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宋權臣

第七十六章 軍中爭辯 文 / 王風

    讓王璇沒有想到的是,各路部署、鈐轄、都巡檢、分路都監等大將早到達數日,三路都部署王顯卻拖拖拉拉,九月三日才來到遂城,宣讀朝廷對戰事的最新旨意。

    在這幾天里,王璇拜會了很多大將,最讓他看重的是魏能、張凝、秦翰、李繼宣、楊嗣等著名的鈐轄一級的馬軍將帥。在他眼中,這些人絕對是大宋禁軍的中堅,未來十年的領軍人物。

    他對楊嗣、秦翰、李繼宣三人印象最好,尤其是對秦翰的感官極佳。

    在他印象中,宦官代表著混亂的的因素,但大宋的宦官卻獨具特色。秦翰雖是宦官,卻品格溫良、勇猛異常,長期在邊關任職,一直打的西北各族找不到北,絕對是獨當一面的帥才。

    除了前陣鈐轄的軍職之外,秦翰還擔任大軍監軍的差遣,宦官能夠達到這種地步,不能不說是個異數。

    作為遂城的禁軍監押,王璇是要參加王顯主持的軍事會議,來者無一不是戰功赫赫的大將,文官卻只有他一人。

    話又說回來了,他是恩科進士出身,又是文臣,完全不用出城迎接王顯,但考慮到自己擔負軍職,又不願給諸將造成文人傲氣的印象,所以也出城去迎接。

    王璇的出現引起了諸位大將一陣感慨,以他的出身,絕對給武人天大的面子,正如楊延昭、楊嗣當年所感觸,原本就不錯的印象,又提升了幾分。

    王顯對王璇能夠親自來迎接,顯得有點意外,盡管王璇在朝廷對方面大帥不當評價,讓他不爽,但還是表現出相當的克制。

    一陣客套後,大家一同進了行營大帳,但就在王顯宣布為了節省糧草,各路步軍主力南撤,分散就糧時,王璇當即表示反對。

    “大軍南側,一旦契丹主力南下,哪有時間重新匯集。”面聖多次,呱躁多時,竟還是如此結果,王璇險些控制不住情緒。

    王顯稍有不滿地看著王璇,生硬地道︰“王大人,如今威虜軍的糧草不足支撐,官家已然下旨,大人還有何要說?”

    可惜,他與在王璇對待這場戰役,有著看是細微卻有本質的差別。他一上來就沿用傳統戰略思維,契丹大軍會馬步並進,宋軍在中山一帶就糧,完全可以做出最快反應,有馬軍部隊進行狙擊下,有時間趕赴遂城列陣。

    可惜的是,契丹人這次幾乎是全馬軍部隊,宋軍幾乎沒有反應的時間。

    王璇毫不在意王顯的退讓,在他眼中四萬馬軍是今後實現理想的種子,決不能在無關緊要的戰役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

    他已對這場戰役進行了規劃,既然一退再退,步軍堅守已是最後的底線。

    眼看王顯決定按照朝廷意思辦理,心下一橫,毫不客氣地說道︰“如果步軍主力後撤,此戰縱然有功,亦是禍害後世,今日決斷宅必將成千古罪人。”

    王顯臉色一暗,諸將亦是默然不語,試問誰願意成為千古罪人而遺禍後世,就是王顯也不免打了個冷戰。

    他在心中由不滿變成了不悅,生硬地道︰“王大人,本帥壽家欽定的平章事,兼領河北轉運司,自然要為河北千萬生民明年生機考慮,兩府決斷必然要實施。”

    誤會就在恍然間存在,王璇和王顯之間一句話沒有搭上,他意識到王顯就如歷史上一樣,無視戰場靈活多變,遵從朝廷旨意,把主力部隊南撤。

    何況對方強調自己平章事、河北都轉運使的身份,明顯是壓迫他就煩,為了竭力避免前世的遺憾,他絲毫不讓地說道︰“下官已上書,請朝廷收回成命。”

    此話一出,諸將臉色都變了一變,彼此一言,都沒有了回旋余地,頂上牛了,可不好再收場。

    王顯臉色陰郁,不懷好意地瞪了王璇,沉聲道︰“朝廷旨意,斷不可改,違令者斬——難道王大人會違抗朝廷旨意?”

    王璇臉色很難看,王顯已有了殺機,但他沒有打算放棄,反而冷冷地盯著王顯,一臉的不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