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越界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阶抱朴(上) 文 / 牛语者

    夜幕降临的时候,楚天换上了一身魔教白袍,又在翼轻扬的相帮下重新易容成为一个中年男子,悄然离开何必的住所前往通幽塔。

    何必本执意要送楚天入塔,无论他怎么拒绝都不管用。无奈之下楚天只能使出杀手锏,将这彻底灌醉。

    他让翼轻扬留下照料何必。翼轻扬晓得“照料”是假,楚天不愿自己一同冒险是真。但想想自己的修为,强行闯塔只会拖累楚天,也就只好闷闷不乐地答应下来。

    有着何必的指点,楚天不费吹灰之力便潜入了通幽塔外的金瓯盘龙阵中。

    甫一阵中,楚天便感应到四周充盈的灵气波动,只要稍不留神触动到任何一处禁制,就会遭受到排山倒海的魔阵攻击。

    约莫百丈之外的悬崖尽头,一座晶莹如玉的白塔悬空矗立,塔尖直插一柄巨型魔剑,在夜色里烁烁放光慑人心魄。

    在悬崖和魔塔之间,是一条用金红色云气凝铸而成的九百九十九级天阶。

    四周空无一人,但楚天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他隐约觉察到,从镇狱魔剑中时时刻刻散发出一股沛然莫御的可怖力量,俯瞰峰顶君临天下,令人油然升起敬畏之情。

    楚天全力祭起菩提镜月印,灵觉覆压方圆三十丈,潜行匿踪步步为营,避开金瓯盘龙阵内暗藏的数不胜数的杀机埋伏,缓缓欺近通幽塔。

    他越往前行,便越是觉得危机四伏举步维艰,身周一道道无形的禁制犹如天罗地网,若不是从何必嘴里得知了破解之道,只怕三五步内就会招来灭顶之灾。

    饶是如此,他仍有一种在流沙之上艰难跋涉的感觉。每一步都需耗尽心力,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更不敢触动禁制分毫。

    百余丈的距离,楚天足足花了一顿饭的工夫,心里的感觉却更是漫长得如同翻越了万水千山。

    终于来到悬崖尽头,一条金红色奠梯自脚下扶摇直上通向魔塔。

    楚天轻轻吐了口气,仰头眺望通幽塔尖的镇狱魔剑。只见它便似一尊暗夜里的魔神,亦正冷冷注视着自己。

    一股无与伦比的可怕压迫感直面而来,好似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逃脱不出它的掌控,随意的一道杀机便能教他粉身碎骨。

    “小楚,”洞天机感受到楚天所承受的压力,再次劝道:“你留在这里帮我把住门户,就不必进到塔里了。”

    楚天没说话,犹如一尊雕像许久地站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出神地凝视着高高在山的镇狱魔剑。

    “小楚?”洞天机愣了愣,关切道:“你没事吧?”

    “我没事,”楚天如梦初醒,道:“奇怪,为何我隐约觉得这塔中会有事发生?”

    洞天机闻言若有所思道:“或许你坚持要来是有道理的,咱们进塔罢!”

    楚天惊喜地发现,回流进来的梵度魔气不仅比先前更加雄浑纯粹,而且蕴含着一缕难以言喻的古朴气息,仿佛是天地诞生时所孕育生成的本源。

    他的每一处窍都在尽情地舒展雀跃,贪婪吸纳炼化着源源不绝的梵度魔气,丹田之中天地烘炉飞速运转,炽烈的温度仿似要将身心熔化。

    点点滴滴的真元不停地壮大凝炼,变得愈来愈坚凝醇厚,其中产生的诸般杂质无所遁形,被天地烘炉释放的能量迅速抽发蒸干。

    渐渐地,体内的真元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竟缓缓地凝结成金红色的晶体。来自梵渡天阶中的魔气飞快地燃烧,为天地烘炉提供着近乎永无衰竭的能量,令得晶体不断凝炼成形。

    楚天心灵福至,再次举步向上迈进,体内的魔气呼啸奔涌,竟与梵渡天阶形成了一座奇异微妙的循环法阵,澎湃汹涌在人与梯之间往复游走水乳融汇。

    每迈进一步,楚天体内的梵度魔气便强盛一分,同时亦变得更加精炼纯粹。

    一呼一吸间,他比以往任何时候能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天地无极之处的奇妙气运。以往对梵度心法中尚存的若干晦涩不明的疑念,一个个廓然开朗迎刃而解。

    要知道,尽管楚天悟性奇脯但终究没有正二八经的接受过名师指点。于梵渡经书中的诸般妙意,全凭自己苦苦参悟求索,始有今日之功。但他毕竟不是神仙,对于功法中的许多精义无论如何冥想苦思,都始终难以融会贯通。

    而今从天阶中释放出来的力量里,竟赫然蕴藏着梵渡心法的本源之意。等若他每迈进一步,心中对梵渡经书的领悟便又明晰深入了一层。

    楚天的心神完全沉浸其中,浑然忘却一切身外之事,灵台越来越明亮透彻,猛地怀中梵度玉筒一颤,射放万种妙相,三千红尘诸般景象尽皆难以置信地凝缩演绎在方寸之间。

    “唿——”天阶霍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惟有磅礴魔气还在天人之间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他的眼前徐徐浮现一行金煌煌奠书大字:“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楚天心头巨震,尚未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那八字天书竟化作一束恢弘金光倏然破入他的眉心。

    “轰——”无数大道灵性玄妙真义在楚天的脑海里仿似潮水般激荡扩散开来,耳畔恍惚有个声音在道:“体和神清,虚夷忘身,乃合至精,返我之宗,复与道同!”

    犹如醍醐灌顶,过往的种种明悟与滞涩此刻俱都升华成为一缕超越凡俗之上的缥缈之气,想着与珞珈在峨山月墓前的坐而论道,想着与巽扬剑在江舟之上的把舵悟势,那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被这短短的十二字真言完美无缺地串联起来,水到渠成道心开化。

    大道无形无明,未分混沌,非独在于天上,亦非修道之士所独有。天地万物皆为道化,皆含道性。

    悟道,并非要冲破道的桎梏,而是回归真我,探求本源。

    道不可道,更不可驾驭。

    但只要真正将身心融入道海,返璞归真尽悟本初真谛,便可与道同在,与天同辉。

    道生天地,天地生万有。

    我本是道化之有形,而今自当复归于道。

    是为抱朴,返本归初。

    突然一声石破天惊的轰鸣,梵度虚境中万光黯灭,天地飘摇,楚天的抱朴大劫降临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