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之紡織霸主

第二十六章 機紗西來 文 / 我是百腦匯

    第一個月能順利盈利,楊邵文的三十多個員工也大松一口氣。

    他們來到楊氏花紗布行,大多是看在那頗為豐厚的工錢份上。但來到楊浦村,看到楊邵文布行的場面後,都不禁心中打鼓。對楊邵文的實力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很害怕拿不到工錢。布行如今開局順利,那就意味著他們在楊記花紗布行的飯碗那是端穩了。

    “邵文,實在想不到啊,這區區幾條船,就能有如此收益!”這一個月都在給船隊進棉花售土布的盧佟海對楊邵文的布行擁有如此大的潛力,顯然非常驚訝。他雖然不怎麼關心家里的生意,但好歹是在布行長大的,這一行的基本情況多多少少都有了解。

    他們家的廣昌隆布行,一年收80萬匹土布,是武進縣同行中的翹楚。而楊邵文的小布行以第一個月的經營情況估計,一年收個20萬匹布完全有可能。要知道,楊邵文的小布行才剛剛建立,而他們家的廣昌隆那是苦心經營幾十年的結果。而且,因為廣昌隆做的是土布批發生意,每匹布大約只賺個2分錢,還不如楊邵文的買賣利潤率高。

    盧佟海對楊邵文的經商能力刮目相看。無論如何,楊邵文在武進縣的土布買賣上,算得上是一個商業奇才了。他知道,楊氏花紗布行之所以這般成功,一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二是楊邵文在這個商業模式下的精耕細作。包括開闢新客戶時的促銷、新船路線的合理規劃、織布生產情況的合理掌握以及布紗分工措施的推廣等,這些內容,楊邵文在培訓新員工時都給他們講過的,當時底下的員工還沒太大的感覺,也就拭且一听罷了。直到他們正在下鄉去收布了,才知道這些措施特別的有針對性。

    “邵文,這麼看來,我們以後的交易量還會增加不少。或許我應該到花號那里要點進貨的折扣了,我們的布業也不能只售給恆源泰一家,這布一多,他們一家短時間內也拿不出多資金收購。”

    “沒問題,你的工作你自己安排!”楊邵文又補充一句︰“你們家廣昌隆不是全城最大的布行嗎,收我們這點土布應該不成問題。”

    “才不會去求我們家那老頭子!”盧佟海有些賭氣的回道。“當然,他要是求我售布,那就另當別論。老頭子不通事理,我這個做兒子的也沒必要跟著犯渾!”

    楊邵文搖,對他們的父子關系實在有些撓頭,兩父子搞得跟仇人似的。他估摸著,什麼時候給他們說和說和,總得讓他們兩父子解了心結才好。

    “邵文,我真要好好謝謝你。在你這里,活不錯,賺得也多。現在看來,我們這些殘兵敗將總算是解決了生計問題。”

    “呵呵,其他人或許是。你這個大布行的少爺卻是犯不著要在我這里討吃喝,你就甭矯情了!”

    “別總將我當廣昌隆的少爺。我早被家里人趕出來了,現在就是你楊邵文的伙計,一心一意在你楊老板這兒謀碗飯吃。”盧佟海表情嚴肅的糾正楊邵文的話,似乎真把自己當做楊氏花紗布行的伙計了。

    “這次帶回來一千斤紗,主要是身上帶的現金不多,要不然還能多帶點。”

    “一千斤?進價多少?”

    “3角5分,比本地還便宜一些!”

    3角5分?楊邵文倒吸一口涼氣。“你從哪里找的貨源?”

    “外地找的紗,你別把目光放在武進本地!”

    “外地我也找過。附近的江陰、溧陽、金壇等地的土紗都是3角6分的價格,而且量也不多。考慮到運輸的費用,我也就沒進外地紗。”

    “你再往南邊找找就會有收獲了。”盧佟海道︰“我這是從甦州太倉的疋頭鋪進的紗,運輸費人家負責。3角5分,怎麼樣,夠便宜吧?人家說了,只要有現金,紗要多少有多少!”

    楊邵文沒再多說,而是直接拿了些盧佟海買進的紗驗貨。價錢多,數量足,還幫助解決運貨,他唯一要擔心的就是紗的質量問題了。

    用肉眼觀察,紗的質地與本地用紗一樣,顯得有些粗疏,這是土布紗地點。條干均勻、棉結雜質很少,比之本地紗還要好不少。楊邵文再用手試試強度,紗堅韌有力,同樣比本地紗要好一些。他又隨機抽查了其他的面紗,質量都沒有任何問題。

    質量、價格、供應量,無論任何一方面,都優于本地紗,

    “為什麼?”

    盧佟海知道他要問的是什麼。“很簡單,因為這是機紗。確切的說,這是上海那邊進口的洋紗!甦州一帶的疋頭鋪也是從洋行那里買來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