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公元1282

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始 完 文 / 陳家公子

    王德這個時候算的上是意氣風發,流求的事業是蒸蒸日上,若不是當日听取林文之言,此刻自己說不得還窩在大墜島上,時時刻刻受著蒙古人的威脅,今日之風光,雖然恢復中土的誓言如今還沒什麼影兒,可是一地為尊的感覺很是好。

    許弘文今日一大早便來見自己,王德卻也不知曉是是什麼事情,對于自己這個智囊自己還是滿意的很,儼然如左右手,今日之流求對于王德最不可失去的便是許弘文,林文對流求雖然有著極大的貢獻,但是卻非不可缺,對于王德來說,林文雖然提出了些極好的建議,可是在王德的眼里,不會武功,不會文章的林文算不得是什麼大才,最多如漢之陳平一般的人物,會些奇謀詭道,上不得真正的大太面,而許弘文對自己卻如漢之蕭何。

    對于許弘文,王德是尊敬的很,林文能在外邊獨當一面,那是王德不是離開其不行,但是許弘文,王德卻是放他不得。政務非其所長,流求說小也不小,治理起來不是那麼的容易,暗殺出身的王德沒有天生的本事自然而然的會治理一方的本事,只有依仗許弘文,而許弘文確實也把六求治理的緊緊有條,讓王德沒有那麼多的心思可,這讓王德如何離開的了許弘文。

    許弘文一大早就高興的很,昨晚可以說是簡直沒有睡好覺,林文漏夜而來,與許弘文密談幾個時辰,林文走後,許弘文意氣風發,簡直如新生一般,天未亮便起來,在房中來回走動,似乎心急不已亮,便徑直奔往王德府邸。

    許弘文在做一件自己覺得神聖無比的事情,這件事情似乎關系著流求的蒼生,關乎著流求的命脈,關乎著流求的起運,為聖人做事情,許弘文如何不澎湃?

    “先生所謂何事?”許弘文雖然已然身局高位,卻依然被王德稱呼為先生,王德是尊敬之稱呼。

    許弘文定定神色道“學生奏請開科舉。”

    “哦?”王德一時間並沒有反映過來,王德走的甚至不是傳統的武舉路犀根本是野路子出生,若是在大宋朝廷還在的時候這個出身根本就是上不得台面的,就如那狄青一般,平生前後二十五戰,以皇佑五年正月十五夜襲昆侖關最著名。以功升樞密副使。屹立于武將之顛。卻備受朝廷猜忌,導致最後郁郁而終。韓琦在其面前公然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他不堪韓琦的欺負,每說︰“韓樞;密功業官職與我一般,我少一進士及第耳。”在宋代重文輕武的積習之下,文臣是很瞧不起武臣的。宋真宗時,善弓矢美儀彩的詞臣陳堯咨,曾打算應真宗之命,改授武職和契丹的使者比射。堯咨的母親知道了,大為生氣,用打堯咨說︰“汝策名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為名臣,汝欲叨竊厚祿,貽羞閥閱,忍乎!?”堯咨也就不敢應命了。改授武職,就算有辱門第,這種家庭教育,在宋代大概是很普遍的。國家社會家庭都重文輕武,文臣如何不氣焰萬丈呢?

    王德這種路數出生的人,又在這個年代,對于當年的那些事情已然很模糊了,開科取士王德如何有這種概念?想都沒有想過。

    許弘文自然仕不上自家老板的茫然,口若懸河的道“聖人傳道得以教化天下,歷朝歷代莫不尊崇聖人之道,開科取士為朝廷選拔棟梁之才,收攏天下英雄為已用,是歷來帝王之術。流求初定,百廢待興,開科取士為安定流求之第一步,太祖立國,首當其沖就是開科取士,天下士人莫不歸心,流求乃大宋之延續,怎能不行此之道?流求十數萬軍民之心如何安,我等不是海盜流寇,而是代表大宋之正統政權。”

    王德對什麼前面的話不是很上心,不過一句正統卻深深觸動了其心。王德雖然不是文人卻也不是什麼都不知曉的弄臣,大特務頭子還是知曉很多事情,他當然知曉當年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而又有才干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于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

    天下士人從此都為皇帝之親信,三百年來都是如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