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权臣

第四十二章 咸平三年的开始 文 / 王风

    集英殿唱名对于读书人是一生最值得回味的荣耀,他们一生都为之不懈奋斗的动力,尽管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他们为了这短暂的荣耀,不惜付出自己的青春。

    “传甲午进士科一甲赐进士及二名欧阳颖觐见——”

    坐在殿内高高在上的赵恒,亲自点陈尧咨名讳入殿召见后,又传来召见他的传胪唱名声,欧阳颖深深吸了口气,高高地抬起头,伴随着身后不知多少艳羡的目光步入大殿。

    本科殿试六名进士及第,竟然有两名南方人,且还是及第第一、第二,本身就代表着某种信号,毕竟东南和四川远离战火,气候适宜,经济方面的比重已超过战事不断的北方。

    由北人把持的朝廷,终于对不断高涨的南方势力做出让步,平息南方士人不满情绪,动摇朝廷对南方各路的控制。

    集英殿唱名虽然隆重,却在进士们心中蒙有些许阴影,几百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名字——王璇。

    潘楼秋雁一举成名,三首风格各异的词,信手而来,王璇的名字彻底打了出去,引的很多士人惊叹不已。

    一时间,士人议论,追根溯源,谈起去年在国子监的高谈阔论,文辞、策论无一不是上佳,竟然没有功名,沉迷于经商。

    一时间,汴京士林议论纷纷,让他终于士人的眼界,竟有人云,若王璇文采,贡举后必是甲榜及第。

    接受了皇帝的召见,陈尧咨显得很兴奋,出了东华门就趾高气扬,毕竟他是甲科进士及第第一,别人再怎么看,不服也不行。

    那胖公子姓郑名臣,是江东大贾公子,上次即使他在王璇手下吃了亏,却也有几分才学,好歹混了了个同进士出身。

    心情格外高兴之下,指手画脚道:“行简兄、嘉谟兄,今日小弟做东,咱们去潘楼一醉方休。”

    陈尧咨得到天子第一个召见,正在兴头上,当然是无不可,再说郑臣家是有名的富豪,不让他出血谁出血啊!

    欧阳颖淡然道:“既然我们的大商人请客,索性把王子正一起叫上。”

    王璇没在意他名声鹊起,这点小名还是他刻意而为,他的心思完全放在实业、造势之上,尤其给开封书商行当来了次晴空惊雷。

    开封的大书商对子午书铺横空出世,并没放到心上,但一批批书籍低价销售,终于引起他们的关注。

    书本质量差不多,价钱又便宜,傻子才会不买,在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中,能够拿出质优价廉的书籍就是本事,就能够抢占商机,你只能干瞪眼、没有办法,总不能去闹事吧!打听一下,书商们不甘心地放弃打压。

    降价抵制无可厚非,终不是长久之计,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亏本的买卖,雕版印刷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于是这些书商无不千方百计的去打听,

    老于世故书商不相信这群官宦子弟会佘本卖书,天下没有那样的傻瓜,他们断定一定是印刷术有所改良,不然没有理由书价是市面上的六成,立即把目标放在了印刷环节上。

    归根结底还是钱帛开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万古不变,没有用多长时间,他们以五十贯钱的代价,从一名印刷工匠的口中得知了王璇改良了印刷术。

    用廉价的活字代替了成本高昂的雕版印刷,又不需要大量识字的工匠,费用当然大大的减低。

    众商家在惊叹之余,立即行动起来,花了几贯钱偷偷买出几个活字。

    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智慧更是无边的,这些印刷商聘用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印刷工匠,一起研究铜活字,技术上并没有任何困难,只不过胜艺的问题,几经研究之后终于搞出了自己活字。

    晚了并不代表没有钱赚,印刷行当集中力量联合起来,聘用了大规模的印刷工匠连夜加班加点赶制活字,尽可能把失去的时间给补回来。

    子午书铺并没有在意印刷行业的疯狂举动,甚至连一点回应也没有,他们反而在其他印刷工场赶制活字的时候,大量贩卖铜活字。

    同行是冤家,人越多越不心齐更真切,一些唯利是图的印刷商人等不及赶制活字,私下里购进了大量活字开始印刷书籍,进而导致了行业内的的一场大动乱。

    他们之间相互指责,要求行会给予偷偷印刷的人重罚,但雷声大、雨点小,大家都没有时间搅嘴皮子,挣钱要紧啊!

    此时,王璇的目光早不放在区区活字上了,对于他而言,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