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仙道苍茫

第十九章  小村迷雾 文 / 暴风雨中

    李墨谨守原地不敢擅动,直到太叔铭猛然一击之后,周围发生一阵晃动,眼前略微一亮,随即又恢复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状况。要是烈风铁扇的烈风旋没有用掉,或许可以撕开禁制一角,但……

    就在李墨有些焦急无奈之时,原本黑漆漆一片的视界里突然泛出一层金光,天养从地下慢慢钻出。李墨一看到他,心里松了老大一口气。原本天养一直跟着他的,但在城墙附近被卓云曦的师傅给吓跑了。

    天养是灵体,不能拿动实物,但若单说对灵力的变化、吸收以及运用,那就是元婴大成的真人、尊宅体会也不能和他比。除了拘灵阵一类隔绝灵力或是压制灵力使用的阵法,其它阵法禁制运用的力量无不以灵力为基础。有他在,李墨丝毫不担心,就算破不开禁制,自保却是绰绰有余。

    果然,天养笑嘻嘻比划了不要出声的手势,仔细看看周围,迅速找到灵力变化的关键处,张嘴一通狂吸,李墨的眼前很快出现条亮缝,随着这条缝隙越来越大,他侧身走出一大步。就这样,天养在前面吸开条路,李墨跟在后面赚两个在十丈左右的院子里歪歪扭扭地走了大约半刻钟,终于来到了屋门口。

    “啪!”李墨迅雷不及掩耳地敲了天养脑袋一下,“昨……昨夜你为什么不这么弄出条路?师傅就不会……”

    天养委屈地抱着脑袋,“不是我不想啊!墨子。这里布置的法阵,威力朝外,院子里不过是个五行迷踪阵;可昨夜那个法阵,威力是朝里设置的,我也不能逆势而为啊!”

    李墨敲完天养心里就后悔了,有些不好意思,伸手让天养跳上自己的肩膀,“是啦!我也是想起师傅的……你别怪我。房子里面有禁制没有?”说着,他的手推向门。

    “别!里面是个灵爆法阵,你这一推门,整个村子都得被炸上天。”天养急忙阻止,扯着李墨的耳朵,让他往房侧赚来到柴堆旁爆伸手一挥,一把金色的、亮晶晶的灰状的东西洒出,星星点点地落下,落到离地大约两尺高的地方,被一层什么东西挡住,而后附着在那层东西之上。

    这下不用天养多说,李墨伸出长剑,长剑上闪烁着二尺长的剑气,切豆腐一般将那灵气层切开,露出一个破柜子。他小心将柜子推开,露出一个洞,随手将迎面射来的一道寒光打飞,手一甩,乾坤青蚨钱飞入洞中,而后听到一声闷含天养跳下洞中,很快探头出来,示意他可以下去。

    是个设施齐备的地窖,空气不错。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面色蜡黄地躺在炕上,气息衰微,胸前的衣服、被褥上全是吐的血。李墨凑近看了看对方的面相,隐约有点印象,就是一时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那人咳嗽了一声,猛地喷出口血,可怜兮兮地望着李墨,“李……不……不关……我……”

    嘿!李墨冷笑一声。既然对方已经是条将死的狗,他也不想多废话,“老米是吧?高掌柜和闵老六在哪?你告诉我,我饶你不杀!”

    这老米实在是不知!他也是倒霉,两次看在人情的份上帮忙,两次都没落到好。这次更是倒霉,刚刚布好阵,就挨了李墨一记歪打正着的烈风卷,还被闵老六布置的阴毒所伤,虽然服下解药,但一时哪里好得了?这种情况,外道之人,如何信得那些同伴,所以不等院子里打出结果,他就找机会摆脱了闵老六,一人潜回这个布置好的退身之处,但毒伤复发,只能让村里的人去买药,没想到就被天养跟到这里。

    这情况李墨不清楚,也不想弄清楚,既然对方说不出来,他也就不再关心,在地窖里搜了一下,只找到一本有关禁制基础理论方面的书和一本《阵谱》,很是不满意,目光转到老米的身上。

    老米眼下保命要紧,老老实实把自己的乾坤袋交出,李墨看了一下,里面有几千枚金币,数百块品质不一的晶石,几十面法阵旗,十几块玉简瞳,以及一些行走江湖用的物品。

    交出东西,老米可怜巴巴地瞅着李墨,眼睛一眨不眨,绝对不敢去看天养,当他是空气。这等做作,此时已经没有什么用。李墨伸手封住老米身上的灵力,顿时阴毒全面发作,片刻之后,老米就不得不去排队等着转世投胎。

    凡是看到天养的外人,都得死!何况是还有杀师之仇。李墨不想给自己留下隐患,仔细翻过老米的身子和他睡的那张炕,又找到一把黑铁钥匙和一个水晶球。回到地面上,在天养的指点下把钥匙插进门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孔里,锁住房子里的禁制,方才安心地推开门进去。

    话说卓云曦和太叔铭在院门外看到院子里空无一人,以为李墨中了别人的暗算,却自知入门才短短几年,对阵法禁制一道一窍不通,自不肯轻易身入险地,正着急间,突然感觉到全身灵气激荡,剑当即来到了手里。

    跟着就见一道身影在空中翻滚着,重重地摔到两人面前,“快……跑……”

    “司马师兄!”卓云曦惊呼一声,俯身抓住全身是血、已然昏迷不醒的司马长风的肩头,将他拉到身后,紧靠着院子的门。

    “什么人?”太叔铭双手持剑,大声喝道。卓云曦抬头只见原本墨蓝色的夜空变得有些诡异,隐隐发红,手比灵诀,打开天眼,看到村中每一栋房子里都在往外冒出一缕缕红色的丝絮,逐渐形成漫天的血气。

    “血煞魔阵?!太叔师兄,好像是血煞魔阵,却不知道是哪门那派的魔头。”

    三人面面相觑,纷纷握紧手里的兵器,脸上铁青。李墨有些后悔,似乎不该将玉虚宫三人放进来。可这想法在心中刚刚闪过,他就想给自己脸上一巴掌!在名门正派里混了两年,似乎越混越没什么义气了!还不如在街头打拼时表现光棍。不管怎么样,人家是因为前来帮忙方才陷入此境,这想法实在驶让人恶心的。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耀眼夺目的玄光掠过,黑衣人刚刚踏出半步,身形顿时凝住,一脸难以置信,手抬到一半,整个人轰然倒地,露出背部一把还在颤动的长剑。

    三人顿时发出一声惊呼!从水晶球往外看,周围那团血雾迅速散去,三人不明所以,生怕是个陷阱,不敢出去。

    “云曦,云曦,你在哪?”一道清脆悠扬的声音传入,卓云曦一下就蹦起老脯“师傅!是师傅来了。”喊着,她兴奋不已地钻出地窖,抬头正好看到师傅玄玉御剑在村中上空盘旋。

    李墨收拾好东西,砍下老米的头颅,来到院子外。此时司马长风已经被交给一位外表四十来岁的道士负责救治,太叔铭正指手画脚地描述着刚才一幕,一脸兴奋;卓云曦紧紧抱着玄玉的腰,怎么也不肯放手,原来那个坚强的小女侠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让人怜爱的女孩子。

    那黑衣人被人抬到了村中的空地上,一柄四尺多长的长剑从后心扎入,死死将其钉在地上。村中中间到处都是跑动的军卒,偶尔夹杂着一两个修士,没有人去翻弄尸体,更加没有碰那柄剑!

    一阵清脆的甲胄响,一群人从村子里最大的一套青瓦房里走出,为首是个四十多岁、方脸长须的男子,他身后跟着个英俊的白袍少年,这个李墨认识,是西宁小侯爷呼延长兴,那他前面这个中年男子,应该就是西宁侯、镇西将军呼延庆。

    呼延庆大步走到那黑衣人的尸体前,一把将那把耀眼的长剑拔出,插入腰间,大声问道:“这贼子是什么人?是何来历?在此杀人所为何来?”

    “启禀侯爷,看起来像是摩羯族的沥血法师。”一个修为普通的修士上前回答,“以我看,应该是在修炼血煞子以为它用,正好被玉虚宫几位弟子撞上。”

    哦!呼延庆手摁腰间的长剑,轻抚颌下长须,目光望向玄玉。玄玉没有搭理他,只关心自己怀里的宝贝徒儿。

    “师傅,那将军好厉害!”卓云曦好奇地探出脑袋,“那恶人凶恶无比,却被他一剑就给杀了。”

    “骸有什么厉害的?不过是仗着有把祖宗传下来的、杀人杀多了变得有些通灵的宝剑而已。”玄玉语带不屑,丝毫不给呼延庆面子,摸着卓云曦的脑袋,“等你修成金丹,这等小角色,你杀起来一剑一个,不比砍瓜切菜难。”

    “是么?那我一定加油努力。”说着,卓云曦望向那栋茅草房,“师傅,这房子的法阵禁制也很厉害,要是没有它,我们就死在那妖人手里了。”

    玄玉转身瞅了眼老米的茅草屋,冷哼了一声,一挥手,一柄长剑凌空飞起,而后从上而下,直直插入茅草屋,跟着众人就感到一股绵绵不绝、无匹的力量在天地间聚集,整栋茅草屋仅仅微微晃动了一下,而后就轰然碎裂!原本固若金汤一般的栅栏当即被击得粉碎,可这些渣子刚刚向外飙出一米多远,就被奇异地定在半空中,而后像是被什么东西抓住,刷地被吸回到中央……

    “记住!云曦,只要你修为精纯,这等邪门外道的阵法禁制,实属雕虫小技,不值一提!”玄玉收回自己的剑,一脸傲然。

    这就是元婴期修真者的威力?!李墨张口结舌。正愣着的,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转头看到呼延长兴大步来到他面前,“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你师傅的事我听秦杰、黄勇他们说了,本想今日天明前去拜祭。”

    李墨见对方客气,没有失礼,谢过对方。呼延长兴看着变成一堆瓦砾的茅草房,再看看正在远去的玄玉,感叹道:“修真中人,就是不同!听说你入了东昆仑的云霄门,以后前途无量啊!”

    “听说长青进了蜀山,你既然羡慕,为什么不去?”李墨侧头瞅了对方一眼。他这般说话,并不算失礼。作为一个修真之人,地位已然是高高在上,对世俗贵胄,用不着再像平民那般低声下气。

    呼延长兴摇,“我是呼延家的长子,必须继承家中的基业,修道成仙之事,与我无缘!对了,你这两年混得不错啊,个头高了不少,一脸红润。”

    李墨微微一笑!这可不是世家子弟说话的风格,若不是刻意表现出礼贤下士,就是有意结纳。不过,他一个市井出身的修真弟子,似乎还没有这么大的价值?这里面有古怪。

    呼延长兴此时已经跳上自己心爱的白色骏马,招手示意从人拉来一匹栗红色的高头大马,“走吧,‘未来的仙长’,有事我们回城再讲。”

    李墨也没客气,瞅着玄玉带着卓云曦御剑而去,跳上马,与呼延长风并肩朝西都雍阳疾驰而去。

    (来个大章,弥补昨天没有更新的错误!不好意思啊!^_^)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