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袁氏三国

第九十五章 文 / 宁辰2008

    袁斌领了圣旨,回到府邸,随后召来百官,准备托以国事。

    原来奠子刘协被曹杀害了,袁斌立赵王刘彭祖之后的刘孝为新天子。新朝新气象,新皇新臣子,原来忠于朝廷的旧臣,都被曹杀害了,袁斌在邺城新立朝廷,自然也要选出新的三公九卿来。

    本来三公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卢植、皇甫嵩、朱儁,忠于汉朝的官员中,以三人声望最隆,可惜三人已经先后谢世了。袁斌为了装点新建的朝廷,以被董卓罢免的前太尉黄琬、前司空荀爽(荀彧族叔,荀攸叔祖)、前尚书仆射士孙瑞三人为新的三公。

    三公虽为汉朝最尊贵的官职,但是经过袁斌的官制改革,三公已经成了徒有虚名的闲职了,所以袁斌敢放心大胆的将三公这样的官职赐予那些忠于汉朝的大臣们。袁斌自己得到了实惠,把一些虚名让给别人又有何妨?

    这样一来,在邺城的朝廷仍然延用汉制的“三公九卿”制,而袁斌自己的幕府则是任用“六部”制。

    袁斌先召来了黄琬等人,对着他们道:“三位大人身居‘三公’要职,位高权重,如今天下未靖,曹等贼流毒一方,诸公任重而道远。本将将要征讨曹贼,不能在天子左右辅佐,朝事就托与诸位大人了。”

    黄琬等人经过董卓乱政的事后,本来都心灰意冷,想要归隐田园,终老一生的。没想到,又被袁斌派人找来,重新穿上官服,真有再世为人的感觉。

    面对袁斌把治理国家的大事托付给他们,黄琬等人心中十分感动,发誓一定要治理好国家,让袁大将军没有后顾之忧,能专心消灭叛贼,希望能再造国家,重兴汉室,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名臣。

    黄琬等人走后,袁斌又召来了六部尚书,虽然他们的官职等级比三公要低很多,但他们实际纵着朝廷的全部政事,而且他们都是袁斌的心腹,所以整个朝廷还是变相掌握在袁斌的手中,但是他却不像曹那样,会得到“专权、欺君”的骂名。

    袁斌安排好后方的事务之后,再次返回许县,准备组织攻打曹的相关事宜。但是由于袁斌刚刚远征塞外回军,士卒还很疲劳,所以袁斌只是修整士卒,并没有马上进攻曹,这就给了曹喘息之机。

    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计铂派简雍去汉中游说。

    从事王累(字士积)道:“主公勿忧,今本州大将张任(字承载)文武双全,可派其至西充守御,以退来兵。”

    刘璋忙道:“好,好,可派牙门将军张任去西充御敌,一应军中所需之物,不可有缺。”

    张任领命,点兵出发。随后谋士郑度(字子思)道:“主公,可用‘坚壁清野’之法,将西充、巴西一带的百姓迁入内地,将附近的粮食作物全部烧毁,不让一丝一毫落入敌人之手,这样一来张鲁军补给困难,肯定会退兵的,到时候,再让张任衔尾追击,可获全胜。”

    班中的谋士法正(字孝直)眼珠连转几圈,出班道:“主公,郑子思之计虽妙,但旷日持久,收效甚微,某有一计,可立破张卫数万大军。”

    刘璋大喜道:“孝直有何妙计,可速讲来?”

    法正道:“荆州牧刘备是主公的同宗,如今占据荆襄九郡,带甲十余万,又有天下闻名的武将关羽、张飞相助,主公何不向此人求援。彼若带兵来援,必能消灭张鲁兵马,岂不妙哉?”

    司马黄权(字公衡)道:“不可,不可,昔日大将军何进谋诛宦逆,召外臣入京,遂有董卓之祸。若是刘备入川,消灭张鲁之后,再乘隙南下,则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也,如之奈何?”

    法正反驳道:“非也,非也,昔日何进欲诛宫内数百阉宦,引外臣入京,是其失铂今张卫数万大军岂是区区数百阉宦可比?主公可速决之。”

    刘璋用力一拍面前的几案,道:“众臣休争,我意已决,先父创下的基业,不能丢弃,就依法孝直之言,向刘备求援。孝直,谁可为使?”

    法正大喜道:“主公,孟达(字子庆)可以为使。”

    刘璋点头道:“甚善,就让孟子庆为使,去荆州迎刘皇叔入川。”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