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章:夜色道旁蓑衣客 文 / 妙手空空
江夏考虑得很清楚。现在的情况是,林傲和程泗阳等人,遇到了一群武艺高强的敌手,这帮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将众人制服,然后押着他们一路往西去了。
毫无疑问的是,这群人肯定也是邪火派的爪牙。让江夏略感惊讶的是,邪火派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结如此众多的人手,并且还能准确的找到众人的踪迹。由此观之,自己这初入江湖的第一个对手,还真不是泛泛之辈。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群人数目众多,此时虽然已经远去多时,但江夏相信,自己沿途仔细打听,一定能牢牢的跟住他们的踪迹,只要是日夜兼程,便能追赶得上。
他把这样的想法告诉了林芷兰和小虎妞,二女对此倒是毫无异义。三人策马疾行,沿着官道一路向西。
宽阔的官道平坦顺畅,沿路的商旅路人为数不少。江夏他们的追赶旅程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认定了目标的行进方向,他也就没有耽误时间,跑去询问路人。
可是眼看天色渐黑,前方官道依旧是看不到尽头,更看不到一个像样的村镇,到这个时候,三人都有些心虚了。
趁着路边有条小河,他们短暂的下马,让马儿痛快的补充水分。三人借机与同在此饮马的路人攀谈,询问他们有没有见到过那样的一大队人马。
然而众人的回答,却让江夏等人失望不已。他们无一例外,面对三人的问题,都是说不,说是在官道上走了一整天,根本就没见过什么百十来人的骑行队伍!
一个人说没看见,倒还正常,可一连问了一二十人,他们却都说自己不曾见过,这就有些让人生疑了。
三人悻悻的碰头,互相通报了探听的结果后,大眼瞪小眼,都是纳闷不已。
“林姑娘,你确定当时是看着他们一路往西了?”江夏问道。
林芷兰十分肯定的点点头:“不错,这帮人声势浩大,我不可能错把其它行人当成他们啊!”
小虎妞见到江夏怀疑自己主子,连忙辩解道:“咱们赶了大半天的路,连个影儿也没见着,我看哪,人家多半是中途改道了!你这个自作聪明的,为什么不早些询问路人呢?”
“我……”这一句有些强词夺理的诘问,反倒让江夏一时有些语塞。
反倒是林芷兰出来帮他解围,她轻轻的在小虎妞额上敲了一下,道:“你这丫头!这一路上我都仔细看过了,官道两侧,根本就没有像样的道路!那帮人这么多人马,若是要走那些泥泞小路,倒显得不合他们的风格了!”
江夏奇道:“哦?这帮人是什么风格?请林姑娘赐教。”
林芷兰听出了一丝嘲弄的语气,白了他一眼,答道:“他们敢这么多人一同行动,那就摆明了根本就不怕人家注意到!如果都这样有恃无恐了,还要走那些偏僻小道,这岂不是不合他们的风格么?”
江夏点了点头:“此话有理。”
林芷兰倍受鼓舞,继续分析道:“我看,他们多半是在沿路威胁路人,不让他们向咱们这样到听着提供情报!”
江夏下了马来,冲那人抱拳行了个礼,笑道:“多谢大哥了。小弟有一事,想向大哥打听打听……”
那路人约莫三十来岁,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看上去有些怪怪的。木讷的脸上,看不出一丝一毫的表情来,仿佛是个木头人。
听到江夏客客气气的发问,他点了点头,沙哑的嗓子问道:“请问吧。”
“敢问大哥这一路行来,走了多久了?”江夏第一步要做的,是要保证此人遇见过那队人马。
那蓑衣客毫不犹豫的答道:“我已经走了一整天了。阁下问这个,却是为何?”
江夏呵呵一笑,道:“不知大哥这一天之中,有没有见到过齐行的一百来号人马?”
蓑衣客一怔,这表情让江夏很准确的捕捉到了。江夏此时几乎可以肯定,此人曾经见过。按理说来,此人在官道上走了一整天,也当如此。
所以此时必要的开导安慰便必不可少了。一旁的林芷兰插话道:“这位大哥请放心,我们不是坏人。探听那帮人的行踪,其实是为了救人。如果他们曾经威胁过阁下,还请阁下放心,我们不会透露阁下半点消息。”
小虎妞也急了,帮腔道:“是啊大叔!您就告诉咱们吧!我们已经追他们大半天了……”言语之间,倍显焦急。
那蓑衣客干笑了两声,迟疑道:“你们所说……都是真的?”
江夏干脆的答道:“千真万确啊!还望大哥相助!此番恩情,咱们没齿难忘!”
“不敢当!”蓑衣客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重重稻了口气后,低声说道,“你们这一路行来,可曾看到一条通往西南的岔路?”
三人均是眼前一亮,齐齐点头称是。
蓑衣客续道:“据我所知,沿那岔路……你们骑马,顶多到天亮的时候,便可到达沙海郡。那里是苍翠关南边的流沙坳,常年有沙盗活动。你们所说的那队人马,多半是从那儿出来,到孟西郡打家劫舍的沙盗啊!我傍晚的时候,便见到他们进了那岔路啦!”
江夏闻言大喜,因为他早就知道,邪火派在大真国境内活动,多半是和沙盗们有关联。此时若是他们抓走了程泗阳和林傲等人,那前往沙盗出没的地域,便再正常不过了。而他们若是沿着官道前往苍翠关,这么多人马,无异于自投罗网,苍翠关的守备军,那可不是吃素的。
“多谢阁下了!”江夏行礼道谢,翻身上马,对林芷兰和小虎妞使个眼色,三人调转马头,原路折回。
那蓑衣客伫立原地,望着三人远去,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有些懊恼稻道:“自作聪明,反陷人于险境啊!不行,我得前去搭把手!”
话音未落,此人轻踩步点,大开大合的几个起落,跟着江夏等人的行迹,同样往东返去……
夜色中,江夏伴同二女探听完情报,倍感侥幸的骑马返回,终于来到了那条岔路口。三人不做停顿,大声叱马,踏上了一条前路未明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