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立志傳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反應 文 / 晴了

    “你是說,劉景升身故,傳言乃為蔡德與劉琮合謀而害?!”曹操,經歷了白發人送黑發人不久的曹操仍舊是一臉的疲憊,不過,雙目之中射出的灼熱,還是讓劉曄不由得垂下了頭。///com///“正是如此。”

    “那蔡德與劉琮如今何在?!”曹操已然恢復了往日的雄姿,據案俯身而問。“不知去向,劉景升長子劉琦正遣人四下追捕,另外,鄧縣大軍與山都水師皆發生小規模的叛亂,不過,因為劉磐趕到及時,斬殺了蔡氏家將,捉拿了張允,現如今,暫時平靜了下來。”劉曄把自己所知道的消息全都稟報與曹操和在場的文武諸臣。

    “至今有多久了?”曹操的眉頭不由得鎖上了陰雲,蔡德與自己本是舊友,時有書信往來,原本前些日子,蔡德更是來信言及劉表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暗中提起了內應之事,耐何自己先失郭嘉,再失親子,連番打擊之下,一時之間,便是政事也險些無心料理,所以,此事便耽擱了下來。

    而這段時日,精神稍好了些,正在與一干心腹計較,準備在今年六月,上書天子,廢三公,恢復西漢初年的丞相制度,若是此事得成,自己的權力必然能更上一層樓。豈料,就在這個緊要關頭,荊州竟然大變,讓曹操不由頭痛起來,荊州,在曹操的眼里邊,是一塊心病,也是一塊肥肉。得荊州,東進江東,西伐益州。乃大用武之地。

    而照劉曄呈來地情報看,劉琦在劉備的扶助之下,已然在襄陽獲得了荊州世族的支持,登上了荊州牧之位。這對于曹操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主公,劉備此人,乃世之梟雄,非凡人可制。如今,其擁立劉景升長子劉琦為荊州之主,劉琦不過是庸碌之輩,而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在荊州時日已久,人心附之如雲,若再拖延一二,荊州必為劉備所據。==http://wwwjzicom首發==還望主公早做決斷。”這個時候,程昱站了出來進言。

    “主公,程仲德之言甚善。昔日奉孝在時。亦曾言之劉備有英雄志,不早圖之,後必為患,如今若讓那劉備取了荊州,以荊州之富庶和人口,日為必為主公心頭之疥。”另一位人越眾而出,向曹操進言道,此人正是曹仁。

    這個時候,荀攸卻站了出來進言反對︰“主公,攸以為不妥。我大軍北征烏丸方歸,士卒皆疲,兵甲俱損,此時若襲取荊州。事太急矣,加之我軍卒多為北人,荊州卻水網密布,不利騎戰,攸以為,此時,應先訓練水軍,作好萬全之備。再取荊州不遲。”

    曹操本已動心。听得荀攸之言,不由得微微一愣。抬起了頭,看清了荀攸地表情之後,心中一凜,指尖在在案幾之上輕叩掃了一眼在場的諸人之後,緩緩地點了點頭︰“公達之言,甚合吾心,即日起,在城外修挖玄武池,用以訓練水師,修整武器甲具,作好南征之準備,待到秋時,再議進軍荊州之事。唔!子孝。”

    “末將在!”曹仁越眾而出,望向那居于主案之上的從兄。“汝為宛城太守,即刻起程,某再調兩萬兵馬予汝,切記,不可輕易出戰,守住宛城,待某家兵馬親到之時,便是大功一件。”

    “主公放心,末將定能將那宛城守得固若金湯。”曹仁領命而去。待諸人散去之後,曹操讓幾位心腹謀士隨其進入了內庭。**Jzicom首發**

    曹操坐在矮榻上,斜倚著榻欄,眯著眼楮言道︰“諸位,若是那劉琦擒住蔡德,會不會……”目光掃下在場之人,最後落在了一向看重的荀攸荀公達身上。

    荀攸搖了搖頭,慢條斯理地道︰“肯定不會,無論如何,蔡氏乃荊州望族,加之其妹乃是劉荊州繼室,其二弟既然藥害其父,若是尋到,必然會明堂問罪,堂堂正正的行事,于其名聲無損,也能息諸人之念,若是其暗中擒下,擅自殺絕,必會走漏風聲,到時,怕是他這個州牧之位定然不會穩當,所以,劉琦無論如何,也定然不會做此無智之事。”

    “這倒真是奇了,以主公與蔡德的交情,按理說,若是無法掌握鄧縣和山都的大軍,應該會想到前來投效主公才是。怎麼就這麼莫明其妙的沒了影蹤,莫非,乃是劉琦搜索太嚴,蔡德潛藏起來了?”邊上,程昱撫著長須言道。

    “曄亦是此念,料想必是劉琦追捕甚嚴,加之蔡德非一人,更有其妹其女,還有那劉琮,人多眼雜之下,擔心走漏消息,所以,暫時潛藏,也是有道理地”那劉曄也開言附合道。曹操眯著眼楮,听著手下的心腹謀士們分析著蔡瑁等人的去向,心里邊也在不停地盤算,他最希望的,便是那蔡德能把那劉琮攜到鄴城來,有了這位劉景升的二公子,再加上一位荊州蔡氏的族長,自已對付荊州,絕對要比硬踫硬要輕松得多。

    那劉琦一向與蔡瑁若如仇寇,對自己也好不到哪兒,比如上次自己北征袁紹之時,便是此子極力主張荊州出兵,以襲許都,典型的反曹派。加之旁邊還有個劉備在慫恿,這事,確實讓曹操頭大,可是眼下,正是廢三公,建立丞相制度的最佳時機,若是邁上了丞相,那麼,距離自己的目標又更近了一步,所以,曹操不得不生生地壓下統兵直奔荊州的心思。

    這個時候,曹操看到那賈詡眯著眼楮,一語不發,不由得好奇,清了清嗓子向那賈詡道︰“文和一言不發,莫非另有算計不成?”

    “主公,詡在想,若是真有人動了手腳,將蔡德一行人毀尸滅跡,何人可得利而已。呵呵,或許是詡想得太多了。”賈詡此言一出,諸人皆盡一愣。

    而曹操听聞此語,不由得立起了身子,賈詡是誰,曹操很清楚,雖然賈詡入了自己麾下之後,極少言語,但是每言必中,若真如此,誰獲利最大?這下,卻實讓一幫才高八斗之士想破了腦袋都想不明白,就連賈詡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就這麼莫明其妙地消失,別說是我等,想必那劉琦也是困惑之極,只是,這第三方會是誰呢?”荀公達站起了身來,皺眉苦思……

    小半個時辰就這麼過去了,可還是毫無頭緒,曹操陡然笑了起來︰“文和之憂,雖然有些道理,然,得利者,既非某家,亦非劉琦,如此,何需再思量。”

    听得此言,諸人皆不由得啞然失笑,也對,反正蔡瑁死活,他們實際上並不關心,關心的是誰能從中得利,既然各方皆無利可圖,再想下去,有能有什麼用處?“主公之言甚善,我等皆不如也。”程昱站起了身來,向曹操施禮笑道。

    “呵呵,行了行了,諸位,還是好好地議一議,怎麼讓天子和朝中諸臣同意某家的奏表才是。”曹操撫須笑了笑之後,把話題引向當前最為迫切的問題︰廢三公,立丞相制度。

    “劉琦為荊州牧,拜劉備為荊州大都督,文聘為樓船將軍兼江夏太守,甘寧為柴桑長兼樓船校尉,劉磐為江陵太守……”一位官吏,正在讀著手中那份從荊州傳來的情報。主位之上,正是面沉如水的孫權。

    待那份情報念畢之後,孫權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想不到啊,劉景升竟然就這麼去了。”

    “主公,荊州逢此大變,我江東應乘勢而攻取江夏。”老將程普步了出來,向孫權進言道。“正是此理,江夏乃荊州東進之咽喉,我江東若能據之,則江東穩若泰山。”另一位老將黃蓋也站了出來,大聲喝道。

    而這個時候,張昭卻揚聲道︰“此事絕不可為,主公,此時我江東正該是養精蓄銳之時,切不可輕舉妄動,劉表雖亡,然荊州未亂,加之我江東與荊州訂有盟約,若因劉表之死而擅動刀兵,以無義之師,而伐哀兵,焉有勝理?!”

    一時之間,大廳之上,亂作一亂,武將大多喊打喊殺,文臣卻多數站在張昭這邊,孫權不由得頭大,心中雖怒,卻也沒有辦法,文臣多為江東士家大族子弟,而武將多為舊隨孫氏的忠貞之士,武將為的是殺敵立功,文臣想的卻是自己的族人安危,還有那戰事一起,各家就得拿錢出來。

    “諸君!主公榻前,不得無禮!”這個時候,朱然站了出來,大聲喝斥道,一時之間,廳中啞無聲息,只有雙方仍像斗雞一般鼓著眼楮,那架勢,似乎還想出廳去搞上一場全武行才罷休一般。

    PS︰第二更趕到,有票就投,沒票地也來書評區吼吼,湊湊熱鬧啥的,希望大伙喜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