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借天改明

第一百五十章 期盼 文 / 叫天

    文华殿内,在城外统领勤王军的孙承宗正向崇祯皇帝汇报情况:“陛下,综合这几次看来,驻有重兵的城池被建虏攻陷,如遵化、永平,都是有内奸趁深夜之际,在城内接应建虏所致。因此,臣以派快马通知京畿之地其他城池严加防范内奸。”

    “都是吃里扒外的东西,投靠建虏,祖宗都不要了!”崇祯皇帝气愤地说道,要不是这些汉奸,战事那会如此之糟。

    孙承宗也是有同感,其实在辽东的时候,建虏攻城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事先派人进城潜伏,然后内外夹攻,导致城池陷落。后来辽东各城学精了,对内严加防范,建虏才屡攻锦州,宁远不下。

    只是没想到,建虏绕道侵袭关内,竟然也会采取这招,让人意想不到。现在京畿之地的城池都已有防备,就凭建虏那蹩脚的攻城手段,想攻陷重兵把守的城池,怕是只能做做白日梦了。

    崇祯皇帝发泄一下愤怒之后,带着一丝期许,问孙承宗道:“孙师傅,大概还有多久能反攻建虏,把建虏赶出去或者就地消灭?”

    孙承宗有点惭愧:“陛下,建虏有十万之多,是倾其所有之兵而来。城外勤王大军虽经过汰兵之后,留下精卒,人数也较建虏为多。但”孙承宗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如何,孙师傅快说。”崇祯皇帝一听,急了,赶紧催道。

    “但各部总兵心怀私心,总想让别人先上,自己捡便宜,谁也不肯和建虏正面硬碰硬。因此,这些部队,打顺风仗可以,要是战事艰险僵持,怕是会拖累友军。陛下,现在就缺一支能在野战的时候,和建虏硬碰硬的军队。”孙承宗微微叹息,没有隐瞒崇祯皇帝,把勤王军中最大的问题说了出来。

    崇祯皇帝一听,刚压抑下去的愤怒又爆发了出来:“军队是朕的军队,是大明的军队,不是这些总兵的军队。据军队为己物,贪生怕死,个个都该砍头!”

    孙承宗何尝不知道呢,但现在不是一个总兵这样,而是,所有总兵差不多都是这个德性,没法下手,法不责众。

    崇祯皇帝见孙承宗并没有接自己的话,和自己一起同仇敌忾,有点生气。但转念一想,也明白了,自己这么生气,对国事没有一点帮助。

    崇祯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平缓下情绪,然后问孙承宗道:“孙师傅,眼下该怎么做为好?”

    “陛下,大明敢和建虏野战面对面硬拼,并且能拼得建虏胆寒的,曾经有两支部队。”孙承宗心中已有计较,见崇祯皇帝问了,就给他分析道。

    “孙师傅快说给朕知道。”崇祯皇帝一听,身子前倾到御桌上,等待孙承宗的解答。

    “天启元年,浑河血战,就曾经野战杀的建虏头破血流,胆战心惊。”

    孙承宗这么一说,崇祯皇帝就想起来了,孙师傅不就是说西川白杆兵和戚继光遗留的浙兵嘛。

    “是,陛下。”温体仁领命,然后他又关心的问道:“陛下,可是前方战事有变?”

    内阁前两天只收到永平失陷的战报,但温体仁见孙承宗亲自面圣,以为又出了什么变故。

    崇祯皇帝看看孙承宗,然后对温体仁说道:“孙师傅,是来给朕提要求的,否则难言击败建虏。”

    “哦,军需粮草又不足了?不是刚拨下了百万两银两么?”温体仁有点奇怪。

    崇祯皇帝苦笑,让孙承宗给温体仁解释下。

    温体仁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原因。内阁现在正有非议,有阁臣提出为什么城外勤王军还不去找建虏决战,原来原因是这。

    温体仁正待说什么,内侍又报中兴伯钟进卫和礼部左侍郎徐光启求见。

    崇祯皇帝一听,敏锐地感觉到,是水泥烧制有了结果。心里不禁有点患得患失,竟忘了说话。

    水泥要是烧制成功,说明提升温度之法可用。按照钟师傅的说法,西洋之玻璃,军民急需之钢铁都将有飞跃,紧接着成立国企,大明的一潭死水就能盘活了。

    内侍等了会,不见动静,有点诧异掸头看了下崇祯皇帝,到底是传还是不传?

    孙承宗倒不知道钟进卫在搞什么,不过主动来见肯定是有要事。看崇祯皇帝发呆,就提醒他道:“陛下,中兴伯求见。”

    孙承宗虽然没有刻意提高声音,但那天生的大嗓门威力还是可以的,直接把崇祯皇帝从患得患失之中唤醒过来。

    崇祯皇帝连忙道:“快传。”

    温体仁看着内侍转身出殿去传中兴伯,心里明白是什么事情。于是,向崇祯皇帝一躬身道:“恭喜陛下。”

    崇祯皇帝一听,呵呵笑了下,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殿外,想从中兴伯过来的脚步声或者走动的姿势中了解到,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孙承宗看崇祯皇帝这样子,有点纳闷,这中兴伯到底是干啥了,让皇上如此期盼?自己在城外待了也没多久,难道中兴伯又搞出啥动静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