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帝國

第一部 奠基 第二十四章 反攻 文 / 月蘭之劍

    //com//1894年8月16日,朝鮮中和前線。

    自兩周前日軍第五旅團長乃木希典少將發動的“肉彈”攻勢被粉碎以來,清軍陣地上經歷了太久的平靜。隨著總參的命令由電報傳到平壤,再由北方軍團軍團部下發到相關單位,無聊的平靜即將被摧毀。

    由中日兩軍士兵的鮮血反復洗禮過的中和橋防線上,8月3日抵達平壤的禁衛第一師第一團換下了在當日血戰中傷亡大半的禁衛第二師第十團,並開始籌備反攻。

    禁衛第一團團部設在了原禁衛第十團團部原址上,十團團長肖烈日在交接防務時將團部的帳篷全部送給了一團,一團團長——肖烈日在帝國陸軍大學91屆短期[注一]時的同班同學——雷雨鳴中校則以三大罐山西黃酒相贈,結果當晚就被一團和十團的營以上軍官們干得精光。

    此時雷雨鳴正召集手下三個營長和團部作戰參謀劉雪冬上尉布置任務,他剛從旅部回來,從旅長盧子祥上校那里接下了一項關鍵性的任務。

    “旅部的給我們的任務是——”

    雷雨鳴向六個月前才剛邁出校門的陸大91屆專科校友劉雪冬上尉點頭示意,劉雪冬立即為學長展開了作戰地圖,又遞上放大鏡和指揮棒,雷雨鳴才繼續道︰“作為全旅的先鋒,我團將在軍團直屬炮兵的支援下,于17日凌晨從敵軍戰線正面實施突破,同時,禁衛第二師騎兵團將從我軍左翼向敵迂回沖擊,二旅四團一部從我軍右翼出擊實施佯攻,吸引敵注意力,一起配合我軍撕破敵防線。完成突破後,我團立即將陣地防務交給後繼部隊,轉向東南方向突進,在友軍支援下進佔遂安,之後再進一步接受旅部命令。好了,基本上就是這樣,剛剛我和團部的參謀們訂好了作戰計劃,現在根據作戰計劃布置任務。”

    雷雨鳴頓了頓,又讓劉雪冬把計劃書拿過來,用指揮棒敲著用彩筆標定了作戰區域的地圖開始下達任務︰“二營負責左翼的藍區,三營負責右翼的紅區,一營配屬炮兵連和機炮連負責中間的綠區。總攻時間定在17日凌晨三時,之前從16日夜七時開始軍團將進行四次各一小時的間斷炮火準備,所以特別提醒,各營偵察部隊今晚七時之後必須全部回營,以免遭到炮火誤傷。總攻開始後,各營編成三波散兵線,相隔兩分鐘出發。一開始快步前進,接近敵陣地後如遇敵密集火力阻擊則改為匍匐前進,但必須在天亮之前,發起最後沖擊,殺入陣地,摧毀敵主要火力點。因為攻擊是在黑暗中發動,各營營長須充分發揮主動性,依戰場情況變化及時作出決斷,尤其注意應盡量避免笨攻,徒增傷亡,而應想辦法尋找敵薄弱處集中力量實施突破。這都是學校里教的東西,在此我特意強調,是為了讓大家在最緊張的狀態下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計劃就是這樣,大家還有什麼意見?”

    一營營長趙民河少校——出身陸大短期92屆,畢業成績為全步兵專業第一名——應道︰“屬下認為,如此平均分布兵力實施攻擊似為不妥。”

    雷雨鳴“哦”了一聲,示意趙民河說下去。

    趙民河解釋道︰“雖然有軍團直屬炮兵進行支援,但在黑夜中,炮火對敵陣地的摧毀力和人員的殺傷力都非常有限,可以預見,我軍在發起攻擊時,將面對敵軍強大火力的攔阻。在此情況下,平分兵力、一擁而上的攻擊將使敵軍整個戰線上的火力得以充分發揮,增大我軍的損失,並很可能無法達到突破的目的。”

    雷雨鳴立即接道︰“那你是打算更改計劃,集中兵力攻擊一點?”

    趙民河道︰“屬下正有此意。”

    雷雨鳴又問︰“那你說,把兵力集中在哪個方向比較合適。”

    趙民河起身點了一下地圖上涂成藍色的那片區域︰“左翼,屬下認為集中兵力從左翼突破較有把握。理由有二,一是不從中央攻擊,可出敵軍之意料,二是左翼有二師騎兵團協助突進,可互相呼應。”

    “完了?”雷雨鳴面無表情道。

    “還有,屬下以為可將一營、二營配屬炮兵連、機炮連集中從左翼攻擊,三營分別以兩個連負責中央綠區、一個連負責右翼紅區,進行佯攻,掩護主力完成突破。”

    “還有嗎?”

    “沒了。”

    雷雨鳴盯著地圖沉思稍頃,點頭道︰“好,就照你說的,一營二營配屬炮兵突擊敵左翼,就由趙營長負責統一指揮。三營長率所部兩個連從中央、三營副營長率一個連從右翼佯攻,吸引敵火力。劉參謀,給記一下。”

    劉雪冬應了一聲,低頭猛寫。

    雷雨鳴又道︰“夜間作戰,應以近戰肉搏為主,各位回去讓大家作好拼刺刀的準備。

    旅部為支持我團的突破作戰,發來兩百把左輪手槍和六百把大刀,本來打算平均分到各營,現在計劃有所變動,決定全部配發左翼突擊部隊。趙營長,等下你跟劉參謀去領裝備。好了,諸位回去布置完任務後抓緊時間休息,今晚七點後炮兵弟兄可不打算讓我們睡著了。散會!”

    ※※※

    當日黃昏,中和前線日軍陣地上一片忙碌,一群群士兵從交通壕涌向前線戰壕,一派大戰之前的氣氛。這其中,領子上別著大佐軍餃的第二十四聯隊聯隊長伊達盛清正暗自在心里發著牢騷︰“神川師團長真是會計劃,兩星期前乃木那傻瓜在敵陣前葬送了整個第五旅團,現在輪到我們第六師團來承受同樣的痛苦了。夜間襲擊,還沒有炮火支援,真是有趣,難道對方沒有前方警戒和照明彈嗎?如果趁夜偷襲那麼容易,大島師團長也不會同意乃木用那種辦法強攻支那軍陣地吧。”

    “伊達大佐,您擋住路了。”是神川師團長的聲音。

    伊達盛清急忙靠到戰壕壁上,舉手敬禮︰“師團長閣下!”

    六十一歲的神川北鹿原中將扶著戰刀舉手回禮,伊達借著昏暗的光線看到,將軍的臉色顯得很疲憊,這也難怪,自釜山登陸後,一路上酷暑難耐,又不斷遭到朝鮮散軍游寇的襲擊,剛抵達前線又立即投入了籌備進攻的工作中,半個多月來,神川師團長幾乎沒睡過個好覺。伊達為自己剛才的想法感到羞愧,神川師團長那麼辛苦作出了攻擊計劃,自己卻在背地里奚落他老人家,簡直是無恥。

    “伊達大佐,準備得怎麼樣了?”神川中將語氣平緩地問道。

    伊達慌忙答道︰“第二十四聯隊正進入攻擊陣位,很快就能完成部署,保證按時發起進攻。”

    “恩,那就好,伊達大佐,這場戰役必將以整個朝鮮戰場的轉折而被載入史冊啊。”

    “是的,師團長閣下。”

    神川起了興頭,開始滔滔不絕道︰“第五和第八師團現在應該在進攻江東和成川吧,大家都在全力以赴向平壤前進,我們絕不能落後。海軍那些無能之輩,只會在佐世保的軍港里排著隊讓海軍大臣校閱,打起仗來一塌糊涂。看看我們陸軍的吧,平壤只是第一步,接下去我們還要打過鴨綠江,到奉天去挖掉大清皇帝的祖墳,到北京城去掀翻他的龍椅,還有上海,廣州,這些地方遲早是我們的。川上中將告訴我,俄國人會派軍艦保護我們的海上運輸線,補給將源源不斷地送來,沒有海軍我們照樣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伊達大佐,你看是不是。”

    伊達頻頻點頭︰“師團長閣下說的是。”

    “從今晚開始,支那人要有大苦頭吃了。”神川望著漸漸逝去的夕陽,忽然有一種不詳的預感涌上心頭,竟立即懷疑起自己剛剛吐出來的一大堆話來。

    神川中將的預感沒有錯,兩分鐘後,他和伊達盛清幾乎同時化成了飛散的殘骨碎肉。

    清軍的第一輪密集炮火光臨了擠滿日軍士兵的戰壕。

    先是驚慌的嚎叫,接著是痛苦的嘶叫,然後是絕望的狂吠,最後是幸存者的呻吟。

    尸體原來可以那麼迅速地產生,死亡原來可以那麼簡單地創造,人類原來可以那麼輕易地被屠戮。

    戰爭本是由無數必然性和偶然性組成的復雜生物,有時候前者的成分佔優,有時則後者的成分比較囂張。

    第二次中和戰役的結果主要是由哪方面決定的呢?

    死去的人是不必去想這類問題了,活著的人則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剩下幾個歷史學家為此吵個不停——戰爭其實還有維持若干歷史學家生計的作用。

    ※※※

    清軍第三輪炮擊結束時已是17日凌晨一時。

    為了支持以兩個半團為先導發起的攻勢,北方軍團司令鐘夏火少將調用了手頭上的大部分重炮投入中和前線,計150毫米重榴彈炮和75毫米野戰炮各27門,75毫米山炮56門,總計110門重炮,另有大量57毫米山炮配屬給一線部隊進行直接火力支援。此外,還調出了佔庫存一半的炮彈專門用于這次行動。

    炮兵總指揮由禁二師炮兵團團長胡驚怖中校擔任,這位陸大短期91屆炮兵專業高材生沒讓鐘夏火失望,五個小時內打掉了一萬五千發重炮炮彈,幾乎全部砸在日軍正面防線上。

    而日軍在密集炮火打擊下遭受的損失卻遠遠超過鐘夏火事先的預料,除了老邁而豪情萬丈的神川師團長和只會點頭的伊達聯隊長被正好落進戰壕內的一發150毫米重炮彈炸得粉碎之外,擠進前沿戰壕內準備發起攻擊的日軍官兵傷亡極其慘重,整個第二十四聯隊在經歷了前三輪炮擊後已損失了半數以上戰斗力,而集結在清軍主攻點上的二十三聯隊更有三分之二員額傷亡,第二十一聯隊情況稍好,卻也在整個戰役結束後減員五分之二。

    凌晨二時,清軍炮兵最後一次火力準備開始了,這時日軍官兵已大多撤到較安全的後方,部分警戒兵力也躲進了防炮洞,而清軍禁衛第一團一營營長趙民河已經率領兩百敢死隊員,攜帶手槍大刀,或貓腰小跑或匍匐潛行,不顧可能遭受的己方炮火誤傷,摸到了離日軍前沿戰壕不到兩百米的地方。對趙民河而言,兩百米的概念就是他的輕裝敢死隊員可以在半分鐘內殺上日軍陣地,糾纏住戰壕中的敵軍,為緊跟在後面不到八百米的主力部隊爭取穿越敵火力封鎖線的時間。

    可這次日軍沒有打炮,只放了一些照明彈,趙民河知道這是炮兵間斷炮擊策略的結果。

    前三次清軍炮火準備時日軍炮兵也跟著緊放炮,向對面陣地上猛轟一氣,一直放到清軍炮火間斷後半小時才停下來。此時清軍攻擊部隊尚未進入陣地,幾乎未遭損失。如此這般,三次之後,日軍因失去了最高指揮官,一時無法判斷清軍的真實意圖,貧乏的彈藥儲備又使他們不能像對手那樣如此大手大腳地揮霍,只好停止了盲目的跟從轟擊,這就給禁衛第一團的攻擊減少了阻力。

    “傳令,原地不動,等待炮擊結束。”趙民河少校對身邊的傳令兵耳語道,傳令兵倒退著緩緩爬向後面,向一名分隊長傳令,分隊長又向其他人傳達,逐次傳遍全隊。

    耀眼的閃光,震撼的聲響,抖動的大地,飛濺的土石,清軍敢死隊隊員們不動如山,緊趴著地面,等待這一切的結束。

    最後一顆炮彈的巨響余音未逝,趙民河已經站起身來,高舉飄著紅穗帶的大刀片子,叫一聲︰“弟兄們,殺啊。”

    兩百敢死隊員幾乎同時躍起,雪亮的大刀閃耀著照明彈的光芒,暗色的左輪槍更顯出堅實的質感,人人如旋風般卷過大地,數十秒後,日軍前沿陣地已陷入一片殺聲之中。

    趙民河剛跳進戰壕中,就見一名日兵挖著耳朵從防炮洞中鑽出,當即手起刀落,砍掉對方半個腦袋,又迎頭踫上一名日軍少佐,不等對方拔刀,先在三步距離上一槍爆頭,就這樣領著十幾名親衛士兵攻殺下去,連斃敵兵逾百,繳獲機槍三挺,直到大部隊趕到方才收隊休整。

    日軍第六師團全線都受到了壓力,剛剛代理師團長職的副師團長北流靜能少將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把預備隊投向何方,從前方傳來的消息往往自相矛盾︰一會兒第二十三聯隊來人說陣地被敵軍滲透,有能力支持;一分鐘後第二十四聯隊報告說陣地被突破,無法支撐;再過幾分鐘二十三聯隊又說面臨全線崩潰,請求支援;又過一會兒,第二十四聯隊上報說擊退清軍整團的沖擊,殲敵數百,等等等等——北流少將被這些情報折磨得坐立不安,幾乎把腦袋撓破。

    直到被迫下令撤退,北流少將沒能在最關鍵的幾小時里下達任何一條有實際意義的命令,日軍第六師團陣線的崩潰已無可挽回。

    清軍禁衛第一團在三小時內從日軍第二十三聯隊左翼防線實施了突破,天明之後,雷雨鳴驅使全團向敵縱深突進,與禁衛第二師騎兵團一起擊退了反撲上來的日軍第六騎兵聯隊,又與禁衛第三團一起擊潰了撤退中的日軍師屬炮兵部隊,繳獲大批火炮。

    到17日夜,日軍第六師團長達50公里的戰線已全面崩潰,清軍禁衛第一團、第三團從中央,禁二師騎兵團、禁二團從左翼撕破了敵軍陣線,又與禁四團、禁五團一起擊潰日軍右翼防線守軍,一天內殲敵一萬三千余人,並壓迫敵軍殘部退往沙里院。

    形勢開始急轉直下。

    三天後,以雷雨鳴的禁一團為先導,禁衛第一旅攻克平壤東南重鎮遂安,殲敵一千名,隨後擊潰了前來反撲的日軍第八師團第三十一步兵聯隊所部,割裂了日軍元山集團與漢城集團的直接聯系。之後的九天里,禁衛第一旅攜休整補充後的海軍陸戰一、二團向東南卷進,連克谷山(8月23日)、伊川(8月26日)、平康(8月29日),從陸上徹底了分隔了日軍兩大戰略集團。

    8月20日,禁衛第一師師屬部隊連同禁三旅共一萬六千人,編成由丁介雲少將任司令官的南方軍團,由海軍鎮洋艦隊十八艘軍艦支援在漢城以南約80公里的牙山登陸,擊潰附近的少量日軍警戒部隊,建立了灘頭陣地。此舉吸引了以維持漢城集團補給線為任務的日軍第七師團所部,使其無法北上支援漢城守軍和前線的第六師團。

    8月22日,禁衛第三師第七旅和禁衛驃騎旅抵達平壤,隨即歸入鐘夏火的北方軍團編制內。

    8月24日,鐘夏火將手中的機動部隊組成第一突擊群,下轄禁衛第二師直屬隊、禁衛第四、五旅和禁衛膘騎旅共兩萬八千余人,自任總指揮,而將平壤的守備交由剛剛調任北方軍團副司令的吳貝年準將負責,親率第一突擊群南下攻擊已遭受重創的日軍第六師團余部。當日攻克中和西南10公里的松林,清除了盤踞于此的日軍第二十四步兵聯隊殘部。緊接著驅師大進,以摧枯拉朽之勢連下沙里院(8月27日)、瑞興(8月29日)、開城(9月2日),直逼漢城而去。日軍第六師團余部潰不成軍,分路逃向漢城,沿途被朝鮮義軍騷擾伏擊,幾乎丟棄了所有輜重。直到9月4日,第六師團代師團長北流靜能少將才收容了撤下來的不到一萬名殘軍退入漢城,與駐守漢城的第三師團余部一起開始組織漢城防御。

    南方軍團方面,丁介雲少將指揮所部頂住了日軍第七師團的屢次反撲,堅持到9月1日,第一批援軍——禁衛第四師之第十、十一旅——登陸牙山,編入南方軍團建制內。丁介雲適時組織反攻,于9月3日攻克水原、清州、公州等地,割裂了日軍第七師團與漢城的直接聯系,完成了對漢城的戰略包圍。

    平壤方面,日軍元山集團在第八師團師團長佐滕武道中將的統一指揮下自東向西攻擊清軍平壤防線,並派遣近衛第一旅團向南突進,企圖恢復與漢城集團的聯系。清軍北方軍團副司令官吳貝年準將精心部署防務,又命各陣地主官簽下軍令狀,發誓死守陣地,絕不退後,否則自願獻上頭顱。平壤一線守軍加上向東海岸進軍的禁衛第一旅和海軍陸戰第一、二團總共不到兩萬九千人,與當面的元山集團六萬余人鏖戰一星期,頂住了日軍的瘋狂攻擊,殲敵七千余人,己方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9月3日,禁衛第三師之第八、九旅和新編成的禁衛第五師全部共四萬二千人抵達平壤,納入北方師團建制,並即時發起反攻,迫使日軍縮回元山一線。

    兩星期內,清軍“滅豐”作戰第一階段任務圓滿完成,殲滅日軍近三萬人,並將剩下的十萬余人分割成了互不聯系的三股︰集結在元山的第五、八師團和近衛第一旅團所部五萬三千人;退守漢城的第三、六師團殘部兩萬六千人,據守朝鮮南部的第七師團所部兩萬三千人。

    ※※※

    朝鮮陸上戰場的整個形勢發生了決定性的逆轉,這讓坐鎮京師的劉雲等人得意不已。

    這時文易才想到詢問楊正金︰“你們把作戰計劃定名為‘滅豐’,代表什麼意思來著?”

    楊正金笑道︰“我以為您早知道了呢,很簡單,豐就是豐臣秀吉,那個三百多年前妄圖以日本彈丸之地征服朝鮮、中國、印度以至全世界的大白痴。”

    文易點頭道︰“原來如此,豐臣那老猴子把他的大批精銳部隊投入朝鮮,結果被中朝聯軍狠狠教訓了一番,他死以後,推病不去朝鮮而保存了實力的德川家康起兵收拾了他的那幫忠心家臣,直至殺光他全家才肯罷手——”

    劉雲過來插道︰“如今不知道還有沒有德川家康式的人物,再打一次內戰看看,不知道會是怎樣的結果。”

    文易搖頭道︰“這場戰爭結束後我們需要一個統一而親華的政府來維持日本的穩定,內戰會給列強干涉的機會,這樣我們就無法獨霸日本,政變倒是可以考慮,混亂的程度應該能得到控制。總之要給我們從經濟上控制其命脈的充分時間,其間還要避免列強過分地插手。”

    劉雲點頭表示同意,轉過去又問情報處長朱濤︰“俄國人方面有新的動靜嗎?”

    朱濤遞過幾份文件︰“俄國陸軍沒有新的動向,除了圖門江邊境上自8月15日發現俄軍小規模集結外,其他地方未傳來警報。俄國海軍在海參崴附近倒是有大規模行動,昨天剛傳來的情報顯示,太平洋艦隊主力已經出港,護送大批運輸船向北海道方向開去。”

    “看來俄國人是想趁火打劫。”文易道。

    “老毛子一貫如此,看來獨霸日本的計劃要先打個折扣了。”劉雲皺起眉頭。

    文易卻說︰“還好他們選擇了咬日本,如果俄國人反過來咬我們,問題就嚴重了。前些日子,俄國公使接連發來照會,要求我們承認俄國在日本的特殊利益,口氣一次比一次強硬,還好外交部給了他們比較滿意的答復,否則,事情怕是沒那麼簡單了。”

    劉雲憤道︰“如果只是經濟利益,那還沒什麼,現在看來,老毛子想得到的是領土,這頭北極熊不會放過任何搶奪土地的機會。”

    文易搖搖頭︰“沒辦法,反正這次搶的不是我們的領土,我們現在的力量還非常有限,不能公開跟他們翻臉,等著吧,遲早給他們好果子吃。”

    劉雲沉下氣,轉問外交大臣次官張志高︰“談判進行得怎麼樣了?”

    張志高翻動著筆記本答道︰“日方的條件非常離譜,竟要求我國承認朝鮮為日本的屬國,還反過來讓我們賠償兩千萬兩白銀的兵費,簡直是笑話。更加不可思議的是英國公使竟說日本的要求非常合理,要求我們做認真的考慮。”

    文易問一句︰“其他列強的態度呢?”

    張志高道︰“法國認為雙方應簽訂一個公平而不損害到其他國家利益的條約,美國希望局勢恢復到戰前的狀況,德國公使要求談判不得損害德國在遠東的利益,其他國家基本上附和德美兩國。”

    文易拿起一個小本子扇扇風,關著窗拉著簾的次謀部會議室里悶熱不堪,令大家都開始想念起那個時代電腦控制的恆溫空調。

    放下小本子,文易又擦了把汗,才道︰“只好這樣了,必須加緊拉攏德美法三國以壓制英國,按照外交方面的戰略定則,對美國應許以盡可能多的利益,加緊《中美通商航海條約》的修訂,但要說服美國人推遲正式簽字的時間,以避免其他國家特別是英國通過片面最惠國待遇取得同樣的利益。另外加強修訂舊約工作的進程,力爭兩年內取消各國的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完全恢復關稅自主,但不要過分刺激英國,我們對英國的方針應以既壓又拉為主,用微小利益換取其在關鍵問題上的中立,外交部必須做到這一點。”

    張志高頻頻點頭︰“是,外交部正將主要力量放在這些問題上的解決上。”

    劉雲站起身,凝望著牆上的巨幅朝鮮地圖,一字一句道︰“無論如何,外交上的問題最終還是要靠軍事上的勝利才能得到最終解決,等到朝鮮戰爭以我軍全勝而告結束,我看小日本還有什麼條件好談,英國人還有什麼廢話可講。”

    ※※※

    [注一]1891年帝國陸軍大學在京郊豐台成立,初期有四種學制︰短期(一年)、中期(六個月到兩年不等)、專科(三年)、本科(四年)。短期僅辦了91、92兩屆,學生來源主要是原禁衛第一連班以上軍官,部分原練防軍營官,從各地武備、講武學堂選出的三年、四年級學生等。短期91屆分為四個步兵專業班、一個參謀專業班和一個炮兵專業班,計學員二百六十人;92屆增加到三百人。陸大短期為早期帝國陸軍培養了大批中級軍官,其中大部分人在朝鮮戰爭中擔任連至團級的主官,少數人擔任了總參的科級干部。陸大中期主要為陸軍中高級軍官進行再培訓,朝鮮戰爭中大部分團以上主官都接受過不同學制的中期培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