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倾天下之冷王孽妃

孤注一掷1 文 / 凝1

    “娘娘说的是。”他终于开口,“朝中贤才辈出,皇上不该任何事都让靖王亲力亲为。程元帅早年随先帝征战,也是战功显赫。我大魏朝中不止靖王一人能领兵。”

    女子的身影又回到褚延亮的视线中,亭亭玉立在他的面前。“大人既然这样说,想必心中已经有打算了,皇上并不缺上折子举荐的人,但皇上最想要的是你的折子。若冯将军得胜还朝,大人曾举荐过他,不也是大功一件吗?提拔一个人很容易,就算皇上现在就封你为相,也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但如果让人心服,除非你立下功劳,用实力证明自己能够胜任丞相一职。”

    他跪倒在地上,叩首道;“臣,明白。”

    乌纱帽与地面相触,视线中,那镶着浅色金线的凤袍广袖微微摇曳着,女子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起来吧,别让皇上失望,也别让本宫失望。”

    褚延亮站起身,目光触到云玦含笑的双眸时又慌忙避开。最后,他勉强定下心神,郑重应了声;“是。”掩饰刚才的失态。

    尽管褚延亮等朝臣联名上书举荐冯承明为远征奚国的主帅,但碍于反对派的阻力,下令出征的诏书拖延了一个月才颁下。

    正月十三,除夕将至,独孤释下诏任命冯承明为征西大元帅,率领十万大军远征奚国。

    其实,在别人眼里,独孤释迟迟不发诏书,是碍于部分朝臣的阻碍,云玦却明白,独孤释是有意将矛盾扩大,一则是让冯承明对独孤御产生不满,二则便是借助矛盾的激化,将朝中暗流涌动的朋党矛盾转为白昼化。一旦冯承明得胜还朝,那些当初反对他为元帅的朝臣就会被自动划入独孤御的势力内,独孤御暗中培植党羽,控制朝堂的野心就会变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冯承明胜,他本人和推拒他的褚延亮都会加官进爵,成为独孤释对付独孤御的棋子,独孤御甚至面临着军权旁落的危险。

    而冯承明若败了,便是皇帝用人不当,独孤释自然有大权旁落的危险。不过冯承明是不会失败的。冯承明是否有十分取胜的把握,云玦不确定,但独孤释对奚国,却是志在必得的。

    至于迟迟不能决定主帅的第三则原因,就是找借口故意延迟出兵时间。魏国出兵可以拖,而奚国的战争却拖不得。独孤释的目的分明是等到两军元气大伤,或一方已被消灭,而得胜的一方也是惨胜,魏军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盟国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只有利益。

    正月底,奚国郑亲王帅军攻入皇城,皇帝自尽,三位皇子不是战死就是被郑亲王俘虏后处死。

    而就在郑亲王登基当日,冯承明率领的十五万魏军直抵皇城外。五日后,皇城破,郑亲王率残部逃离。魏军入住京城,冯承明奉上谕立礼亲王为帝,而这个皇帝当然没有实权,国事都由冯承明代表魏国全权代理。冯承明挟天子令诸侯,下令继续追缴郑亲王余部,平息叛乱。

    除夕前夕捷报连连传来,奚国虽然皇帝尚在,但整个国家在魏国的控制下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冯承明得胜还朝,加官进爵是必然的。举荐有功的褚延亮已经被从礼部调到兵部,并由侍郎升到尚书。

    也正是成了独孤释在政治上压制独孤御的棋子。

    再说褚延亮风光大盛,人人都在羡慕这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兵部尚书如何少年得志,又因为独孤释几次在宫中召见他,许多见过他的宫女都在私下议论这个仪表堂堂的青年才俊,言语中并不掩饰内心的倾慕和向往……

    坤宁宫的宫女当然也不例外,这些都被云玦看在眼里。褚延亮现在是春风得意的,而只有她知道,他的春风得意源于两次在朝堂上帮助自己。他过去不是不亲近任何皇室中人,坚持明哲保身吗?功名利禄和锦绣前程对他的诱惑似乎都没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警示更加深刻。

    她想将褚延亮收为己用,褚延亮表示过效忠她的决心,但她却不会相信这个人,让他为自己做事,对他却是有很大保留的。幸好朝堂上还没有朝臣将褚延亮视为她的亲信,但褚延亮两次在朝堂上为冉国和她的事挺身而出,却被所有知情人看在眼里,都认为他是为了官途讨好皇上的‘红人’,也就是讨好皇上,亦将他和皇上皇后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在褚延亮升官不久后一封来自同城,又让云玦心乱如麻的家信,也是经褚延亮之手转交给云玦的。记住新龙腾小说永久地址:http://www.xltxsw.com,方便下次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