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os平台的手機越來越多了,但很多似乎長的都差不多”小香點評說道,“有些,連外型也是抄襲我們的”
“質同化是難免的,進入了觸摸屏時代,手機的外型和體驗會越來越相似的”王啟年笑道,“就跟pc差不多,現在的pc除了性價比不同之外,大體上都沒有多大的區別。”
“為什麼呢?就不能設計的不一樣嗎?”
“成本和工業化使然都追求個性的話,不利于大規模采購和生產降低成本。都采購類似的零配件,搞類似的設計,那麼,所有的生產者的成本都可以降下來”
“原來如此”看似听的很認真的小香,其實也就隨便應了一句。
設計越來越趨同
這是很多大規模生產的量產工業品最終的宿命,手工業時代,可能每一個產品都不一樣,有自己的個性。但隨著大規模生產之後,為了生產成本和效率考慮,大家的設計趨同,用來降低整個產業的成本,也是難免的。
不想要趨同,想要個性,那麼。被市場淘汰掉,要麼變成小眾的奢侈品存活下來。
比如,汽車產業就是那樣,百多年前的汽車,都是千奇百怪的。但到了現如今,絕大多數的汽車都是趨同。
中興公司寄來的終端,僅僅是一款
實際上,這段時間,各大手機終端廠商寄了各種版本不同型號不同的觸摸屏手機到小伙伴公司。
他們大體上都是模仿小伙伴公司的手機,區別主要是按鍵,外殼的尺寸顏色和材料。
當然了,無論是那一家廠商生產,核心的操作系統,都是xos系統
貌似,現在的xos系統算是國家重大的科技專項,畢竟,國內研究操作系統的不少,但真正能成功商業化運營的操作系統。也只有小伙伴公司一家。
別的那些個操作系統,只算是解決有無問題,大多數都沒有市場化的前景。比如,很多國產操作系統都是免費的。但是,裝在電腦上免費附送,消費者也會卸載掉,重新裝上微軟的系統。
小伙伴公司技術上,倒未必比其他的操作系統廠商要高明。但選了一個新藍海的市場。智能手機的水平還是很原始的時候,開發了一款體驗效果很高的觸摸屏操作系統。盡管一開始,僅僅有少數的一些app應用,但基本的瀏覽器閱讀音樂視頻和拍照功能都有,消費者也可以玩的不亦樂乎。
隨著xos陣營的手機終端越來越多,自然就有硬件廠商和軟件廠商專門迎合xos陣營的技術標準,此時的xos系統已經初步的建立起了護城河
而且,這個護城河隨著用戶規模的增長,日益變得更寬更深
對比現如今的pc市場,觸摸屏手機的用戶雖然還不佔優勢。但再過幾年就難說了
比如,光是去年一年之間,小伙伴公司旗下的小說漫畫和音樂網站就出現了新的變化手機終端上的流量,已經佔了五分之一並且,幾乎每一天,手機端的用戶流量甚至是營收都在增長。但是pc端的傳統互聯網,雖然還在增長,卻已經越來越緩慢。
再過一些年頭,手機流量費逐漸的降低,游戲視頻等等應用。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進行。購物搜索地圖辦公等等應用,甚至也可以用手機操作,那時候,手機跟電腦還有什麼區別?一個手機的用戶。也不亞于一台pc終端的用戶的價值。
除了中興發布的低端手機之外,其他手機廠商發布的xos系統的手機,也大多數是以1500元以下的低端手機為主。
這主要是小伙伴公司的xphone,不同尺寸版本,價格分別定價1999元和2999元,這讓很多手機廠商。感覺很難跟xphone爭鋒,所以避開了xphone的價格段。
于是,絕大多數的xos系統的手機,都是走低端路線。極少數則是劍走偏鋒,配置比xphone還要高端,定價則是4000元以上,進攻更高端的市場。
但小伙伴公司的xphone的定價,肯定是很多手機廠商的榜樣,市場上各種觸摸屏手機的定價,肯定是要參考一下xphone的定價。
這些同樣的xos系統的手機紛紛出爐,顯然也會跟xphone搶市場。但王啟年並不擔心這個即使手機終端市場全部給xos陣營的廠商搶走,只要大家高興就好。別被ios或者是安卓等等其他陣營的終端搶佔了市場份額就好了。
小伙伴公司即使未來不造手機終端,僅僅是專注于研發xos系統,也足以在xos陣營佔據主導地位,並且,賺取不菲的利潤。畢竟,xos系統目前授權給其他廠商,但要求各大廠商不得修改原系統生態。比如,手機系統默認的瀏覽器軟件下載商城和即時通訊軟件,這些都是小伙伴公司的產品。光是這些產品的流量入口價值,就比單純的賣手機要值錢的多。
不同廠商推出了20多款新機,從最低檔的499元到高端的5000元配置,銷量最低上市一個月銷量也不低于1000部的。
至于上市後一個月僅賣了1000部的哪一款,主要是廠商硬件儲備不夠,尤其是觸摸屏組件,現在是嚴重缺貨。
缺芯少屏
這是以前電視機廠商經常說的一句
現在,觸摸屏手機廠商,也經常在說什麼“缺芯少屏”
其實芯片缺的僅僅是高端的新片,比如,高通公司產的芯片就缺。放低姿態,去采購聯發科的芯片,肯定是不缺的。
arm公司把技術授權給全球太多的廠商,只要支付得起技術授權費,就可以自己設計生產一款arm的芯片。
而且,現在市場上的很多功能手機,也是在用arm芯片。
正是因此,手機最常用的arm芯片,並不缺貨,僅缺高端的芯片。
困擾觸摸屏手機廠商的主要就是屏幕
觸摸屏的生產商,優先滿足小伙伴公司和隻果公司這樣的巨頭,其他公司的訂單,都被排在後面。
以至于不少的廠商囤積觸摸屏,賣給同行就可以翻倍的賺差價
可以說,目前一部手機,三分之一的成本都是觸摸屏組建,這已經是手機硬件里面成本最貴的部分了。
當然了,觸摸屏這種硬件也並不是什麼高端產品,以前產能不足,僅僅是沒有那個市場需求。有了這個需求之後,韓日台等等面板三強,再加上此時剛剛興起的內地面板廠商,也紛紛開始進軍觸摸屏市場
屏幕短缺的問題,很快就可以得到緩解。
王啟年此時正在跟國內最大的面板廠商京東方的董事長王東升談笑甚歡。未完待續
( 重生之娛樂鬼才
http://www.agxs6.com 移動版閱讀m.agxs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