点,开封府已被他勒索了两三回,偏偏他不是匠人,而是半个功名人,自己拿他没多少办法,导致大哥经常拿这事儿与自己开玩笑,不能再让他勒索了。

    让宋九最不快乐的是北岸百姓的快乐,看着对岸各个滑轮组在组装,听着对岸百姓的欢呼,宋九心情那么郁闷。不提知识产权,最少也得奖励一个两千三千匹绢。

    五百匹绢看起来不少,但手松一松,一年两年就能用光,而且于情于理,五百匹绢最少要分一半给姐夫。说宋九贪财也不算太冤枉,但宋九不会盲目地贪财。什么样的钱能拿,什么样的钱不能拿,他心中自有一杆秤。大大方方地索要两份百分之一股份,是因为独家技术。现在图纸让赵匡义索去,马上推广到河北,直到全国。没有技术优势,自己再拿这个分红,会有许多人不服气。于是将一百名代表聚集商议,自动提出退出这个股份。这叫识趣。

    他提出来,一百人抱怨一通,但有什么办法,这次群殴规模太,朝廷这样处理不能说不对。河中有河中的想法,朝廷有朝廷的想法。不过宋九自己提出,其他人反而不好意思,加上宋九教学生,自己一度还掏腰包倒贴了一些钱帛,于是重写契书,保留了十人股份分红,与胡老大一样的分红。再加上河北也有了,意味着宋九收入锐减了八成。七姐夫更惨,他一无技术,二不能教学生,给了宋九面子,也只得到两人股份分红。

    还好,不知道是朝中的大臣反对,或者夏收马上就要到了,或者人手未定落,一直未看到国子监派学子过来,而是从官府的作坊中调来二十几个工匠,一边学习,一边制造,同时还有让河北百姓自己选出来的几名工匠,一度还让宋九到河北亲自组织指导安装。

    这样更好,术有专攻,这些工匠常年累月与各种器械打交道,稍一指拨,听不明白力学的原理,但能迅速听明白如何制造。若竖子监的学子来,那都是有功大臣的孩子,宋九是先生,不会害怕,但会将其他学子吓着,也未必能学好它。

    朝廷这次有些疏忽,吊机价值不在吊机本身,真正的价值是在宋九所传授的那些力学原理上。不过谁会想到,论语才是王道!

    宋九每月还能分到十几贯钱,显然不能让他满意,他手托着腮,在想着主意。

    这时一个俏丽的小环找过来,脆声问道:“小郎君可是九郎君?”

    “是啊,你是……”

    “我家娘子是阿苹,想请小郎君过去一叙。”

    “那个阿苹?她为何请我?”宋九有些蒙。

    “记得小苹初,两重心字罗衣。”

    宋词在宋朝的地位属于网络小说,通俗歌曲,属于下里巴人艺术,地位低下。特别是宋初,格调低下艳俗浮浅,就是李煜,至今还好好地做着皇帝,万万写不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的名词。

    但是一些歌妓,她们要唱,唱就必须选小令,然而许多小令过于艳俗,她们唱等于是掉了身价。

    于是这首小令迅速在京城传扬。若非宋九“用心不良”,轰动更大。

    连宫中也有宫娥在唱它,不过宋九呆在河中这个旮旯里,不知道。

    另一个疑问出来,宋九明显是用这个调戏那位小娘子,说她长得象某个叫小苹的名妓,有人好奇这个小苹是谁家的妓子。第一身价不会低,长相漂亮,贵到宋九狎不起,只能狎一回,然后天天梦思,第二个所在的院子勾拦十分奢侈,不然不会有楼台高锁几个字。

    有的人便寻找这个小苹,若是说张苹李苹还好找,这么一个大众化的名字,京城仅有名气的苹,能找出七八个。究竟那一个是临江仙中的小苹?

    有一个众南桥南的北瓦名妓阿苹最先沉不住气,派丫环来询问。

    她是清倌人,是清倌人还是浊倌人,谁也不知道,但属于那种卖艺不卖身的那种妓子,可也要接待客人,吹拉弹唱舞蹈,她想不出有没有接待过一个叫宋九的客人,有没有接待也不要紧,只要宋九说是她,她马上身价会倍增。

    这些丫环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只说前来验证一下。

    宋九更蒙,心里想到,我哪里知道是什么样的小苹,得问晏几道去,晏几道啊,他老子晏殊,他姐夫富弼,还未出世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