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纺织霸主

第五十三章 棉纺大纺车 文 / 我是百脑汇

    杨邵文睡完一觉醒来,全身又充满了干劲,将昨天的灰心丧气丢掉了脑后。

    袁宝山说的情况,只是为他研制手工纺织机具增加了一些困难和约束,也能促使他考虑问题更加全面,但这并不代表这条路就完全走不通。袁宝山也说了,只要研制的手工机具能够体现出比家庭副业所用的机具非常明显的效率优势,开手工棉纺织工场未必就不可行。

    他一大早起来,便带着杨玉华去袁慧清家里蹭早饭。自从将自己弟弟妹妹送到袁慧清家寄养后,杨邵文为了图省事,和杨玉华三天两头过去蹭吃蹭喝。

    来到袁慧清家,老爷子袁宝山也在,正坐在桌旁准备喝粥。身边坐着邵明、邵宽和香香等人,正将老爷子逗得哈哈大笑。袁慧清则在一旁给众人张罗碗筷、饭菜。

    袁宝山是昨天在南丫镇呆的晚了,便在自己女儿家留宿一宿。

    看见老爷子在,杨邵文有些不好意思。“袁老早啊!清姨做饭手艺很不错,我这人脸皮厚,就经常过来解解馋!”

    “呵呵,小清一个人在家也太孤单。她昨天就跟我说,有你们这些小辈叨唠,她反而更加开心!”袁宝山来南丫镇,一个目的也是想看看袁慧清。自己女儿原本就寡居多年,相依为命的外孙女前几天也离家出赚他对女儿实在担心。如今看到她照顾着三个小孩,家里热闹喧嚣的样子,袁宝山反而放心不少。

    “邵文,看你模样,精神比昨天好了不少啊?”

    “嗯,一觉睡醒,我又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当初研制出手拉机后,也遇到不少推广的困难,但我们还是想出了家庭代工制的解决办法。所以啊,只要研制的机器设备足够出色,总归是有办法推广下去的。”

    袁宝山听了后,感觉欣慰。“是嘛。我跟你说这些,根本的还是想让你在研制过程中少走点弯路,可不是来打击你的。我昨天在你的工场里看你研制珍妮机,倒是对我有了点启发,说不得还真能研制出比较先进的纺纱设备。”

    “噢!”杨邵文来了兴致,袁宝山是个言之有物的人,他说有谱的事情,一定有很大的可行性。

    袁宝山眼尖,发现了几根圆柱形木质零件,问杨邵文有什么用的。

    “这是罗拉装置,英文roller的翻译语。”(罗拉纺纱,由怀特与保罗发明,是现代纺纱机械的重要组成结构。其出现的年月还在珍妮纺纱之前,只是当时并没引起太大的反响。)

    罗拉纺纱,这是杨邵文这段时间研究的一个课题。他听人介绍,上海那边的机器纺纱机大都有这种装置。杨邵文根据别人的模糊解释,而英文roller差不多就是“辊”的意思。自己稍一琢磨,也就明白了它的机理。他让工匠打造了一套木质罗拉装置,希望能用在手工纺纱机中。只是木质结构实在不敷使用,钢铁结构又很不经济,慢慢也放弃了这套结构。

    袁宝山也是个出色的匠人,听杨邵文一解释,也就明白了原理。

    “我改造大纺车的思路是模仿手摇单锭棉纺车的纺纱动作制成。这罗拉纺纱的原理应该是与足踏棉纺车的动作相同。前后两对罗拉正相当于纺工左右双手的手指。纺工靠双手的距离来抽绪。在罗拉纺机中棉纱由每对罗拉之间的夹缝中通过,形同两指夹值棉条,前后两对罗拉的旋转速度不同,因而将棉绪抽长。”

    “是的,确实就是这么个原理!”

    杨邵文见袁宝山若有所思的模样,知道他又在考虑这种方案的可行性了。“袁老,咱们还是继续研究大纺车吧,罗拉纺纱我已经放弃了!”

    “为什么?以我的理解,这个罗拉纺织应该能更准确的控制拉伸倍数,纺成的纱线应该能更加均匀!”

    “它能纺出更好的纱是肯定的。只是要制造出合格碟制罗拉装置并非易事,我用木质结构又不能满足要求。这罗拉结构怕是不适合用在手工机具上的。”

    听他如此解释,袁宝山也就没再说什么。他自己也知道机器的制造成本从来都是很的因素。当下便也不再多说。

    接下来的几天,杨邵文与袁宝山两人根据《农书》上对大纺车的记载,结合横木结构,研制适用与棉纺的多锭大纺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