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之紡織霸主

第四十二章 同行慌了 文 / 我是百腦匯

    近萬織戶!整個武進縣從事紡織的農戶大約在4萬戶左右,這意味著楊氏布業公司掌握了武進縣兩成以上的土布來源(當然,楊氏公司的貨源中有部分是來自鄰近縣市)。

    從布匹數量上比較,這個規模更加驚人。按照這些織戶每年織布10個月(扣除農忙時節),每月平均40匹新土布的水平,楊氏布業公司掌握的布源每年在400萬匹新土布左右,折合成舊土布的數量則在600萬匹左右。在以前,這是整個武進縣全年的土布產量。

    用手拉機和機紗織新土布,比用土紗和投梭機織的舊土布,效率提高了五六倍。

    楊氏布業公司的發展是如何側目,不由得不引起同行的驚懼。他們或許不知道楊氏布行具體的經營數字,但他們知道手拉機、知道家庭代工模式,更知道這兩樣東西在本地的織戶中是如何的受歡迎。他們是商人,他們都有敏銳的直覺,他們知道,自己這次遇上大麻煩了。

    鄉鎮的花紗布店感受最直接,它們經營的棉花土布業務幾乎是以每天都能看到的速度在萎縮,這種萎縮似乎看不到盡頭。就是離這些花紗布店不遠的織戶,如今也是翹首盼著楊氏布業公司的辦事員能快點過來與他們簽代工協議。有些織戶,哪怕是村中沒有河道相通,他們現在也願意走上幾里路與楊氏布業的船隊做交易。

    那個家庭代工協議可真是可惡,農戶一旦簽了協議,他們花紗布店就徹底沒希望從這些農戶中收到任何土布了。這些花紗布店實力微弱,沒有任何抵抗之力,只能看著花紗布業務走向死亡。好在,他們大多都是兼營,靠著零售日雜貨還能維持。

    武進的布行也是受創嚴重。幾天前,就有一家成立沒兩年的廣和布行倒閉了。不過好歹,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有一定的實力,勉強還能經營一段時間。但很明顯,他們已經坐不住了,開始思索應對之策。

    在周恆源的後花園,聚集了七八家本地布行的老板。除了盧廣勝的廣昌隆,武進縣有點實力的布行都在這里了。很明顯,他們是要背著布業公會的會長開一個秘密會議。

    “日子難過啊,各位老板!我的義隆布行貨源緊張的很,的花紗布店都收不上布,再這麼下去,我的義隆布行離死也就不遠了!”

    “可不是嗎,昨天,廣和布行就倒了!畢竟小布行底子薄不經折騰啊!”

    說起廣和布行的倒閉,在座的布行東家不勝唏噓,心有戚戚然!

    “是啊,在家庭代工模式下,我們以後是越來越不可能從農戶手中收到土布了。要想有貨源,我們就必須向楊氏布業一樣,手中掌握一定的代工織戶資源。”

    義隆布行的胡老板有些為難道︰“說的是不錯的,咱們收布環節,也多了一個流通環節的利潤。可是要想建立自己的收貨渠道,這又是一筆投入,以我們目前的處境,實在有些困難!”

    知道該怎麼做是一回事,但能不能做是另一回事。他們以前光是營運土布的批發買賣,就少不了錢莊票號等金融機構的周轉,而在如今經營困難的情況下,要開闢一項新業務談何容易。

    一時間,眾人開始沉默下來。

    有人道︰“按說最著急的應該是本地那幾家花號,楊邵文引進的機紗規模越來越大,這是把他們往死路上逼啊!尤其那永進花號的裴永進看起來可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人,他就能咽下這口氣?”

    自己想不到什麼解決辦法,在座的不少人就希望能有別人出手,幫他們除掉楊邵文這個禍害。

    “裴永進,我看啊,也就是表面挺橫的一個人,其實也是個軟腳蝦。那楊邵文如此進逼,這都快過去大半年了,也沒見他出來放個屁!”

    周恆源回道︰“大家也別去指望裴永進出頭,人家現在已經找到新的門路了。”

    他雖然以前是楊邵文的最大合作伙伴,但更是個純粹的商人。誰要是與他的買賣過不去,他會第一時間除之而後快。眼看這楊氏布行不僅沒有被行會封殺給絞死,反而越發變得茁壯強大,對他的傳統布行造成了經營壓力,他哪里還有對楊邵文客氣。早在這之前,他便與裴永進有過聯系,希望能聯合這個強大的盟友,給楊邵文的布行來點狠辣的手段。不料那裴永進雖然也忌恨楊邵文,但卻沒什麼興趣采取過激手段。原因就在于,他已經為他的買賣找到了新出路,沒必要與楊邵文生死相斗。

    無奈何下,周恆源才退而求其次,聯合這些實力相對一般的布行老板商討應對之策。

    “什麼門路?”眾人問道。

    “日本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