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纺织霸主

第二十一章 客户黏度 文 / 我是百脑汇

    “李婶,我的建议,你应该专门管织布就行了!”

    在杭庙村,杨邵文一边与乡亲们做交易,一边向村民们兜售他的布纱分工计划。“李婶,你是杭庙村织布织的最快最好的,相对的,你纺纱的速度与其他人比起来就没有什么优势。你应该充分发挥你织布上的本领,这样才能赚得更多。”

    那叫李婶的农妇有些犹豫:“光织布,那纱从哪里来?我们用的纱都是要自己织的,能买纱的地方也不多。”

    杨邵文目前收上来的纱不多,大多是一些急着用钱或是家里没有织机的农户卖的,一般的农户并不专门卖纱。不过他也不认为这是什么问题。

    “纱我这里收上来的有一些,可以卖给你。李婶,你想啊,我让你专门织布,自然也会让一些纺纱纺的好的村民专门纺纱。我这里收上来的土纱会越来越多。你不需要担心纱的问题的!”

    李婶还是不敢轻易下决定,专门织布的好处她也是能想到的。可一直以来,她都是纺纱织布一条龙,骤然打破一直以来的习宫就需要面对风险。

    杨邵文也没去催她,而是向其他人继续游说。

    “周妈妈你纺纱纺得快,而且你们家的纺车最结实,织机则相对有些老旧,织布时经常断线。你应该专注于纺纱更为划算。”

    “乔大妈,你们家人丁稀少,加工棉花如果缺少人手帮忙的话,会非常吃亏。你应该专注于织布!”

    “于嫂,你家里人多,比较适合干纺纱。你可以和村里邻居做交换,将多余的织机交换别人的纺车。”

    杨邵文每去一个村,就去一个村动员,让他们进行布纱分工。当然,习惯一下子难改,也不是杨邵文说什么,村民们就一定会照做。不过他在这十里八乡行商几月,在村民们中的口碑不错,只要有那么几个人相信他的话,在他们尝到收入增加叼头后,其他村民自然会迎头跟进。

    杨邵宽很活泼,跟着大哥的驾船行商的这几天,每天能见到形形色色的人,这让他很兴奋,每天总是在杨邵文耳旁有说不完的话,诉说着自己看到的趣事。心中有什么疑问,从来也不会藏着掖着。

    “客户黏度?”

    “不错!”杨邵文有些得意的说道:“我费这么大一番唇舌,让村民们进行布纱分工,让村民们能多织的那点布,那是小意思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增加我们杨记花纱布店的用户黏度。简单的说,就是一旦与我们做过一次买卖,以后就再也离不开我们了。”

    杨邵文还是不忘引导自己弟弟开动脑筋:“邵宽,你想想,采取了新模式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或者说村民们最在乎的是什么?”

    “是土纱!无论是纺户还是织户,都很在意土纱的售卖与供应。”

    “是啊。村民们可以在自己村内调节土纱的供应,但也离不开我们这流动的杨记花纱布店的居中调节。而据我调查,普通的花纱布店是不愿收土纱的,更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村民们增加了对我们的依赖。”

    杨邵宽眼前一亮,果然如此。不过这还不是全部,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杨邵文正为他徐徐道来。

    “邵宽,你应该还要想想。实行新模式后,村民们手中积压的资金的变化。原来,一个熟练的织户,花2.5元买花,用2个月的时间织成15匹布,到乡镇售卖。如果她开始只做织布一项,他1个月就能织成30匹布,而这需要20斤土纱,每月需要7.5元的投入。如此一来,每月所积压的流动资金强度增加了数倍,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他们就需要更加频繁的出售土布以回笼资金,这样更不可能去附近乡镇售布了,只能依赖我们的船去上门收货。”

    杨邵宽已经被大哥说描绘的前景所惊呆,满脸红光。

    “大哥,你真是个奸商。村民们上了我们的船,就再也没机会下去了!”

    杨邵文有些生气的敲敲小的脑袋,有些不满道:“怎么说话呢,这么埋汰你大哥。咱们这是与织户们结成更为牢固更为和谐的客户关系!”

    光绪二十一年第二个月,杨邵文的这条船,月毛利飙升至51元。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