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帝國

第一部 奠基 第一百七十七章 舉國一致(二) 文 / 月蘭之劍

    //com//午飯前結束,張志高走出廳門時,長出了一口氣。

    口才是次要的,大勢與利益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存在。

    歐洲的社民黨人,無一例外都投向了他們的祖國和政府,全心全力支持本國打仗,你中國的左翼聯盟鬧騰個什麼勁?

    再說了,又不是徹底廢除憲政,議員也並非就此回家吃閑飯,戰時內閣還是需要大家做顧問的嘛。只要立法規定清楚了,戰爭一結束立即回復戰前政治常態,到時即便軍方頑固分子擅自行動,大義所逆,天下人人盡可討之,何況還有聖明親民尊法重憲的女皇陛下在那里,反動勢力是跳不起來的,事實上軍方也無意將戰時體制千秋萬代永不變更嘛。

    說到史無前例,這世界大戰倒也是史無前例,形勢在變,對策不可不變,為此大戰開一特例,又有何不可。

    說到人民福利,說到民主人權,想近年來列強以貿易壁壘遏制我工商,以金融黑手擾亂我經濟,以至業者破產,工人失業,哀號遍地,飯都沒得吃,還談什麼福利,談什麼人權?不徹底扭轉這畸形的世界秩序,國民的福利與人權就永遠捏在洋人財團的手里,時不時給你整個經濟危機,搞得你百業凋敝國庫拮據,一點一點勒到你死,與其束手待斃,不如奮而反擊,趁此歐戰良機,一舉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有了穩定公平的新秩序,工商發展了,國庫充實了,才能更好的給國民予福利嘛。老百姓都有活干了,生活有保障了。還有些閑暇讀書看報听演說上夜校,民主才能進一步普及嘛。

    最後還有一點,就算你左翼聯盟全投反對票,執政聯盟與國家主義陣線加起來,還是能以三分之二多數強行通過議案,但為什麼還非要尋求你左翼聯盟的支持?你們左翼聯盟的議席雖少,卻也是代表了一部分國民地,創造舉國一致的局面,絕不是搞多數人的暴政,用強權用暴力壓制不同聲音。而是要盡可能讓國民了解事實,明晰道理,體諒大局,自覺自願加入其中,以積極主動的精神為戰爭做貢獻。

    好說歹說,費盡口舌,譚嗣同總算點了頭,張志高卻並不感到大有成就,反倒覺得肩上的擔子又沉了幾分。

    戰爭是一定要打贏的,可戰爭結束後國家就一定能恢復常態嗎?

    單純信任楊正金的承諾就可以了嗎?

    張志高覺得。什麼大義,什麼女皇陛下。在暴走的軍頭面前不過是一層單薄的窗紙,一捅即破。

    十年前他已親身領教過了,被獻祭的除了他最敬愛地導師,還有他最珍愛的一對兒女……

    想到這里,心里被什麼東西絞住一般,不覺斜倚在一根大理石圓柱後,一時竟動彈不得。

    只要我活著,一定……不,這種誓言跟放屁差不多。

    需要力量,更多更強的力量!

    如果無法創造新的力量。就只能借助結盟……要跟誰結盟?還能跟誰結盟?

    那個人,真的可以相信麼……

    223,國會參眾兩院以百分之百的出席率,百分之九十八的贊成率。通過了《建立舉國一致戰時體制法案》,決定從翌日起向女皇陛下奉移憲法第四條第八款的一切權力,國會即日起休會並停止選舉議員。直至戰爭結束。

    224,承憲女皇下詔,將得自國會的憲法第四條第八款諸權力部分轉授戰時內閣,由總理大臣負責將所得各項權力通過政府法令分配到各相關部門。

    翌日,女皇詔準戰時內閣改組,免去楊正金總理所兼內政大臣一職,改由文教大臣張志高兼任。免去鄧簡大將的國防總部陸軍部長職位,改任印度方面軍司令官,原職由楊正金兼任。此外,楊正金辭去內政委員會委員長,由原副委員長張志高接任,司法大臣莫寧任副委員長。

    舉國一致贊襄大政地新局面至此順利達成,皇帝與政府取得了比一八九六年建憲以前更大的權力,這空前地自由度,卻是代表國民的國會給予的,自然也就明正言順可稱之為“民意所向”。

    新任內政委員會委員長張志高跳上來放的第一把火,就是召集在京文教界要人名流,在自家公爵府里開了一場西式沙龍酒會。

    受邀名流不下數十人,皆為各領域的領袖翹楚。

    有的一篇文章一次演講足以振動洗刷整個思想界,譬如提倡“兼容並包、新舊共存”的公立燕京大學校長、全國教授聯合會會長蔡元培;又如白話文運動積極倡導者、創辦了包括《新青年》、《漢聲》等十余種白話文刊物的“新文化旗手”陳慶同。

    有的寫一部小說,唱一出戲,或引得市民排隊買報看連載,或令萬千戲迷不惜重金買黃牛票听一場首演,前者的代表有所謂“鴛鴦蝴蝶派先鋒”,創下一部小說再版三十二次、銷量爆百萬記錄地現帝國作家協會會長包天笑;後者有綽號“小叫天”,曾組“同慶班”于內廷伺候前清皇室的梨園長老,現帝國國劇協會會長譚鑫培。

    有的拍一部電影,編一部話劇,或可激動成千上萬普通人的感情,如籌拍了中國第一部故事片《難父難妻》、號稱“中國電影之父”地現帝國電影協會會長鄭正飛;又譬如以新話劇《大陸春秋》震動全國,開創開、承年間話劇大繁榮局面,並于承憲二年受封男爵的“帝國話劇第一社”春秋社社長劉藝舟。

    還有來自記者協會的筆稈子元老,來自新音樂協會地“洋樂”帶頭人,來自多個教育基金會的董事,幾所著名私立大學的校長、校董,幾位社會科學院院院士,幾位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獨立文化人,幾家主要電影公司老板……

    等等等等。

    沒有別的意思,喝喝酒,聊聊天,順便向諸位名流講講這戰時體制下,這文教界能做或該做些什麼貢獻。

    強制扼殺,當然不如激發熱情令其積極主動,張志高不想放過任何機會——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