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擴張之路

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boss! 文 / 緊那羅在唱歌

    站在袁世凱的面前,段祺瑞和其他一些人靜靜的等待著袁世凱的命令。因為他們都很清楚,現在絕對不是遲疑的時候。

    要知道現在補給線已經斷了,如果不盡早把部隊撤回來的話,恐怕這七八萬人都要斷送在那里。

    另一邊,盡管表面上依舊是一副病懨懨的樣子,然而袁世凱在心里還是在盤算著這個問題。畢竟不管怎麼說,他始終是北洋這個團體的首腦,要為這個團體的利益著想,在他的心里,北洋這個團里的利益怕是比國家還要重要。

    事實上現在他的心里已經有了決斷。

    撤肯定是要撤的,畢竟那可是七八萬人呢。

    可是這些兵力撤回來後做什麼,就是另一件事了…

    “是在河北繼續抵抗,還是借著這七八萬的兵力作為憑仗,向那個嚴紹討價還價呢?”

    心里長長的嘆了口氣,袁世凱有些無奈。

    盡管他已經知道國社軍並不好對付,但怎麼也想不到居然會難對付到了這個地步。這次為了對付嚴紹,他可是調集了北洋的絕大部分兵力,卻依舊在前線上落于下風。

    尤其是現在,在河南更是冒出了一個白狼出來。使得他不得不讓部隊從河南撤回河北,不然的話,他怕是連一個兵也沒法跑回河南了。

    不過盡管就要丟棄河南,但是袁世凱的心里依舊沒有後悔做出當初的選擇。因為眼下的結果恰恰說明了,他當初的那個選擇沒有錯誤。

    而他現在最大的錯誤也不是和嚴紹動手。而是他沒有早些和嚴紹動手。當初決定和嚴紹動手的最大原因,就是嚴紹帶來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如果在給他兩年時間去發展,怕是袁世凱就連一點勝算了沒有。

    “現在看來。這個估算完全正確,只可惜我卻沒有早一些,在他羽翼未滿前就下手…”想到這里,袁世凱就有些悔恨。

    事實上如果不是外蒙的事情,恐怕袁世凱早就在嚴紹羽翼未滿之前就動手了。畢竟那個時候的國社軍還很稚嫩,就算武器先進,使用的人不給力也是不行的。但是現在…

    如果老天爺再給他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他絕對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除去嚴紹這個威脅,哪怕他並沒有任何理由。而且外蒙也會因為他的決定而實質性的獨立。

    但是,那又如何?

    作為一個老派的軍閥,他心里的國家概念本來就不強烈。

    對于他來說,北洋這個團體的利益絕對要高于國家。何況外蒙那種地方在他心里也不可能會比除去一個心腹大患要更加重要…

    只是。這個世上是沒有後悔藥可買的…

    ————————————————————

    眼見袁世凱病怏怏的樣子,盡管段祺瑞等人對袁世凱已經追隨多年,但心里依舊憂心忡忡。

    不過在宦海沉浮多年,所以無論是段祺瑞還是段芝貴等人,都沒有把自己表面的心思浮現出來,袁世凱又是那麼個樣子,也不可能會注意到這些,只有楊士奇等少數幾個人精。在看到段芝貴他們的樣子後多多少少猜到了一些,也正因為這樣。才讓他們的心底微微寒了起來。

    和過去不一樣,他們現在都是有身份有地位有……權力的人了…

    自然,也是因為他們的身份、地位還有權力,使得他們有許多親人也跟著‘雞犬升天’,享受著過去所沒有的生活,但問題就在這里。

    現在他們的家人之所以能享受這一切,完全是因為他們的地位,這些地位不但能給他們的家人帶來榮譽和許多實惠,甚至就算是作奸犯科也未必有哪個人敢管…

    這也是現實…

    可如果哪一天他們失去了這些地位和權力,那麼他們的下場會如何?

    牆倒眾人推,成語里尚且有落井下石這四個字,何況是現在…

    而且他們的地位固然很高,權力固然很大,可是得罪的人也同樣多。現在他們位高權重,自然沒幾個人敢為難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可如果等到他們倒霉的時候呢?

    就算他們不願意為自己著想,也要為自己的家人著想…

    這也是現實…

    如果是在過去,他們自然不會有什麼想法,可是現在,他們卻需要思考一下退路的問題了…

    ————————————————————

    段祺瑞等人追隨袁世凱多年,自然不可能會真的對他一點感情也沒有,畢竟他們現在的一切,從某種角度上講都算得上是袁世凱給予他們的。

    如果袁世凱還有一點機會,段祺瑞他們都不可能會想背叛袁世凱。

    可是現在…

    軍事上的失利只是表面上的,真正讓段祺瑞他們心生異念的是袁世凱現在的身體狀況。

    和軍事上的失敗相比,他的身體狀況更令眾人憂心。

    如果袁世凱的身體還結實的話,就算軍事上稍微失利,他們也有信心在袁世凱的領導下獲得勝利。畢竟現在北洋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在他們的背後也有著日本人和英國人支持。

    但是以袁世凱目前的狀況,恐怕很難帶領眾人贏得勝利,如果是這樣的話,段祺瑞他們就不得不考慮一下退路了——————他們也是有家人需要考慮的。

    而那七八萬的北洋軍,就是他們的退路…

    北洋,北洋,如果沒了北洋軍,北洋這個團體也就一文不值了。

    可是如果這七八萬部隊還在手里,那麼他們就有了討價還價的余地,至少,他們可以維持自己手中的部分權力。這樣也可以保證家人的平安…

    可憐袁世凱病懨懨的樣子,根本不曉得段祺瑞他們心里的想法。

    不過就算他曉得了,怕是也不會做出什麼反應。

    或許真的是身體的關系。現在袁世凱做什麼都沒有精神,身體也是一天比一天差,有一次他在得知前線失利的情報後,甚至嘔出了血來,只是為了穩定人心,所以這個消息袁世凱並沒有公布出去。

    然而就算是袁世凱自己也清楚,他的命。怕是已經不長了…

    ————————————————————

    不管怎麼說,作為北洋的領導者,有些決定他總是要做的。所以僅僅只是低頭細思了片刻,袁世凱就已經做出了決定。

    “給馮國璋發電報,讓他布置好斷後的部隊,然後盡快撤回河北來…”

    鐵路都被人炸了。袁世凱也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雖然並不是說沒了鐵路。後勤也跟著沒了,可是沒了鐵路的話後勤始終會不便。何況就算真的通過其他方式運送補給,倉促之間運送的隊伍也是很難籌集的。

    畢竟那可是七八萬人的部隊,想給七八萬人運送補給,那個人數絕對多的難以想象——————在古代,這類的民夫一般都是在開戰前事先準備好的,而這次袁世凱也的確是準備了。

    只是因為鐵路的關系,那些民夫的數量極少。也都在鐵路附近。

    眼下想要弄一個可以為七八萬人運送補給的隊伍出來,沒有一兩個月的時間怕根本不行。甚至沒三四個月的時間恐怕都不夠用。再加上征集民夫所需要的錢糧等等,袁世凱的情況本來就很不利,如果真的這麼做的話,怕情況會變得更加不利。

    而等到袁世凱把運送補給的民夫征集出來了,怕馮國璋哪里也早就已經彈盡糧絕了。所以為了避免馮國璋那里全軍覆沒,袁世凱也只能盡早做好準備。

    听到袁世凱的話,眾人都是一喜,很快就領下了命令。

    然而坐在椅子上的袁世凱,這個時候臉上卻浮現了一絲惆悵。

    或許這個時候,就連他也已經清楚了北洋的最終結果會如何。

    只是…

    “總是要努力一下啊…”

    ————————————————————

    世事是很復雜的,白狼炸斷了鐵路,也就等于是斷去了馮國璋的後勤線。

    對于這個消息,安慶方面自然是極為高興,因為這代表著前線戰事的順利。而只要前線的戰事順利,那麼朱瑞等人便不可能會有妄動。

    這點不只是嚴紹他們清楚,就連袁世凱也清楚這些牆頭草的本來面目。

    如果袁世凱佔了上風,他們自然會搶著幫忙,可現在是北洋陷入下風,他們沒趁機落井下石就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

    不過就在安慶方面還在慶祝的時候,兩個消息也傳到了嚴紹那里…

    “一共有兩個主要的消息…”依舊是筆直的西褲加上白色的襯衫,卡特琳娜站在嚴紹的面前正色道。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息後,盡管卡特琳娜的傷勢還沒有痊愈,但是身體卻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所以也重新撿回了過去的工作。

    只是或許是因為躺在病床上太長時間,幾乎沒什麼運動的可能,卡特琳娜和伊萊諾兩人本來極為苗條的身材也變得稍稍的胖了那麼一丁點,比如說腰或是腿,也微微多了幾點贅肉。

    不過在恢復了正常後,兩人似乎也發現了這點,所以最近除了忙著公務外,還有就是恢復過去的鍛煉,如長跑等。

    只不過也不知道是怎麼的,兩人除了身材外,甚至就連胸前的兩個雪白半球也跟著豐滿了許多。如今卡特琳娜穿著白色襯衫站在嚴紹面前,胸前鼓鼓脹脹的,在胸腹之間因為那鼓起的雪白半球,甚至出現了一塊真空地帶。

    ————————————————————

    “兩個消息…”重拾工作,卡特琳娜到是一點生疏也沒有。“第一個,就是我們在北洋收買的人剛剛傳回來的消息,說鐵路被炸斷的事情傳回北京後,袁世凱已經下了命令。讓馮國璋留下斷後的部隊,自己帶著剩下的部隊退到山東去,避免因為彈盡糧絕而導致剩余的部隊被全殲…”

    “他還真夠果斷的…”袁世凱會這麼做決定嚴紹到是早就想過了。

    沒辦法。因為現在袁世凱根本就沒有別的選擇。

    現代戰爭的消耗是很大的,不只是彈藥和糧食等等,還有其他一系列的東西。過去有著京漢鐵路,再加上英國人和日本人一直都在背後支持,馮國璋自然不需要擔心什麼,但是現在鐵路被人炸斷了,他就需要稍稍擔心一些了…

    沒了鐵路。他根本就沒能力供養手下的七八萬大軍。

    到時候嚴紹只要從正面發起幾次攻勢,馮國璋手里的彈藥就會被消耗一空,而沒了彈藥的現代部隊。怕是連戰國時代的軍隊也不如…

    畢竟他們總不能拿75mm山炮、野炮做攻城錘,也不可能拿手里的金鉤步槍什麼的做燒火棍…

    至于組織起補給隊伍,給前線的部隊運送補給?

    別忘了,北京距離三省交界處的距離可不近。暫且不提把補給送過去需要多少時間。單是組織這麼多的人手所需的時間就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所以,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袁世凱就只能選擇撤退。

    除非他想把這七八萬人全都扔在河南。

    只是就算嚴紹已經知道了袁世凱會這麼做決定,在見到袁世凱這麼果斷後,還是不得不佩服一聲,畢竟這樣的決定可不是那麼容易下的。

    “果斷的確是果斷,不過他這麼快就撤下來的話…”見嚴紹還在那里佩服著袁世凱,卡特琳娜在一旁輕聲道。

    “放心把。他撤不回來…”微微一笑,嚴紹看向卡特琳娜。“給付修明發個電報。告訴他騎兵可以動用了…”

    听到嚴紹這麼說,卡特琳娜點了點頭。

    從雙方開戰以來,騎兵的作用就一直很少,有些時候甚至容易讓人忘記他們的存在。

    理由很簡單,因為在現代戰爭中騎兵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少了,尤其是在塹壕、鐵絲網和機槍什麼的出現後,更是如此…

    比如說在歐洲極為有名的胸甲騎兵,胸甲騎兵是裝備了胸甲、馬刀和火器的騎兵,最早出現在15世紀後期的歐洲。這一兵種繼承了中世紀重騎兵在戰場上的地位,主要活躍在16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的歐洲戰場上。

    最初的胸甲騎兵與中世紀後期全副武裝的重騎兵非常相像。他們佩戴全罩頭盔以保護整個頭部,穿著重型鎧甲保護整個頸部和上半身、腿部和膝蓋的前側。

    1809年法國胸甲騎兵胸甲騎兵穿著的盔甲隨著時代的演變逐漸減少,到18世紀末葉,胸甲騎兵的裝甲已經僅限于一頂頭盔,只有法國、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的胸甲騎兵仍然穿著胸甲。在近代燧發槍面前,胸甲已經很難為騎兵提供有效的防護作用。

    進入19世紀以後,步兵成為了戰場上的主導力量。騎兵則主要擔負偵察和襲擾的任務,輕騎兵因而逐漸成為了主流。花費昂貴、缺乏靈活性的胸甲騎兵不再受到重視,在大多數國家都逐漸演變為衛隊性質的部隊,只有法國和普魯士依然將胸甲騎兵運用于實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法國共擁有12個胸甲騎兵團,德國10個(其中2個為衛隊性質),俄國3個(均為皇家衛隊)。德國和俄國胸甲騎兵從19世紀末開始已經僅把胸甲作為和平時期的閱兵服裝。英國在拿破侖戰爭之後也給三個王室騎兵衛隊裝備了胸甲。但只有法國在一戰開始後還將穿著胸甲的胸甲騎兵部隊投入實戰中。由于過于醒目且礙事,大部分法國騎兵團在戰爭爆發幾個星期後就不再穿戴胸甲作戰了

    法國胸甲騎兵在一戰結束後被裁減,只有六個在戰爭中功勛最卓著的團得以保留。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其中的五個團是在放棄了騎馬,以步兵形式參與塹壕戰而獲得戰功的。

    由此可見,騎兵已經不再適合現代戰爭的需要。

    自然,作為有著四條腿的兵種,騎兵還是有著機動性上的優勢的,但這主要是在對手火力不強的情況下。如果對手那邊有個百八十挺機槍,哪怕沒有塹壕的話對騎兵來說也會是一場屠殺。

    所以盡管國社軍內也有騎兵的編制,但事實上並不受到什麼重視,甚至就算是在步兵編制進行改動的情況下,騎兵的編制依舊維持原樣。

    這固然是因為騎兵的花費太大,也是因為在戰爭當中這些騎兵沒太大作用。

    如果是在對付一般軍閥的戰斗當中,讓這些騎兵出擊還是可以的,但是北洋那邊也有相當數量的機槍,讓他們上…

    組建這些騎兵部隊,嚴紹可是花了不少錢的…

    自然,還是可以讓他們騷擾一下後方的,不過馮國璋的補給主要是通過鐵路,普通鐵路還沒什麼,關鍵的如橋梁等地都是有重兵把守的,少量騎兵根本攻不下,數量多了的話,就需要擔心北洋的騎兵了。

    至于讓騎兵在河南學白狼那些流寇一樣燒殺搶掠?與白狼合作,放任他們這樣已經是嚴紹的底線了,嚴紹又怎麼可能會命令自己的部隊在自己的國土上這麼做?

    對嚴紹來說,在國外這麼做的話雖然有些過分,但也情有可原,畢竟越戰的教訓已經告訴了許多人,在國外哪怕只是一個看上去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也有可能會從稻田里掏出一把ak來在你的背後開槍,可是,這畢竟是在國內啊…

    所以國社軍的騎兵一直都在後方,北洋的也是如此。

    不過現在嗎,讓他們出動的時機算是有了…

    “告訴付修明,讓他派騎兵沿途襲擾,務必要減慢馮國璋回山東的速度…”

    “還有電報給白狼,告訴他,如果馮國璋回了山東和河北,他這次可就白鬧了,另外……”遲疑了一下,但嚴紹還是繼續道。“給我們已經在里面收買的人,讓他們也出出力氣…”

    听完嚴紹的話,卡特琳娜歪著腦袋有些調皮的朝嚴紹敬禮道。“是,波ss!”(未完待續請搜索天文𡦀,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擴張之路  http://www.agxs6.com 移動版閱讀m.agxs6.com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