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番外一 (为470364913贺) 文 / 我吃元宝

    孟氏正在督促淳哥儿描红,四五个大丫头在身边伺候,云嬷嬷小声的陪着孟氏说话。舒榒駑襻一个小丫头在外面张头张脑的,云嬷嬷放下手中的事情走出去。过了会走进来,在孟氏耳边到:“太妃,二姑太太又来了。”

    宋颖又来了?孟氏嘲讽一笑。

    云嬷嬷道:“太妃,不如奴婢出去将她打发走。”

    孟氏摆手,道:“好歹也是王爷的亲姑姑,皇上的亲妹子,咱们总不能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去,将人请到二门花厅,嬷嬷好生招待着。等我督促王爷描红完毕,然后就过去。”

    “是,奴婢这就去招呼。”云嬷嬷带着人下去,孟氏照旧陪着淳哥儿写字。

    淳哥儿如今已经有了郡王爵位,虽然还没成年,但是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以做一个好的王爷来要求自己。因为淳哥儿成为郡王,昔日的孟二奶奶自然也就成了太妃。在王府的辈分一下子就上去了。

    淳哥儿听到动静,抬起头来,看着孟氏,“母妃,二姑姑又是来求母妃的吗?”

    “王爷,你安心读书就好,外面的事情你还小,自有母妃替你料理。你要知道,咱们娘两能有今日,全是皇后和皇上开恩,你可不能辜负了皇上和皇后的期望。”

    淳哥儿点头,“母妃放心,我晓得的。”当年京城大乱,那时候淳哥儿都是六岁的孩子了,早就记事了。大人们的议论他都记在心里,虽然别人都说他的父亲是暴病身亡,其实他心里知道那只是皇上为了脸面,为了他们母子的将来故意这么说的。要不是皇上和皇后,他们母子如今就是乱臣贼子之后,只怕连吃饭都成问题。因此淳哥儿很听话,只要是皇上和皇后吩咐的事情,他都会好好做。皇后让他好好读书,不可做一个纨绔王爷,他就乖乖的好好读书,不用人督促,他自己就知道努力。虽然读书很辛苦,但是他也从其中找到了乐趣,他不用考科举,所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诗词歌赋上面。如今他在皇家已经小有才名。上次皇后千寿,他还做了两首诗词敬上,皇后很高兴,狠狠的夸了他。这更给了他动力。

    孟氏的心里头却想的更多。皇帝给淳哥儿的封号是“敦”,取自于敦厚,皇帝的意思她比谁都明白。也因此自从分了府后,她一直严格管束着郡王府的人,不准任何人仗着王府的势,在外面胡作非为。就是她的娘家,她也是严格要求。因为没有人比她更清楚,淳哥儿的这个王位来的多么的不容易。她不允许任何人败坏了淳哥儿的前程。

    到如今,孟氏特别感激当初她的选择,她当初也有犹豫过,幸好最终她站在了皇后身边,选择了相信皇后,如此才有了今天。孟氏看了眼淳哥儿,心中安慰,淳哥儿懂事,她很放心。但是淳哥儿年龄渐渐大了,她必须防着那起子攀高枝的人算计淳哥儿。

    看来下次进宫请安的时候,她可以试着和皇后提提,应该可以先给淳哥儿相看相看,给淳哥儿挑个合适的王妃回来。想到进宫,就想到皇后,孟氏心里是羡慕的,也是佩服的。

    皇帝继位这么多年了,后宫有位份的女人愣是没增加一个。当初他们刚进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如今后宫还是什么样子,这么多年下来,就只有那么小猫两三只。皇帝竟然也准许了。果然皇后本事了得,这一点当年在王府的时候她就知道了。若是当初她有皇后一半的本事,怕是事情又有不同吧,说不定淳哥儿如今还有父亲。

    皇后是有福气的,进宫后没两年又怀孕,生下一个儿子。过后几年又生下一个女儿。三子一女,谁也越不过皇后。就是皇后的娘家,武昌伯府,也因为皇后一门殊荣。从武昌伯变成了武昌侯。原本武昌伯府的爵位五代而斩,到如今已经是第四代,皇后的亲大哥就是第五代。如今因为皇后,武昌伯成了武昌侯,皇后的大哥百年之后,子孙后代还能承袭爵位三代。真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想想当初皇帝继位,过了孝期后,朝臣就开始上奏本,让皇帝选秀,册立后妃,繁衍子嗣。第一次,皇帝以国事忙为借口躲了过去。过了两年,朝臣们又提起此事,皇帝依旧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就有人将矛头指向皇后,说皇帝专宠皇后,是取祸之道,又说皇后善妒不贤良,还说皇帝子嗣少,于国家不利。

    皇帝震怒,说皇后育有三子,三子皆是嫡子,何来子嗣少,何来于国家不利。乱了嫡庶那才是真的于国家不利。又反问是不是朝臣们见不惯皇帝有三个嫡子,所以故意想要往后宫塞人,打算谋害嫡子,想要取而代之。皇上这个指控十分的严重,朝臣们纷纷下跪口称不敢。

    接着皇上又说,皇后是正宫皇后,是皇上的结发妻子。宠爱结发妻子有什么不对。难道要宠妾灭妻才叫对吗?是不是朝臣们在家里也都是宠妾灭妻,混乱嫡庶,以庶代嫡,任由庶子谋害嫡子?任由妾侍谋害正妻?

    朝臣们自然口称不敢,说绝对不敢乱了伦常,不敢做出宠妾灭妻的事情来。

    皇上就说,既然你们也知道那是乱了伦常,那为什么还要求皇帝去宠妾灭妻。莫非你们居心不良?若是皇后无子,自然要广选秀女,充实后宫。皇后有三个嫡出的儿子,哪里又需要充实后宫。

    最后皇帝还说,后宫之事是皇帝的私事,朝臣无权过问。后宫是皇后管理,朝臣无人有资格质疑皇后。还说若是谁没事干,整天就盯着皇帝睡哪个女人,他就找事情来给大家做。一国朝政这么大的事情没人关心,整日里就盯着皇帝的后宫,真是吃饱了撑着。

    自此之后,虽然还是有人质疑皇帝和皇后,但是再也没人敢挑头让皇帝广选秀女,充实后宫。而皇后的权威也无人挑战。

    朝臣无人敢挑战皇后的权威,但是有人脑子不清楚,偏偏要去撞南墙。这人自然就是脑子进水的宋颖。当年甲申之乱(京城大乱)的时候,宋颖和她婆家一家人都没出事,平安活了下来。后来少峰暴病身亡,皇上很好的掩藏了少峰的真实死因。而宋颖竟然天真的相信了,真的以为少峰是暴病身亡,却没想过这里面的猫腻。

    宋颖先是拾掇着孟氏进宫去为少峰请封王位,理由是儿子都是郡王了,老子自然也该有个王位。还说这也是为了孟氏母子好,免得别人说闲话,说淳哥儿不孝。孟氏理都不想理会宋颖,觉着宋颖这脑子真的是不够用。要是能够请封,她需要宋颖来提醒吗,早就去请封了。就是因为不能,所以才没动静。有脑子的人都看得明白,就是孟氏的娘家也也都清楚这一点,也因此从来不提少峰的事情。偏偏宋颖脑子进水,还自以为是。

    宋颖见孟氏不搭理她,接着又要求孟氏去铁杵庵将顾氏接出来。说顾氏是孟氏的正经婆婆,皇后不理会那还说的过去。孟氏不理会,那就是大不孝。孟氏翻白眼,真想大声对宋颖说,你脑子有病吧。没见到皇帝对顾氏恨之入骨吗?要不是顾忌着名声,皇上早就下旨处死顾氏了,还想接她出铁杵庵,做梦吧。不把顾氏送到慎戒司去,已经算是客气的。

    宋颖对于孟氏的态度很不满,嚷嚷着要进宫讨说法。孟氏看在她是少峰的亲妹妹,淳哥儿的亲姑姑的份上,提醒她几句,别去惹皇帝,更别去惹皇后,否则吃不了兜着走。那时候孟氏已经从宫里面得了消息。皇帝看在同父的份上,打算给宋颖一个郡主的爵位,好歹也让宋颖有点体面。要是宋颖知道好歹的话,这个时候就该老老实实,本分的守在婆家,等着旨意下来。

    孟氏已经如此暗示了宋颖,让宋颖别为了顾氏,为了少峰,将自己的前程都搭进去。可是宋颖不听,或许她以为她是嫡出,又是皇帝的妹妹,怎么着皇帝也不会亏待了她。即便说几句过分的话,最多也就是斥责几句。真心不知道她这自信来源于何处?或者她根本就没意识到皇帝已经不是当年的长公子,更不是当年的世子爷。皇帝就是皇帝,皇帝要做什么,尤其是这种家事,做了就做了,朝臣即便认为做的不妥当,也不会吭声的。毕竟那是家事,和朝堂无关,自然不用大家操心。

    宋颖就这么自以为是的进宫去了,孟氏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知道皇帝震怒,宋颖在皇后跟前说了很多难听的话,皇后最后直接让人将她赶出去。要不是长宁长公主(宋绾)在场求情的话,宋颖怕是要挨板子。

    因为宋颖的愚蠢,本来即将到手的爵位没了。连个乡君都没混上。这么多年下来,就是宋薇都有了爵位,她依旧还只是一个出身皇家,却没有爵位的普通女人。就宋颖那婆婆,哼,这么一闹,她那婆婆哪里还对她客气。宋颖的婆婆出身齐国公府,岂是一般人可比的。而且她婆婆的名声在外,都知道彪悍的不得了,就宋颖那点脑子,在她婆婆面前根本讨不了好。要是宋颖有爵位在身,她婆婆自然会对她客气。可是这么多年下来,皇帝对宋颖这个妹子的态度,世人皆知。虽然宋颖婆婆不敢过分,毕竟宋颖娘家是皇家,但是该立的规矩一点都不少。

    想想宋颖如今这样子,看上去比宋绾老了好几岁,就知道宋颖过的不如意。

    “母妃,儿子的课业做完了。”

    孟氏从回忆中醒过来,笑着摸摸淳哥儿的头,检查了一遍,道:“很不错。去玩吧。”

    淳哥儿笑了起来,“那母妃呢?可是要去见二姑姑,要不儿子也跟着去。”

    “你还小,这些事情等你长大了再出面处置。如今倒是不需要,母亲还能料理。”孟氏笑着道。

    “儿子听母妃的。”淳哥儿由未留头的小厮带了出去。丫头们也跟着去了。

    孟氏问身边伺候的大丫头,“云嬷嬷出去多久了?”

    “回太妃的话,云嬷嬷已经出去了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了,晾了宋颖这么长时间,也差不多了。“走吧,随我去见二姑太太。”

    “是。”

    到了二门花厅,还没进门了,就听到宋颖的声音,又尖又利的,听着刺耳。孟氏微微一挑眉,然后若无其事的走了进去。“二姑太太来了,招呼不周,还请见谅。”

    宋颖冷着脸,道:“二嫂的架子如今是越来越大了,想要见二嫂一面,真正是难如登天。哼,就是可怜我二哥。如今二嫂都成了太妃,可怜我二哥连个爵位都没有。真是不知道二嫂这太妃是怎么来的。自己的男人又不是王爷,这太妃叫的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云嬷嬷的脸色当即就变了,“二姑太太请你慎言。”

    孟氏这些年下来,修养是越来越好了,丝毫不见怪宋颖的这番话。

    宋颖瞪了眼云嬷嬷,“嬷嬷不过是一介奴婢,也敢冲我大吼大叫?二嫂,你们王府的规矩可要不得。”

    孟氏在首位坐下来,“二姑太太,我们王府的规矩一直很好,二姑太太若是不信可以出去打听打听。至于云嬷嬷嘛,她是护主心切。府中有恶客,自然也该凶狠一点。否则别人还只当敦郡王府好欺负。”

    “二嫂,你太过分了。”

    云嬷嬷却笑了起来,如今太妃是越来越明白了。很好,很好。

    孟氏淡淡的看了眼宋颖,“哪又如何?”她是太妃,是皇后亲自下的旨意,用的皇后凤印,就供奉在祖宗牌位下面,淳哥儿的敦郡王爵位是皇帝亲自下的旨意,同样也供奉在祖宗牌位下面。谁敢不给她面子,就是不给皇帝和皇后面子。至于宋颖,不过是个没爵位的宗室女,让她进门就算客气了。还蹬鼻子上脸,闹不清楚现实,活该被教训。

    宋颖被气狠了,可是她也知道如今形势比人强,她没办法。她还要求着孟氏了。

    宋颖控制着自己的怒气,“二嫂如今的确是不同了,妹妹比不上二嫂。但是二嫂别忘了,你的正经婆婆如今还活着,就在铁杵庵。不知二嫂多久没去看过了?”

    孟氏暗自皱眉,她就知道又是为了顾氏。“二姑太太放心,婆婆那里,每月我都派人送银钱过去。婆婆的生活很好,虽然清苦了一点,不能随意出庵堂,但是好在还算清净自在。那些伺候的人,看在王府的面上,也不敢对婆婆不敬。”

    “二嫂说的轻巧,给几个银子,就将责任给推却掉了。我前日去看望了母亲,母亲她已经老的不成样子了。铁杵庵清苦,那里如何能够养老。如今二嫂有体面,能够随时进宫,还望二嫂有点孝心,进宫请旨,将母亲接出来奉养。”

    孟氏猛的放下茶碗,茶碗和桌面碰撞的声音,刺激的众人心头一颤。孟氏冷冷的说道:“二姑太太,以前我顾忌脸面,说话总是很含蓄,我想二姑太太是个明白人,也该知道我的意思。可是二姑太太总是左耳进右耳出,如今我就把话说明白了。送婆婆去铁杵庵是皇上的意思。那时候皇上还在潜邸,我都是无能为力,就是当初父王还在的时候,也没说过一句要接婆婆出来的话。如今皇上贵为天子,皇上不发话,谁敢乱动。”

    “所以我才让二嫂进宫请旨,二嫂当我是傻的吗,这些道理我自然明白。”

    “明白就好。皇上对婆婆是什么态度,莫非二姑太太忘了?要是忘了的话,我不妨提醒一下。当年皇后刚生下大皇子的时候,皇上就提着剑去找婆婆算账。这事儿姑太太是亲眼看见的。要不是看在父王的面上,皇上早就结果了婆婆。皇上如今能容许婆婆继续活着,已经是开恩。若是我们再敢多加要求,哼,只怕婆婆死的更快。”

    “你别吓唬我。”宋颖挺直了背脊说道:“皇后喜欢淳哥儿,对二嫂也是客气的很。我就不信,二嫂去求,还求不下来。除非二嫂跟本就不想奉养自己的婆婆。”

    “放肆!”孟氏拍着桌子大骂,“你有孝心,那你去求啊!淳哥儿得了王位,那是用命换来的。皇后对我客气,那是我们老实本分。我今日实话和你说,要让我和淳哥儿用自己,用全家人的前途去换婆婆出来,我告诉你没门。谁敢谋害淳哥儿王位,我就敢和谁拼命。”

    云嬷嬷点头,太妃早该如此了。早早的和二姑太太掰扯清楚了,也免得二姑太太三天两头的添堵。

    “好,好,二嫂了不起。行,你为了淳哥儿的王位,连孝道都不要了。二嫂就等着听参吧。”

    “随便。我看你有多大本事,你要闹尽管去闹。”孟氏一点都不怕宋颖闹。宋颖闹大了惊动了宫里头,倒霉的肯定是宋颖,不是她更不是还没成年的淳哥儿。

    宋颖气呼呼的走了,云嬷嬷担心的道:“太妃,要是真的有御史上奏本弹劾该怎么办?”

    “怕她作甚。咱们行得正就不怕。将婆婆送到铁杵庵的人是皇上,只要脑子没进水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算不到咱们头上来。要是咱们真的受了委屈,皇后也会为咱们做主的。”

    云嬷嬷点头,这话有道理。王爷和大皇子感情好,听说朝中已经在准备册立太子的事情。等大皇子做了太子,王府又多了一份保障。而且皇帝和皇后都是明理的人,对当年的事情门清。原本皇帝和皇后都不想计较二姑太太,想给她爵位,谁让二姑太太脑子进水了,竟然敢对皇后出言不逊。连大皇子都记恨上她。大皇子做了太子,将来就是皇上,被两代皇上记恨,还真是悲催。

    宋颖是疯狂的,她做的事情也是疯狂的。她一回去,自己写了本奏章,将孟氏如何不孝不慈全写了。真的假的,该有的都有。她找来心腹丫头和婆子,让心腹婆子将奏本送到某某御史的府上。结果这封奏本连永昌侯府的大门,准确的说连二门都没送出去,就到了侯府夫人的手上。

    侯爷夫人,出身齐国公府,性格彪悍,偏偏也能生养,就是侯爷见了她也要小心奉承着。

    田夫人拿着奏章,拿眼去看田侯爷。田侯爷涨红了脸,拍着桌子大骂不孝儿媳,这是要害死侯府吗?侯府如今上赶着要去和各家王府打好关系,尤其是敦郡王府,还有武昌侯府。可是这个儿媳妇却专门扯后腿。要是这份奏章真的上达天听,那侯府和敦郡王府可就结仇了。只怕连武昌侯府也要怪罪几句。

    “去,去将二爷找来。”

    田二爷是宋颖的夫君,得了吩咐急忙赶过来,“不知父亲和母亲叫儿子来可有要事?”

    田夫人直接将奏章扔到田二爷头上,“看看。这是你媳妇写的,她是诚心要害死咱们全家是不是?敦太妃的婆婆是皇上亲自吩咐送到铁杵庵去的,连敦太妃都没吭声,她一个出嫁女操哪门子心?就这么赶着要将娘家人都得罪死了,将咱们侯府都害死了,她才能消停消停吗?”

    田二爷翻开奏章一看,吓得半死。跪了下来,“父亲,母亲,是儿子的不是,儿子有罪。请父亲母亲责罚。”

    “得了,你性子软和,心疼媳妇我是知道的。但是这样的女人,你难道还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祸害全家吗?”田夫人怒气横生。当初结了这门亲,真是大错特错。

    “儿子明白,请母亲做主。”田二爷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在维护下去了。使小性子,打骂通房姨娘这都没关系,那是她作为正妻的权利。但是如今却是要祸害整个侯府,此事绝对不能容忍。

    “既然你让我做主,那好,母亲就替你做主一回。事后你可别心疼。”

    “母亲放心,儿子就是再糊涂,也不至于拿全家人的前程和性命开玩笑。”

    “那好。来人,去将二奶奶移到西北小跨院,对外就说二奶奶染了恶疾,不得见人。在二奶奶好之前,都不准二奶奶出院门一步。”

    婆子应声答应,带着人就去处置了。当宋颖还在幻想着孟氏被所有人唾弃,淳哥儿就此失了王位的时候,大门被人从外面撞开。一群凶神恶煞的婆子冲进来,对着屋里的人就开始打。两个最为粗壮的婆子冲到床边,抓住宋颖的手就将她控制住。宋颖大叫,可是刚刚发出一点声音,就被人堵住了嘴。然后强行带出二房正房。连带着伺候在宋颖身边的丫头婆子都全部被发落。

    而侯府正房这里还在商量后续事情。田侯爷沉着脸道:“明日我就去写请罪折子。”

    田夫人点头,“请罪折子要写,不过这样还不够。二媳妇好歹是皇族,是皇上的妹子。虽然皇上不待见她,但是也未必就容忍我们轻慢了她。这样,后日就是十五,明日我就让人去内务府递牌子。见了皇后后,我亲自给皇后解释。想来皇后是能理解咱们的。至于请罪折子,先晚两天,等我进宫后再送进去。”

    “夫人说的对,是该亲自进宫给皇后解释解释。那敦郡王府那边?”田侯爷又问道。

    田夫人又看着自己的二儿子,道:“让老二亲自走一趟敦郡王府请罪。等我从宫里出来后,再摆酒赔罪。”

    “夫人思虑的是。”

    十五这一天,田夫人进宫请安。见了皇后,便将宋颖写的奏章递上。皇后看了后,笑道:“难为夫人了。”

    “臣妾不敢。”

    皇后心里头发笑,这么多年了,宋颖还没认清楚现实,真是又傻又天真。哎呀,只可惜她有个招仇恨的娘亲,每当宋颖提一次顾氏,皇上就越发的想要让顾氏去死。看看如今大宝多好,可谓文武双全。可是大宝越好,皇上就越记恨当年顾氏的算计。差一点顾氏就成功了,他们也就不会有大宝这个孩子。这让皇上如何不恨,身为大宝的娘亲,她自然也恨。不过这种事情不用她出面,自有人处理好。

    田夫人见皇后不说话,就小心的将她如何处置宋颖的事情说了。心里忐忑,生怕皇后怪罪。好歹宋颖也是皇后的小姑子。

    却没想到皇后会说,“夫人如此处置,很好。贵府二媳妇性子怕是不好,我看她的恶疾怕是一时半会好不了,该多请几个大夫看看。多养个几年。或许十年八年后,她的恶疾就该好了。”

    田夫人心里头颤抖,皇家人果然不好惹。这二媳妇果然是招仇恨的。“臣妾明白,臣妾一定好好给二媳妇请大夫治病。就是十年八年,也一定要治好她。”

    “很好。”

    有了皇后发话,侯府众人放心下来。田夫人又亲自摆酒赔罪,孟氏自然将此事揭过。听闻对宋颖的处置,孟氏笑了起来,对田夫人说:“我这小姑子,自小就是毛病多。夫人辛苦了,是该给她多请几个大夫好生看看。”

    “太妃说的是。”田夫人看的愈发分明,她这二媳妇真正不会做人。将娘家人都得罪光了,如此一来,还有谁为她说话。等回去后,她就请大夫来给二媳妇看病吃药,一定会让她养个十年八年。想来等铁杵庵的那位没了,二媳妇的病差不多就该好了。

    ------题外话------

    恭喜470364913的亲成为本书的举人粉丝。番外奉上,回馈所有支持正版阅读的亲,你们最可爱了,元宝爱你们!记住新龙腾小说永久地址:http://www.xltxsw.com,方便下次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