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帝國

第一部 奠基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未雨綢繆(一) 文 / 月蘭之劍

    //com//北京,總理大臣官邸。

    “……所以我說,軍屬子弟學校要進行較高級的軍事訓練,還要加進專門少年軍校的部分課程,假期搞演習對抗……歸根結底,就是實行放大20倍的10萬陸軍士官儲備計劃!”

    官邸花園的臨池小涼亭中,帝國陸軍教育總監王直正侃侃而談。

    這天,為了籌備中的《全民義務教育法第一修正案》和《鄉村政務組織法》,總理大臣莫寧邀請文教大臣羅素蘭、中民黨總裁張志高、內政大臣楊正金、財政大臣韓浪、總參謀長劉百良和陸軍教育總監王直這六位重臣大老齊集總理官邸,以進行全面的協調。

    此時,王直正以軍方的立場,希望在新義務教育法中添加有關軍隊人力儲備的內容。

    “200萬學生的開支其實並不大,因為不需要發軍餉,吃飽就好,最多發點零花錢,組織演習對抗都不用特別費開拔費,以後就是天然的士官了,還可以起國內預備隊的用處。200萬預備士官啊,歷史上的德國一戰前不過儲備了10萬而已。”

    “錢啊……錢啊……”財政大臣韓浪在旁嘀咕道。

    張志高微微一笑︰“我看不如把圓明園拿來做公園,皇宮也開放,賣票參觀,皇上長住中南海別院好了。反正皇上也說紫禁城是大棺材,圓明園是大村莊,只有中南海別院比較像樣……事實上,皇室成員絕大部分時間也就住在別院不是。”

    莫寧連連搖頭︰“不行的,這樣一來,皇室的威儀都被掃光了,這種事情亂來不得。”

    劉百良也說︰“紫禁城的確不能開放,最多組織得了勛章的老兵游覽圓明園作為獎勵。”

    張志高聳聳肩︰“開個玩笑。不過,那些京師變亂中被干掉的滿洲王公們的府第,到現在還空著豈不是很可惜,既然領袖都說了,以李自成為鑒,大家都不能分,不如賣了換錢,或者拿來開高級賓館,這都是錢啊。”

    莫寧向空中擺擺手︰“好了,現在不是談怎麼撈錢的時候,剛才王直已經提出了軍方的意見,我想大家一定都還有很多想法,為了提高這次會議的效率,我想到了一個切入點,由這個切入點,應該可以將今天的兩大議題串連起來,統籌協商,整體規劃。”

    眾人一並將目光投向這位近年來領袖身邊的大紅人。

    總理的位子,誰不想坐一下?既然你坐了這個位子,當然要經受得起各個方面的考驗,像現在這種時刻,正是表現為政者領導能力的時候。

    所以?當然要看著你了。

    莫寧刻意清了清嗓子,平視前方︰“我要提出的這個切入點,就是公糧的問題,也是這次鄉村政務組織法的關鍵構造之一。”

    “我們那個時空的東西。”張志高毫無惡意地插了一句。

    莫寧點點頭︰“就是那個,我們手中要掌握一定的物資,以便具有調控物價的資本,同時還可以在平時積累一定的戰略儲備——這個儲備不僅僅是賑災性質的義倉,還應該能滿足一定時期戰爭的需要,使我們在戰爭初期不必再另外從市場上購買。”

    財政大臣韓浪道︰“這方面,我先來說說賦稅的問題。原本前清的貨幣賦稅,名目上是按銀兩交,實際上絕大部分農戶的收入是銅錢,只好用銅錢去兌交,而大戶可以按官價交,小戶就只能交時價,這樣小戶就比較吃虧。土改後,百畝以上大戶都拆分了,金融改革後,銅錢和銀兩也都廢除了,統統交法幣也就是華元,以前大戶佔的便宜我們就都收回來了。”

    “如今徭役也廢掉了,改為政府出錢雇工,不過這個徭役以前是折銀加派的,現在我們折錢加派,百姓頗有不滿,我覺得,這部分的加派就可以用公糧抵消。”

    “恩,韓浪說的是純粹財政的方面,一部分賦稅的確可以用實物抵消。但這個交公糧最主要的是政府每年按一定量向農戶收購產品,是我們拿錢買東西,而農戶在定量範圍內不允許囤積不賣,這和賦稅本質上是不一樣的,而應解釋為政府調控經濟的積極手段。”莫寧毫不吝惜口水地解釋道。

    “公糧是按什麼價收購?”內政大臣楊正金似乎對此頗有興趣。

    “應該是比市價稍低的價格征購,因為要折算進征購機構和運輸的耗費,賣的時候才能平價。具體來說,市價高的時候比市價稍低但比平均價高,市價低的時候就按時價,按韓浪的提議,可以注明扣徭役折費,在價格里再扣一成。總之也就是所謂的高低隨市,但實際上政府可以用歷年的儲備進行買賣平價,低價抵消高價,過于低價的時候就大量收購,恩,低價時就多購少賣,高價時就少購多賣,政府方面的總體購價就實現平價了,不會吃虧。”

    莫寧顯然對這個問題做了不少研究,大家看起來都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但與那個時空不同,我認為,我們的公糧征購,不應以個體單戶為對象,而應以聯合社或農會為單位,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行政成本,簡化鄉村行政體系。”

    “農會?提高小戶農民的談判能力嗎?”張志高有疑問。

    “不僅如此,我設想的農會是以在鄉退伍軍人為骨干的組織,以在鄉軍人會為組織核心,按生產類型和平均貧富水平自然組織,不按行政地域分割,也不按區域貧富捆綁。”

    所謂在鄉軍人,指的是編入第三類預備役、一般不需要再征發上前線的退伍老兵,以這些30歲以上中年男子組成的在鄉軍人會,近十年來已經逐漸在鄉村中表現出強大的影響力。

    “這……難道是……傳說中的村黨支部?”張志高睜大眼楮。

    “為了不使農會被宗族勢力把持,以經過相關專門培訓的退伍軍人為農會核心是很有必要的,而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軍人也容易接受上級的指令。在這個時代,經過現代化事物燻陶的鄉村軍人正是我們推進農村現代化最合適的先驅。”

    劉百良與王直相視點頭,看來莫寧這番話他們很是受用。

    “在鄉軍人會的日常開銷就由皇室支付好了。”莫寧又添了一枚重磅炸彈

    “由皇室出?”張志高滿腦門的不理解不理解就是不理解……

    “這樣就構成了在鄉軍人能半脫產從而長期負責農會運作的基礎,就跟給議員發薪水才促使平民議員出現一樣。”

    “但是,退伍軍人的退休津貼,理論上不是國防部的事嗎?”韓浪也表示異議。

    “我說的是農會的基本開銷,不是工資。實際上在鄉軍人會和我們的那個時空的民兵基干大隊差不多。反正國家肯定必須貼一部分錢,否則怎麼控制的穩固,而由皇室出這筆錢,必定能更加穩固基層對皇室和帝國的忠心。“

    楊正金點頭道︰“其實總理說得很有道理,原來的鄉村紳士都被土改趕進城鎮了,農村基層的確會有空白。如果鄉村的實際控制組織要自己掙飯錢和出辦公費用,就很容易被地方宗族勢力拉攏,就把精簡鄉政府的錢投進去好了,當是農村治安經費,各種舊規的攤派——比如鎮子的救火隊維持集資之類——也合理的保留並正規化。至于皇室要不要出錢,出了錢又怎麼發下去,還要看皇上的意思。”

    劉百良也說︰“在鄉軍人會起基干民兵和農村實際控制組織的作用,這個我同意,但是村公所呢?”

    “就搞成街道辦事處的樣子好了,即簡單的統計、登記和信息傳遞設施。總的宗旨就是不讓村子里形成固定的結合。現在市鎮現在已經采取西式的組織法,搞選舉的董事會或議事會,由市鎮議會組織市政廳進行行政服務,而在鄉村,我不主張這樣搞。我計劃的農會組織方式,是要把原來自然村里的人,種果樹的、種糧食的、種棉花的,都分割到不同農會去,而自然村里的村公所,不發揮統治性的行政作用。”

    “也就是說,沒有村長?”羅素蘭好奇地問。

    “是,總的來說,以受過專門訓練的在鄉軍人會為核心發起割裂傳統行政地域的農會和農村聯合社來組織經濟;以在鄉軍人會控制的基干民兵,維持行政地域的治安;縣法院的巡回法官定期下鄉處理法律訴訟;再搞個街道辦事處性質的村公所,傳遞信息,登記造冊,處理小糾紛之類的,實際上又可以是兼職的雜貨鋪和郵局。由是,可以進一步割裂農村聚族而居,舉村同族的局面,弱化宗族勢力的影響,使農村並入帝國的現代化體系。”

    楊正金幫忙總結︰“在我看來,大概就是在鄉軍人會管民兵、動員和道德教化。農會則是公司化實體或服務性的合伙組織,作為生產的組織者。”

    “農會受軍人會和本鄉參議會監督。”莫寧補充道。

    這兩人看起來大概已經在某方面達成了足夠的共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