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贼猛

第六十七节 灭绝大哥 文 / 尉迟青云

    镇东大将军石勒是聪明人,绝对不跟实力较劲,打不过就赚找一个软柿子继续捏。于是,石勒转而南攻襄城(今河南襄城县),进驻于宛(今河南南阳市)的北山。

    在北山,石勒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在他的周围,率领流民起义的王如、侯脱、严嶷等江湖大佬咬得一塌糊涂,江汉间烽火燎原。

    石勒的突然出现,改变了这里的战略态势,引起了自号大将军王如的注意。王如和石勒一样,都是真正的草根,都以朝廷为敌,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双方结为兄弟。因为王如打算收买石勒,于是给石勒备了一份大礼,将侯脱军队的虚实告诉了石勒,一再强调,这小子是一个财主,家底厚的很。

    王如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小人,他割据了穰城(河南邓县),侯脱则据守宛城(今河南南阳),和严嶷互为犄角。双方地域接近,因此都想吃掉对方,可是谁也办不到。王如打算借石勒的手除掉侯脱,然后坐收渔人之利。

    石勒正愁自己的军队的给养供应不足,王如的大礼正对了石勒的胃口。立即令军士夜中吃饱饭,喂好马,鸡鸣时出发,天亮时直逼宛城的城门,立刻催动大军进攻,打得侯脱措手不及,很快就攻下宛城,杀死侯脱。

    在附近盘踞的另一个草根流氓严嶷听到了哥们危急的消息,马上带小弟救侯脱,来晚了一步,侯脱已败死。严嶷孤军深入,陷入了石勒的包围圈,因而降于石勒。

    石勒这一次没有优待俘虏,把严嶷五花大绑捆了送于刘聪,用实际行动告诉刘聪,老子又替你小子铲除了一个对手。

    自己的领导死于非命,这两伙草根流氓的队伍群龙无首。石勒出面连蒙带吓唬,轻描淡写的收买了人心,全部掌握了侯脱、严嶷的军队。

    由于军队的实力扩大,力量加强了,石勒的野心再一次膨胀,急欲寻找晋军主力决战。率领军队再一次南攻襄阳,转而攻陷江西(泛指汉、沔以东、淮水以南、长江以北这一带)壁垒三十余所,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新的小弟,然后还屯于襄城(今河南许昌)休整。

    王如看到石勒如愿以偿,实力异常强大,害怕他反客为主,成为自己的祸患,决定除掉他。因此派弟弟王璃率领骑兵二万五千,扛着大米和猪肉绊子,伪装前来犒军,实际上是想袭击石勒。

    石勒是什么人,一个天下最聪明的人,他怎么能够相信江湖义气那一套唬人的东西。王如的反常行动的后面,如果不是又一个诡计,那真的是见鬼了。因此他打开大门欢迎来访宅在城内埋伏好了伏兵,当即将王璃剁了。

    石勒虽然击败了王如,但他对这个阳奉阴违的小人十分的厌恶,不打算在这里继续玩了,于是,石勒又再回军到江西。

    石勒第一次转战和屯兵于江汉一带,从西晋永嘉四年十月到五年(公元310—311年)正月,在此地经过了三、四个月。江汉之间,向来是鱼米之乡,是成就事业的好地方,因此有了“雄据江汉之志。”并打算以此为根据地,挥师南下,夺取建康。

    不过,石勒的谋士,参军都尉张宾认为时机不对,硬来会适得其反,于是极力反对。没有想到,这一次张宾白忙了,石勒老板已经打定主意到建康旅游,看一看石头城的风景,这个想法如此强烈,因此不听。

    但是,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硬来往往会得不偿失。由于粮饷不继,军中又遇时疫流行,死伤大半,并且琅邪王司马睿又派兵前来抗击,石勒的小弟死了许多。事实教育了石勒,这才接受了张宾的建议,于永嘉五年正月,渡过沔水,攻据江夏(湖北云梦县)。又继续北上,攻杀后立的新蔡王司马确于南顿(河南项城县西),进占了许昌城

    当石勒第一次转战于江汉一带,招惹琅琊王司马睿的时候。在洛阳的西晋太傅东海王司马越,又耍开了手腕,把晋怀帝放到搁板上供起来,剥夺了发言权。自己成为一言堂堂主,专擅朝政,杀害异己,折腾的洛阳乌烟瘴气,最终搞得众叛亲离。但这小子是窝里横,欺负自家人有一套,对外来的侵略者却是怕得要死,听说匈奴汉军的主力正在前锋大都督呼延晏的率领下向洛阳开进,已经连胜十二场,三万晋军被杀,当时就懵了。考虑到洛阳已经是一座孤城,如果再待下去就成了待宰的王八。好汉不吃眼前亏,他就以讨伐石勒为借口溜之大吉,企图回到他的封国东海(山东郯城县北),凭借坚城高垒做一个富家翁。

    东海王司马越打定了逃跑的主意,因此,在匈奴大军高歌猛进,挺进中原,将要对洛阳进攻的关键时刻,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十一月,留下小弟何伦带着几个人照顾家属。自己冒着漫天风雪,率领甲士四万余人,以及王公卿士等大批人员,离开洛阳,经过许昌,进屯于项城(河南沈丘县南)。

    看到东海王司马越临阵脱逃,朝廷的最后一点希望荡然无存。他的忠诚部下,西晋青州刺史苟晞心中忿怒,移文州郡,声讨领导司马越的罪状。晋怀帝司马炽也痛恨司马越擅领军队离开京城,致使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于是手诏与苟晞,令其讨伐司马越,一定宰了他狗日的。

    皇帝颁布圣旨讨伐的消息很快让司马越掌握,前有匈奴大军压境,后有自己的兄弟的窝心脚,玩的有点儿乱。司马越又恨又怕,憋屈出毛病来,加上天气异常寒冷,于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三月,病死于项城。

    司马越一死,晋军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在危急关头,军中头面人物共同推举太尉王衍为领导,因为没有谁比他的名头更大了。王衍是一个耍嘴皮子的清谈家,在朝廷上慷慨激昂鲜有敌手,干实际工作不在行,因此极力推脱。但因为他名气很大,领导能力一定强,部下认为非他莫属。拗不过众人,王衍只有临危受命,但王衍也不想和匈奴汉军正面发生身体接触,以将司马越的灵柩送达东海封地的借口,率领大家继续向东行进。实际上,这是一个完美的借口,为自己的临阵脱逃找一个理由而已。这些当官的,在国家危急之时,平时的愈忧民慷慨激昂都扔到茅坑之中,都在打定主意逃得远远的,保住自己的狗命。

    石勒的触角遍布中原,很快知道了晋军主力逃离洛阳的消息,当即心中大喜。谁都知道,逃跑之中的军队人心涣散,根本不堪一击,这样千载难逢的报仇立功机会,石勒岂能放过。于是命令步兵在后策应,自己亲自率领匈奴汉军轻骑追赶。石勒的行动和当年的曹孟德追击刘备如出一辙,不分昼夜的拼命追赶。终于,在苦县(河南鹿邑县东)宁平城附近,石勒的轻骑兵追上了逃跑的晋军。石勒顾不得让部队休整,立刻投入了歼灭战,指挥骑兵包围王衍的队伍,乱箭齐发,然后挥动大军纵马追杀。在匈奴汉军的猛烈火力打击下,晋朝王公士庶兵将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十余万人无一幸免,黄河故道血流成河。失去了军队的保护,王衍和襄阳王司马范等一批西晋朝廷大佬被俘。

    面对血淋淋的死亡,王衍心中的那一份傲慢投降了。这位名冠天下的清谈领袖被俘后,竟然卑躬屈膝的对石勒说他自己本无宦情,不豫世事,朝廷走到今日,没有自己一毛钱的责任,说穿了,自己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并劝石勒称帝,企图以阿谀奉承免死。

    太尉王衍名满天下,历来受世人敬仰。本来,石勒的内心还存有对这位名满天下的大佬的一份尊重,今日一看到王衍的无耻嘴脸,石勒心中的崇敬破灭了。大怒说:“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耶!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当即拂袖而去,扔下了面如死灰的王衍。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