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年這次來港,tvb、亞視、鳳凰衛視等等電視台,先後派人來訪談。不過,考慮到鳳凰衛視的節目,在國內會有更多人關注。
畢竟,鳳凰投資了門戶網站,新聞在互聯網上傳播更廣泛。所以,王啟年還是選擇了接受鳳凰台的專訪。
“王先生您好,大家都挺關心,您是一個導演,但生意規模做的這麼大,甚至收購了嘉禾娛樂這樣的老牌影視公司。您是出于什麼目的,收購嘉禾的呢?”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問道。
“投資嘉禾,不僅僅是一筆生意,更重要的是,是為振興崗港片而來!”王啟年在某次接受香港鳳凰衛視采訪的節目中,顯得比較裝逼,“香港這麼多影視公司中,我覺得現在還存活的公司里面,只有價格更能代表港片。李小龍、許冠文、成龍、徐克、李連杰等等,大多數都是嘉禾的電影,將他們捧紅。把中國功夫電影推廣到世界,嘉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至今,嘉禾還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這樣歷史上很了不起的公司,從老前輩手中接手,再振興它,更有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吧!”
“您會幫嘉禾找到下一個李小龍或成龍?”主持人問道。
“這個,我們當然會希望找到這樣的人,如果發現有這種人,肯定會捧!無論是過去被埋沒的人才,還是剛剛出道的年輕人,我們都希望發現他的才華!”王啟年認真說道,“但更重要的是,嘉禾未來會加大電影投入,給更多人機會。如果發掘出下一個李小龍,下一個成龍。我們會捧,但不僅僅是捧他一個人。我們的目標是,找到100個、1000個未來之星。幫助他們成長,給更多人帶來工作和成長機會!”
“王先生。自從您入主嘉禾。嘉禾的股票從兩毛錢,漲到了6港元。短短幾個交易日,漲了30倍,市場很多人認為漲過頭了,您怎麼看?”主持人問道。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看,嘉禾過去是一家煙蒂股。4塊錢的資產,02毛的股價。這麼廉價的煙蒂股,我願意在1塊錢以下。不斷的買!”王啟年笑道。
“為什麼是一塊錢以下不斷的買?”主持人好奇。
“格雷厄姆買煙蒂股的思路是便宜,有安全邊際,不會破產。這樣的公司,1塊錢買入,就是淨資產的五折,再打五折!等到市場轉暖,遲早會有資本願意出更高的價格買入!”王啟年笑了笑。
“您很欣賞煙蒂股?”
“是的!不過,煙蒂股便宜,不被看好,總也有一定的道理。為了增加確定性。買煙蒂股除了耐心之外,還要分散風險。比如,找到幾十只煙蒂股買入。隨便有幾只估值修復,就足以創造不菲的利潤。”
“可是,據了解,您買入的大多數股票,都是成長股!”
“其實,我什麼股票都喜歡。成長股我喜歡,價值股我喜歡,周期股我喜歡,煙蒂股也喜歡。只要價格合適。任何的資產我都喜歡!”
“既然嘉禾已經恢復到淨資產以上,是不是高估了呢?”
“此前。人們悲觀的看待嘉禾,將之視為煙蒂一般扔掉。但現在。我覺得,嘉禾娛樂應該是恢復了青春,它不再是老態龍鐘的公司,而是一家具備成長空間的公司。我很有信心,未來十年內,讓嘉禾的業績維持30%以上的增長!”
王啟年在香港突然火了!
嗯,此前他雖然有點名氣,但相比之下,還是不如周星馳、周潤發和成龍等人有名。而現在,王啟年收購了嘉禾娛樂,並且,嘉禾在他收購之後,股價暴漲幾十倍。
香港的報紙都是有股市評論的,炒股票的全部在在談論達牛股價格。
“知名導演王啟年原來是超級股神,早年還未成立公司,拍第一部電影時,手里面缺錢,就在股市里面賺了數萬元,彌補電影投入。其後,小伙伴公司成立,更是抄底網易公司,10萬美元投入,不到兩年時間大賺6000萬美元。其後,又投資隻果、flix、淡水河谷、中海油服務、南方航空、勝大、騰訊、百度……投資周期有長有短。除了網易和勝大,是短期投資之外,其余股票,多是長線持股,回報率最低的股票,也是翻倍!”香港知名財經媒體《信報》有一篇文章,專門去揭露王啟年的炒股收益率。
這一下子,引發了無數香港股民的好奇。大家知道,很多牛人控股的公司,如果人品好的話,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回報率。比如,長江實業、九龍倉、匯豐銀行,至今給投資者帶來千倍的回報率。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更是喪心病狂,30多年時間,給投資者帶來了1萬倍回報率。要知道,巴菲特買入這家公司的時候,其是一家毫無希望的紡織廠,巴菲特吐槽,這是一筆失敗的交易。他入主的時候,每股不過是7美元。而到了2006年,每股已經是9萬多美元。
但總而言之,跟著一些牛人後面混,如果這個牛人真有本事,並且,良心比較好,不坑股東,未來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投資收益率。
在王啟年光環下,嘉禾的股價又開始新一輪的上漲,一直漲到了12港元每股,嘉禾公司市值,居然漲到20億港元以上。
對于這個估值,很多人投資者大罵“泡沫”,就連嘉禾的原來的主席鄒文懷,也對王啟年表示,股價是不是漲太高了。
“鄒先生!”王啟年笑道,“之前,嘉禾是受到成龍出走,何先生去世,嘉禾片場被政府收回等因素,以及投資者不看好您的年齡。現在的嘉禾,換了一個年輕的老板,僅此而已。假設,您現在的年紀是二十多歲,控制同樣一個規模的企業,市值幾十億,並不是很難!”
“呵呵,現在的時代,錢越來越成為天文數字了!”鄒文懷不禁唏噓,早年在還在給邵逸夫干活的時候,一部投資百萬的電影已經屬于大片。
包括李小龍時代,幾百萬票房就是天文數字!
八十年代初,千萬票房也是天文數字!
而在九十年代,港片由盛轉衰之際,數千萬票房的電影卻不再罕見!
不過,港片轉衰,主要是對手、成本、市場等等因素。對手是好萊塢大舉進軍香港電影市場,過去觀眾都不看好萊塢的,但現在好萊塢電影佔據香港電影市場半壁江山,成為了主流。
成本方面,則是因為過去的香港電影輝煌,很多的明星片酬變成了亞洲最高的水平。除此之外,房租、物價的上漲,也是非常致命的。
市場因素是香港電影在90年代之後,反倒開始縮水。原本被認為是新藍海的內地市場,因為長期蕭條,對港片的收入貢獻有限。其他的亞洲市場,港片被打的節節敗退。
到90年代時期,嘉禾公司上市後市值2億多港元,也是一個令人側目數據。但在後來,電影市場被看衰,嘉禾的市值反而不算縮水。
而假設,嘉禾當初不投資電影,把資本投資房產去收租。現在租金的收益,應該就超過電影賺取的利潤。而地產漲價至少是三倍,帶來的資產增值,可能讓嘉禾變成10億規模的公司。
做各行各業,都不如買一棟樓等著漲價更賺錢,不得不說,這就是此時香港經濟的寫照。不僅僅是電影,各大行業何嘗不是!
百業皆衰,地產一枝獨秀!
而更可怕的是,內地在香港回歸之後,不假思索的引進了香港的地產經濟。居然提出了把地產當作支柱產業發展。
這讓王啟年想想,也覺得若舉國都變成那樣,真的太可怕了。
而正是因為對于未來地產價格上漲的畏懼,所以,王啟年未雨綢繆,對于地產只能是買,而不會選擇租!
“嘉禾20億估值,現在是虛的,但我相信,幾年後賺到利潤,就足以對得起現在的估值!”王啟年表示說道,“第一,嘉禾品牌的恢復,這會帶來很多好處。第二,市場的擴大,內地電影市場,預計會保持35%以上的年增長速度,維持很多年。第三,新技術新市場,嘉禾的過去的作品和未來創作的作品,會在小伙伴公司旗下的互聯網平台銷售,這是新興的市場,相當于永遠不會下畫的院線。第四,一些經典版權,我們會進行游戲改編,以及通過其他手段,讓它重新創造利益……”
“不愧是年輕人,想法多,也遠遠比我們更樂觀!”鄒文懷笑道。
20億港元的市值,也算是泡沫?未來的不僅僅國內a股市場,一堆的幾百億元市值的股票。
再說了,後來阿里公司把一個業績和資產質量比嘉禾更差的“文化中國”收購,然後,改名為“阿里文化”,隨隨便便的就將市值炒作到千億元。這才是放衛星,大泡沫呢!
所以說,現在嘉禾的上漲,絕不是泡沫,僅是估值修復!
02元至3塊錢之前,應該是嘉禾娛樂原本的估值修復。從非理智的看空嘉禾,修復到嘉禾娛樂公司現在的淨資產。
至于3塊以上的價格,則是代表小伙伴公司入主嘉禾之後,給嘉禾帶來的成長空間。對于未來的資產增長,王啟年根本就不用擔心!
別說未來中國大市場和互聯網給娛樂產業帶來的新機遇,光是地產增值,就足以讓嘉禾未來資產可以增長幾倍。(未完待續)
( 重生之娛樂鬼才
http://www.agxs6.com 移動版閱讀m.agxs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