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无敌拆迁工

第八章 九一八提前了 文 / 巡洋舰

    判断浜口雄幸在某个区域的最佳方法是根据晚上灯光的变化。

    8月12日晚上十二点刚过,当李劢发现浜口雄幸办公室方向的灯光灭了时,知道浜口雄幸准备回去睡觉了,立即命令所有狙击手向官舍的走廊集中火力射击。

    砰!砰!砰!

    十三支PZB18大口径反坦克狙击步同时开火,大威力的点五零口径穿甲爆破弹都集中射向了首相官舍的走廊。

    那是一个封闭式的走廊,但都是木质结构,根本挡不住反坦克狙击子弹的攻击。

    尤其这会儿的子弹已经不再是当年张猛用的普通穿甲爆破弹了,而是经过海恩斯军火公司单独生产地种部队专用点五零口径特种弹,威力比以前大了好几倍。

    顷刻间,碎木横飞,血肉四溅,长达三米的走廊区两侧的木板顿时被大威力特种狙击弹给打得稀巴烂。

    浜口雄幸的左腿中弹,那一瞬间整条左腿便没了,粘稠的腥红鲜血狂喷。他身边的几个保镖也是猝不及防纷纷中弹毙命,都是身体被撕碎、血肉横飞的惨况。

    声在三秒钟后才传了过来,顿时惊动了附近的日本保安们。

    他们第一时间冲向走廊,印证了李劢的判断,浜口雄幸一定在走廊里。

    “三轮急速射!”

    李劢一声令下,同时扣动扳机,口再次着喷射出耀眼的火光。

    短短一分钟时间,首相官舍走廊区被彻底夷为平地,随后赶去增援的十几个日本保安也都尽皆被击毙,尸体被撕碎的到处都是。

    眼见远处火光闪烁,经验丰富的几个保镖明白他们的手根本够不到对方,只能通知军队增援。但浜口雄幸血流不止,必须尽快引开对方。于是几个保镖分别扮演浜口雄幸的衣装从不同方向逃走。

    但张猛最看重的却不是东北军的武器装备和工业设施,因为他知道那些东西很难得到,所以张猛盯着的是东北军内部的海军和空军作战部队,以及陆军当中没有匪气的原郭松龄旧部,还有东北军成立的陆海空三军各科讲武堂的学生们。

    大唐帝国如今要装备有装备,要钱粮有钱粮,唯独就是缺人,尤其是经过培训的海空军人才。东北军的人才培养从1922年就开始了,当时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惨败痛定思痛开始大规模的开办陆海空三军各科学校培养优秀的指挥和作战人才,因此到1931年时,东北军当中的陆海空三军优秀指挥和作战人才已经超过一万人,正在学校里培养的人才高达十万,而这些人才是张猛真正所需要的。

    这些东北军中的人才当中,一部分人在金钱和超高待遇下跳槽去了大唐帝国,也有一部分人处于左右不定的摇摆状态,但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背弃东北军或者离开东北。

    张猛知道,东北军当中没有政党,官兵们没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纲领,唯一支撑他们留在那里的是因为他们的家在东北,没人愿意背井离乡。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东北人心中的“义”字,背信弃义背主求荣是非常可耻的,从张作霖时代开始,江湖中的义气二字就已经在东北军当中扎根了。

    对待这样的人,张猛是欣赏他们的。

    张猛不急,因为他知道日本人比他还急。当日本人侵占东北三省之后,这些有坚持的东北军官兵们不得不背井离乡,那时候当他们一再接到不准抵抗的命令时,张猛相信他们最终会放弃追随张学良而寻找支持他们收复家园的新主公的。

    放眼全世界,敢于正面跟日本战争的也只有张猛和他的大唐帝国了,所以张猛相信总有一天这些他看中的东北军都会为他所用的。

    只是在这之前,张诚奉张猛之命,对那些暂时不愿意来大唐帝国效力的东北军中的人才,以及东北各大军校的学生们,对他们都不要强迫,而是努力跟他们套好关系,令他们在将来如果打算离开东北军离开东北的时候,会第一个想起去大唐帝国就可以了。

    张诚也是严格按照张猛的命令做事的。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张猛要他准备上千艘轮船和运输船,而且都摆在了营口、锦州等环渤海湾一线待命。

    难道东北又要发生什么大事吗?

    张诚已经不止一次这样想了,在他眼里张猛是一个越来越看不透的人了,这让他有些紧张,生怕一个不小心把事情办砸了惹张猛不高兴,毕竟他是个有‘前科’的人。

    正因为张诚格外关注东北发生的事情,所以经他指挥的一部分情报人员很快向他报告了一个惊天的秘密,那就守东军司令部已经秘密下达了武力进攻沈阳的命令,因为日本首相浜口雄已经遇刺身亡,新没有成立之前已经没人可以约束关东军了。

    张诚反复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于是便立即向大唐帝国国防部发回了紧急密电。

    正是因为张诚的这封密电,张猛才确认三天前蓝狐特勤队已经成功刺杀了浜口雄幸,而日本关东军正因为知道浜口雄幸已死的消息,所以他们才敢采取行动。

    九一八,看起来要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