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清风吹散往事如烟灭续

姐妹 文 /

    策凌喜欢朋友,敬重英雄,尤其忘不了那出尘绝俗的一家人,对怡安分外怜惜。

    怡安是与和谈使团一起来的,却要先期回京。策凌从自己的侍卫里派出几个可靠能干的护送。从喀尔喀往东,在蒙古境内,不会有什么人为难靖安公主的女儿。

    告别策凌,一行人走了十天,遇上一对行商的中年夫妇,带着一车西域药材往东走。男的是蒙古人,沉默寡言,看着孔武有力,可惜微瘸。女的是汉人,年轻时必是个美人,逢人先笑,能言善道。

    女人看来是个爱说话的,旅途寂寞,又摊上个闷嘴葫芦的丈夫,远远看见这群人,连忙赶过来搭讪攀谈。

    近身服侍的都是年纪较大的嬷嬷,同侍卫又没什么可说的,怡安格格路上闷坏了,难得看见一个言谈有趣的人,忙把她叫到车前说话。

    女人很会说话,哄得怡安格格笑个不停,与她一见如故,听说他们要去潼关,可以同路一段,脱口叫他们搭伴同行。女人一口答应。

    众侍卫来不及阻拦就已既成事实,看那女人容貌端正,目光清澈,手无缚鸡之力,言谈恳切,不象有什么危险,便把注意力放在那个有武艺的丈夫身上。

    这对商旅夫妻自是阿格斯冷和图雅扮的,与怡安一道,特特在不知内情的侍卫面前,演了一出偶然邂逅,一见投缘的戏码,顺利与怡安会合。筱毅则带人在前面,准备接应他们脱离护送队伍,折转南下,直赴湖广。

    之前,怡安适度地发了几次小脾气,展示烦躁和刁蛮。见图雅实心巴结,又能笼络住她,嬷嬷们乐得偷懒省心,时常放她姐妹二人单独相处。

    怡安开心了几日,却真的烦躁起来。一日日接近中原,那烦躁也一日日强大起来,话渐渐变少,有时连图雅也不理,独自捧了那个水晶小灯笼出神。就连侍卫和嬷嬷们也发现了她的异样,明明归心似箭,不知为何又时不时生些事端耽误行程。

    图雅心中却是有数,不急不恼,照常为她安排打点,没有外人的时候,说些姐妹间靛己话,和从前家人的小故事。准噶尔之行,变化迭起,怡安的心情随之颠簸,忽上忽下,短短时间内,尝遍了希翼失望悲痛愤怒期待意外惊喜伤感惆怅,不要说一直生活平静顺利如她,就是一般的成人也难经受得住。更何况她必须做出一个关乎自己关乎很多人的困难选择。

    听说母亲可能还活着,怡安心底十多年的蠢动起来,一心一意想要找到她的下落,希望相见的一天。乌伦古湖见到图雅和筱毅,得知母亲万里迢迢回来接她,那份感动急切,恨不能生出双翅,立刻飞到她的怀中,述说思念委屈。跪在父亲坟前,想起萨娜放弃生命,追随思想而去,心中满满是寻母的决心。

    离开乌伦古湖,敷衍准噶尔武士和清军统领的试探,对应策凌的关心和审视,按照与图雅筱毅商量好的策略演戏,等待与他们重逢的日子,怡安的思维一直兴奋着,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充满期待。图雅再度出现,带来完整而仔细的安排,带着她多年而不曾有过的姐妹亲密,怡安先是欢喜过望,随即意识到一个极大的难题——如果选择与他们离去,去寻找生母,她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北京,再也见不到紫禁城里的严父慈母。怡安不知该如何取舍。

    虽然很小就与生母分开,她不曾怀疑母亲的爱,一封封书信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沾染着她的泪痕,一张张手札记录着她的隐忍思念,各色人等对她的善意背后是母亲的苦心和细致。就算童年时,偶然觉得孤独不幸,闪过对父母的怨恨,也在年岁的增长中消散,转变为对命运的无奈和接受。了解父母经历的种种挫折危难,更增添一份亲近和感恩。他们的家早已散了,称为覆巢也不过分,父母亲却用生命和智慧,用一切能想到的办法,保存了她和哥哥,尤其为她保存了安稳优裕的童年少年。母亲历经艰险,好容易与哥哥在远方安定下来,又为了她,因为担心她在皇宫不能快活,冒着生命危险,返回大清。她如何能让母亲久等空等?岂能让母亲失望?

    图雅姐姐小乙哥哥风餐露宿,跋涉千里来准噶尔接她,甘冒风险费心劳力,想方设法周密安排。靖夷舅舅更是为了她的将来,为了她们母女团圆,把性命家族送到了刀口下。她如何能辜负他们的好意?

    可是,一看到那个水晶灯笼,一想到养父养母十多年养育之情,她又禁不住犹豫踌躇。十几年,几千个日夜,她是生活在养父母的眼皮下,享受着他们的关爱长大的。原先还不怎的,经过准噶尔对父亲亲族的失落,发觉北京才是故乡,那个皇城才是家之所在,养父养母才是她的庇护,由衷起了陪伴他们养老送终的心意。

    况且,额娘正病着,因为她才病了。额娘思虑周道,办事稳妥,对皇上的脾气更是摸得清清楚楚,却是关心则乱,那日听说她去给八叔讲情,只怕皇上盛怒之下责罚她,冒冒失失地跑到养心殿,被皇上口不择言地数落了一通。她没受苦,却害额娘受委屈受气。而皇上一向敬爱额娘,从无半句重话,那日多半是被她气得急了,最后却也没把她怎样。仔细想想,皇上看着她和弘历弘昼皱眉挑剔的时候多,板着脸说教的时候多,说到底不过是怕他们淘气惹事,怕她好坏不分被人教唆利用。外人怕他那张冷脸,他们几个却是一点不怕,知道他其实是个心软的阿玛,雷声大雨点小,并不舍得真惩罚他们几个。知他极疼她,极想听她叫一声阿玛,她偏偏怄气,不论额娘明里暗里怎么劝,她偏偏不叫,得着机会就挑战他的权威和耐心,当时还对自己说是他霸道不讲理,自己才是占理的一边,其实又何尝不是仗着他的宠爱撒娇耍赖?想证明无论怎样,他都会疼她宠她吧?

    离开博克塞里时,曾想着回到京城,第一件事就是去见皇上,好好磕三个头,叫一声“阿玛”,对他说:女儿从前年幼不懂事,总惹阿玛生气,如今知错了。阿玛听了必会欢喜,额娘也必然欣慰,只怕这一下,病就好了。以后,看着合适的时机,再请额娘为弘时说几句好话,求十三舅舅劝阿玛把八叔放出来。若能冰释前嫌,大家从此和和气气过日子,最好不过。

    怡安知道,对母亲的死,皇上阿玛皇后额娘都很惋惜,得知她还活着,只怕也是高兴的。没见到图雅他们之前,还指望得到一点线索后,告诉皇上,求他派人帮忙寻找。不曾想母亲自己回来了,却不肯身份。她能理解母亲的顾虑,世人眼中,母亲早死了,死而复活,牵动的可不止一两人一两家,若是闹到朝中,只怕皇上也要为难。只是她该怎么办呢?

    回京城?母亲的奔波等待势必落空。跟着母亲走?阿玛额娘可也在等她回去呢!怎么能既不让母亲难过,又不让阿玛额娘伤心?能不能找到两全的法子?

    怡安试探地问图雅,母亲能不能留在大清。她觉得母亲不在意身份,皇上不会治母亲的罪,还会设法袒护,只要母亲的身份不被外人所知,就不会出问题。母亲他们漂泊这些年,吃了许多苦头,有皇上的庇护,不如在大清安定下来。最好能住在京城一带,让她可以两边兼顾,都做好女儿。

    图雅愣了一下,不知如何说清这其中诸般利害顾虑,只好反问:“你要我们留在大清,把哈尔济朗一人丢在欧罗巴?”

    “哥哥不能也回来么?欧罗巴有什么好?”

    图雅不觉得欧罗巴有多好,然而,楚言巴巴地非要带他们去那里,必定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排:“哈尔济朗若是在大清,会怎么样?大汗和噶尔丹策零会怎么想?皇帝会怎么想?就算皇帝看在母亲和你的份上,善待他,难保其他人不妨他象防贼一样。就算眼下这位皇帝好说话,还不知将来如何。”

    怡安本想说大清的皇帝对准噶尔并不坏,先帝和噶尔丹打了那么些年仗,死了那么多人,可对色卜腾巴尔珠尔兄妹还是挺优待的,随即想到,那种优待只是对俘虏的优待,难道叫哥哥也去给皇帝做侍卫?想想哥哥的身份,实在很难置身于清准矛盾之外,也很难不让朝廷多心。母亲先远远送走哥哥,再回来接她,来回奔波,就是因为哥哥的身份远比她要重要。

    “母亲做事总有她的道理。只有离大清和准噶尔都远远的,没人知道没人在乎他是谁的地方,哈尔济朗才能堂堂正正,自自在在地活着。”图雅话题一转:“你舍不得皇上和皇后,是吗?”

    “他们对我很好,和亲生的一样。额娘因为我病倒了,皇上嘱咐我早去早回,如果,我悄悄走了,他们一定很伤心。”怡安垂下头,眼中闪着泪花:“我知道,这样想对不起妈妈,妈妈会生气,可是——”

    图雅叹息着,握住她的手:“怡安,母亲不会生气,她只会高兴。生恩怎及养恩?如果你这么容易就忘了皇上皇后的养育之恩,忘了他们的好,母亲只怕倒要失望。父亲母亲都是重情义的人。”

    怡安略略好过,突然想到:“图雅姐姐,你一直跟着妈妈,会不会想你自己的妈妈?她有没有怪你?”

    “没有。我是母亲买的女奴。是我的生母求母亲买下我,带我走。”

    “呃?”怡安从不知图雅是怎么到家里来的,就记得她和阿格斯冷水灵一样,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样,后来做了阿格斯冷的妻子。

    图雅回忆着,一边整理思绪,一边缓缓讲述自己的身世,并不隐瞒早年的困苦难堪:“要不是遇上母亲,我,我的生母和弟弟,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

    怡安吃惊地张大嘴,不胜唏嘘。图雅陪着她在雍亲王府住了一年,给很多人留下美而慧的印象。十四舅舅提到她,说她知书达理,聪明灵巧,比京城大半的贵妇人都强。连额娘在内,那些福晋们都以为图雅必是好出身,象选秀一样被选到母亲身边,得了母亲喜爱,当作女儿一样疼爱。没想到,她吃过那么多苦。真实的过往只怕比她说得还要难吧!

    从前那些事,对于图雅早就不算什么,本想一笔带过,却是见怡安听得专心入神,方才娓娓道来,说着说着,说到楚言劝她嫁人那一段,有意说得有趣,将自己形容得呆头呆脑。

    怡安听得直乐:“真的么?亏得十四舅舅总说你聪明,只比母亲差一点点,若是看见你那副样子,恐怕眼珠子都要掉出来。”

    十四贝勒?图雅一呆。他给的银锁,她戴了几年,成亲后也没摘下来,阿格斯冷看见也没在意。她并没有多的想法,只是那么答应了他,就戴着了。银锁来自关内,提醒着她今生无缘的故乡。西去印度,走得紧张疲惫,一心赶路,很久没有收拾自己,留意时,发现那个银锁不见了,似乎遗落在与阿格斯冷失散的那场混乱中。当时没工夫没心情多想,倒是后来海上的日子无聊,有时会想起那银锁,想起在北京的岁月,想起那个人。那个帮她弄清身世,给她戴上银锁,声言要娶她的男子,做了大将军王,挥军打败大策凌敦多布。她只见过他的笑嘻嘻,想象不出他当了将军会是什么样,也想不出他如今被拘禁着会是什么光景。

    想起十四舅舅,怡安也不由叹息。十四舅舅是最疼她的,先前有两回听说阿玛罚她,还跑来替她分辩,要把她带回自己府中照顾。后来去西边打仗,每回派人回京送信,总忘不了给她捎点东西。十四舅舅回京后,弘时带着她去见过一次,碰上他喝酒骂人,样子吓人。第二回是孝恭太后安排她去的,带去太后的亲笔信。十四舅舅看完信,抱着她哭了一通。这事被阿玛知道,大为光火,好一阵连太后宣召都不许她去。为这个,太后又跟阿玛吵了两回。额娘背地里安慰她,说都在气头上,过一阵就好了,叫她能远就远着点儿。她那时还小,被这些个突然间面目全非的大人吓着了,不用额娘提醒,已经尽量躲着,成日与弘历弘昼呆在和太妃跟前,还装过几次病。后来,太后薨了,又过了半年多,她才再次见到十四舅舅,觉得他老了许多,看了叫人难过。

    图雅抛开心绪,笑道:“我那时也就象你现在这么大。你别笑我,且说你都明白多少。”

    “我?”怡安有些得意地说:“女儿家长大了,总要嫁人。这道理我早就知道。”

    “光知道有什么用?”图雅笑问:“满洲人家的女儿十四岁就要选秀指婚,你想在家留到几岁?”

    怡安的脸有些发红。早些时候,额娘隐隐提过。她撒娇地说不嫁,要一辈子呆在额娘身边。额娘笑笑没再说什么。她就觉得天下太平,那一天还很远。

    图雅调侃道:“有句话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再过一两年,还不打发你嫁人,皇上皇后脸上也不好看。还好,皇上皇后不是你亲生爹娘,要留下也不是没法子。”

    怡安立刻回嘴:“姐姐这是说自己呢!原来,姐姐答应嫁给阿格斯冷哥哥,只是为了留在母亲身边,倒不是喜欢阿格斯冷哥哥么?我瞧阿格斯冷哥哥可是巴心巴肺的!”

    图雅也不示弱:“看来,你在京城,没少听那些女人搬弄口舌。我再怎么样,都已经嫁了。我记得他们家有三位阿哥,弘时肯定娶妻了。弘历弘昼两个,随便挑一个,你就可以一辈子留在他家。要不然,就算回京城,也没法在皇上皇后跟前多留久呆。”

    怡安本能地想要反击,心念一转,呆住了。母亲分明有意把图雅和阿格斯冷凑作堆。难道阿玛和额娘也是这个打算?各府里那些格格,在她这年纪差不多都嫁了。淑儿妹妹那么小,还听额娘对十三福晋说过给她挑额附的事儿。到她这儿,只有额娘那闲闲一提,自己还说要一辈子陪着她,这不是和图雅姐姐当初对母亲说的一样?

    图雅看在眼里,只作出一幅八卦嘴脸,把弘历弘昼拿出来说事,这个这个好,那个那个好。

    怡安听得心烦,不客气地打断:“你统共见过他们几回?知道什么?还当他们三岁的孩子呢!”提到嫁给弘历或者弘昼,怡安就想到弘时莫名其妙地发疯,想到弘时两个福晋胆怯又絮叨的模样,想到京城各府十个里有九个哀怨刻薄的女人们,不由一阵胆寒。

    图雅故作不解:“不是说三岁看到老?虽然十几年没见,想来心性还是那样。你身在其中,恐怕看不清,我是你姐姐——”

    怡安腾地跳起来,气呼呼地嚷道:“别说了,我不要听!”

    图雅果然闭嘴,过了好一会儿,见她平静下来,才轻声说:“这些年,我们都不在你身边,也不知你都遇见什么人,都有什么事儿。不过白替你操心,说不到点子上。你也大了,有些事儿,自己得有个主意。母亲最怕的就是你没法自己做主,被人摆布,糊里糊涂,一辈子就过完了。说是让我来接你,其实不过是想着,万一你不想回京城,就带你走。若是那边有你喜欢的人,母亲只盼你快快活活地回去,平平安安过日子。你的日子,没人能替你过,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怡安羞愧地低下头,垂了会儿泪,哽咽道:“妈妈的意思,我明白了。姐姐都是为我好,我不该发脾气。”

    图雅安慰了几句,可巧一个嬷嬷走近来,就把话题转到无关紧要的事儿上,隔了一天,才又说起:“其实,京城那些贝勒阿哥公子也有些好的。皇上皇后不限制你四处走动,你也该见过不少人,难道就没有一个能让你看得上眼?”

    “那些人确实大多不错,我没有看不起谁啊。”

    “我是问有没有你觉得可以托付终生的人?”

    “托付终生?一辈子都靠着他过日子?”

    “非要靠,恐怕靠不住的多。应该说是可以共度一生的人。碰上高兴的难过的事,都愿意告诉他。有危险时,他会豁出性命保护你。你生病时,他会照顾你。只有一碗粥,也愿意两人分着喝。嗯,有没有这么个人?”

    象父亲和母亲,象阿格斯冷和图雅,怡安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向往,认真思索着:她可曾遇见这么一个人?脑中冒出一双含笑关切的眼睛,还有那句含含糊糊的“以后带你行走江湖,还真一刻也不能轻心”,怡安脸颊飞红,嘴角微抿,泛出笑意。

    图雅留心看着,笑着推推她:“说吧,是谁?”

    怡安害臊,红着脸不出声。

    图雅凑近问道:“京城里的?哪一府的贝勒阿哥?身份可别太低,皇上的眼睛可挑着呢!你也别光顾着害臊,回去后,赶紧点儿告诉皇后,求她帮忙。晚了可麻烦。有这么个人,我们就放心了,也不用再折腾了。我设法通知筱毅,叫他别等了,先带人回去。嗯,他也老大不小了,赶紧找个好姑娘,兴许母亲和我还喝得上他的喜酒。也不知他有没有心上人。”一付兴冲冲的样子,就要往外走。

    怡安咬着唇,一把拉住她,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皇上很在意身份,再怎么着,也不会把她指给母亲本家一个下人的儿子。就算老天帮忙,她真嫁给了小乙哥哥,也没法行走江湖,靖夷舅舅一家也会被特别关照,再没法过从前的日子。谁叫她是皇上皇后最疼爱的怡安格格?准噶尔大汗的孙女?小乙哥哥,他不会不知道其中利害。他有喜欢的女孩儿么?他这番回去,就要娶妻?然后,会不会带着那个人去行走江湖?

    想象着筱毅拉着另一个女孩儿的手,提醒她注意脚下,为她拂开树枝,看见她走来露出微笑,抱着她问有没有受伤,怡安的心像被什么堵着梗着,难受得说不出来。好半天,注意到图雅眼中的疑问不解,抽抽噎噎地说:“我不要你和妈妈喝他的喜酒。”

    图雅差点笑出声,勉强绷住脸,点头答应:“好,我和母亲只喝你的喜酒,不喝他的。”

    不管嫁的人,她愿不愿意,怡安格格的婚礼,死去的靖安公主也许会被敬上一杯,活着的她的母亲兄姐却是没法入席喝酒的。怡安心里这个苦啊!

    图雅点到即止,不再多说,让她自己去挣扎想通。

    怡安闷闷不乐了几天,这日突然问:“我要是悄悄走掉,阿玛额娘会不会很伤心很生气?我以后还能回去看他们么?”

    图雅想了想:“要不,你留封信吧。把你见到他们,想说的话,写在里面。你偷偷跑了,皇上一定会生气,皇后也一定会伤心。有那么封信,也不算不告而别,他们真雄你,想来能体谅你的难处,也知道怎么掩饰。过些时候,如果皇上皇后气消了,想安排你回去看看,也不难。你还是怡安,不过不做那格格了。皇家那些公主,嫁了人,也是难得回京省亲的。母亲活着的事,你最好还是别提,就算皇上不治罪,被别人知道,筱毅他们家可担着干系。”

    图雅想着,怡安跟着筱毅,多半是要留在大清生活,倒不如在皇上皇后跟前过了明处的好。只要这封信送到皇帝手中的时机对头,应该有利无害。这些原本也在楚言料想之中。

    一场暴风雪阻碍了他们东行,姐妹俩个呆在温暖的帐篷里,倒是都不心急。怡安一心写那封信,涂涂改改,撕了重来过好几回。图雅绞尽脑汁想着用什么办法把这封信送到皇帝手中最好。

    门帘微响,悄无声息地钻进来一个雪人。怡安刚要叫人,图雅已经快一步捂住她的嘴:“别怕!是筱毅。”

    来的却不是筱毅而是靖夷,来接他们去与筱毅会合。

    怡安本来在靖夷面前无拘无束惯了,前些日子被图雅引导着发觉筱毅是她想共度一生的那个人,看见靖夷,突然拘谨起来,异常乖巧安静,猜想自己拖拖拉拉,筱毅等得不耐烦了,才请父亲出马催促,又添了几分不自在。

    靖夷心中有事,并没有注意到。

    图雅暗暗担心。靖夷先前分明把这事交给了筱毅,不准备亲自出马。楚言又交待她,怡安很可能为难犹豫,需要一些时间想清楚。筱毅有思想准备,她和怡安这边可能会耽误一些。莫非发生了什么变故,逼得靖夷追赶而来,催促怡安早做决断?

    怡安很听话地答应跟靖夷走,约定等暴风雪停了,天放晴就悄悄出发,连夜写完那封信。然而,这雪又下了三天,还没完全放晴,皇上派出地使到了,给怡安送来一封密信。

    “图雅,妈妈在京城!她见到皇上了。皇上说妈妈在等我,叫我快些回去。”怡安高兴坏了,一定是妈妈替她想到两全的办法。

    图雅被这消息震得半天回不过神来。母亲分明极力避着北京城那些人,怎么会去京城?怡安心里奠平上,皇上皇后怕不比母亲还重一点点。加上筱毅和对婚事的顾虑,才把她压到母亲这头,可母亲自己怎么跑到那一边去了?

    靖夷证实了京城来的消息,再三强调楚言的意思是无论如何,怡安不能再回京城。

    怡安不满道:“我为什么不能回京城?”

    靖夷无奈,只得说出楚言进京的目的是救八阿哥九阿哥,不忍见他们死于牢狱。本意不想身份,实在找不到别的办法,只得去求怡亲王帮忙,不料被皇上知道,把她接进宫去了。

    怡安不反对母亲去救人,八叔是好人,该救,九贝勒大可由他自生自灭,不过,他是姨夫,母亲大概不能不管:“这事要被皇上知道了,肯定生气。他把妈妈抓起来了?”

    “没有。眼下,皇上还不知情。你母亲一个人,也许能设法脱身。你若回去,你母亲多了顾忌,反而碍手碍脚。听话,随我们去南边等你母亲消息。”

    怡安垂眸沉思,隔着衣服握住祖母给的护身符,下了决心:“靖夷舅舅,我要回京城,和妈妈一块儿。”

    图雅急死了:“怡安,你——我前些天对你说的话,全都白说了么?母亲的心思,你不是不知道,她费那么大力气,就是要你——”

    “我知道。”怡安含泪道:“我知道妈妈都是为我好,想要我一辈子平安快活。可我的心——妈妈不也说走一步看一步?眼下,我最想做的,就是去见妈妈,还有皇上和额娘。皇上若是怪罪妈妈,我更要帮妈妈求情,和妈妈一起领罪。祖母说,我只要照着自己的心去做,佛祖会保佑我。”

    “你,糊涂!”

    “我不糊涂!”怡安一脸固执:“图雅姐姐,你陪着妈妈经历了那么多危险。这回,我陪妈妈!”

    姐妹俩对面僵着,都掉眼泪。过了一会儿,图雅叹道:“好吧,你去陪母亲,我们陪着你。”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记住新龙腾小说永久地址:http://www.xltxsw.com,方便下次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