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帝國

第一部 奠基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勢(一) 文 / 月蘭之劍

    //com//1904年10月25日,暹羅國王拉瑪五世朱拉隆功抵達北京,次日,拉瑪五世拜會了光興皇帝,27日,國王會見了帝國總理大臣劉雲。

    早在拉瑪五世乘坐的南洋航運公司豪華郵輪“南星”號駛入大沽新港之前,劉雲就已經從文易那里詳細了解了這位異邦國王的背景。

    拉瑪五世尊宗浩王朱拉隆功乃拉瑪四世宗浩王孟固之嫡子。其父于1851年即位,此前曾師從美國傳教士學習英語,是當時亞洲惟一一位會說英語的君主。鑒于中英鴉片戰爭的教訓,拉瑪四世認為,只有消除與外國的敵意、全力推行現代化方可救國,隨即為政府各部聘請歐洲顧問,在政治軍事諸制度上效法歐洲,于1857年向歐洲派出了第一個外交使團。此外,拉瑪四世還派王子出國留學,為國內年幼子女聘請英國人安娜•柳諾文為英文教師。安娜後來將在暹羅宮廷的所見所聞寫成著名的《國王與我》,後被改編為歌舞劇和電影,久映不衰。

    朱拉隆功幼年即跟隨安娜學習英語,從她那里了解到不少現代化知識,眼界大大開闊,英國人輕易擊敗相對暹羅強大得多的大清帝國和曾經攻陷古暹羅王國首都阿育陀耶的緬甸王國的事實尤其令年幼的王子大為感觸,從小就下定了學習西方、推行維新變法的決心。

    1868年,15歲的朱拉隆功即位,稱拉瑪五世尊宗浩王,3年後,拉瑪五世即出訪新加坡、爪哇和印度,學習西方列強對亞洲國家的統治之道。承繼先王的政策,拉瑪五世開始進一步推進暹羅的改革大業,出訪歸來後便下令宮廷改穿西式禮服,免去傳統的跪拜大禮,廢除宮廷肉刑和傳統的“政務頭”(成年男子頭頂只留一小圈短發、其余全部剃光的搞笑發型),改以西方宮廷禮儀和西式長發。1874年,暹羅廢除了自高棉引進六世紀之久的奴隸制,規定1868年以後出生的奴隸之子全部變為自由民,1868年前出生的家生奴21歲後即可獲得自由,並廢止債務奴。1881年,拉瑪五世創辦宮廷侍衛大學,成為後世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學”的前身,並在同一年開辦了暹羅首座圖書館,之後暹羅的新式學校和公共圖書館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涌現。1887年,拉瑪五世又仿效歐美,成立了專門的教育部,全面推行西式教育,同年,拉瑪五世又在薩拉隆行宮創辦了陸軍軍官學校,培養現代軍事指揮人才,隨後又創辦了陸軍士官學校和海軍學校。

    然而隨著英法的勢力在東南亞的不斷擴張,暹羅也不可避免地淪為英法宰割的對象,根據1855年第二次《英暹條約》和1856年《法暹條約》,英法兩國在暹羅享有領事裁判權,兩國商品關稅不得超過3%,兩國公民可以自由進入暹羅,軍艦可以自由駛入湄公河,直抵暹羅都城曼谷。雖然此後美、德、俄也相繼與暹羅簽訂了類似條約,但都不如英法兩國近水樓台先得月,拉瑪五世親政後,英法尤其是法國的壓迫逐漸增強了。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法國加大了在所謂“黃金半島”(即中南半島)上擴張的力度,逐步從清朝和暹羅手中奪取了對安南(今越南)、老撾和高棉(今柬埔寨)的宗主權。1883年,法國通過《順化條約》將安南變為保護國,並向安南的三個藩屬國萬象、瑯勃良邦和佔巴塞提出了領土要求,同年英國廢黜緬甸王族,將清帝國曾經的藩屬緬甸王國變成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這樣英法兩國在東南亞的領地自西東兩方面將暹羅包攏起來,但英法兩國都希望暹羅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作為英法領土之間的緩沖國。拉瑪五世巧妙利用英法之間的矛盾,以聘請英國顧問和授予英國商人部分礦產開采權等措施來換取英國對暹羅主權的保護,之後在與法國爆發的零星沖突中,暹羅以較小的代價令英法達成了維持暹羅領土現狀的協議。

    在拉瑪五世執政期間,暹羅的經濟飛速發展,財政收入越來越豐厚,在真實歷史上,到1909年,暹羅財政收入已經達到6000萬銖(約合480萬英鎊,相當于當時清政府財政收入的39%,按人均計算是清朝的17點3倍),暹羅人口由500多萬增加到900多萬。

    1897年4月,拉瑪五世成為繼中華帝國光興皇帝後第二位出訪歐洲的泛東亞地區君主,先後訪問了法國、俄國、德國、英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瑞典和比利時等八國,還會見了丹麥和盧森堡的王族,在出訪中,拉瑪五世身穿西服,頭戴禮帽,用流利的英語同各國國王和總統交談——這一點是當年光興皇帝未能做到的,如今在中南海別院豪華的國賓樓大廳,拉瑪五世倒也無從發揮這一長項。

    “很榮幸能與陛下會面。”劉雲腰也不彎,肅立著伸出了手。

    現年五十一歲的拉瑪五世國王對面前這位同齡異國總理大臣的傲然態度並不介意,或者說,無法將介意之情表露在外。

    握手,合影,鎂光燈的閃光刺眼。

    兩位實際權力者相鄰落坐,參與會見者中,暹羅方面包括國防大臣、工部大臣、商部大臣、教育大臣、海軍參謀長等軍政要員,相應地,中國方面有國防大臣胡克大將、總參謀長鐘夏火大將、工商大臣張謇、文教大臣羅素蘭等要員出席。

    短暫的禮節性寒暄之後,談話迅速轉入了實質方面。

    拉瑪五世︰“貴國此次大敗歐陸強國俄羅斯,著實大張亞細亞黃種民族之威力,暹羅上下無不為之振奮。”

    劉雲︰“此皆拜帝國上下君臣團結、萬民齊心之福。”

    拉瑪五世︰“傳聞貴國戰前與英國結盟,可有此事?”

    劉雲︰“此乃謠言,帝國當前盟友惟有日本。”

    拉瑪五世︰“自朕登基以來,英法壓迫日甚,雖巧為應付,暹羅畢竟國小民寡,昔日藩屬高棉、老撾、萬象、瑯勃拉、佔巴塞皆為法國奪佔,十一年前法人又盡割我湄南河東岸之地,如今英之屬地圍我以西以南,法之屬地攏我以東以北,時刻顯露侵吞野心,朕整日思慮提防,以至夜不得寐。”

    劉雲︰“緬甸、安南本我屬邦,英、法強奪之,廢王族,設總督,只因時運不濟,當時未能興王師,行王道,甚為遺憾。”

    拉瑪五世︰“貴國九年前為琉球復國,大彰王道主義,八年前又與我國簽定平等友好之中暹通商航海條約,與歐洲列強之霸道作為有天地之別。”

    劉雲︰“我東亞聯盟各國皆尊奉孔孟真儒學,凡事以仁為旨,順天理,行王道。此次對俄開戰,全因俄國逼迫日甚,時刻挑釁,以至殘酷虐殺我僑民,無理襲擊我駐軍,又在日本北海道屠戮土著,奪地滅族,惡行累累,中日民眾群情激奮,兩國政府遂順民心而起仁義之師,我之屬國朝鮮琉球亦自告奮勇、派兵助力,幾番鏖戰,大敗俄羅斯于北陸南海之間,收復失地,痛懲惡賊,以為天下之警示。”

    拉瑪五世︰“我國世代信奉佛教,不知佛教之理可否與閣下所稱王道主義相通?”

    劉雲︰“自古王道如一,無論佛教、基督教、回教,仁義為王道,反之為霸道,興王道,去霸道,乃我天朝立國之本。”

    拉瑪五世︰“昨日我與貴國皇帝陛下談到列強霸道之情形,陛下言稱,弱國自保,機巧之外,須成一全副武裝之刺蝟,方有生機可言,閣下對此有何見教?”

    劉雲︰“貴國身處英法夾縫之間,此時尚可趁兩國有隙之機挑撥離間,以圖自保,卻非長久之計,一旦英法合謀瓜分,貴國除非打算不戰而降,否則非得要全力加強軍備以形成足夠威懾力量不可……”

    拉瑪五世︰“此次亞俄之戰,貴國海陸軍之精銳善戰,作戰兵器之精良新銳,世界為之矚目。我國此前主要聘請英人德人為軍事顧問,派員赴英德學習軍事,並購置歐洲各國兵器,只是英德畢竟同屬霸道列強,顧問各為其本國著想,派往歐洲留學者即開銷浩大又容易水土不服,歐洲兵器既昂貴又不合我東方人之用,前後思量,貴國乃打敗歐陸巨霸之亞洲第一等強國,既為我國近鄰,亦為佛法廣布之領域,希望本著貴國前首相文易公爵提出的中暹平等、友好、互助合作精神,從貴國得到必要的幫助,以求暹羅之自保。”

    劉雲︰“我國自維新以來,攻入日本列島而不貪其領土,收琉球各島而恢復其正統王室,與貴國簽約時,雖艦隊強盛而不提列強盡有之領事裁判、關稅優惠、內河軍艦通行等不平等條件,可見我國之王道,乃真正仁義友善之存在。陛下有何要求,盡可向本大臣提出,本大臣一向重視中暹友好互助合作關系,本大臣必然在權限範圍內盡可能滿足陛下的願望……”

    ……

    會見結束的時候,一直由劉雲身邊的秘書之一劉千樺抱著的,一個原本干癟癟的黑皮包里此時裝滿了一大疊暹羅方面交遞的文件,上面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正是拉瑪五世諸多願望的濃縮體。

    富國強兵這種事,佛祖是全然幫不上忙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