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第三十四卷(23) 文 / 九峰

    第三十四卷(23)

    池文良说,是不是工作太忙,累的?

    徐东海说,肯定不是累的,这个丽娜台风让人不放心啊,路径诡异,难以捉摸。走吧,我们一起去听听会商会,你在荻州工作多年,荻州受台风影响最多最频繁,俗话说,久病成医,我想听听你这个防台专家的意见。

    池文良说,专家可不敢当,要说经验倒有几点,等听了具体情况后,我再向老板你汇报。

    水利厅会商室,该来的人都来了,唯独缺了主角黄荣华。气象是防汛防台的耳目和排头兵,他没到,会议根本没法开。见到徐东海和池文良出现在会议室门口,孔相明赶紧起身相迎,把两人让到中间的位置坐下。说好是十点的会议,时间已经过三分钟了,又有省委书记和秘书长坐镇,孔相明有点急,给黄荣华打电话。黄荣华没接电话,孔相明便向徐东海和池文良汇报,情况可能有变,半个小时前,黄荣华给我来电说,可能会议要延后一下,他正在组织气象专家分析最新情况。

    徐东海说,不急,既然是会商会,就得要有科学的气象分析为前提,我们要给充够的时间让他们分析透彻。

    他的话音刚落,黄荣华带着两名预报台台长,风风火火地推门进来,额头上全是汗水,身上的衬衫也是星星点点的湿痕,仿佛刚游过泳的人,一上岸就迫不及待地穿上了衣服。他进门就连声道歉,徐书记、池秘书长、孔省长和各位领导,对不起,很对不起,情况有变,我和同事忙着分析最新的气象信息,耽误了大家宝贵的时间!

    徐东海问,结论出来了没有?

    黄荣华回答说,出来了,这是我们气象局十六位专家共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看着满头大汗的黄荣华,徐东海说,荣华和气象局的同志们都很卖力,参谋工作做得很到位!说到这里,他转头跟孔相明商量,那就会议开始?

    孔相明点了点头后,宣布开会。

    这种会商会一般有五个议程:一是气象局汇报台风动态和趋势;二是海洋站汇报沿海增水和波浪情况的预测预报告;三是海洋与渔业局汇报,出海船只的归港避风情况;四是海事、国土和水利等有关部门汇报相关防汛工作;五是领导总结,决定要不要召开全省防台动员会,什么时候召开等。

    今天也是一样,第一步听取黄荣华的汇报。

    黄荣华拿纸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从电脑上调出相关气象资料投影到大屏幕上,对着大屏幕汇报起十八号台风最新信息和研判情况。

    做这些的时候,黄荣华的手的一直在微微发抖,内心在挣扎在纠结。杨德水注意到这一细节,心里想,看来他的满头大汗,多半不是忙出来的,而是给吓出来的。果不出所料,黄荣华分析了一通后,总结说,从早上开始,副高出现北移迹象,同时,西南的大陆高压也出现了变化,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这也就是说,十八号丽娜台风掉头南下的可能性越来越少,很可能朝着几天前预计的路线移动,即西北偏西方向行进。这样一来,江海省就成了台风的必经之地,很有可能自东向西,横穿我省全境。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伸手摸了摸额头上豆大的汗滴,拍起了徐东海的马屁,徐书记昨天就给我们敲过警钟,变数依然存在,一定要加强观测和分析。现在看来,一切如徐书记所料,丽娜又回到了老路上了!

    气象局职能就是为群众提供气象服务,为领导提供防汛抗旱提供科学准确的气象信息,供领导决策。从七月十五日旱情露头以来,气象局几次预测有台风影响江海,结果几次都落空了,搞得抗旱工作十分被动。有那么两次,台风眼看就要过来了,却一个掉头转向,连一滴雨都没有留下,就北上去了。平时报错了,晴变多云,多云变阴,谁也不会去计较,关键时候一错再错,丢掉的不仅是气象局的面子,更是局长的前途。黄荣华今天冷汗渗渗的原因,也就可以理解了。

    话说回来,气象预报是世界性的难题,欧美国家的预报准确率也就百分之七八十,国内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就算很不错了。有个笑话发生在六七年前江福省,在防汛总结大会上,气象局局长向分管的副省长坦言预报的难度,对错的比例大概是四六开。那省长也机灵,笑着说,今后气象局把预报结果反一下,准确率就大大提高了。此言一出,引得满堂大笑。

    这只是个笑话,气象预报远不是两选一那么简单。

    徐东海笑了一下,问,这一次不会再变了吧?

    丽娜台风离江海省最近的荻州市只有四百来公里了,外围云系早已甩进了江海省的上空,许多地方都出现了零星的降雨,只要周边气象环境确定,变化的可能性很小。黄荣华大概是搞怕了,犹犹豫豫地说,应该不会再变了吧?

    孔相明说,荣华同志,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我们不要应该,我们要肯定的结论!

    黄荣华咬了咬牙,说,不变了!

    孔相明又点了海洋站站长管旭炳的名,你说说天文潮和海浪情况。

    台风移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海洋站还没来得及重新计算,但趋势是很明确的。他说,十八号台风,从生成到今天,有十天时间了,发育得特别成熟,无论是中心风力大小,还是风圈的覆盖范围,都是历史上十分罕见的。这个台风如果在我们省沿海登陆,天文增水会非常大,波高更是前所未有。今天是九月十一日,农历八月初十,接下来的几天里,都是天文大潮的日子,一旦风暴潮三碰头,危害性十分大。至于沿海潮位到底能达到多少,浪高有多少,我还没来得及计算,但有点很肯定,弄不好,可能超纪录。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quot;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quot;因为在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合在一起吸引着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就特别大,而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引力最大的时候,此时出现的涌潮,自然也就最猛烈。如果期间来台风推波助澜,潮水位就会奇高。

    这个规律,生活在海边的江海人几乎都知道。

    跟在黄荣华之后,海洋与渔业局也汇报了各类船只归港避风情况。防台风从海上开始,早在四天前,就进行了部署和落实,该撤的船只都已全部撤进了港口进行避风。这一块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听汇报的时候,池文良拨了个电话,起身去了一趟门外。徐东海则和其他人一样,表情非常严肃。台风是江海省最大的自然灾害,每次有台风来,防台就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大家都全力以赴。

    这一次丽娜超强台风来势凶猛,风力特别强,云系特别发达,水汽十分充沛,根据黄荣华刚才的说法,面降雨量可能达到两百到三百毫米,局部地方有可能突破五百毫米。徐东海长期在北方工作,对雨量没有特别的概念。北方的防汛工作,主要是春季防冰汛。春天一来,天气转暖,江河的冰开始融化,成了冰块随水流往下游流,大量的冰块可能在某些河段堆积成堰,堵塞河道,抬高水位,从而引起水灾。南方不一样,主要是受暴雨影响,洪水不能及时排走,引发洪灾。在北方许多地方,全年的降雨量往往只有七八百毫米,相比起南方,防汛任务要轻得多。

    一会,池文良回到了位置上坐下,继续听海事部门的汇报。海事局副局长王勤威的汇报有点啰嗦,徐东海看了看表,抬头打断了他说,我插一句话,时间非常紧,请接下来的各单位只讲问题,而且要有重点。说完,让王勤威继续汇报。王勤威这下乖了,三两分钟就完事了。省委书记发话,下边的人都非常自觉地照着行动了,国土资源厅厅长连雨来更简单,只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讲可能的灾害趋势,久旱逢雨,地质灾害易发,另一句是讲部署,全力做好监测和防范工作,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害的损失。

    长期干旱,许多江河断流,全省近百分之八十的小水库干涸了,水利厅可以说是盼雨心切。金世奉当然不会说这话,他还有另一个职务,省防汛指挥部常务副指挥,必须站在指挥部的角度来看问题。他讲了三点,第一点讲的本行,也是给水利人脸上争光,全省大部分水库都能消纳三百毫米的雨量;第二点讲防范的重点,除了海上防风外,沿海沿江的堤塘安全检查是这次工作的重点。风大、波高、浪猛,千里海塘能不能经受住风浪的袭击,最让人心里无底。海塘是沿海的生命线,一旦溃堤,海水倒灌,后果不堪设想。还有防止水库水位暴涨暴落,也是个重点难点。由于大部分水库给晒得底朝天了,洪水一来,水位暴涨,大坝安全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能否经得起考验谁也不好说。金世奉说的第三点,是个建议意见,提请省委省政府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听完各方面的意见后,正常来说,应该由孔相明来总结部署。可今天不一样,有徐东海和池文良在场,他只能当配角,便向徐东海请示,徐书记,请你作指示。

    徐东海没有指示,而是把脸朝池文良方向侧了侧,问,文良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池文良说,这个丽娜台风很特别,就我所知,历史上很少有风力这么强的台风,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刚才我在门外,看了一下天,满天都泛着鱼鳞旗。鱼鳞旗是一种比喻,说的是天空云层的形状像鱼鳞状的旗子。在荻州渔民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鱼鳞旗满天,台风雨落翻。这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鱼鳞旗是台风成灾的前兆。从卫星云图上看,丽娜台风的台风眼十分明显,降水云系非常发达。还有,气象部门和海洋站都分析过了,风力超强,范围特别大,又是天文大潮期间,极可能遭遇“风暴潮”三碰头的情况。长久以来,我们喊狼来了狼来了,我看这一次是真的来狼了,而且是只凶狠狡诈的饿狼。我有个建议,连线荻州和海州方面,听听这两个市气象局对丽娜台风的分析。荻州和海州,是全省台风影响最多的市,防台经验也最丰富。

    徐东海点了点头,金世奉让后台工作人员把画面首先切换到荻州市防汛指挥部会议室。会议室里济济一堂,市委书记黄绍忠,市长纪润坡坐镇指挥。池文良扬了扬手,对着话筒说,徐书记非常关心荻州的防台工作,绍忠同志、润坡同志,你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黄绍忠说,谢谢徐书记、池秘书长和孔省长的关心,我将荻州当前的风情、雨情、水情和防台部署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当前,丽娜台风中心位于荻州市东南方向大约四百三十公里的海面上,离海山岛大概是三百五十公里左右。海山岛上刚刚测到风力十级,瞬间最大风力达到十二级,也就是说,台风的十级风圈已接近海山岛附近。海面上的风浪非常大,最大波高达到了十三米。内陆从昨晚十二点开始,陆续下起了雨,截止上午十点,全市平均雨量38毫米,最大垟头站168毫米。根据这种情况,市委市政府已于早上7点,宣布全市进入紧急防汛期,纪市长还在电视上发表了动员令,号召全市干部群众奋起抗台。海上、岛上的撤离工作已全部结束,当前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陆上的人员转移上来,市防指已发出转移命令,要求各地按照防汛预案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保在傍晚六点钟之前,将所有处于危险区域、危房户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人群全部撤离到避险场所。同时,我们要求所有学校临时停课,集市临时停市,公共娱乐场所临时停业,以尽量减少人员外出,避免造成意外伤亡。

    听完黄绍忠的汇报,池文良说,荻州的防台风工作做得很细致,领导重视,对策得当,部署有力。你们认为,丽娜台风下一步会怎么发展?徐书记想听一听你们的详细分析。

    黄绍忠跟纪润坡对视了一下,纪润坡接过话茬说,我们刚才进行了第十一次会商,一致认为,丽娜台风在荻州沿海登陆的可能性最大,至于登陆的时间,很可能在明天中午到傍晚之间。

    什么?明天上午到傍晚之间?这跟前边黄荣华的分析结果相差太多了。黄荣华认为登陆时间应该在明天夜里。池文良说,等一等。说完,侧头看了一下徐东海的反应。

    徐东海说,让润坡同志把话先说完。

    池文良通过话筒跟纪润坡说,请继续。

    纪润坡说,我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是根据历史分析得来的。历史上,前期移动速度慢的台风,登陆前移动速度普遍加快。前边,据市气象局分析,副高正在逐步北退,西南方向的大陆高压不断加强,有利于台风移动的引导气流明显。正是基于这两点,我们做出了以上的判断。另外,我们认为,丽娜在登陆前后,中心风力不会明显减弱,因为近海的海水温度很高,水汽补充非常充分。也正是这个原因,雨量将非常集中,我们估计,全市过程雨量在三百到四百毫米,南北两个暴雨中心,将达到五百毫米以上,甚至破历史记录。历史上,北边的垟头站曾出现过八七六毫米的记录。这样的判断有两个依据,一是丽娜台风结构密实,水汽充沛,二是丽娜台风在我市了登陆后,极可能盘桓一段时间,导致降雨历时延长,雨量增大。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引导气流的引导下,台风的前进通道已经打通,但是北边的副高并不会很快减弱,台风登陆后,不可能马上北上,而西进和南下的道路又给大陆高压封堵住了,这样一来,高低压两股气流就可能在荻州和海州一带上空胶着一段时间。还有一点,明天是农历八月初十,潮位比较高,预计荻州两大江口的潮位都要超过警戒线,再加上风暴增水,有可能达到二十年一遇,甚至更高。综合起来说,这个台风,有个四个特点:一是风力大,破坏力强;二是水汽充沛,过程雨量多;三是增水明显,潮高浪大;四是危害性大,防范难度高。为此,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提出了“作最坏的打算,朝最好处努力”的目标,发动全市干部群众打一场战天斗地的人民战争,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纪润坡不但讲得头头是道,十分专业,嗓音也很好听,富有磁性,语气更是恰到好处。徐东海满意地点了点头后,说,润坡同志讲得很好,把防台风工作比喻作人民战争,这很赞同。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依靠人民,发动人民,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战士要懂得杀敌,更要懂得保护好自己。防台风工作,说白了,就是要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既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荻州的工作抓得很紧很实,请你们既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也预祝你们取得全面胜利!

    徐东海说完后,视频又切换到海州。海州的判断跟荻州基本类似,不管是登陆时间,还是台风的移动路径、降雨量、潮位和风浪情况都相当一致,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登陆的地点在荻州最南端的云关到海州最北端的硖子湾之间。离真正登陆还有一天一夜多的时间,台风的体量又是那么大,移动方向稍稍偏移一下,就是几十公里,上百公里,海州做这样的判断既是慎重,也是科学的。在登陆地点上,省市两级气象局的判断可以说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是登陆时间,省里预计的比荻州和海州要延后五到十个小时。

    徐东海问黄荣华,你对荻州和海州提出的登陆时间怎么看?

    荻州和海州的汇报,黄荣华听得一清二楚,他们的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自己之所以坚持认为在明天傍晚到后天凌晨之间登陆,理由也是北面的副高和西南面的大陆高压交替作用。这两股高压就像两堵无形的墙,必然会阻止台风移动的步伐,这样一来,登陆前的速度不是快了,而是变慢了。黄荣华说完自己的理由后,伸手抹了抹额头,发现头皮全湿了。

    从技术分析上说,他这样的结论是可以接受的。但他忽略了一点,防台风不仅是技术活,更是项政治活。技术讲究是科学,政治讲究的是谋略。简单地说,他所提供的技术分析更应该服从政治这个大局。为什么孔相明提出“无灾当有灾打算,小灾按大灾准备”,讲的就是一种政治态度。

    池文良见黄荣华还没明白过来,又追问了一句,有没有可能提前登陆?

    这种预测本来难度就极高,大家报的都是个区间值。黄荣华心想,怪只怪自己下结论前,没有跟荻州和海州气象局通个气,才会导致现在的被动。他犹豫了一下,决定冒一次政治风险,于是,响亮地回答说,完全有这种可能,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在明天傍晚到夜里十点左右在荻州中部到海门湾之间登陆。(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