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帝國

第一部 奠基 第七十二章 決斷雙城子! 文 / 月蘭之劍

    //com//原本就部署在烏甦里斯克作為預備隊的遠東第六步兵師此時已佔領了烏甦里斯克要塞各堡壘、炮台之間的地域,挖掘戰壕,布置鐵絲網和地雷區,大大加強了要塞的防御力。

    這天,遠東第一集團軍司令官斯特塞爾中將趕到了烏甦里斯克,決定將集團軍司令部設在此地,以居中指揮分布在斯帕斯克達尼利到綏芬河口150公里戰線上的10余萬俄軍,並兼任烏甦里斯克要塞司令官,原來的要塞司令官莫洛維尼少將只好暫時屈居副司令官。

    此時,烏甦里斯克城內的市政廳會議室內,斯特塞爾中將正召集參謀們討論戰事。

    集團軍參謀長康特拉琴柯少將提出,第三步兵師和第二騎兵師各部分散在新沙赫京斯基到斯帕斯克達尼利之間95公里長的戰線上,即使采取機動防御手段,也無法阻擋華軍優勢兵力選擇一點的突破,應把這兩個師也退到新沙赫京斯基一帶,這樣,駐守新沙赫京斯基的第四步兵師就可以向要塞靠攏,可以進一步加強要塞的防御。

    斯特塞爾中將對著花花綠綠的地圖沉吟一番,猶豫道︰“這樣一來,敵人就可以不受阻礙地從斯帕斯克達尼利迂回到我軍後方……還是把這兩個師調往錫比爾采沃到阿爾謝尼耶夫一線,保護全軍的右翼比較穩妥些。”

    錫比爾采沃在新沙赫京斯基東北25公里外,西伯利亞鐵路干線通過此地,從錫比爾采沃又分出一條鐵路支線,向東抵達阿爾謝尼耶夫礦區。兩地之間的距離大約是50公里,中間有一小鎮名列季霍夫卡,形成三點一線的形勢。

    以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來防備50公里的戰線仍舊勉強得可怕,但由于兵力上捉襟見肘,斯特塞爾亦無可奈何。

    康特拉琴柯仔細琢磨一番,又道︰“這條線恐怕無法防御,我認為,還是把這兩個師集中到新沙赫京斯基比較好,烏甦里斯克以東全是沼澤和密林,通道狹窄,只須派出少量部隊扼守住道路,華軍一時也難以突破,我們再派兵去支援也不遲。”

    斯特塞爾斟酌一番,又與眾參謀稍作磋商,便也同意,由是,第三步兵師和第二騎兵師遂受命乘火車向南急退近百公里,向新沙赫京斯基周圍集結,如此,則俄軍正面戰線縮短到了60公里,戰線上的兵力密度大大提高,但側翼和後方的防護又略顯單薄,俄軍司令部企圖以預備隊機動防御的辦法來彌補這一不足。

    此外,俄軍撤退時還奉命將當地所有的糧草牲畜都裝車運走,居民頓時陷入饑謹當中,對此這種做法,戰後斯特塞爾將軍如是解釋︰“……相信華軍會按人道主義原則對待平民,也當然會向當地饑餓的居民提供糧食,這樣華軍的後勤供應必然會緊張起來,供給的物資也將以食物為優先,彈藥的供給速度會緩慢下來,這對要塞的防御來說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俄軍從斯帕斯克達利尼撤離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華軍第三野戰軍司令部,野戰軍司令部此時駐在科波夫奇,位于烏甦里斯克西北偏北40多公里外。

    “從斯帕斯克達利尼撤出的話,會把這些兵力集結在哪里呢?”

    三十八歲的野戰軍司令官陳星雲中將盯著地圖,一手捧茶,一手握尺,旁邊那位三十五歲的野戰軍參謀長趙民河中將則與參謀們埋在一堆紙片中忙碌。

    听到陳星雲那頗似自問的話語,趙民河從紙堆里抬起頭,也不用看地圖,應聲答道︰“有三種可能。”

    陳星雲道︰“第一第二種我都知道,其一不過是撤到新沙赫京斯基,掩護雙城子要塞之右翼,其二當然是撤到錫比爾采沃到阿爾謝尼耶夫一線,掩護整個戰線之側後方,至于第三種可能,願聞其詳。”

    “第三種可能,就是連新沙赫京斯基都不要了,直接撤到雙城子作為機動預備隊,因為雙城子要塞以東有大片難以通過的沼澤和密林,對方只要把少量兵力堵在少數幾條狹窄道路上,就足以防護側翼和後方,必要時還可以派出預備隊支援。而且,若我軍分兵通過道路條件惡劣的沼澤地和密林迂回敵後,則迂回部隊很容易被敵軍切斷補給線,甚至可能被圍困。”

    陳星雲用尺子點了點桌面︰“如果撤到新沙赫京斯基的話,也有類似的效果,但若只是撤到新沙赫京斯基而已,我們還有機會插到雙城子與新沙赫京斯基之間,把新沙赫京斯基的敵軍分割出來殲滅掉。”

    趙民河提醒道︰“插到雙城子與新沙赫京斯基之間的話,穿插部隊會遭到兩方面的夾擊吧。”

    “穿插作戰的同時,當然要以強大兵力同時攻擊雙城子和新沙赫京斯基兩處的敵軍,這是常識吧。”

    “強大的兵力在哪里?現在各預備隊師團普遍缺乏火炮,只能在主力師團需要休養時接管主力師團的炮兵部隊後才能進入前線,也就是說,我們手中同時可運用的只有兩個主力師而已,要以兩個師去同時執行三方面的作戰,而對手卻擁有堅固要塞和三個野戰師,這實在太勉強了。”

    陳星雲放下茶杯,微微搖頭道︰“我們不是還有朝鮮第一軍在右翼支援嗎?朝鮮第一師已經進到雙城子要塞前,讓朝鮮第一師負責牽制要塞敵軍就可以了。日本第二師已經推進到綏芬河西岸,當然也可以牽制住東岸的敵軍。”

    “你認為朝日的部隊會盡心盡力為我們賣命嗎?雖然有藩屬盟友的名義,但以他們的立場來說,應該是要盡可能保存實力為上的吧,要不然,為什麼朝軍要把最精銳的禁衛師放在後面做預備隊呢?”

    “讓朝鮮禁衛師做預備隊是大本營也同意的事情哪。”

    “可是也應該想到,這可能是朝鮮人努力爭取的結果,在大本營的立場上考慮,當然是要求盟國藩屬盡可能地派精兵上陣的吧。”

    陳星雲取出一支哈德門點上,吐著煙道︰“瀾波兄,這樣的想法已經超出了野戰軍參謀長的思考範圍了吧,這個那個的立場都不要緊,我們只有一個立場,就是遵令而行。”

    趙民河微笑搖頭︰“你這麼想我也沒辦法,我只是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看法,朝日的那幾個師至多也僅是掩護兵力,我們這個軍才是現今海參崴方面惟一的主力,要依靠的話,只能依靠自己而已。”

    “依靠自己是沒錯,但以我軍的兵力,真的還不足以打那樣的殲滅戰嗎?”

    “會有危險,我軍因為攜帶大量重炮,手頭又沒有可用的列車,機動力非常低下,而敵軍佔有地利,掌握有大量可用車皮和火車頭,機動力要強過我軍,可相互照應支援,如此一來,我軍分進合擊的話,只是給了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而已。”

    陳星雲用尺子在地圖上一劃︰“那麼就破壞鐵路,切斷敵人彼此間的支援。”

    “談何容易,雙城子和海參崴乃俄軍防御重心,兩地之間及周圍重要據點之間的鐵路線都布置了嚴密的防御手段,崗哨迭連,巡哨眾多,個別關鍵地點還以鐵絲網、碉堡護衛,俄軍騎兵也不少,隨時機動支援。且雙城子和海參崴都儲存了大量鐵路修築器材,雙城子還集中有大量鐵路工人,所以對方的鐵路若遭破壞也會很快修復。““這樣子的話企不是要正面強攻才行?”

    趙民河點點頭︰“沒辦法,不過還好,雙城子要塞的防御體系被綏芬河一分為二,朝軍負責南岸,我軍負責北岸,我們需要做的,先是迫近要塞北岸陣地,構築進攻出發陣地,加緊運輸和布置重炮,準備強攻要塞。另一方面,如果敵軍在新沙赫京斯基布置了重兵,也須派出一定兵力予以牽制,作出要從敵側面迂回的姿態,並以騎兵分隊實施破交作戰,使敵難以動彈。”

    陳星雲沉思良久,還是不大情願︰“如果有機會打殲滅戰的話,就算稍微冒險,也應該嘗試一下吧,如瀾波所言,卻是太過保守的戰法。”

    趙民河道︰“敵軍依托要塞、據點和鐵路線,可實施有效的機動防御,而我方暫時沒有鐵路與敵方鐵路相連,無法運用列車快速運動,又俄國境內道路條件尤為惡劣,重炮運輸極為困難,如若不攜帶重炮,部隊輕裝快進,遇敵強大據點則難克,遭敵大隊攻擊則難守,所謂迂回包圍,亦難實現。”

    陳星雲仍是堅持己見,趙民河也不曾遷就與他,既然野戰軍司令官和參謀長意見各殊,于是召開作戰會議,各師師長、參謀長及野戰軍高級參謀官盡數出席,討論一番,卻是大多數人支持陳星雲,後情報迭到,報稱俄軍第三步兵師正在新沙赫京斯基集結。于是陳星雲先擬出作戰計劃,企圖四路出擊,一舉殲滅敵第三步兵師,野戰軍多數高官皆支持陳星雲,趙民河無話可說,只好自己拍了電報去總參謀部,闡述自己觀點,聲明自己並不同意這等作戰計劃。

    次日早晨總參回電,並不支持趙民河,反叫他遵從司令官之主動,盡心盡力輔佐之。趙民河心中有氣,又不便發作,只將工作托以諸位高參,攜了警衛隊,親去巡視戰場。

    自野戰軍司令部所在之科波夫奇鎮向東南30公里,有一俄國小村,名叫科維拉夫卡,向東南去雙城子不過十多公里,向東去新沙赫京斯基亦有十余公里,由華軍第十一步兵師之三十二旅于17日佔領,次日即改為第十一步兵師師部,至今日,則將成為野戰軍軍部,趙民河在軍部正式遷移之前,便率隊先去了科維拉夫卡,準備經此地轉去往前線巡視。

    趙民河騎一白馬,領了一個排的騎馬衛兵,于午後四五點鐘抵達科維拉夫卡,該村居民全是俄人,男則高鼻深目,須發叢生,女則臉如圓盆,豐滿如牛。此時卻有大股俄國村民在村前空地排隊,幾輛軍用馬車停在空地中央,一些華軍官兵正向村民發放面粉食鹽之類。趙民河策馬向前,叫住一名中尉問話。

    “何故如此?”

    “俄軍撤退時將居民糧食牲畜劫奪一空,如今村中各戶多已斷糧,師長請示了司令官之後,命我等前來發放糧食,救濟民眾。”

    中尉如是答應。

    趙民河卻又問︰“每家發放多少糧食?”

    “按人頭發放,暫時十六歲以下及六十歲以上每人發面六斤,鹽一兩,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每人發面十斤,鹽二兩。”

    “只是發放糧食,卻不讓他們干活嗎?”

    “未曾征用當地民夫,師長說,恐怕其中混雜奸細,暗露軍情……”

    “真是糊涂!”

    趙民河說道,不等那中尉說完,徑自拍馬去往第十一師師部。

    到了師部的大帳篷前,卻聞人嘶馬叫,一班人正把許多東西往車上搬運,原來師部正要向前線移動,都忙著搬家呢。

    趙民河下了馬,叫來一個軍官,問他鄭師長在何處,軍官指了指帳篷,趙民河便獨自鑽進去,正好與十一師師長鄭虹少將撞了個滿懷。

    “喲,參謀長大人,您這麼早就來了。”

    鄭師長叫道,慌忙敬禮。

    趙民河回了禮,攀著他的肩來到帳外,劈頭就問︰“鄭師長,你何時請示司令部要給村民發放糧食的?”

    “昨天晚上。”

    “何時接到回復?”

    “一小時後。”

    “司令部可曾教你如何發放?”

    “只叫我便宜行事。”

    趙民河疑道︰“這就怪了,為什麼我不知曉這件事?”

    鄭虹道︰“這個下官就不清楚了。”

    趙民河以拳擊掌,憤憤道︰“好個宇晴(宇晴乃陳星雲表字),罷了罷了,鄭師長,你且听我說,俄人無糧,乃其軍隊掠奪所致,非我之過,其欲活命,就應為我工作而就食。我嘗與武威公談話,聞言歐美崇信非工作無以得飲食,亦無以得活命,惟無工作能力且無親人贍養者,方可賴國家之供養。延至敵國居民,更當如此,我聞歐洲自古征戰,大多就地取食,少有救濟敵境居民之行,我文明古國,當講究仁義,但也不可損害自我而去為敵國居民大施仁義,此地交通不便,運輸全靠馬車,糧食彈藥轉運不易,不應輕易施散于居民。若不忍任其饑謹,可令其為我擴修道路、挖掘壕溝、建築工事、開闢飛機場,以換取活命之糧,則彼可活命,我之作戰得利,兩全其美。如若不然,一味施舍,卻只增添我輜重後勤之困難,恐于作戰大為不利。”

    鄭虹拍額道︰“原來如此,參謀長所言甚是,我等婦人之仁,幾乎貽誤軍事,實在羞愧,只是糧食已經發出不少,收回恐怕不妥。”

    趙民河道︰“還好發出不多,這次就不予計較,惟以後須再救濟居民時,應遵循以勞換食之原則,即使老幼孕婦之類,也應令其為軍兵洗刷衣物、繃帶,或去編制擔架,總要分派他干些活,減輕我軍負擔,方可按其工作量付以糧食作為酬勞。”

    “下官明白了,只是,召集俄人為我工作的話,恐怕有奸細混雜其間……”

    “那就要看你如何組織了,欲治俄民,還需依賴俄人,你且令部下搜羅願效忠我中華帝國之俄民,組成監察隊,混在工人中,有奸細則檢舉揭發,屆時便殺一儆百。具體事項,你可分派下屬去想去辦,無論怎樣,總需恩威並用才是。”

    “下官明白,這就去辦。”

    “還有,我想到前線去看看,你可以派個人帶路嗎?”

    “參謀長大人,不如與我同去,我馬上就動身了。”

    趙民河點點頭︰“那就這樣罷。”

    黃昏時,趙民河與鄭虹已抵達前線一處觀察所中,觀察所位于坡地上,可遠瞰雙城子要塞北段之前沿。

    趙民河舉起望遠鏡觀望,只見俄軍陣地布置嚴密,碉堡林立,戰壕交橫,鐵網成片,遠處可見堡壘護坡及胸牆,應是堅固非常。

    “鄭師長,可曾派人抵近偵察?”

    “還沒有,不過已經收到了不少空中偵察得來的情報。”

    “盡快派出偵察隊,今夜就應該摸清敵軍前沿狀況。”

    “明白——參謀長,不如就在此吃晚飯吧。”

    趙民河把手中的馬鞭拍了拍︰“也好。”

    晚餐是簡單的米飯和土豆炖牛肉干,師部里的將校軍官同吃一灶,即使軍參謀長蒞臨,也不過多準備了一人的分量而已,並沒什麼特殊招待。

    趙民河心中有事,並不多話,只顧扒飯,眾人見狀也不敢多話,很快結束了晚餐,正在飲茶時,野戰軍司令部傳來了命令。

    鄭虹接過命令書,展開一看,原來是進攻計劃,要11師32旅于21日佯攻雙城子要塞,33旅于同日插入雙城子與新沙赫京斯基之間,阻斷交通,31旅為預備隊,13師則在北面全力進擊新沙赫京斯基,力圖全殲集結在那里的俄軍第3步兵師。

    趙民河從鄭虹手中取過命令一看,知道自己的意見已完全被否決,心中不快,于是打算干脆不回軍部,呆在11師旁觀32旅的佯攻作戰。陳星雲那邊知道趙民河在這里,也不多問,只傳令給鄭虹,要他好生照看參謀長。

    作戰命令既已下達,第三野戰軍各部開始向進攻出發地域集結,13師的3個旅全部出動,37旅部署在新沙赫京斯基以北,38旅在新沙赫京斯基西北,39旅在新沙赫京斯基西面,11師的33旅集結在新沙赫京斯基西南,32旅集結在雙城子以西,31旅集結在32旅之後作為預備隊。第五騎兵旅的兩個團組成破交支隊,配合33旅執行遮斷作戰,將新沙赫京斯基與雙城子之間的聯系切斷。

    在華軍籌劃進攻的同時,俄軍也沒有只管在被窩里睡大覺,俄軍騎兵頻繁出動,不時與華軍前衛隊展開交火,更多地則是在林間坡後靜靜地觀望華軍的行軍縱隊,然後將情報傳回斯特塞爾將軍在雙城子(烏甦里斯克)的集團軍司令部。

    “對方正在籌劃著大規模行動呢。”

    烏甦里斯克市政廳的會議室內,遠東第一集團軍司令官斯特塞爾中將抱著手,來回走動,不時看一眼桌上被參謀們標得花花綠綠的地圖。

    “目的是什麼呢?強攻要塞,還是……”

    最新的情報傳來,一名參謀又在地圖上寫畫起來。

    參謀長康特拉琴柯少將仔細觀看一番,拍了拍桌子︰“司令官大人,沒有問題了,敵人的目標是第3師,要塞西面的敵人根本不足以對要塞構成實質性威脅,要塞西南的朝鮮第1師動作緩慢,暫時也無須擔心。”

    斯特塞爾懷疑地又看了一眼地圖︰“你確認嗎?”

    “越來越明顯了,敵軍足足把13到16個團(實際為14個團——含2個騎兵團)集結在新沙赫京斯基周圍,還有數量不詳的騎兵部隊,而在要塞附近只部署了3到4個團(實際為7個團——含預備隊和1個騎兵團),這完全可以說明問題了,第3師處在危險之中,隨時可能被敵人吃掉。”

    “這麼說,必須把第3師盡快撤回來了……”

    康特拉琴柯在地圖上琢磨一番,微微點頭道︰“應該立即撤回來,派三個團的騎兵去接應——另外,如果我們對要塞西面力量較弱的敵軍發起進攻的話,不但可以分散對方的注意力,更可以打亂對方的進攻部署,也很有希望殲滅大批敵軍有生力量,因為對方正將注意力集中到第3師方面,只要我們動作迅速,對方處于外線,又無法利用鐵路運兵,想要支援的話恐怕也來不及了……”

    斯特塞爾听到“殲滅”二字,眼楮一亮︰“對,殲滅!我們手頭有兩個師,總共八個還算完整的步兵團,留一個團協助防御要塞,組織七個步兵團和四個騎兵團對要塞西面的敵人發起進攻,要取得勝利應該是綽綽有余了。”

    康特拉琴柯翻了翻地圖邊的一堆紙片,補充道︰“我們手頭可用的火炮也不少,如果把第二、第三軍的軍屬炮兵與集團軍所屬的炮兵旅加在一起,重炮方面就可以動用64門152毫米野戰炮和16門152毫米臼炮,輕炮方面,有兩個師屬炮兵旅可用,除去前哨作戰中的損失,還有81門76毫米野戰炮和30門87毫米榴彈炮可用,要塞守軍還可提供76毫米野戰炮和87毫米榴彈炮各18門,騎兵部隊有12門47毫米炮可用,算來有239門火炮,要塞的部分炮台還可提供額外的重炮火力支援,從炮兵火力算來,應該足夠了。”

    “那還等什麼,快作計劃,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決不能放過打擊敵人的任何機會!”

    “是,馬上開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