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借天改明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官员俸禄 文 / 叫天

    钟进卫想了一会,理了下思路,就抓起毛笔,准备记到纸上。

    可写了几个字后,钟进卫还是放弃了,不说写繁体字,就是用毛笔字来写简体字,都力不从心。毫不容易把字写小了点,结果手一抖,一滴墨下去,这张纸就废了。

    钟进卫直接把毛笔搁下,问站一边磨墨的李思敏道:“你会写字么?”

    李思敏一怔,没想公子会问自己会不会写字。脸色有点微红,不过就这点灯光还看不出她脸色的变化,她低声答道:“奴家没读过书,不会写字。”

    阿奇不在,真是啥都不顺手。我决定了,府里所有人都要学会写字。钟进卫心中暗暗决定。

    李思敏不会写字,钟进卫写不好字,这晚上的事就先算了,明天再说。

    崇祯二年十二月三十日晨,中兴伯爵府里的人,早早开始忙碌起来了。

    钟进卫有点认床,也早醒了,想起今天是大年三十,就不再睡懒觉。

    梳洗完毕,来到堂前院子的时候,于海宁作为管家,第一个过来见礼。

    钟进卫看到于海宁,想起昨晚之事,就问他道:“于叔,你读书认字的吧?”

    “是的,公子。”于海宁不知道钟进卫为什么问这个,但也如实回答道。

    “好,你把府里所有的人都召集过来,我有话要说。”钟进卫吩咐。

    于是,过了一会,所有人都站到了院子里。看着堂前屋檐下,站着六个威风凛凛的东厂番役,拱卫着他们身前的中兴伯,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事情。

    等于海宁汇报说人都到齐了之后,钟进卫清了下嗓子,问道:“你们当中读过书,写得字的人举手。”

    于海宁举手了,于长俭也慢慢的举起手来,于长俭的儿子也想举手,被他娘打了下去。然后,没然后了,就两个人举手。

    钟进卫看看底下这么一大群人,就两个会读书写字,摇,却又在意料之中。

    “你们想不想读书识字?”钟进卫大声问道。

    底下的人面面相觑,公子这是怎么了,难道要让我们都去读书识字,没听过有那个府上的老爷会这么做的啊。

    没想李老四哭丧着脸道:“公子,我不会木匠活。”

    “你不会就找人做啊,这件事情你负责,再找几个人帮你扛木板。”钟进卫直接把力气活摊给了他。

    然后他又对于海宁说了粉笔的制法,解说完了之后道:“等你们把这些东西搞齐之后,我来示范怎么教,很简单的,于叔你省时省力,他们学的也容易。”

    于海宁表示有点不理解,钟进卫就没管他,等示范了之后自然就明白了。他转身对底下的一群人道:“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管男女老少,都认真的学,谁要学得快,我就提拔他出来做事。想不想上进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吧。”然后钟进卫就解散了众人。

    李老四点了几个人去忙木板的事情,大年三十的,找木板也不容易。

    钟进卫把于海宁留住,询问他给多少红包比较好。于海宁一听,认真的对钟进卫说道:“公子,红包能省则省吧,这几天花钱如流水。照这么下去,公子的银两怕会不够花。”

    “哦,花了多少?”钟进卫问道。

    “眼下本是京师物价飞涨时期,府里各项事物购买的比较多,花费都比平时贵了几倍。公子仁厚,又多雇有家小的随从,现在府里一下多了这么多人口,吃穿用度大了几倍。公子给的银两已经所剩无几了。老汉那的账册,公子可以随时过去核实。”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的贵啊,自己尽心尽力在帮崇祯皇帝解决财政危机,反倒忽略了家里的经济情况。

    不过好像不对啊,崇祯皇帝之前说官员的俸禄,只要不攀比,不奢华,就够用的。我也算俭朴的吧,这俸禄的危机就出来了。看来崇祯皇帝说的不对。钟进卫心里想到。

    其实钟进卫是要娶媳妇,光给阿奇家的银两就去掉了一年俸禄的一半。

    “看来光靠俸禄是不够养家的。”钟进卫自言自语道。

    “公子才知道啊,咱们大明的官员,如果真要靠俸禄过活的话,除非只有几口人,那倒是活得滋润。”于海宁一听钟进卫的感概,就介绍起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也只是在本朝立国之初。”

    “为什么?”

    “因为物价啊,东西是越来越贵。”于海宁说到这里,下意识的左右看看,却又把钟进卫身后东厂的几个人归为一家人而不在警惕范围。

    然后跟钟进卫八卦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朝廷以前支付官员俸禄的时候,用那个大明宝钞,这东西都一钱不值,发和没发一个样。”

    钟进卫听于海宁这么一八卦,就明白了。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定的官员俸禄应该驶大明官员生活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开始上涨,大明宝钞开始贬值,官员家庭人口的增多,才导致了所谓的大明朝的官员俸禄太低而不能过活的情况产生。

    钟进卫想想,眼下崇祯朝,物价更脯官员的实际俸禄更低,家庭人口会更多,经济压力会更大,看来把他们的俸禄提高到一定的水平才行,只有这样,后续的很多改革才会少很多阻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