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帝國

第一部 奠基 第八十五章 軍國民國 文 / 月蘭之劍

    //com//“蒙古方面軍已在10月11日按預定計劃發起破交作戰,各路突擊部隊進展順利,第2破襲集團已于昨日成功破壞了貝加爾湖岸一段五百米長的鐵路線……”

    “赤塔方面第1集團軍已于10月12日按預定計劃對當面之敵發起反攻,至昨日夜間,在主要突擊地段上已推進了20公里,俘敵8700人,現已查明敵主力正退往鄂嫩河一線,第1集團軍已展開跟蹤追擊,力求將敵摧毀于奧洛維揚納地區……”

    總參作戰處處長胡克上將鏗鏘有力的報告聲在冷冷的空氣中旋回擴散,不斷擊碎不時竄上某人頭頂的瞌睡蟲。

    這里是中南海別院,大本營會議室,光興八年十月十四日,臨近中午十二時。

    干燥的冷風不斷攪動藍絲絨的窗簾,但是沒有人提出要關上窗戶,似乎大家對新鮮空氣的在意要甚過那冷風。

    “好了,就到這兒吧,總理,可以休息了吧?”

    國防大臣、武威公劉雲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詢問”著總理大臣、致德公文易。

    文易點點頭,宣布散會。

    眾人懶懶地退出了會議室,文易習慣性在人群中搜索,想找到他最忠實的學生兼最親密的朋友張志高的身影,卻看到張志高動作迅速地閃出了會議室,一點等待他的意思都沒有。

    文易覺得有點不習慣,但他沒有追上去,只留在座位上,緩緩收好桌上的文件,交給過來幫忙的秘書,再不緊不慢地向門口走去。

    一只手攀住了文易的肩。

    “去走走吧?今天我陪你散步。”

    說話的人臉上洋溢著毫無意味的微笑,在文易看來,這種微笑游離于真誠與危險之間。

    兩人離開了希臘式洋房,向別院的後花園走去,走的不是文易與張志高常去的那條路線,而是直通南海子邊的一條青石小道,小道穿過一片蒼翠松林,繞過幾座流水潺潺、藤蔓鋪爬的假山,延伸到開滿稚菊的水邊,在一座清雅的八角亭前終止。

    不知為什麼,兩人的腳步異常飛快,根本不像是散步的樣子,反倒成了競走比賽,不一會兒便進了那臨水的八角亭,亭上的藍地金邊牌匾上寫著“清芷”兩個大字。

    兩人一路上只談些無關緊要的家常瑣事,到了清芷亭中,兩人卻都預料到什麼似的,一下子把那些雞毛蒜皮踢到了九天雲外。

    還是劉雲先開了口。

    “最近我們都很少交流,大概是我都沒主動征詢你的意見,主要是戰爭爆發後,前線軍情緊張,我把精力都放在指控部隊上,對其他方面的問題關注得不是很多……”

    文易馬上打斷了他的套話︰“我知道你有問題要問,直接說吧。”

    劉雲取下他滿綴華麗羽毛的元帥帽,放在手上,盯著那帽子,好象是要質問那帽子般地開口道︰“軍國民教育是怎麼回事?教育部為什麼不知照國防部?羅素蘭是按你的指示辦的嗎?”

    文易並沒有太多猶豫,直截了當地回答道︰“既然你會問這些問題,那麼想必你也從你的鷹狼隊那里知道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後面兩個問題,我可以一起回答,羅素蘭是按我的意思辦的,不知照國防部,只是因為還沒有擬訂具體方案,在具體方案拿出來後,我自然會拿到內閣常會上公布。”

    劉雲拍了拍帽子,搖頭道︰“我知道你有話要說,直接說吧,我想我們兩個都不喜歡無用的套話。”

    “你想說我搞這個是為了反對你?”

    “不是這個問題,我只想知道你的想法。”

    文易忽然覺得心里好象被什麼敲打了一下,一陣陣地酸,然而一團黑雲呼嘯而來,遮蓋了心中的一切。

    劉雲走進一步,拍著他的肩,以那種從小以來所熟悉的口氣對他說︰“像從前一樣,告訴我一切,我不管你想過什麼,我只想知道事實。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但我自覺還有一點為理想而戰的覺悟,希望你不要把我和我所使用的那些工具混為一談。”

    “當然,”劉雲的微笑中又泛出一絲與他年紀所不相符合的玩鬧氣息,“如果你是為了三十幾年前我打斷你兩根肋骨的事情而報復我的話,我也無話可說,只好也任憑你打斷我兩根肋骨了事。”

    文易沉住氣,想把那些剛剛浮上水面的回憶和感動用力按回去,無奈它們都如同葫蘆般,按住了這頭,浮起了那頭。

    “是我把他想得太壞了?不,不能感情用事,劉雲是劉雲,武威公是武威公,兩者是為一體,又並非一體,背負權力的人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嫌疑犯……但這已不重要了,現在無論如何,也只能把所有東西挑明了講出來,無論他怎樣看待這些,日後又會如何應對,都無須再多做考慮。”

    文易的腦海中呼地閃過一些凌亂的思緒,突破了剛剛那團遮蔽一切的烏雲,在他眼前反復跳動、搖擺、粉碎。

    “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權力越大的人,做惡的嫌疑就越大,原本品質不良的人,往往會因著權力帶來的方便和安全感而胡作非為,而個人的良好品質又往往抵擋不住權力的腐蝕,即使權力者能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卻也很可能好心辦壞事,由著一己之見,令廣大人民遭殃。”

    “你我都算是登上了權力的極高峰,所以我們都是嫌疑犯,都有很大的可能去做禍國殃民的惡行,而且可以想象,我們也有可能為了自己所認為的正義,而令無數民眾蒙受災難。我們所能做出的惡行,遠非通常的罪犯可比,有時我們說的一句話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也許幾萬個殺人犯干的壞事加起來都不能相提並論。在我們那個時空的歷史里,某個偉大領袖頭腦一發熱,喊了幾句口號,定了幾個指標,幾千萬人在史無前例的大躍進中躍上了天,變了餓死鬼,死了就死了,做惡者無須付出任何代價,只需在歷史教科書中把原因定為‘自然災害’了事。”

    劉雲攤開雙手,微笑道︰“這些我都很清楚,所以我們才要搞民主,要給人民知識,給人民權力,以人民的力量來遏制權力者的惡行。”

    “是,我們是搞了君主立憲,頒了憲法,開了國會,民選議員,由國會產生內閣,由內閣直接管理國家,還逐步實現了司法獨立。這一切能正常展開,是靠了你手上的軍隊,牢牢把握在你手中的那支軍隊在改革最關鍵的時刻撲滅了守舊派的反撲,隨後又清除土匪豪強,創造了和平安定的國內環境。但是現在,這支以效忠個人而非效忠國家為主旨的軍隊已成了民主制度的巨大隱患,而且這支軍隊也並非普遍地效忠某一個特定的人,而是層層效忠,層層依靠,上下之間滿是栽培與感恩,平級之間則密織關系網,軍政工商之間由互有勾結,如此一來,就很有可能形成難以遏止的軍閥勢力,一但失去最高層的約束,軍閥之間將為了利益互相爭斗,文斗不過來武斗,這國家就談不上有什麼發展了。”

    劉雲輕輕吐了口氣,搖晃一下手中的帽子,臉上的微笑早已散去。

    “我知道了,你是說我的軍官團已經危害到了民主制度,必須加以清除吧。而你又認為不會親手毀掉我一直緊密依賴的軍官團,所以才打算以軍國民教育的方式,在民眾中建立抵擋軍閥勢力擴張的防線,所謂‘違犯憲法者人人得而誅之’吧。”

    文易遲疑地點了一下頭︰“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吧。”

    “你認為我會為了自己的權力著想而放任軍閥勢力擴張?”

    劉雲緊盯住文易,目光里不帶太多感情。

    文易沒有回答。

    “為什麼?因為武定國?因為我明知老軍官團的集體腐化而不去干涉?”

    文易的眼楮望向被風卷起層層波紋的水面,還是沒有回答。

    “那麼我告訴你,武定國是一定要被公審的,他必須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但是現在我不能動他,現在是戰爭時期,正是用人的時候,我不能把全軍大半的高級干部都投進監獄,也不能因為處分武定國一個人而影響到其他人的情緒。但是,即使在戰爭結束後,除了武定國外,我還是不會動其他人,武定國干得太出格,被許多人怨恨,他即使消失掉也無所謂。可我不能把清洗擴大化,那樣的話對軍隊的打擊太嚴重了,帝國需要那些人,他們畢竟同我們一樣,都來自2025年,無論才能如何,即使以他們在軍中的資歷和威望,一下子清除掉他們的話,恐怕軍隊會亂起來……”

    文易忍不住插道︰“那麼就不要清除,慢慢地,把他們的兵權去掉好了,再通過人員跨區跨兵種跨軍種大調動,打亂中下層勢力,使彼此的效忠和關系失去現實意義。”

    “這樣一來,我手里的兵權也就沒有了。”

    “你很在乎嗎?”

    “大家都失去了保護,如果有人要再像丁介雲那樣搞軍事政變的話……”

    “只要沒有人再像丁介雲那樣手握大權,那麼像他那種程度的政變也搞不起來了吧。”

    劉雲的嘴唇神經質地抽動了一下︰“這麼說,你想讓軍隊脫離我們的控制之外,任由國會的無聊政客們來玩弄?”

    “民主國家的軍隊是不應該從屬于某人或某黨的吧!軍隊是國家的,軍隊是國民的,國會是國民的代議機關,由國會監督軍隊有什麼不對!職業政客固然無聊,但總比不無聊的軍閥們來得穩妥,軍人干政,才是真正的禍害!”

    劉雲臉上露出了一絲輕蔑︰“國會?你說的那個國民代議機關,也不過是代表少數國民的機關而已吧,你自己也知道,根據選舉資格法,只有納稅額達到一定程度才有選舉權,而被選舉人的資格也根據納稅額和受教育程度做了規定,1900年大選時全國的登記選民總數還不到三千萬,而全國十八歲以上的國民當時也有差不多三億吧,只佔適齡國民總數十分之一的選民選出的那些議員,也能自稱為國民的代表嗎?”

    文易感到有點不可思議,他並不覺得這個問題還有以解釋的必要——尤其是對劉雲這樣的人而言,但既然對方問起,他還是不得不正面回答︰“選舉人資格中的確有納稅額的規定,這主要是為了防止賄選的發生並且提高選舉質量,我想這也很容易理解,納稅額達到一定程度的國民顯然擁有一定的財產,也有更多機會受到中高等教育,有更多閑暇和途徑了解時事和政治。這樣就不容易被小恩小惠所收買,比較有參政的主動性,也會以較為認真負責的態度去對待選舉。被選舉人尤其要注重受教育程度,文盲當然不能做議員,議案不會寫、憲法看不懂的人當了議員有什麼用?只會妖言惑眾而毫無真才實學的人更是國家的災禍!”

    “精英治國嘛,這倒也是你一直以來所沉迷的,可是這樣一來,下層民眾的利益如何維護?窮人不就失去了權力嗎?精英當然會維護精英們的利益,即使為此而損害平民的利益也無所謂吧!憲法只能算是那十分之一人的憲法,國會只能算是那十分之一人的國會,這便是民主自由?這便是民主制度?”

    “這是國情,現在搞全民民主就等于扼殺了民主,民主不是一種宗教信仰,民主只是一種政治制度,這種制度並不含有絕對公平的意義,它的主要意義在于自由,說得明確些,是盡量讓國民免受強權侵害,保障國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去創造精神和物質財富。公平是民主制度的原則,但不是目的,民主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國民自由。現在的確是在搞精英治國,這是最有效率的制度運作方式,也是真正能夠保障大部分國民自由的辦法,如果現在立即搞起大民主,三億人無差別互選,知識水準尚低的大批選民很容易被無才無德卻擅長口舌之爭、陰謀詭計的無賴所煽動,大批貧窮選民也很容易被地主富商用幾個小錢收買,那些無德無能之人選上了議員,又怎麼能保障廣大人民的自由呢?至于下層人民的權力訴求,隨著經濟的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達到選舉資格,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後,也會有更多人擁有被選舉資格,而且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選舉資格法,把標準往下調……”

    說到這,文易臉色一變,提高了聲調︰“劉雲,難道你已經不相信這個制度?想把它打破嗎?”

    “我只是恐怕這制度會變成壓迫大多數人的民主惡政而已。中國畢竟不同于歐美,即使經過我們這十幾年的改造,四億多國民中,三億數千萬人還留在農村,大多數人即沒錢也沒文化,雖說許多農民分租到了土地,卻也背負上了沉重的國家債務,再經過十年八年也不一定還得完。許多農民也成為了農業公司的工人,但薪水微薄,僅僅足夠養家糊口。至于產業工人,生活水平也很低,著名的漢冶萍公司的煤礦工人,一個月的工錢還不夠買維持兩個人生活的大米。你所謂的精英國民,絕大多數生活在城市,衣食無憂,他們並不了解農村,也沒有什麼熱情去關心農村人的生活,工商名流們所想的,不過是要以盡可能低的價格收購農村的原材料,然後以盡可能高的價格向農民兜售質量參差不齊的工業品。即使對于身邊的工人,精英國民們的態度又是什麼樣呢?看看那些工商大亨們主辦的報紙吧,滿篇的洋房,餐廳,跑馬,旅游,對工人的狀況絲毫不予關心,而國營的報紙也只是在發生重大事故時才故作姿態地表示對‘受害工人的關注與同情’,國會的精英們從來沒有提出過改善工人生活的議案,我記得湖南省議會曾有人提出這種議案,但卻被否決了……”

    文易的臉上泛出了淡淡的青色︰“現在我們算是處于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為了讓國家工業能快速起飛,利用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剝奪農民來發展工業,也是大多數國家的一般做法。在這種時期,產業工人的生活水平保持在較低的水平,有利于保持工業產品的價格優勢,對阻擋外國工業品的侵入有著莫大的意義……”

    劉雲把威風凜凜的元帥帽戴到了頭上。

    “然後呢?”

    “什麼?”

    “這樣下去會怎麼樣,你考慮到了嗎?”

    文易詫異起來,上下看了看劉雲,點頭道︰“那個,不就是國家迅速工業化,工業快速發展……”

    劉雲失望地搖了一下頭︰“你不明白,接下來是被殘酷剝奪的農民和工人越來越窮,買不起大量生產的工業品,然後就是生產過剩,工廠關門,工人失業,所謂的經濟危機來臨。如何解決經濟危機呢?第一種方法是由國家補貼,銷毀過剩的商品和生產設備,同時由國家出面進行諸如公路水壩建設之類的人力密集型基礎建設工程,吸收失業工人,這會給國家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並且也將浪費大量的社會財富。第二種方法是向殖民地轉嫁危機,把過剩的商品傾銷到殖民地和經濟附庸國,但沒有足夠殖民地的國家無法實行。第三種方法是國民經濟軍事化,將過剩的生產資源投入軍備生產,然後以強大的軍事力量去奪取殖民地,利用殖民地的資源和市場解決問題,但風險太大,真的打起仗來恐怕得不償失或干脆徹底失敗,不打的話生產出來的軍備又會慢慢過時淘汰。這三種方法都不能解決危機的時候,革命和動亂就會爆發,窮人會要求財產方面的公平,野心家或在野勢力會要求重新分配權力,窮人往往會為野心家或在野勢力所利用,造就雖然專制卻能暫時滿足多數窮人需求的新社會。”

    文易下意識地扭動起胸前西服的第二顆扣子來,他有些不祥的預感,他眼前晃過一些畫面,宛如電影倒帶,這些畫面里的事物都紛紛向原來的地方倒退。

    “然後,新的執政勢力會逐漸形成新的精英階層,利用手中的權力,為了各種目的,對平民階層開始新一輪的剝奪和壓榨。”

    文易說道,手放回褲子口袋里,轉過身,想要往回走。

    劉雲卻攀住了他的肩。

    “你知道我為什麼要牢牢控制軍隊?因為我相信一位偉大領袖說過的話——槍桿子里出政權。我知道你想看到一個民主富強的國家,但是對我而言,富強是最重要的,民主是其次的,我不相信只靠少數精英維持的民主能令這個農民為主的國家持續繁榮,一但有事發生,我需要用手中的軍隊控制局面,有必要時,可以結束這種制度,另外搞一種合乎當時狀況的新制度。”

    “你期待的那種事情,是不應該發生的。只要二十年內現行制度的主體不變,中國就一定不再是農民為主的國家,至少工業人口會超過農業人口,到那時候,精英也不會僅僅是十分之一,而會逐步增加到五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這變化需要時間,需要環境,最緊要的,仍舊是制度的保護。你如果堅持要保留對軍隊的控制權,我也無話可說,但是我想問你一句,你以為你今後的日子里所作出的判斷和決定會是絕對正確的嗎?”

    劉雲放開了手,也開始往回走,一陣冷風掠過,松濤陣起,卻掩不住他鏗鏘有力的回答︰“我有自信,能堅守理想的底線。”

    文易卻送還他一個冷笑。

    “我已經說過了,好心也會辦壞事的,在精神上自認為永遠不犯錯便是最為可怕的錯誤。何況正義總歸是相對的,越是強調正義,做惡的可能性就越大,絕對的正義便是絕對的邪惡,因為每一種絕對正義的實質都是要求無限制地流血。你的理想是建設一個富強的國家,而民主自由在于其次,然而如果缺少了民主自由,這富強也只能停留在表像上。我問你,富強的目的在于什麼?征服世界嗎?難道不是為了國民生活得更好嗎?如果這富這強只是為了滿足少數人的野心和私欲,那麼這富強又能持續多久?德意志帝國和舊日本帝國的教訓難道還不夠嗎?”

    “如你所說,德意志帝國和日本帝國雖然最終戰敗了,但是他們創造了歷史,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況且在戰後它們也很快恢復過來,成為經濟大國。這里的國民生活得怎麼樣,關我們什麼事?你忘了嗎?我們是在另一個世界,這里一切都是我們的工具,用于完成夢想的工具。不能再慢慢等了,帝國要全面軍事化,要把資源集中運用于軍事方面,民主制度的成本太高,決策效率太低,不適合中國國情,更是阻礙中國向外擴張的累贅。”

    文易轉過頭,奇怪地盯住劉雲︰“你不是在說笑吧?你打算把這個國家軍國主義化?”

    “軍國主義有什麼不好?從現在開始,用十年時間把國家徹底軍事化,全面擴軍備戰,趁著世界大戰的機會沖進去混水摸魚,奪取歐洲列強在我國周邊的殖民地,吞並西伯利亞,可能的話,還要挺進到中近東,與德奧土同盟會師,打垮協約國,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

    文易楞住了,他沒想到劉雲的腦袋里會存在這種東西,他原本以為他很了解劉雲,現在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真的很失敗。

    “十年?你是說,十年之後,我們將有能力與同盟國一起打敗協約國,改變世界秩序?”

    “這又有什麼不可以呢?十三年前,中國是什麼樣子,十三年內,我們又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這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好吧,讓我告訴你,十三前,中國海軍總噸位排名世界第十,合計七萬八千噸,而當時排名世界第十一的日本海軍總噸位不過四萬五千噸。十三年前,中國每年的財政收入是七八千萬兩白銀,是日本的三倍多。十三年前,中國陸軍雖然沒有完全采用西式編制,但主力部隊基本上已經換裝了西式槍炮,裝備水平與日本陸軍不相上下,數量上則遠遠超過對方。大清帝國並不缺少洋槍洋炮,也不缺少鐵甲戰艦,帝國的工廠自己能造槍炮彈藥和巡洋艦,也有錢去買鐵甲大戰艦,問題的關鍵在于政治制度的僵化和腐朽,使得中國的廣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無從轉化為軍隊的實際戰斗力。我們的改革,要點在于政治制度的變更,輔以經濟軍事文化的全面改革,整合了原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使之能夠有效率地發揮在軍事方面,從而打敗了日本,但是,政治制度變更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我們不是還有超先進的科技嗎?全都用上不就行了!”

    文易長長長長地嘆了口氣,以極其痛苦的表情回應劉雲的質問。

    “如果是鐘夏火問這個問題,我最多是笑一笑就完了,沒想你居然也會做出這種事情……在此之前,鐘夏火不止一次地發過牢騷,抱怨沒有自動步槍和自動榴彈發射器,沒有裝甲戰車,沒有戰斗直升機,沒有手提電腦,沒有頭盔顯示器,沒有衛星定位儀,沒有核子導彈之類之類,我都無話可說。對于物質產品,知道怎麼造是一回事,能便宜地造出來卻是另外一回事。猶如在我們那個時空,電腦芯片的原理並不是什麼秘密,我們國家卻也花了幾十年時間才達到了獨立研發的地步,而核彈的制造過程甚至都公開在了網上,可是實際上又有幾個國家能夠造出可以實際運用的核彈呢?對于發展經濟最為重要的那些科技項目,比如用于提高農業產品產量和質量的生物技術,需要漫長的基礎設施建造和技術普及過程,因為我們從2025年帶來的不是幾百噸的稻種和生物農藥,而僅僅是幾本農林教科書和幾粒雜交稻種的樣本而已。又比如鋼鐵的生產,所謂的先進科技只不過是從哈工大某研究所里復印出來的幾頁配方資料而已,用在生產方面,只能一定程度地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要提高產量,根本地還是要加大資金投入,而資金不是憑空掉下來的,而是要靠平日里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即使是借債,也總歸要連本帶息還清。在武器的制造方面,或許可以發揮一下先進性,但兵器不是生產資料也不是消費產品,純粹是消耗性的東西,制造武器需要花錢,越復雜的武器花錢越多。對于小型迫擊炮那樣的超簡單兵器,造多少都無所謂,而機關槍和自動步槍則要復雜得多,大量生產的話還牽涉到彈藥的供給問題,而清帝國留下來的幾座兵工廠依然可以生產便宜耐用的毛瑟步槍,所以現在步兵的主要武器仍然是毛瑟步槍,這主要是從經濟上來考慮。發展軍事力量最重要的是財力,靠封建式的壓榨和搜刮無法維持高消耗的現代化軍隊,國民經濟的全面繁榮才是增加財政收入的正道,國民經濟軍事化是邪道,它只能使經濟畸形發展,資源集中在與軍事有關的重工方面,它不產生多余的消費品,它的主要產品是軍火,軍火只能在戰爭中消耗,如果戰事僵持,國民財富和國家資源將源源不斷地在戰火中耗盡,這等于是把整個國家的力量用來制造不斷綻放的禮花而已。”

    劉雲放開了搭在文易肩上的手︰“你怎麼就只考慮到戰事僵持的問題呢?如果戰爭不斷勝利的話又該怎麼說?只要奪取到的利益超過了戰爭損失不就行了嗎?”

    “如果戰爭失敗的話又該怎麼說?現在正在進行的這場戰爭還不能說穩操勝券了呢,戰爭剛開始一個月,儲備的武器就發完了,新升格的戰斗預備師一門火炮都領不到,參戰部隊的彈藥消耗超過預計水平,第一個月就消耗了比定量多兩倍的彈藥,原來估計可用一年的彈藥現在推測只能用半年,兵工廠不得不開足馬力生產儲備。因為不斷地擴軍備戰,財政一直都很緊張,開戰第一個月,往年的盈余就被吃去了大半,就算把增稅增費增發貨幣的措施都用上,如果戰事拖過明年年底還不結束,就不得不靠外債度日了。而且我敢肯定,即使我們戰勝,俄國人也一定不會賠款,因為到了他們不得不談判的時候,也正是無論哪國銀行都不肯再向他們借錢的時候——他們不是不肯賠,而是根本沒錢可賠。對俄國作戰尚且如此,更不要說規模更為宏大的世界大戰,還想跟注定失敗的德國人站在一堆,這不是要拿一國的國運去冒險嗎?”

    劉雲聳聳肩,擺手笑道︰“我發現你真是一點想象力都沒有。你要記住,我們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歷史,在這個時空里,德國並沒有注定要在1918年投降,因為強大的中國出現了。一戰在不可偉逆的歷史大潮推動下最終爆發了,中華帝國作為同盟國的一員在遠東大鬧天宮,向西南,吞噬大英帝國的廣大殖民地,向西北,與德意志帝國兩面夾擊俄羅斯帝國。帝國的遠征軍前出里海,與德意志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盟軍匯合,掃蕩中東,席卷北非,瓜分掉英法在亞非的主要殖民地,令英法的戰爭資源徹底枯竭……”

    “在此之前,美國為了防止同盟國統治世界而加入了協約國一方,最終以其世界第一的工業生產使協約國贏得了勝利。”

    “看來我們之間有很大的分歧。”

    “民主國家,或軍國主義國家,看來是根本性的分歧。”

    劉雲摩裟起下巴上的胡渣來,目光里滲透進矛盾的情緒。

    “這麼說,有一個人要退下去,否則會成為另一個人的障礙。”

    文易渾濁的瞳孔毫不猶豫地迎上了劉雲的目光︰“這種時候,將死的人當然會自動退出,但是我可以肯定,即使如此,障礙也遠遠沒有消除,恐怕還會不斷增長蔓延,像那假山上的藤蔓一樣把世界覆蓋起來。”

    “你早就有這種覺悟了?”

    “是的,我早就有覺悟要為幾億中國人做點什麼,而不僅僅是為了一種虛無縹緲的理念去犧牲什麼。”

    劉雲望著文易那毫不妥協的頑固表情,終于下了決心。

    “這場戰爭結束後,我將會去競爭總理大臣之位,希望能用得上中民黨的力量。”

    “這場戰爭結束後,我會退出政界,屆時總理大臣也好,中民黨也好,都與我無關。”

    “難道不打算做新任總理大臣的顧問或擔任內政大臣之類的職位嗎?”

    “我需要休息,我發現這十幾年來我都活得太累了,不值得。”

    文易說完,邁開了步子,劉雲忙加快腳步跟上,在他耳邊叫道︰“你就那麼關心這里的所謂國民?他們是另一個時空的人,說起來跟我們完全沒關系,只要對他們加以利用不就好了,他們自由與否,生活過得幸福與否,有必要這麼在意嗎?”

    文易沒有停下腳步,嘴里只吐了一小串稜角尖利的字︰“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中國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