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蔡查兩股東知道假設亞視真的破產清盤,那麼,他們的投資將會血本無歸。
而對于資本最大的懲罰,就是投資血本無歸!這比任何一種結局,都令人難以忍受!
至于,郝藝已經亮出他的一部分底牌他要的是亞視的人,並不是亞視公司本身的資產。
實際上,目前亞視歷史上積累起來的虛名,已經遠遠超過其公司的規模和行業地位。
即使是像香港寬屏,香港有線收費台和鳳凰衛視等等新崛起的香港電視巨頭,規模早就超過了亞視。但在普通觀眾心目中,還是老大tvb,老二是亞視。亞視的節目制作團隊,還是遠遠領先于寬屏、有線和鳳凰!
現在,大部分的亞視的人才已經基本上都從亞視這艘破船上,轉移到了星藝傳媒這艘新船上。
也就是說亞視破產,對郝藝不會造成什麼損失。反正,他準備重新打造以互聯網為主的新電視媒體,以及電視節目制作公司。
王征開始逼債之後,亞視自然是要召開臨時董事會議,商量償債的問題。
郝藝入住亞視之後,召開了新的一場臨時董事會議,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償債。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個人建議,亞視主要的股東按照持股的比例,分別注入一筆資金,償還欠下的債務,避免亞視破產清盤還債的最壞情況!”臨時董事會議上,郝藝提出方案。
“這個,我個人資金上面有困難,最多拿出幾百萬元。”查懋聲打著哈哈說道。
“金融危機沖擊,旺旺集團財務上也很查,我也拿不出多少錢!”蔡衍明顯然跟查懋聲早就商量好了,作為一致行動人。
“那就增發新股吧!現在亞視資產扣除負債之後,基本上是資不抵債。但考慮到無形資產,給個5億元估值。按照5億估值。我個人再注資5億元,把公司的總股本增加一倍!”郝藝微笑說道。
“不行!”
“堅決反對低價增發新股。損害股東利益!”
查、蔡兩大股東一唱一和說道。
因為,假設郝藝增發5億元股份,把公司股本擴大了一倍,而郝藝本人就可以靠著增發的新股。把持股比例增加到76%!這樣一來,兩大股東就徹底邊緣化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你們真的坐視亞視破產清盤來償債不成?”郝藝顯得很生氣。
任誰入主一家公司,其他的幾大股東。全部都是反對黨。別的事情都不會做,只會做一件事,反對大股東的任何提議。這個做法,已經罔顧公司存亡了。
畢竟,亞視賬面上沒有多少資產,但是眼下就面臨一大筆債務到期到償還。
企業的利益分配,是有優先和劣後的區別。債務顯然是優先要償還的,償還了債務之後,股東們才可以獲得更為劣後的權益分配。
企業經營健康,盈利能力比較強的之後。自然是不在乎那麼一點點債務。股東可以分的比債主更多的利益。
但是,一旦企業破產清盤,自然是優先把資產拍賣清算,還掉債務之後。蔡開始數一數,股東們還剩下多少利益。
假設所有的資產都賣掉了也不夠償債,債主雖然虧本了,但多少也可以拿到一點東西。但是,企業的股東就慘了,基本上連一點渣滓都不剩下。
幾番的交手之後,查和蔡兩大股東。開始跟郝藝商量轉讓亞視股權,不過,價格方面則是要價15億港元。
“這個價格太高了,恕我不可能接受。另外。債務問題董事會不能達成共識,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就只好讓亞視破產償債了!”這時候,郝藝卻開始拒絕跟他們談判股權交易,似乎真的坐視亞視破產清盤。
當然了,大量媒體風向一下子就轉為看衰亞視。似乎亞視馬上就要破產。這更增加了查、蔡兩股東的心理壓力。
……
“怎麼會這樣?”查懋聲懊悔不已,相對于郝藝持有小伙伴公司大量股權,而蔡衍明是旺旺的主席。兩者手中的股權,即使貶的一錢不值,其實,對其財富損失也是有限的。
但查懋聲手頭的亞視股權若是貶成廢紙了,其身價要縮水一大半。
當然了,蔡衍明自然也是有點後悔,好生生的投資什麼電視媒體?台灣那邊幾百家電視台,每年都破產一堆,他自然知道,電視媒體並不是什麼好生意。即使要投資電視媒體,入股電視廣播(tvb)公司,每年還能獲得不菲的分紅。但買亞視,它不僅僅沒有分紅,而且,還是一個隨時可能會破產的破船。
所以,在王征逼債,不惜要亞視破產清盤,也要抽回債務。查蔡兩大股東既不想要注入資金幫助亞視還債,又恐慌亞視真的破產清算。
這樣以來,他們自然是放出風聲,準備尋找買家接盤。
這個買家需要是香港居民蔡符合資質,而香港很多有錢的豪門,未必對亞視感興趣,比如,有人在媒體發聲,希望李嘉誠買下蔡、查兩人的股權,並且跟郝藝一同注資,拯救這個香港老牌的電視媒體。
結果,李嘉誠冷淡回應︰“你覺得我很無聊嗎?”作為香港最精明的商人,一些有價值的生意,他能投資的都已經投資了,有的生意虧錢容易賺錢難,他自然是不可能當那個冤大頭。
再說了,李家旗下的上市公司電訊盈科旗下也是有香港寬屏電視公司,成立于2003年的寬屏電視公司是一家收費電視公司。但實際上,免費台在香港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少數不花錢的免費台,根本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大多數的香港市民,都是裝收費電視套餐的。比如,香港寬屏公司旗下在香港既擁有90多萬戶付費電視用戶,其市場佔有率和收視率,其實是遠遠超過亞視這個老牌的免費台。
再說了,免費台是雞肋,這已經是共識。即使的tvb,都大力發展無線收費台,爭奪收費電視用戶為主,而不是依靠其無線免費台為主。
香港的電視格局,早就不是tvb和亞視兩強爭霸。
而是老牌的tvb、香港寬屏(電訊盈科旗下)、香港有線電視(九龍倉旗下)三家公司瓜分了絕大多數的本土用戶市場。
另外,就是鳳凰衛視、香港衛視等等衛星電視台,靠著衛視台的優勢,拓展了香港以外的海外市場,倒也是可以擁有一席之地。
亞視現在的地位,應該說早就邊緣化了,成為了二流的電視台。(未完待續。)( 重生之娛樂鬼才
http://www.agxs6.com 移動版閱讀m.agxs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