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有失国体

第十章 文 / 天如玉

    合浦郡中天气反反复复,刚晴了没几天又开始落雨。应璟的旧伤也跟着继续折腾,和谈的事也给搁了下来。

    没几日郡守来报,东夷国君总算到了,刚登上渡口。

    应璟料想他一国之君,至少也会摆摆谱,不会太快谈事,便继续心安理得地养伤,哪知第二日就有下人来报,国君领着使臣亲自来造访,说要探望他的伤情。

    荀绍自那日信函一事后好几日都没在应璟跟前走动,今日东夷国君前来,她这个“未来皇后”却是不得不现身了。

    东夷国君看上去三十出头,相貌堂堂,只是身材有些矮小。双方在书房中落座,他立即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话,旁边的使臣用心记下,又向应璟转达:“我国陛下说东夷距离晋国路途遥远,此次有劳二位前来合浦相见,实在惭愧。若有机会,我国陛下也很希望前往洛阳看一看中原的风土人情。”

    应璟身子微微斜倚着,腿上搭着条雪白的狐皮,闻言微微笑道:“只要是做客,我国自然欢迎之至。”

    东夷国君听完转达只是笑,看起来温文无害,接着又命人奉上厚礼,开始关心应璟的伤势,甚至连荀绍也有礼物。

    可惜荀绍昨日就在东夷使臣跟前摆出了“恶毒正宫”的架势,今日也要继续保持,即使答谢时也冷着张脸。

    坐了一会儿,还以为对方就要就此告辞,哪知国君竟然就着上次没谈完吊件就要继续和谈。

    应璟猜想他们是对之前的结果不满意,所以也不给他时间准备,只怕还是要钻空子。但对方毕竟竖君,不好拂了面子,他也只有集中精神听使臣转述条件。

    东夷国君的意思是,东夷只是海岛之国,晋国要求的赔款数额太大,实在难以支付。但他们也不是不给,只是希望能将时间宽限一下,他们先支付一半,剩下的一半过十年后连本带利一起奉上。

    应璟的手指轻轻抚着狐皮,沉默许久才道:“我们中原有句老话叫做量力而行,所以我们晋国自知以往战乱频仍,国家艰难,至今便甚少再动干戈。国君口口声声说东夷海岛之国,那当初又何必做出沿海生乱,扰我民生之事?刚才本侯也说的很清楚了,我们晋国也很不容易,说白了也需要钱,所以对于宽限时间一事,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东夷使臣眉头皱得似打了结的绳,低头在国君耳边一五一十转告了一番,对方脸色也是不佳,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最终起身告辞便走了,说要回去再思考一下,回头便给答复。

    荀绍目送二人出了书房,转头问应璟:“你断了他们最后一条后路,他们会不会拼死一搏?”

    “所以我才叫一统去调兵啊,东夷狡诈,不得不防。”应璟捶着腿,看向她道:“我还以为你刚才会劝我答应他们呢,身边跟着个女子,办事的时候总担心会有人妇人之仁。”

    荀绍冷嗤:“卧薪尝胆的故事我还是知道的,若是给了东夷喘息之机,这十年只怕他们要以此巨债为国耻来激励百姓,反而更有斗志,岂不是给十年后埋了隐患?”

    应璟点头:“还好,大事上面你不傻。”

    荀绍蹙眉:“难道我其他事情就傻吗?”

    应璟闭目养神,懒得作答。

    午间太阳乍出,到了晚上竟还出了星星。吃完了饭,荀绍闲得无聊,拎了壶风酒爬去屋顶上吹冷风豪饮,心里还在琢磨着白日里东夷国君造访的事。

    以他们的国力,除非是想自取灭亡,再开战是不太可能的了,所以应璟调兵也就只是防范一下,震慑震慑对方,肯定派不上用场,所以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回都了吧。

    半壶酒下了肚,身心舒畅,她仰躺下来,手枕在脑后,望着天上稀疏的星辰。不远处传来悠扬箫声,沉沉婉转,暗含萧瑟,在这秋夜里听来,忽然叫她想起西北军中岁月。

    戎马关山月,倥偬少年行……

    听得好好的,荀绍人忽然一惊,翻身坐起,感到已有人从走廊快速跑过去,脚步又轻又浅,显然是身怀武艺。

    她连忙跃下去,只看到黑影一闪,朝后方掠去,立即追上去。

    此番受挫,对方自然也不想再逗留,当日便乘船走了。

    他们一赚荀绍觉得自己也能回都了,心情大好。

    谁知应璟却不急,他腿脚刚恢复,这几日四处溜达,像是要把这段时间没走到的路都给补回来。

    好几次见到他,荀绍都想提醒他一句该回去了,可又怕他故意跟自己对着干,硬是忍耐着没做声。

    直到过了七日,应璟一早下了命令,吩咐收拾东西,启程回都。

    荀绍动作奇快,心更是早一步就飞回洛阳了。

    竹秀一边收拾一边叹气,这个不经人事的木头,怎么不多留几天呢!

    回去时与大部队一起,总算是替天子出行的阵仗了,浩浩荡荡,沿途叫人奔走围观。

    郡守带着人亲自将众人送出城门,荀绍看着他一直阴笑,笑完又跨马去车边揭了窗格上的帘子朝车内的应璟笑,后者频频点头:“会处理他,一定会处理,放心。”

    出城门往西行了三十里,忽然所有人停下,应璟自车中走出,问一个侍卫道:“一统人该回来了吧?”

    正说着,范一统从远处驰马而来,荀绍这才想起之前启程没见到他。

    范一统到了跟前,朝应璟行礼道:“公子,都已准备好,现在即可去含光寺。”

    应璟道:“那就走吧。”

    荀绍讶异道:“怎么,你还要去逛寺庙?”

    “是啊,三妙之一,岂能不去?你要不要一起去?”

    荀绍只对酒有兴趣,刚要,竹秀过来怂恿道:“去吧去吧,我也想去看看汉家的寺庙呢。”

    “无趣。”话虽这么说,荀绍向来迁就竹秀,到底还是去了。

    含光寺在山上,好在山势不陡,山道也开得宽阔,马车一路行驰上去,毫无阻碍。

    已是傍晚,秋阳疏懒,风过微凉。荀绍依旧没什么兴致,下了车走在最后,抬头却见应璟走得很快,已经进了寺门。

    寺庙中一个香客都没有,更有重兵把守。一个中年女尼率领弟子们出来将众人迎去大殿,荀绍才知道这里是个尼姑庵。

    几人大眼瞪小眼在殿中站了一会儿,有阵急促的脚步声自外而来,荀绍转头看去,进来几个年轻女尼,为首之人虽身着僧衣却未剃度,盘发戴帽,容颜娇丽,快步走到应璟跟前,欣喜道:“子岸,你来接我了吗?”

    应璟行了一礼:“是,公主在此为先帝守孝两载,是时候回都了。”

    女子眼中盈盈含泪:“满朝之中,也就只有你还记着我了。”

    荀绍在旁边看了好一会儿,总算想起来了,当朝只有一个公主,就是先帝胞妹永安公主,难怪回都后一直没见着,原来是在此为先帝吃斋守孝。

    竹秀从旁边幽幽冒出来,戳戳她的胳膊:“看来你得打儿精神了。”

    “啊?”她莫名其妙。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