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借天改明

第四十三章 早朝 文 / 叫天

    钟进卫在午门外等候,由东厂提督王承恩的干儿子安贵义陪着。

    安贵义在王承恩的众多干儿子中是属于聪明机灵,善于察言观色的一类人。

    他知道钟进卫在他干爹和崇祯皇帝心中的份量,所以在一边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给钟进卫细细的补充一些侍屹不曾讲到的注意事项。

    钟进卫来明朝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经常和内侍打交道,所以对宦官这种介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人已见怪不怪了。而且,因为来自后世,有着这时候的人所没有的平等思想,所以不经意流露出的尊重他人惮度,让安贵义心中暗暗感激。

    不是说安贵义没有遇到过受人尊重的情况,但那些往往是有求于他的,或者地位比他低的人才会有,可那种尊重,他也分不出对方是不是真的从心里尊重自己。平时遇到更多的是对他们这种无根之人的嘲讽和偏见,所以几个原因一叠加,他对钟进卫就讲解的格外尽心和细致。

    在听到传诏钟进卫觐见的声音后,安贵义收住嘴,让钟进卫跟随通政司的人前去太和殿。临了还偷偷的说了句:“公子只管按照礼仪行事,不用管那些文臣。那些文臣就是条狗,见谁都要吠几声,用来显示他们的存在。”

    听着安贵义说的文臣史的言论,钟进卫不禁嘴角一咧,微微的笑了下:呵呵,我喜欢。从历史上看,大部分文臣连狗都不如。没见过这种只知道存肉骨头,朋友来了就狂吠,强盗进门了就躲到一爆不知道守护主人的狗。

    钟进卫随着通政司的人一路前行,只见两边的大汉将军,个个人高马大,穿着明盔亮甲,一动不动的站着,气势非凡。哪像某些电视剧里面的大汗将军,个个歪瓜劣枣的,身上的衣服头盔还有歪的,简直丢死人了,真是,找群众演员也要注意形象啊。

    不过,这些大汗将军再好,也只是装点门面而已,临阵杀敌毫无用处。钟进卫想到这里,不由微微叹口气,咱国朝自古以来都是要面子的啊!

    太和殿之后,钟进卫并没有低头前行,而是边走边抬头打量着朝议盛况,没想又让他吃惊了。

    两旁侍立的文武百官,应该是文东武西,按照品级进行排列的吧。但现在不但队列歪来歪去,有的官员穿的还不是朝服,而是杂色衣服,系的也是杂色带。还能听见一些咳嗽声。晕,那个人在干嘛,还吐痰,胆子也太大了吧,还这么淡定。这,这是传说中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么?就是在国朝,这么重大的会议上也不会有人敢这么做吧!

    钟进卫一时无语,偏偏身处的环境告诉自己,现在就是在崇祯二年的早朝大会上。

    来到指定的地方后,钟进卫两手合于胸前,慢慢地双膝触地,最后上身匍匐在地,并用头叩触地面,行正式的“五拜三磕”之礼。说实话,钟进卫感到挺别扭的。但来到别人的地盘,这风俗也不得不遵从。钟进卫的处女拜就这么出去了。

    就在钟进卫进来的时候,殿上所有的人都在打量他。

    只见钟进卫中等身材,虽着杂色盘领衣,却干净整洁;头戴四方平定巾,双眼炯炯;神态自若,毫无战兢之意。

    众人心里复杂的随着钟进卫的走动行注目礼。要说这是一介草民,那是谁也不信的:那个草民能在第一次上朝堂,这么多高官围观下,还如此自若的。可要说钟进卫真是神仙下凡,那也没和正常人有啥区别啊!

    钟进卫行礼完毕后,在崇祯皇帝御座左侧的翰林学士宣读了之前所定封赏的圣旨。只是和之前有点不同的是,圣旨中加了因钟进卫见识博闻,充日讲官,备圣上咨询。

    钟进卫再次谢恩后准备下去,这个时候,有人跳出来了。

    只见来人身穿青袍,手持槐木笏,说道:“且慢!”

    “臣已六十有片年老体衰,老眼昏花,最近常常白日瞌睡,精神不济,臣已不能为陛下分忧,这是臣的辞呈,望准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一听内阁首辅韩爌说要告老还乡,所有的人马上把注意力集中了起来,不再关注钟进卫的八卦,也不再议论高捷的破事。

    崇祯皇帝接过转递过来的辞呈后,翻开假装看了看,然后关切的说道:“阁老可否回去休息几日,身体好转后再来当值?”

    “臣知自家身子,却已不能理事了。望陛下恩准。”

    崇祯皇帝也就不再客套了,直接说道:“如若阁老归去,内阁就少一辅臣,阁老可有中意之人推荐?”

    圣上是让自己来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啊,的话一出口,还不被那些有意内阁的人给恨死。不过昨日已经议定了,为了自己的身家,就只有配合崇祯皇帝了。

    想到这里,转身看了看在下侧做菩萨状的温体仁后,回奏道:“陛下,臣以为礼部尚书温体仁,清廉自律,才智敏捷,敢做敢为,能当大任。”

    大殿一下就嗡嗡的响成一片,这韩爌什么时候跟温体仁混到一块去了,前些日子还暗示温体仁这个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要排挤掉他,怎么一眨眼就变了。

    崇祯皇帝想着快刀斩乱麻,赶紧说道:“温卿也有救驾之功,朕一直未赏,今首辅荐其入阁,诸臣工可有异议?”

    吏部给事中,也是韩爌的门生,昨晚为了顺利脱身,特意事先和自己的学生有过沟通,现在第一时间闪身出来道:“首辅所言极是,臣附议。”

    群臣一下被打个措施不及,连忙互相沟通了起来,底下又响起了嗡嗡声。

    崇祯皇帝不得不提高音量道:“如果哪位觉得自己比温体仁还清廉自律的,不妨站出来,朕会考虑两者择一,内阁。”

    这么一下,所有的人都闭嘴了,温体仁的清苦是众所周知的,但没有一个人学他,那是自讨苦吃,堂堂一个部堂,还不如一个商人活的舒服。

    崇祯皇帝见一时没有人出来反对,忙又赶紧说道:“礼部尚书温体仁出班。”

    “臣在。”

    “你可愿意入阁替朕分忧?”

    “听凭陛下吩咐。”

    “好,朕提你为东阁大学士,助朕理事。”

    然后赶紧宣布散朝,走人。

    再说钟进卫谢恩出来,忽然不知道去哪里了,现在当了中兴伯了,身体也大好了,不能再住原来那偏殿了,但北京城里没房啊,不说现在北京的房价到底有多便宜,就是再便宜好像自己也买不起,因为自己一个铜板都没有,随身携带来的一点人民币,别人怕是不会认吧。这段时间在宫里白吃白住倒还好,现在,,难道,难道要一文钱难死英雄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